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认识认识篇一
下面是本站为你整理的认识实习报告3000字,欢迎参考。
实习目的: 1、初步认识企业经营活动,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职能。
2. 了解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
3.增长社会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4 .通过认识实习为学习物流专业课程打下基矗
实习内容:
中国二重
外出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的事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位于德阳市的总部。
中国二重位于四川省德阳市, 距离省会成都58公里。始建于1958年,1971年建成投产。截止xx年12月31日,二重占地面积 261.1 万平方米,总资产近80亿元,在册职工 12724人,在岗职工 11938人。1993年国务院行文,由第二重型机器厂更名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1999年,二重被国家列为“关系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命脉”的39家重要骨干企业之一,xx年1月1日起资产财务关系上划财政部,xx年3月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中国二重是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国家首批21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大型板坯连铸机生产基地之一和“关系国家安全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
认识认识篇二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4提供了画在方格纸上的3个平行四边形,而且每个平行四边形都被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涂色,要求学生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学生能通过计算或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要求,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感受: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涂色三角形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
1、让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三角形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情境引入,感受联系
同学们,学校新建校门口有一块长方形绿地。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把这块绿地平均分成二块,(课件出示),一块种红枫,一块种桂花。你认为可以怎样平均分呢?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课件展示三种分法)
①(沿宽分) ②(沿长分) ③(沿对角线分)
最终学校选择了第3种方案。你有什么办法说明这二块绿地大小一样?(课件展示:剪,旋转,平移重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一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呢?(10×4÷2)
2、启发猜想,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实践活动:
(1)拼摆
a、学生拼摆每种形状的三角形
b、展示拼摆交流情况(三种情况:请学生在黑板上拼摆)
c、结论: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填表
(3)讨论: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面积=底×高÷2
2、深化理解
出示例4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请你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口答,交流想法。
3、归纳小结
(2) 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完整板书:s=ah÷2)
(3) 反思: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算出底和高的乘积后还要除以2?
4、反馈练习
(1)p16练一练
①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说想法。强调:为什么乘以2?
②第2题。直接写得数。强调:为什么除以2?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试一试”。你们认识这些交通警示标志吗?(课件出示)做一块这样的标志牌,面积是多少呢?独立解答,交流想法。
2、拓宽补充1:现在做2块这样的标志牌,面积又是多少呢?独立解答,交流想法。
①8×7÷2×2 ②8×7 (你是怎样想的?)
3、拓展补充2:生活中还有一种也是
三角形的交通警示牌,大小如下图:
3分米
4分米
2.5分米
你们能帮着算一算面积是多少?
(只列式不计算)
列式是:3×4÷2为什么不用2.5分米?你明白什么?
四、总结全课,巩固练习
1、这节课我们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 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3、只列式不计算。
p17练习三第2题。
五、延伸拓展,发展思维
1、学校门口的长方形绿地,两边还有两块同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土地,你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吗?(如下图)
4×4÷2 4×4÷2
2、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有兴趣的课后试一试。
认识认识篇三
本课是前面两节内容的发展与升华,前面两节讲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但是认识了本质与规律后,认识的过程并没有结束,它需要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认识。在此,教材把唯物论、辩证法与认识论完整地统一起来。
1、知识方面:教学中应以事例说明认识是一个艰苦、反复的过程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深化、发展认识的含义及原因。
2、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觉悟方面:提高对“认识总是要发展的”这一观点的理解与运用的自觉性,进一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不断调整的理论依据。
1、重点:为什么要深化、发展认识,从能力培养上说,搞好这一点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
2、难点: 对本质的认识是一个艰苦、反复的过程,这实际上涉及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这一理论,深入分析,难度较大。
联系历史知识分析理论的方法,同时以现实的事例进行分析,辅之以历史图片、影像资料,提高趣味性,适当进行讨论。
二、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认识(板书)] 结合我国的政策的变化运用分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说明。
三、学习知识是不断进深化知识、扩展知识,把知识向前推进的过程(板书)] 在此,可由学生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来说明这一道理。从而提高觉悟加强能力。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
2、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 扩展(领域)
推移(进程)
3、学习知识也是不断深化知识,扩展知识,把知识向前推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