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龙腾虎跃对下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对联篇一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
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
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
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
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横批:国泰民安
龙腾虎跃对下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对联篇二
1、按音调平仄分: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2、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3、按时序先后分: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4、按场面范围分: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看,“年”比“月”长;按空间论,“城”比“院”大。
6、按左右方位分: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横批(或称横额,横档、横幅、横披等),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之笔。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从使用范围说,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贴挂于楹间(因之又泛称为楹联)。上下两条联文,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便呈“门”之势。对称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但不是说,凡对联都有横批,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题赠联、挽联(不宜楹间贴挂的)等可以省去横批。
龙腾虎跃对下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对联篇三
2、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3、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4、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5、悠悠乾坤共老 昭昭日月争光 横批:欢度佳节
6、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辞旧岁 横批:喜迎新春
7、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8、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9、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10、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11、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12、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13、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14、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15、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16、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17、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18、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19、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20、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21、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22、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23、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24、福星高照全家福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25、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26、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27、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28、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29、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30、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31、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32、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33、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34、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35、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36、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37、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38、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39、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40、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41、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42、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43、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44、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45、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46、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47、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48、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49、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50、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51、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52、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53、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54、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55、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56、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57、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58、岁通盛世家家富 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59、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60、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龙腾虎跃对下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对联篇四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国泰民安的下联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下联
2、释义
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3、字词释义
泰:平安,安定。
安:安乐。
寿:长寿。
丰:收成好。
4、相关对联
春来千枝秀 冬去万木春
勤劳携福至 科技引财来
风和千树茂 雨润白花香
九州开泰运 万福启春华
碧水流新韵 青山笼彩霞
九州花似锦 五岭诗如云
山河舒锦绣 桃李竟芳菲
春花含笑意 爆竹播欢声
春为一岁首 梅在百花先
日丽春常驻 人和福永留
勤是摇钱树 俭为聚宝盆
财源通四海 春色满人间
贺岁红联增喜气 迎春白李报春和
一窗明月一窗竹 满室图书满室馨
九州瑞气迎春到 四海祥云降福来
绿满川原山滴翠 春回大地路飘香
风和日丽花常放 吏正官清民自安
飞穿平原芳草绿 奔驰山野万花红
岁月峥嵘须搏拼 年华潇洒莫蹉跎
德鸡报晓三春锦 彩凤来仪四化新
岁岁祝福福满门 年年迎春春常在
山山水水处处画 家家户户年年丰
喜鹊一声天降喜 金鸡三唱地生金
新春喜饮丰收酒 佳节乐吟改革诗
一支红杏沾春雨 两贴春联喷墨香
风和日丽春常驻 人寿年丰福永存
小康生活蕊中蜜 大富前程锦上花
岁岁年丰添美满 家家幸福庆团圆
全家畅饮丰收酒 合府同看彩电屏
鲲鹏展翅乾坤大 桃李争春天地宽
玉燕呢喃歌盛世 金鸡啼唱庆丰年
梅花点点新春到 汽笛声声亲人来
春回大地风光好 福满人间喜事多
一家商店连百姓 满面春风暖万家
举国江山俱是画 满天春色最宜人
春风万里山山绿 旭日一轮处处红
龙腾虎跃对下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对联篇五
贴春联是中国传统风俗,每逢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祈求平安。但是如果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人家的春联都贴反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联上下联怎么贴,欢迎来参考!
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
2、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3、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然后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我国古代写对联一直是直行书写,从右到左排列。对联以楹柱室壁为主要张贴场所,更需要而且也一直是直行书写。尽管下联在一行写不完时,书写要从左至右排列,但两联张贴时,仍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谓左与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有些对联贴反了,或者是由于根本不知道对联张贴要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或者是以背对对联所贴处为准而造成的。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宇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 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平仄,而且也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