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一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20xx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xx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亲笔题词:“学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二
他是天生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他到来不仅没给家里带来欢乐,反而给父母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家里人对他未来充满忧虑。因为他患上罕见成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人体内钙质无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头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称玻璃娃娃。
他父亲擅长吉他和电子风琴,受家庭影响,他还在很小时候,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兴趣。7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地步,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钢琴,父亲满足他要求。
但是,一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人,要想学习钢琴谈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别人抱着才能上下钢琴座。有一次,父亲刚把他抱上座位,有事临时出去,他一不小心,从座位上摔下来,脚被摔成骨折。
心疼他父亲建议他学点别,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认定钢琴。无奈之下,父亲想出办法,在琴上安装一个特殊辅助器,使他脚较容易牵动钢琴踏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练琴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情况,以致于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但他却不管不顾,凭着顽强毅力,近乎疯狂地练琴,这一练就是五年。
他13岁那年,一个偶然机会,他父亲获悉一个剧团急需招聘一个丑角兼配角,觉得他很适合,于是送他去。剧团内有一个名叫布鲁内小号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方面有着特殊悟性,就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在两位音乐家悉心培养下,15岁时,他推出个人第一张专辑《闪光》。优美曲子震撼人心,轰动法国音乐界,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星。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时,先是在台前离观众最近地方,站足足3分钟。最后,他笑着问:都看够吧?在全场发出会意地笑过之后,才开始表演。听完他演奏,观众被他音乐震憾,先是短暂沉默,继而爆发出雷鸣般掌声。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三分钟,他说:很多人是因为好奇我身材才来,先让他们看个够,才会仔细听我演奏,才能看到我灵魂高度。
置身于神奇音乐世界中,他忘却残缺肢体带来痛苦,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对于取得成绩,他仍然不满足,坚持每天练琴时间增加到11小时,每年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有时,超负荷训练量甚至令他指骨折断,他也在所不惜。他钢琴越弹越好,名气越来越大。1987年,他推出另一张专辑《乐曲》,成为他音乐行程中决定性转折,让成为世界级钢琴大师,他足迹遍及纽约、米兰、东京、巴黎等著名音乐城市。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时,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对他奇特身材好奇,而是带看钦佩心在仰望他灵魂高度。
然而,再伟大人物也有沉浮之时。自《乐曲》出版后,他事业开始落入低潮,因为焦急,有一次甚至晕倒在酒吧阶梯上。苏醒过来后,他说:我骨头那么脆弱,这次却竟然一点伤都没有。我告诉自己:时间还没到,上帝还不想让我去死。
乐观心态让他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坚持每天练琴11小时以上。果然,过不久,他事业又迎来辉煌时刻,不仅签约新唱片公司,而且出唱片一张比一张好,广受欢迎。尤其是与另一名法国爵士乐手格拉贝蒂合作唱片销售量突破10万张。
有人曾经问他成功秘诀,他引用一位哲人话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苹果,优秀和缺陷并存。有人缺陷比较大,那是上帝特别偏爱它芳香,而我就是那个格外芳香苹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年仅36岁,他留给人间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我真高大,那是矮小成全!
他就是法国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侏儒,一个乐观向上,勇于接受命运挑战,克服身体巨大障碍,奏出人间最美妙乐章残疾人。他身材虽然矮小,但他灵魂高度,足以让世人仰视。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三
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残疾人励志故事。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励志《残疾人励志故事》。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一家人为了给自己残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四
夏季来袭,太阳当头照。身材苗条的爱美人士穿上花花绿绿的夏装,涌上街头,俨然成了一道怡人的风景线。可是这样的季节却是许多“胖纸”们的“心酸之旅”:薄薄的衣衫偏偏掩不住多出来的几层肉。“胖纸”和肥肉的大战就在夏季太阳的见证下,拉开了帷幕。不少以非凡毅力减肥成功的牛人终成传奇。
肥妞被拒乘坐过山车知耻后勇减肥成功当舞蹈教练。
罗宾逊本是个美国肥妞,体重高达140公斤,曾被保安因其超重而拒绝让她乘坐过山车。此后,罗宾逊知耻后勇,减肥成功,并成为一个舞蹈教练。
20xx年,当她想坐过山车时,被制止了,保安说:“为了其他乘客的安全,减肥后再来。”罗宾逊暗自伤心:伤自尊了!太伤自尊了!
罗宾逊将20xx年发生的这件事引以为耻,并为此下定决心减肥。20xx年,31岁的她报名参加了尊巴(一种拉丁系健身舞)舞班,并在两年内减至63公斤。
罗宾逊称,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她也曾因肥胖受到困扰,尝试过不少减肥方法,但是效果只能短期维持,时间一长自己的体重又开始反弹。
现在,减肥成功后的罗宾逊找回了自信和快乐,并且还开办了自己的舞蹈培训班。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五
1、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2、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
3、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的投入。
4、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5、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6、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7、有残疾者往往对造物怀有不平之心。
8、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9、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1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1、对瞎子来说,鹅卵石和金刚石毫无区别。
12、约一缕清风,求上天保佑你健康、快乐!
13、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14、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15、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
16、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17、愚者用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
18、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9、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20、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2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22、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23、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24、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25、残疾并不是性格的标记,而只是导致某些性格的原因。
26、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27、只有我在为他人服务时,我才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
28、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29、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相信,你也会这样的。
30、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六
1、总有一天,我会为一个人,卸下我的面具。
2、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诠释了不堪一击的爱情。
3、有时候,不要把世界看得太孤单了,正如你总在想念某些人,也总会有某些人在一直想念你。
4、那些抹不去的笑脸,回不去的日子,叫时光。那些看过的海,落下的夕阳,叫时光。那些牵过的手,留下的泪,也叫时光。再见,时光。再也不见。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七
杨佩,女,汉族,1990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当他9岁的时候,他被高压电击击中了。虽然他失去了双臂,但他总是乐观而不屈服于命运。现在小杨佩和他的妈妈一起去北京工作。他心中总有一个愿望。有了一笔钱后,他应该继续学习深造,做他喜欢做的事。他喜欢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有一个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陕西省平利县卫生镇孟西街村杨佩蓬勃发展的城市,有很多不安因素。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中心,孩子们喜欢来回地斜拉线拉电线杆去玩,9岁的时候,一天在学校吃午饭,她走到了变压器前,习惯用手拉电缆,但她不认为斜线已经松了,就行了。
命运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的生命尚未解除,这意味着学校的废弃和生命的缺失。
从那时起,家里就更难了,父母只好再安排一次:父亲带着弟弟回家,母亲带她去打工挣钱。没有手,连我自己的生活都很难照顾好自己,更不用说工作赚钱了。小杨佩开始练习双脚而不是双脚,双脚灵活。但现实实在是太残酷了,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接受杨佩的手,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知道残疾人要自立,必须自信,自信。而且有自己没有专业知识,精通某一行,找不到工作,即使有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根据自己的条件,然后努力学习,努力学习,使她能在社会上有所不同。此刻她在京城乞讨,她的梦想是攒够足够的钱来完成自学,使自己文化知识,一个人不浪费渣。她最喜欢做的事是跳舞。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艺术家和一名无胳膊的舞蹈演员。
杨佩从没有失去对生活的梦想,他相信它可以来自逆境。她平凡而平凡,就像路边的小草。它是未知的。她是非凡的。她可以在逆境中寻求精神上的升华,甚至是乞讨。也是为了飞行。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八
珊瑚,起初尽管是娇小无攻击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抱负,不敢有梦想。它一旦认定了家,就无休止的扩展成长,无人能预测它能量的多少。也许是这附近?也许是这片湖泊?也许是整个大海!他的地位是被认可的,他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故希望在,梦就在!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弱势群体,正如珊瑚一样,同样有着希望和梦想,同样有着抱负和追求,同样有着不屈的力量!
我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在加入残联队伍之前,对残疾人工作知之甚少。工作后的5个月,让我逐渐对残疾人工作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我逐渐把这份工作当做事业般热爱,同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艰辛、残疾人自身的坚强和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崇高。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九
有一个新认识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球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其实,他这样做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这只神奇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乐曲。
更让我敬佩,是他对生活乐观态度和健康心态。他言语总是那样亲切。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关系融洽,与客户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总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健康”。直到有一天,见到他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父母非常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爱。一家人为给自己残疾只有一只左手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环境,一起改掉自己坚持几十年使用右手生活习惯。
成长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而这样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起成长。为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爱,全部写在左手上。
残疾人成功励志案例篇十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张海迪)
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霍金)
在困厄颠沛的时候能坚定不移,这就是一个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凡之处。(贝多芬)
对瞎子来说,鹅卵石和金刚石毫无区别(托·富勒)
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在盲人国里,独眼龙就是国王(拉丁语)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霍金)
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霍金)
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培根)
身体和精神是不能同时残障的。(霍金)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佚名)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只有我在为他人服务时,我才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张海迪)
残疾并不是性格的标致(培根)
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培根)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人有千差万别,有高矮肥瘦美丑之分,没有谁一定比谁高贵,水比谁低下。只要能够在自己生活的领域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无用的“废人”,个人都可拥有完美的人生。(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