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字篇一
《做最好的家长》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写的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书。每次捧读,都会有一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感叹!
书中的作者以教育自己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的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练、“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培养方式。
作为一名老师,兼具家长的双重身份,要养育孩子,不仅养孩子,而且还要教育好孩子,为此,我愿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学习,真诚地希望更多的家长读到这本好书,能做孩子最好的家长!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我深有感触:我们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但是,真正提及孩子的“快乐”二字,我和许多家长一样,自愧做得不好。“快乐”对于孩子是何等重要!我们都想给予孩子快乐,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快乐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做知心的家长、最好的家长!
能让孩子快乐一生的家长,才是最好的家长!
这是我读《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的所得。“快乐”二字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践行起来却不简单。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总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天才,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孩子能快乐吗?而《做最好的家长》一书中,对“快乐”赋予了博大丰厚的。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瑕,就是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能让孩子快乐一生的家长才是最好的家长!
最好的家长,它是孩子的欣赏者!
这是《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走过懵懂又迎来逆反青春期,从学习到生活交友,方方面面,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的挑战,面对多少次的诱惑,走过多少次的迷茫。而家长还要不断地对孩子挑三拣四,施加压力,年少的他们将何以堪重?最好的家长则是以一个欣赏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欣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支持孩子迈过一个又一个的门槛,让孩子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锤炼性格,积累人生阅历,培养各项能力,最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懂得欣赏孩子的家长,才是最好的家长!
慢慢读来,细细回味。书中的每一个篇目,字理行间蕴含着多少育人的哲理!可收获许多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啊!而作为一个家长,能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我如获珍宝!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数作者李镇西老师这句名言。
也许你的孩子很平凡,但通过你与孩子的共同努力,有好的家庭教育和方法,有一个会欣赏孩子、能让孩子快乐一生的家长,我相信,你的孩子就会脱颖而出,铸成大器!与你的孩子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门艺术。让《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能拥有更多的读者!愿《做最好的家长》这本书能成为更多家长的好伴侣!愿我们大家都能做最好的家长!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字篇二
假期里,我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刚开始时是带着任务去读的,因为学校有要求(假期学习),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推荐家长看这本书,后来却是拿起书,却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去体会的,细细品读。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有着共同的疑惑:“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李镇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长期担任班主任,对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他对青少年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有了长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这都体现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练习、“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作者的女儿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父女间的许多苦恼、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儿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值得学习,而其中的许多做法,与我的思想产生了碰撞,发生了共鸣。
我们的身份双重的,即是家长,又是教师,而我体会最深的,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便万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给了老师,成也老师,败也老师。还美其名曰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决不袒护,绝对支持。见过多的是这样的家长,想想自己从孩子入学起也加入了这些家长的行列中,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感叹: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读此书后愧疚:自己在推卸责任。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养孩子,而且还要育孩子。不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样成长。养育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孩子。怎样穿衣,怎样更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半途而废,孩子上学就把教育任务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工匠(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大师(老师)的支点、挖掘,才能成就一件惊世作品。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基础,是美德的源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也包括人的行为习惯。李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近似完美,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学习、生活常规,希望养成的好习惯也包含其中,和孩子一起努力将常规变成行动,并坚持下去。和李老师相比,我这个家长惭愧,无地自容。孩子许多行为习惯需要加以提升。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特别是时间宽裕的时候,总是等等。表现最突出的假日的作业,不到最后时刻决不着急,用我们的调侃是心理素质好。读了此书,豁然开朗,对症下招。让孩子树立时间紧迫的观念,明确任务,减少犹豫,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表,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作同一件事,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学习时专心致志,尽心有效劳动。即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计算题出现错误,基础和拔高题都可以应答。原先我总是以为孩子是马虎,给予原谅,读罢此书,我不再这样想,我也要借鉴李老师的做法:做错题再重作5遍这种类型题,将粗心错题归类分析,然后强化训练;训练快速一次对的习惯,不许没完没了地检查,力求一次对;再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时错题记录下来,经常不断琢磨,加深印象,有助于克服错误。孩子的阅读习惯喜欢需要加强养成。孩子的读书习惯正在养成中,虽然我也如李老师一样,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和孩子一起读一本好书,一起比赛,一起走进古典诗文,可是孩子好像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没有从书中领略到获取知识的那种快感,也许受外在可视媒体获得的知识来的直接、来得容易的影响,所以孩子的读书兴趣一直处于萌芽中,不见快速成长。孩子的读书习惯还需我长期不懈的努力,我要坚持。其他诸如爱劳动习惯、书写习惯更好习惯已经基本养成。我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做饭,如煎鸡蛋、炒饭、煮方便面等能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洗袜子。每天吃完饭后收拾饭桌;现在每天练习写字2页……期待着孩子有习惯,有好性格,有好命运。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天才,而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试都应该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一个人不应该简单的与别人相比,而应该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个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对于教师也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最好的自己”在自己耕耘的三尺讲台前,用一颗童心贴近孩子,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用一颗爱心浇筑孩子,师生之间互相依恋。用一颗责任心点燃孩子,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不追名,不逐利。优秀、先进是好,你自做自己的最好。
再次回顾哲人那段话,我想,大道固然引人注目,但小路也自有小路的风味;太阳虽然被人高歌,受人关注,但哪一颗星星不是"太阳"?只不过它距离我们太遥远罢了,而实际上,它或许比太阳更大,更亮。
作为家长,我读此书,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作为教师,我读此书,如获至宝,心灵的窗户敞开了。这本书一直放于我的床头,闲暇时间我还会再读,在领会,在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的路。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字篇三
出于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的认同,以及对李镇西老师个人的崇拜,20xx年暑假的一天,我一口气买下了李镇西老师的好几本大作,其中包括《爱的教育》、《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有些书一直没有时间系统阅读。或许是出于对孩子教育培养的需要,也是出于对李老师教育孩子成功经验的借鉴,春节期间,我集中精力,一口气两次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
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家长》一书最前面的自序中所告诉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家长也是教育者,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意思!
接着在引言中他又告诉我们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民主!
我认为在孩子教育中,这两点都非常重要。
家长也是教育者,这个观点我一直都非常认同。我从不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老师们的事情,也从不曾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可完全放心,万事大吉。可实际上在行动中我却这样做过,至今回忆起来心中仍感愧意连连。记得那是女儿幼儿园毕业刚上小学时,我当时的教学任务非常紧张,担任班主任和高三毕业班的教学,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早上出门的时候,女儿还在睡梦之中;晚上回家的时候,女儿已在睡梦之中;只有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见上女儿一面,但那时吃饭是百米冲刺的速度,根本没机会和她交流;有时见她慢吞吞的,还一个劲地催她(现在想想,自己干教育工作,没能力处理好一切,却时常因自己的慌张而搞得全家人一块慌乱不堪),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就忽略了女儿小学起始阶段的引导和帮助,结果女儿的基础不扎实,直到现在她还有一些拼音搞不清楚,她也因此而自卑。
虽然我懂得家长同样是一个教育者,可是究竟应该如何教育,我却常常束手无策。在这一篇中,李老师说:“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的成长!”这是他坚定不移的教育理念。可快乐的含义决不是单纯的笑闹,决不是一味的顺从,其含义应该是科学的,有着许多健康的东西存在其中。
真正难以理解的是李老师所说的第二个意思。因为“民主”这个词太难理解,太难真正把握科学民主和盲目顺从的界限,好多事情都是经过后才知道的,年轻的父母又不可能有这方面的经验。李老师在本篇中介绍了民主的几个:一、尊重;二、平等;三、尊重选择权。
尊重,即尊重其心灵世界,尊重其精神世界,保护其个性,宽容其“逆反心理”。
平等,即父母应保留一颗童心,应勇于向孩子认错,应平等看待每一个人。
尊重选择权,即培养人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做主,或和孩子一起商量,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决定。
正因为这些理论说起来容易,在实际中又很难把握其分寸,所以李老师又介绍了容易出现的误区。我认为,家长在具体做法上,在涉及对错的时候,应坚持一个原则,而不能迷失立场。
《做最好的家长》是一本很好的书,一本很实用的书,当在孩子教育中出现难题的时候,出现困惑的时候,好好看看这本书,在书中与教育高手交流交流,便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书到用时方恨少,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多学才能活用。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字篇四
假期里,我拜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一书。刚开始时是带着任务去读的,因为学校有要求(假期学习),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推荐家长看这本书,后来却是拿起书,却放不下了,带着激情去体会的,细细品读。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有着共同的疑惑:“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李镇西的教育具有魔力,长期担任班主任,对孩子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十分熟悉,他对青少年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有了长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这都体现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中。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练习、“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作者的女儿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父女间的许多苦恼、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儿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值得学习,而其中的许多做法,与我的思想产生了碰撞,发生了共鸣。
我们的身份双重的,即是家长,又是教师,而我体会最深的,绝大多数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便万事大吉,教育孩子的事便完全推给了老师,成也老师,败也老师。还美其名曰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决不袒护,绝对支持。见过多的是这样的家长,想想自己从孩子入学起也加入了这些家长的行列中,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感叹:能教育好别人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读此书后愧疚:自己在推卸责任。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养孩子,而且还要育孩子。不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样成长。养育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孩子。怎样穿衣,怎样更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半途而废,孩子上学就把教育任务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工匠(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大师(老师)的支点、挖掘,才能成就一件惊世作品。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人生的基础,是美德的源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就给了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也包括人的行为习惯。李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近似完美,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学习、生活常规,希望养成的好习惯也包含其中,和孩子一起努力将常规变成行动,并坚持下去。和李老师相比,我这个家长惭愧,无地自容。孩子许多行为习惯需要加以提升。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特别是时间宽裕的时候,总是等等。表现最突出的假日的作业,不到最后时刻决不着急,用我们的调侃是心理素质好。读了此书,豁然开朗,对症下招。让孩子树立时间紧迫的观念,明确任务,减少犹豫,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表,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作同一件事,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学习时专心致志,尽心有效劳动。即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计算题出现错误,基础和拔高题都可以应答。原先我总是以为孩子是马虎,给予原谅,读罢此书,我不再这样想,我也要借鉴李老师的做法:做错题再重作5遍这种类型题,将粗心错题归类分析,然后强化训练;训练快速一次对的习惯,不许没完没了地检查,力求一次对;再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时错题记录下来,经常不断琢磨,加深印象,有助于克服错误。孩子的阅读习惯喜欢需要加强养成。孩子的读书习惯正在养成中,虽然我也如李老师一样,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和孩子一起读一本好书,一起比赛,一起走进古典诗文,可是孩子好像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没有从书中领略到获取知识的那种快感,也许受外在可视媒体获得的知识来的直接、来得容易的影响,所以孩子的读书兴趣一直处于萌芽中,不见快速成长。孩子的读书习惯还需我长期不懈的努力,我要坚持。其他诸如爱劳动习惯、书写习惯更好习惯已经基本养成。我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做饭,如煎鸡蛋、炒饭、煮方便面等能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洗袜子。每天吃完饭后收拾饭桌;现在每天练习写字2页……期待着孩子有习惯,有好性格,有好命运。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天才,而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试都应该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一个人不应该简单的与别人相比,而应该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个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对于教师也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最好的自己”在自己耕耘的三尺讲台前,用一颗童心贴近孩子,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用一颗爱心浇筑孩子,师生之间互相依恋。用一颗责任心点燃孩子,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不追名,不逐利。优秀、先进是好,你自做自己的最好。
再次回顾哲人那段话,我想,大道固然引人注目,但小路也自有小路的风味;太阳虽然被人高歌,受人关注,但哪一颗星星不是"太阳"?只不过它距离我们太遥远罢了,而实际上,它或许比太阳更大,更亮。
作为家长,我读此书,收获很多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作为教师,我读此书,如获至宝,心灵的窗户敞开了。这本书一直放于我的床头,闲暇时间我还会再读,在领会,在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