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守望篇一
姥爷是我家的“霸王龙”。姥爷退休前曾是大公司的老板,非常霸气,说话做事常常说一不二,全家人都敬畏他。姥爷之所以能坐上那么高的位置,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确实聪明,如今即便七十多岁了,但依然思维敏捷,博古通今,无论天文还是地理都能侃侃而谈。就是家人一起娱乐,比如玩“二十四点”吧,姥爷他也常常独孤求败。姥爷一向最疼爱的人是我这个外孙女。即便如此,我还是奉霸气姥爷的话为圣旨,在他面前言听计从。
初中的第一学期,我很不适应铺天盖地的课程,第一次考试成绩竟跌到了年级后边。我自己很是懊恼沮丧,爸爸妈妈也很焦虑,他们不停地批评我,说我不懂抓紧时间,没有学习方法。见家里气氛不对,姥爷便悄悄地走到我的面前,他微笑着盯着我的眼睛,缓缓地说:“不要再说了,当当(我的小名)是个知道好歹的孩子!有了这次的经验,她很快会调整过来的!”爸妈听姥爷这么一说,就没再说什么了。姥爷要转身时,停下来又一次盯着我,微笑着说:“关键是,当当,你知不知道自己哪里要提高啊?”从姥爷的眼光里,我看到了宽容和信任,特别是他最后一句关切的询问,让我原本又羞又恼的情绪很快平复了下来,我低下头,看着满是错误的试卷,我陷入一沉思,后悔自己确实有很多本该可以做好的题都没有做好。姥爷心疼自己的外孙女,相信我一定会改进,而我怎么可以无动于衷和不思进取呢?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调整过来!
第二学期,我虽然比之前更加努力,有几门甚至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是有两门功课成绩不佳。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单,我很是沮丧,心想自己这辈子是不是学不好这两科了啊?好些时候,上课听也听不懂,回家来,作业也做不对。我悲愤交加,自暴自弃,手足无措……回到家里,倒在床上就大哭了一场。姥爷依旧淡定,先是劝阻了爸妈,让他们不用哄我,过了一会儿,没事似的等我哭完,轻快地走到我面前,拉家常似地说:“当当,姥爷最近听书,有几个很不错,你要不要试试啊?”我本以为是什么八卦消遣之类的笑话段子,结果一听原来不是那么一回事,居然是中学课堂知识点串讲的播音。我皱了皱眉头疑惑不解。姥爷见我想弄清个究竟,便在我身旁坐下来说:“学校新的课程你一时消化不了,那是因为你的思维还没适应,不要着急,慢慢来,每天吃饭的时候,咱们听听它,听多了听习惯了,你就会了,也许会有用哟?”自那以后,我将信将疑地开始尝试着听起来。过了一阵子,果不其然,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和消化,不知不觉地这两门课好象也没那么难了!
自我上中学以来,真没想到平常霸气的姥爷对外孙女竟是如此的用心!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每次去姥爷家,他的家里都是一尘不染的,东西不管新旧,总是安放在固定合适的地方,既美观简洁又方便取用。在自己家里,我是个自在随性惯了的人,可一到姥爷家,就不敢乱丢乱放了,我不忍心破坏那整洁的环境。
接触多了,你就能发现我霸气的.姥爷自有他幽默风趣的一面。他会用各种幽默的、甚至是高大上的词句来给我许多生活的启迪。比如:“出门不关灯,尾巴太长了吧。”比如:“一个人东西有多乱,说明他心就有多乱。”再比如:“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慢慢地,渐渐地,我开始习惯了整洁的环境,学会了自理的窍门。要没有姥爷的言传身教,我哪会出门时自己收拾行李,定期清理自己的小屋,哪里会有条理地生活,懂得安静专心地学习啊?
有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听到姥爷跟妈妈在客厅里聊天。姥爷语重心长地对妈妈说:“有的小花花期很晚,你们不用急,只要耐心等待和适度引导就可以了。”蒙着被子,我心想,如果我是一朵花期很晚的小花,姥爷不正是那个耐心浇灌,呵护守望的辛勤园丁吗?
想着想着,我梦见自己长成了一朵小花,在姥爷的爱心守望下,不知不觉就茁壮成长,开出了芬芳馥郁,绚丽多姿的大丽花。
守望篇二
应老板要求,第二天上午我要外出应酬客户。
打电话向母亲问安的时候,她得知我工作要经过家乡。妻子也在电话那头,她接过电话,小声地告诉我:有空就顺便回来一趟吧,妈和儿子都想你了。我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要是工作完有时间的话,我一定回去!尽管这样,但是自己心里明白,近期繁忙的公务,根本给自己留不出抽身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我开着公司的车踏上了出差的路。一路上心情很急切,车子也有点超速,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突然感觉头部有点不适,似乎有些发晕。在无法抵挡胃里那阵翻滚跌荡的感觉时,我强迫自己停下了车。
跨出车门,迎面扑来的是一碧万顷的庄稼地。风很强劲,但是效果也很明显,晕眩霎时消散了,只留下自己胸前的领带在风中飒飒作响。就在这时,他闯入了我的视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上遇到他,自己很是惊讶,于是就忍不住想前去搭讪几句。
我很友好地向他微笑道:不,没事儿,出差走得急,停下来歇歇脚。他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藏污纳垢的脸上显示出他那个年龄段独有的沧桑。之后,他没多说话,只看了我两眼,就又低下头去扫路了。当自己眼睛碰巧触上他目光的刹那,我深深地感到,他的眼里蕴藏着一般人无法比及的波澜不惊。
或许是多年的如此工作,让他习惯了寂寞和沉默吧,也或许是长时间的锻炼和俢磨,让他战胜了荒原的死寂和恐惧,他对于眼前陌生的我完全没有好感或者好奇感,只是把我看做一阵会说话的风,从耳边刮过便算作了相遇。
他缓缓地回过头来,“是呀,每天。”
“那么您一个人不觉得孤单吗?”
“一个人?”他转过身来沉默了一会儿,“不,年轻人,有老伴陪着我!”
“您妻子也在?”
我惊讶地点点头,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穿着橙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在打扫另一条公路的情形。
向他告别以后,我继续前行。见到客户,商谈很投机。完成老板交代给的任务以后,天色已经黄昏。我急忙踏上返程的路途。车子在高速路奔驰完以后,紧接着进入了雷达测速区。我习惯性地放慢速度,一轮橙黄的夕阳透过后视镜反射到我的脸上,感觉暖暖的。
远远的,一个熟悉的影子又出现在我眼前。在橙黄笼罩的四野里,他像一个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的点缀物一般,靠在一个圆形的田埂上。
“她还没有回来吗?”我有些诧异。
“什么?”
我重新问道“您妻子还没有干完活儿?”
他的脸色突然变了,夕阳把他的脸染成古铜色。“她就在我身边!”
“啊!”我不禁叫出声来,他手指指的正是旁边的那个圆形的土堆,“什么,她、她走了?”我在惊骇中冒出这样一个问题。
“是啊,十三年了,她睡在这里已经十三年了!”
我忽然听到了他话里的茫然,原来这些年,他一个人不论风雨雷雪,每天都会来扫这段公路,并且陪他长眠于地下的妻子。怕他生气,群殴急忙道歉:抱歉,希望我没有打扰到您妻子的清静。
他没说什么,从随身的一个布兜里拿出一个黄澄澄的橘子,动作缓慢地去了皮,然后双手合十,拜了三下那个低矮的墓冢,随手把橘子放在旁边。直到这时候我才发现,他周身已满是变质或腐坏的水果和熟食了,也不知道年年月月如此,他的妻子是否能真正享用的到。
陪他站了片刻,夕阳逐渐下沉。我们心中各自怀着不同的情愫背道而驰了。转身离开的刹那,他竭力拒绝我送他,说一定要一步步看着他妻子的墓远去在他的视线里,那样他们才会彼此欢笑着守望到下一个日出。
我忽然一怔,径直把车头掉向回家的方向。拐下高速路,驶向一条熟悉又陌生的小道,我眼里不自觉得有东西滚落下来,在夕阳的余晖里,母亲和妻子相扶着站在山坡上向我招手。我心头一酸,立刻把车子熄了火,我也要一步步地走到她们的身旁,让我们三个人的目光永恒地守望在那一刻。也许那一刻,一生都无法割舍。
夕阳完全消失了影子,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轮新的朝阳正升起来!
守望篇三
多梦的清晨,多梦的青春
渐行渐远
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独处
潮起潮落
已经走出我的世界,遥遥无期
五月的馨香,六月的莲韵
早已注定
于是,让清欢的文字
和着灵魂的轻盈
香彻心骨
--题记
今晚,走在客乡的街头,静静地聆听家乡麦子倒地的声音,隐隐生痛。
夜风,不凉,很热。五月的麦田,是流淌的河流,是欢腾的海浪,是守望者用心里用金黄铺开的幸福梦想!
记忆的打麦场上,多热闹呀!农忙时节,男女老少一起上阵,割的割,拉的拉,然后集中到麦场里,脱粒,是最原始的碾压,老牛慢悠悠地转着圈子,再翻开重新碾压,直至干净,然后把麦秸叉堆在一起,垒的高高的,一排排的如看场子的哨兵!麦粒和杂子混到一起,等到夜晚起风的时候,用木锨高高的扬起,去除杂子,那一粒一粒的麦子呀,光光地裸露在夜色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是农人的希望呀!轻轻地用手捧起,如呵护自己的孩子,闻着那麦香,仿佛看见明天的太阳!
夜晚还要看场子,跟着大人们拿着手电筒,席子,被子,躺在空旷的天地间,抬头就能看见圆圆的月亮,聆听河塘的蛙鸣,还有田野里不知名的虫子愉快的歌声,耳边传来大人们唠唠叨叨的谈话声音,夏夜,真的不安静!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去了,我的麦场,我的麦田。如今身在异乡,只能隔着时空的隧道,怯怯地问一声:我的麦田,你还好吗?我一直在守望,守望你的永存!
一直以来,总会有淡淡的乡愁,还有忧伤,不只是因为离人。当耕耘了收获,收获了再耕耘,不正如我们的人生……我们不单单守望亲情,还守望幸福!
年华似水,青春不再,梦想已经远去。在错乱的流年里,想着逐渐老去的记忆,看着日新的故乡,我忘记了回乡的路,还有灵魂的归宿。
今夜,客乡的风,清凉;今夜,故乡的风,热烈。我,漂泊在客乡;麦田,留守在故土。挽留不住的,终究是那刹年华。
今晚,让我静静地想您,然后守望着您,我的麦田!那里,始终有一盏盏温馨的灯光,一缕缕多彩的记忆……尽管艰辛,依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