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一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组织保障到位有力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狠抓落实,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成立了内江市旅游行业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符民隆任组长,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吴景理,副局长姬文,局纪检组长王丽等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各县(区)旅游局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置组。应急办主任由吴景理同志兼任,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置组分别负责现场救援、后勤保障及善后处置工作。各县(区)旅游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好事故的情况汇报和施救等工作。
做到了组织、机构、人员的落实。局领导在突发事件中都能亲赴一线,判断形势,研究方案,确定决策,靠前指挥,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编制预案,狠抓落实
为确保我局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我市旅游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应对旅游行业突发性事件,根据市政府和省旅游局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旅游行业实际,我局制定了《内江市旅游系统应对旅游行业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内江市涉外突发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并根据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群体性安全事件,制定了相应的处置应对措施,切实维护我市外事、旅游市场环境的安全、稳定和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建立健全突发应急事件应对制度
一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及局领导接待日制。要求热情接待每一位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请坐、一杯茶水、一份满意”。并严格按照“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工作要求,实行开门接访、带案下访解决化解疑难问题。二是建立健全监测制度和预警制度。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情况分析会,对全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形势及时进行通报,分析矛盾纠纷隐患,研究排查措施,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萌芽状态。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我局在认真抓好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是对全系统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内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文件精神,重点进行了《信访条例》、《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知识和各项业务知识的培训。二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信访培训班,领导带头,全员参加。通过经常性学习培训,接待和处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扎实开展应急演练,针对常发突发公共事件,先后组织开展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积累了应急处置经验,提高了应急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了应急队伍综合素质。在处理违法案件和旅游、外事、侨务矛盾纠纷中,严格按法律程序操作,该答复的及时答复,该查处的及时查处,有效避免了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
五、加强应急值班,畅通信息渠道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性旅游安全事件发生,我局建立了领导带班的应急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登记、交接班制度。同时,为确保信息畅通,我局向社会公布了应急值班电话号码和应急邮箱地址,并定时定期核对干部职工的电话号码,一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
六、认真排查隐患,严防事故发生
全市旅游系统围绕“安全促生产、安全出效益”的要求,紧紧抓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主线,坚持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以强化市场检查为主线,加强了旅游市场联合监管,着力解决旅游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违章问题。先后与安监、消防、卫生、质监、交通等部门合作,采取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全市旅游行业 “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及旅游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大了旅游安全管理力度,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合执法、统一行动,确保了全市旅游安全工作取得了实效。
今年共组织、联合各级各部门开展安全联合检查70余人次、车辆40多台次,主要涉及旅游星级饭店12家、旅行社及分社23家、在元旦、清明、“五一”等小长假和春节、“十一”黄金周等重大节庆期间,对全市涉旅单位安全生产进行了重点抽查。坚持“谁开发、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重点对旅游交通、星级饭店消防安全设施、景区(点)游乐设施等场地和部位进行了安全大检查。截止目前,全市旅游系统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促进了全市旅游系统各企业的正常生产。
七、加强宣传工作,夯实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群众基础
外事、侨务、旅游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外事侨务旅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好突发事件化解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使群众对矛盾纠纷问题有正确认识,从而避免群众因对法律、政策的误解而上访,重复访,有效降低上访的“成本”。为此,今年我局从多渠道加大了外事、侨务旅游工作各方面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二是及时编印外事、侨务、旅游法律法规政策汇编数百册发放到各阶层人士手中,供学习留存;三是开通局域网站,公开查询外事、侨务、旅游相关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通过宣传,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外事、侨务、旅游法律法规政策意识。
20xx年我局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各项措施的落实,使我局的应急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二
1988年7月,英国北海平台大爆炸,给人们安全意识上了一课,事故发生在石油平台一侧的中部,天然气压缩间上方不远的职工宿舍里,下了白班的工人们正在休息,突然一声巨响,整个平台顿时一片黑暗,接着又燃起了冲天大火,不久又是一连串的连锁爆炸发生得非常突然,仅几十秒钟,大火便吞噬了整座平台,人们不仅来不及放下救生艇,甚至几乎没有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在这座石油平台上工作的230余名职工中只有67人幸免于难。这些重大事故引起了国际工业界的普遍关注,大家都深深认识到,石油石化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必须采取有效、完善的hse管理系统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1991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关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环保国际会议,hse这一概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
1、动火作业许可:
动火报告就分为一级动火,二级动火,三级动火。工业动火作业时,较平常更需注意火灾和爆炸的危险,防止因不慎操作而导致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害,并且组织“五交底”工作,向作业单位明确动火施工现场的危险状况,协助作业单位开展危害识别、制定安全措施。在现场维修施工中,如氧气瓶与乙炔瓶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 5米,很多规定,让我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2、临时用电管理:
用电安全目的是规范现场非标准配置的临时用电线路的安装和使用,非标准配置的临时性用电线路,是指除按标准成套配置的,有插头、连线和插座的专用接线排和接线盘以外的,必须按规定进行审批、备案,历时用电超过6个月,应按照相关工程设计规范标准配置线路。
3、进入受限空间:
受限空间可为生产区域内的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或场所。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指定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或作与监护无关的事情。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作业人员身上的保护绳进行沟通联络。比如,在施工现场进入分离器内进行防腐,就是进入受限空间,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4、管线打开作业:
管线打开作业指在生产、作业区域内对任何可能存在介质的封闭管线进行的作业。解开法兰、从法兰去掉螺丝、打开管线与设备连接等等都是属于管线打开作业。管线打开前应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安全措施,必要时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凡是没有办理作业许可证,没有按要求编制安全工作方案,没有落实安全措施,禁止管线打开作业。
5、起重吊装作业:
在我们加热炉、分离器产品验收现场,很多时候都会用到起重吊装作业,在此次学习中,也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规范和要求,相信在以后的产品验收中一定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规范要求在使用前起重机各项性能均应检查合格。吊装作业不得超过核验核定负荷,以及最大吊臂长度限定要求;禁止起吊超载、重量不清的货物和埋置物件。在大雪、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及风力达到六级时应停止起吊作业;任何情况下,严禁起重机带载行走,无论任何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即停车。
6、高处作业许可: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位置进行的作业。高度在2-5米,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15米,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米,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称为特级高处作业。凡进行高处作业,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7、脚手架作业:
故直接或间接地与架设工具及其使用的问题有关。因此,脚手架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在搭建、拆除、移动、改装作业时应在技术负责人现场指导下进行。
8、挖掘作业许可:
挖掘作业包括油气生产设施、公用工程、隧道、地下室、基础以及其它在挖掘坑或沟期间可能碰到的地下装置或设备。
挖掘工作开始前,应保证现场相关人员拥有最新的地下设施布置图,明确标注地下设施的位置、走向及可能存在的危害。挖掘结束后,应根据要求及时回填,并恢复地面设施。
转眼间短暂的一周学习结束了,在这一周里,让我认识到,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必将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和教训,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最终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三
一、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整体对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有序的应急指挥,有效的保护员工的生命、企业财产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特指定本预案。
二、应急领导小组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hse管理小组成员
1、hse监督员:
2、技术质量负责人:
3、卫生员:
4、班长:
5、生活管理员:
四、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
2、当工厂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讯联络和组织指挥协调。
3、负责配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消防器材、救生设备和其它应急设备。
4、发生事故要及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连续发生,并迅速向上级机构报告。
5、负责组织抢险、疏散、救助及通信联络。
6、组织应急检查,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对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救护准备。
五、hse管理小组职责
执行hse管理委员会有关健康、安全与环保法规、政策和规定。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确定项目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的计划和措施。检查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和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
组织整改影响健康、安全与环保的隐患,防止、制止违章行为。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和上报工作。
收集、整理现场hse管理记录,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hse管理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hse管理水平。
1、hse监督员职责
2、技术质量负责人职责
协助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开展hse活动。
负责本项目hse方面技术、质量、培训等管理工作。参加项目hse计划的编写和培训工作。
3、卫生员职责
组织员工按计划进行体检,并及时填写《员工卫生健康档案》和医疗记录。按照巳建立的医疗保障程序对现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在发生灾难事故需要疏散人员时,向项目经理提供行动建议。储存足够的医疗药品及用品,准确记录员工的健康情况。进行现场医疗管理,准备好现场医疗救护。
监督、帮助后勤管理人员对营房及食品进行卫生管理。定期对住宅、食堂的设施或设备进行消毒。
4、班长职责
对管辖的班组负责,保证本班组熟悉本岗位的操作程序,掌握hse知识。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作业。根据计划书的风险评估内容落实各级预防措施。
保证本班组上岗人员穿戴和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和用具。及时将了解险情通知员工。
参加现场hse会议,按上级指令监督班组人员实施hse管理。
5、生活管理员职责
负责工厂的用电、用火及卫生和环境管理。确保食物和饮用水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监督食堂厨师穿戴工作服上岗。
确保食物储存设备和冷冻设备工作正常。监督落实生活区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与设施。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生活区消防演习。
监督落实生活区环境卫生及垃圾集中处理的管理。
6、员工职责
每位员工均应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作业过程中的hse职责。
上岗前掌握本岗的操作规程,了解本作业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控制、消减措施。上岗时穿戴工作装,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用具。
对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及时向班组长及hse监督员汇报。
遵守hse管理规定,制止不安全行为,服从班组长、现场hse监督员指挥,实施安全作业。
积极参加消防、急救等演习,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防患于未然。
定期清洗床单、被罩、枕巾、衣物及清扫宿舍等环境卫生,保证衣、舍干净卫生、整洁。
严禁聚众赌博、打架斗殴及酗酒。
六、应急反应预案
1、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工厂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
2、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专职安全员。
发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员死亡、重伤及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火灾爆炸事故、(窒息)中毒事故、触电事故、高温中暑事故、人身伤害。
4、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
及时报警,组织扑救。当火灾发生时,当事人或周围发现者应立即拨打119,并说明火灾部位和简要情况。同时报告给值班人员和义务消防队进行扑救。
积极抡救被困人员。由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向导,积极寻找失落遇难的人员。配合好消防人员,最终将火扑灭。
立即切断电源。用于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放置适当位置,以防再次触电。
伤员被救后应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在处理电击时,还应注意有无其它损伤而做相应的处理。
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由电击而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6、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
应迅速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情况。当肛温降到38摄氏度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防止胱肛。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能饮水患者应鼓励其喝足凉水或其它饮料;不能饮水者应静脉补液,其中生理盐水约占一半。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转院:医疗条件不完善时,应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抡救。
(五)机械人员伤亡事故预案
1、基层公司施工现场设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的机械人员伤亡事故的控制。
2、发生机械人员伤亡时,基层公司及现场人员应立即对人员进行固定、包扎、止血、紧急救护等。
3、必要时,应立即同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求得外部支援。
4、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劳工部。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以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5、应急信息的对外传递由劳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规定》中的“上报程序”执行。
6、事故的预防由劳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检查、纠正落实。
(六)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基层公司施工现场设安全领导小组,负责驻地及施工现场食堂可能发生的人员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置。
3、尽快确定就餐人员的范围和中毒人员的有关情况,确保可能中毒人员处于严密监控中。
4、应急信息的对外传递由劳工部按照《事故管理规定》中的“上报程序”执行。
5、事故的预防由劳工部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和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日常工作的检查、纠正落实。
7、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处理:
现场抢救。救护者必须带好防毒面具,做好自身的安全事项。发生急性中毒时,应使患者立即脱离急救现场,停止继续接触毒物。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迅速解开患者衣领、纽扣、腰带,注意保暖。如皮肤被污染,应立即脱去其污染衣物,用温水洗净皮肤。
防止继续呼吸毒物。可迅速给予氧气吸入,纠正机体缺氧,加速毒物排出,或进行必要的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者必须掌握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经口中毒时应迅速进行引吐、洗胃。可用1-500高锰酸钾液,1-2%的碳酸氢钠液。清除进入人体内的毒物作用。迅速使用解毒物质,防止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泄。
8、烧伤事故的应急处理:
用较干净的衣物把创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迅速离开现场,把重伤员送往医院。
9、发生流行病或传染病的应急处理:
当有人员确诊发生流行病或传染病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控制中心。通知所有人员就地休息,不得到其它场所,等候疾病控制中心的检疫。按照检疫部门的指示,进行隔离控制活动。
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确定后,工厂应急组长组织所有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培训。组长组织按照有关预案进行分项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
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置妥当后,应急反应小组应进行现场拍照、绘图,收集证据,保留物证。
经相关单位同意后,清理现场恢复生产。
单位领导将应急情况向工厂安全部门报告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在事故处理后,将所有调查资料分别报送有关安全管理部门。
七、应急通信联络
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四
1、建立健全电站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成立应急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工作小组人员职责,积极落实各项职责,使电站的应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符合电站实际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为此,我站积极组织人员修订了20xx年度防洪应急预案。每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明确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对各部门的应急工作组织、发动员工、应急救援队伍等具体事项,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我站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
3、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工作。1月份我站制定了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按照演练计划分别在1月16日举行了石门坎电站全厂保电应急演练、石门坎电站火灾事故应急演练,6月20日完成压力钢管爆裂后水淹厂房逃生演习。演习完成后,按照演练总结讨论补充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提高了应急预案的指导性和实用操作性。演习中,电站广大员工积极参加,认真对待,为我站应急突发事件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对电站的消防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现有的灭火器,消防栓等的检查,对于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灭火器,已进行了更换或重新添置,以满足电站的消防要求。
5、对电站的防洪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排水泵、闸门启闭设备、水工建筑物等。为了预防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电站于4月6日与邻近布忙村委签订了防汛应急抢险联防协议、与罗甸县逢亭镇医院签订了医疗救助协议,增加了应急管理力量。
虽然,我们应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应急管理工作量大,任务重;应急设施配备差,物资储备不足;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薄弱,业务有待提高;演练预案执行起来可操作性存在局限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以确保我站应急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1、加强各种应急预案的培训学习;
2、按预定计划开展各种应急演习;
3、加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篇五
(一)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
我局制定印发了《某市**市政局抢险应急预案》和《**市政工程管理局防汛及抢险工作预案》,明确了一把手为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其他领导按分工承担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了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健全和完善了组织体系和工作机构,切实做到了“两有一强化”,一是有足够的人员,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担责;二是有必需的装备设备,确保了应急抢修工作迅速到位;三是强化了应急管理的职能职责,制定了《市政设施抢修作业标准》,确保市政道路、排水等突发事件信息反馈及时,应急指挥反应快速,应急处置运作高效,使事态和局势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二)加强隐患排查,有效防范风险
一是建立日常巡查机制。20xx年3月,我局将辖区划分8大片区,定期对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巡查,特别是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全年共发现占道施工现象、新增喇叭口、违章固定踏步等问题326起;发现市政井盖丢失、井座下沉、雨水篦子及道路下水沉积杂物等76起,均第一时间进行围挡、设置警示标志并恢复到位;发现人行道、侧平石、盲道破损、缺失、塌陷、遗留障碍物等现象476起,均及时组织恢复,全年共修复人行道23758㎡,修复侧平石856米,清掏下水井846个,新装及修复障碍杆(球)2368根。
二是组织专项安全排查。今年我局先后对道路隐患点、排水堵点、井座井盖质量进行了专项摸查,共发现破损严重、沉陷等问题的井座井盖180处,并及时进行了更换;发现各类排水堵点100余处,列入我局20xx年排水堵点改造计划进行了疏通改造;发现空陷地下隐患点7处,全部进行了注浆加固处理。
三是群防群治共同巡查。我局今年实行了市政设施破损有奖举报制度,对发现市政井座、井盖缺失、无证占道施工、无证开挖破路、主次干道车行道路严重危险坑洞、排水管网严重堵塞现象的第一举报者进行奖励,全面发动和鼓励了居民群众协同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确保路政设施完好。此外,今年10月我局率先全市城管系统开通了“**市政局公众号”,11月又创造性地建立了首家“社区市政便民服务站”,全面推行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解决市民群众的市政工作问题更加迅速快捷。
(三)强化信息反馈,高效处置到位
一是建立政务值班、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加强了政务值班应急值守工作,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坚持实行了由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双人双岗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24小时领导带班的值班、值宿工作机制,节假日期间制定了值班工作人员责任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具体人员。通过把政务值班和应急值守作为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首要环节,进一步建立常态值班和应急值守相结合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了政务值班和应急值守系统反应迅速、政令畅通、运转高效。
二是迅速反应,及时处置险情。我局24小时接听市民服务热线,每次接到险情报告,我局均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围挡,查看原因,并及时与相关单位对接,做好险情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今年我局共完成110、12345、市民投诉类案卷1356条,按期回复率100%,在市民热线办对来电市民的回访中,我局工单满意率达到了100%,连续多月受到区平台表扬。
(四)加强汛期值守,完善预测预警
今年上半年雨水多且暴雨天气密集,我局根据我区城市排水设施具体现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了汛期城区无大面积积水现象。一是未雨绸缪,在汛期前对辖区内排水管道进行了逐片清淤,对辖区内井座、井盖进行了逐一排查,安装防坠网5000余个。二是加强监测,采取时刻关注气象预报,加强雨情、水情电话预警通知的方式,坚持早准备、早安排、早排查、早落实。同时各片区加强了巡查力度,加大对积水隐患点的监测密度,发现险情及时处置。三是完善物资储备,今年我局新采购了一台抽水泵车,4月份协调厂家对其操作使用进行了培训,并于5月22号在芙蓉南路环保路口进行了防汛演练,为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响应迅速,处置高效。片区巡查发现积水堵点后,排水队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处置工作。通过打开井盖、清除雨水口垃圾、抽水、高压冲水车疏通等方式及时进行处置。通过结合区内降雨情况,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对于易发内渍地段明确了带队领导职责和专人值守,我局20xx年全力做好了各项防汛工作,确保了城区安全度汛。
通过努力,20xx年我局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实现了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回顾一年以来的工作,我们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有:应急知识宣教培训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还不够高;基层应急工作基础依然还狠薄弱;对重大危险源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决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构。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继续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深化应急管理“进社区”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市政险情的作用,立足于自我防范,更好发挥管理预防、处置抢险的作用。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突出重点,认真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