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与智慧篇一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道德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爱,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道德也是让别人和自己开心的礼品。
有一件事让我知道道德是多么重要,如果你有道德它会成为你一生的荣耀,但是如果你没有它,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污点和遗憾,后悔都无用。
我和奶奶边走边聊道德,她教育我一定要有道德,这是做人最重要的一点。聊了一路,奶奶有些累了,便一起走到公交站台坐公交车。可是我们话音刚落,一个没道德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喂,赶紧让开,这个阴凉座位肯定是我的,你们没资格在这里……”奶奶没说什么便拉着我走。我很生气,奶奶也很自卑地说:“我这一大把年纪了被人嫌弃很正常。”“奶奶我们不要管他,他是没道德迟早要遭报应的,像他这种人也没有人会尊重他。”我安慰奶奶也安慰了自己。奶奶微笑着朝我点了点头。
我们要等一路公交车,可是一直都没来。这时来了辆5路公交车,我看见一位驼背的老爷爷慢慢地走到了5路公交车的门口。我本以为他要上车,没想到他没上车正在帮助一位满头大汗的工人提袋子。工人轻松了许多,便向老爷爷说了声谢谢。老爷爷望着远去的5路公交车微笑着走了。如果世界上都像老爷爷那样乐于帮助他人,不求回报那该多好呀!
人没了道德,别人会把你像垃圾一样看待,讨厌你、议论你。人有了道德别人便会喜欢你、尊重你、让别人感到温暖,我希望这种温暖能一直传递下去!
道德与智慧篇二
道德与智慧,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此有人说:道德与智慧是同等重要的。
道德应重于智慧,假如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伦理观念,他的智慧越高,那么它对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甚至人类都会带来极大的精神伤害,为人类的文明生存带来亵渎。如宋朝的秦桧,乃当朝状元,才华横溢,也算得上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道德败坏,品行不端,重于功利,迫害岳飞,一心想卖国求荣,如此智慧,不但对于个人无益,而且对于这个名族也没有多大的好处!近代的汪精卫,叱咤风云,才高八斗,直至一国之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一念之差,导致千古骂名,人人唾弃。这也可归咎为道德的问题。日本的小泉,曾指点江山,智慧过人,却因为没有道德修养,成了过街之鼠,这怎能又不是道德问题呢?培根批评这些人是:“科学上的巨人道德上的小人”这些人都可成为害群之马。
古今凡有德者皆成大器。
孔子有德而著《论语》,老子有德而著《道德经》。在蜀吴战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最后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然后因嫉妒而离世。周瑜和诸葛亮都有过人的智慧但是诸葛亮最终战胜了周瑜。为何?原因就是诸葛亮比周瑜多一样东西——德。这不是智慧与智慧之间的战争,周瑜缺少的是:旷达忍气,缺少的是宽容之心。这也是道德问题,由此看来诸葛亮战胜周瑜是必然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庞涓和孙膑,本是同一师门之才,孙膑才德兼备,得到重用,然而庞涓道德败坏,妒忌孙膑,暗中陷害孙膑。孙膑被下大牢,庞涓对其用尽刑法,最终实行了惨无人道的“膑刑”——挖去了孙斌的膝盖骨。孙膑壮志未了,在牢中苦写《孙子兵法》传于后世。最后,孙膑被救出来了,孙膑借着高人的德与智打败了庞涓,使其自刎。
以上例子足以说明,人类的发展,只注重智慧是不行的,忽视道德,智慧将会为人类帮倒忙,只有智慧与道德协调发展,人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人类的文明旅程中道德应重于智慧。
道德与智慧篇三
道德与智慧,这两项,都是人们所追求的。无疑,肯定是道德更重要,可现在,却有了一些不同。
三国演义大家都读过吧?我问过一个人:“谁是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人物?”那人回答说是诸葛亮。“为什么呢?”“因为他既聪明,又忠心耿耿,正直。”“那司马懿呢,他也很聪明呀。”“不,他野心勃勃。”可见,人们喜欢的人,都是先要求道德,再是才能。如果单单有才却无德,这样的人对社会,对人类造成更多的危害。正因如此,诸葛亮赢得了千年的赞美,而司马懿却少有人问津。
比如说:有一起案件,是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清华大学学生,没有智慧吗,为什么他会用硫酸泼熊?因为他道德的缺失!
再比如说,秦桧,状元兼丞相,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害死岳飞等忠臣,压榨人民,无恶不作。因为他缺失了道德。
二战魔头希特勒,军事才能出众。但他却用这个,残害了多少人的生命。
现在网络上的那些网络黑客,就是因为电脑才能太好,才去窃取资料,破坏其他人电脑的安全。
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像这些人,他们越有才,就越能对社会造成伤害。因为,他们没有道德的制约。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唾弃。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好像都无视了对道德的教育,致使大学生的丑闻发生。我们的.考试,只考我们的知识,连在人生至关重要的高考都是这样,只顾智慧,却对道德不管不顾。把道德与智慧的重要性完全颠倒了过来。如果这样下去,社会培养出来的人却反过来与社会作对,这该是何等悲哀之事。应该先学如何做人,再学知识。
但丁说得好:“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失,而智慧永远不能弥补道德的缺失。”因为智慧永远只是道德的一部分而已。
道德与智慧篇四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发展。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也是遵循不违背“道”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使社会,自然界和人类能长久发展、和谐共存。
道和德统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们按“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事,就是有“道德”。德:德就是付出。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恶,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道德与智慧篇五
智慧是鸟巢式的体育馆,是海洋式水立方。道德是江革行佣供母,是董永卖身葬父。
——题记
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今天看来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公共汽车站,大家都在等车,车终于来了,人太多太拥挤,但大家都有序的上车,可是有两个人破坏了社会秩序,挤开刚要上车的奶奶,走上车,虽然车上有空位但他们两个人还是凶恶的夺来自己想要的座位,受害人只好委屈的到一边站着。这种人被人们唾弃,可是谁又敢出来伸张正义呢?还好有人给奶奶让座。
人们的气也就消了些。其实人们心里都知道这种人早晚会遭到报应,并且他们也有老的那一天。他们是不道德的,也是没有智慧的。
我们应该有道德修养,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
有智之人,数不胜数。
可是那么多有智慧的人,就真的有道德吗?
这是在害人。
弘一大师轻摇藤椅,好让小虫躲避,方显德与智。
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现在社会不是缺少有智慧的人,而是缺少有道德的人。
不管以前我们怎样看待道德和智慧,现在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道德与智慧篇六
;摘 要:孟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论及孟子关于道德本源、人性善恶观、义利观、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建设中国精神文明和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性;仁义;义利;道德
孟子完善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其蕴涵丰富,集中在《孟子》一书中。宋以降,孟子被儒者冠之以“亚圣”尊号,他和孔子的思想融为一体被称为“孔孟之道”,为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主流意识形态。
一、“性善说”和道德本源说
在孟子伦理思想体系中,“性善论”不仅是“仁、义、礼、智”的道德根源,又是仁政说、义利观和道德修养的理论依据。孟子有关“人性论”思想的阐释大致有四个层面的涵义。
其一,孟子认为人的“性”和动物的“性”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人之“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这就是人所持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心理,即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二,“人性四心”是先天的。孟子《告子》篇云:“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就是说,人的道德心理是先天固有的。其三,人性是道德的本源,并由此而给人性以善的价值规定。孟子认为,人能够自觉地认知自身固有的所谓道德萌芽,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社会化后便形成了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如此,上天赐于的人性便成为善的源泉。其四,人性可失。从人性是善端这一前提出发“人皆可以成为尧舜”,但是现实中不是如此。孟子认为其中的原因是环境的浸染和主观不努力,从而造成其本性的丧失。
一方面,孟子把道德观念之善看作是人主观内心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把道德观念之恶看作是后天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前者是“性相近”的发展,后者是“习相远”的变化,前者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先天道德论倾向,后者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对同一问题持如此相悖的观点,这在今天似乎是难以理解的。如果认真分析孟子的思想脉络,就会感到顺理成章,孟子所谓“善端”只是指一种可能性,而要使其实现出来,有待后天的努力。
二、仁义说
在孟子看来,无论国君还是庶人,都应该践仁行义。《离娄》篇云:“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仁义是人立身处世之根本,它对调整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维护封建宗法等级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仁义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尽心》篇说:“仁也者,人也。”《说文》云:“仁,亲也。从人二。”意思是只要有两个人在一起,便不能不有仁的道德,而仁的道德也只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产生。可见,孟子已经初步触及到道德关系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的思想。《离娄》篇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仁义礼智乐都归结到仁义上,为仁义服务,而仁义的内容就是事亲、从兄,也即孝悌。这是儒家所一贯倡导的,只要在家孝悌,在外就绝不会犯上作乱。所谓移孝为忠,移佯为敬,其旨盖在于此。因此,孟子反复强调仁乃人之安宅,义乃人之正路。居安宅,由正路,乃可为善人,否则必沦为恶人。
三、义利观问题
义利问题即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孟子认为利和义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包含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利是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人假如没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便没有基本的生存保障,是很难形成稳定道德观念的;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就容易犯乱胡为。所以,在孟子看来,利是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第二,以义制利。孟子生活的年代充满了利益纷争,当时完全没有道德的约束,一切事物均以利字当头。针对当时社会尤其是统治者私欲之壑难填,“以攻伐为贤”的现象,孟子提出任何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都必须接受道德规范的制约,人们不能背义取利、不能以利害义,而要以义取利,以义制利。
第三,舍小义而取大利。孟子坚持以义制利的原则,但是他并不一味地拘泥于这一原则,而是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权衡二者的利弊得失,舍小义而取大利,而不至因义害利,体现了孟子在义利关系上的权变思想。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就是《离娄》篇里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在这里,孟子舍去了小义而取大利,更深刻阐明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因义害利的道理。
四、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重视道德修养是孟子伦理思想的显著特点,孟子非常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至于修养的方法,他一方面强调个人的主观内省,另一方面也不忽视外部的道德灌输。人不是生来就存在什么完美的道德,而必须“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乐取于人以为善”,不断积累善德,才能成为圣人君子。
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孟子主张“反求诸己”,另一方法是清心寡欲。孟子认为欲望不多,善心纵使有所失,也不会多,欲望多,善心纵使有所存,也是极少的了。孟子不仅重视道德的自我修养,而且也强调外部的道德灌输,懂得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在物质生活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人不受教育,就近于禽兽,《滕文公》篇云:“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关于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如时雨化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懂得,道德教育非一时所能奏效,而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受教育者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如果一曝十寒,将很难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孟子.中华书局,1962.
[6]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136.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