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如果说兵马俑是秦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那么你知道唐人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瑰宝是什么呢?我告诉你,是敦煌莫高窟!今年暑假我有幸去敦煌,那形态各异的石窟、栩栩如生的佛像、美轮美奂的飞天着实让人震撼、让人惊叹。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石窟群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多米,上下排列5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从1600多年前到现在,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窟,而每人供游客参观的只有8个窟。
石窟壁画上形态各异的佛像成千上万,难以计数。光彩色佛像就有两千多尊,最大的佛像高达33米,最小的仅十几厘米。
我紧紧地跟在讲解员姐姐的身边,认真地听着,唯恐少看一眼珍贵的塑像和壁画,少听一句精彩的讲解。佛像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第328窟的释迦牟尼佛像慈眉善目,他坐在莲台上,他的袈裟裙摆经过了1600年的洗礼,仍是错落有致,轻盈而飘荡,连皱褶纹理都清晰可见。站在他身边的大子弟迦叶,双眉紧锁,表情严肃,显得老成持重;而小徒弟阿难则面部圆润,一只眼睛眯着,似乎已经走神。听着讲解,我禁不住赞叹古人智慧超群,手艺精湛。这些塑像是用木头做构架,用草木灰和上泥土打底,经几层粉刷,最后上颜料,就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保存至今。
当参观到96窟时,最高的佛像展现在我的眼前,高达35.5米的坐像,我仰着头往上看,原来坐像是从脚部开始往上雕刻的,到头部时石料高度不够,难怪头小,身体比例有些不协调,但也是那样的庄严肃穆,线条流畅,表情丰富。第148窟是个睡佛,是释迦牟尼的涅盘塑像,佛身长14.7米,在他的周围站立着的72弟子,形态各异,表情都不相同,通过每个人的表情表现出对佛祖涅盘的不同理解,简直太精彩了!可惜佛祖身体破坏较严重,在清朝时大部分修复过,看他的眼睛闪着光,那是清朝修复时在眼中镶嵌了琉璃珠,这可是分辨唐朝原版和清朝修复版的诀窍,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后,我立刻指给同伴哪些佛像是清朝修复过的,还有点小得意呢。
洞窟中的壁画宏伟而瑰丽,如果把莫高窟的壁画排列起来,能伸展30多公里,那可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我最欣赏的是飞天。莫高窟的飞天可是全世界闻名,她们身材修长,腰系长裙,肩披彩带,逆风飞翔,身轻如燕,分别演奏着琵琶、腰鼓、拍板、长笛、横箫、芦笙、阮弦、箜篌等乐器,周围花团锦簇,云蒸霞蔚,美轮美奂。
记得参观前妈妈还特意在莫高窟带我观看了《又见敦煌》的大型场景剧表演,那些漂亮的飞天姐姐们问我们“你们觉得,我美吗?”下面观众大声回答“美!”“我在这里等了你们一千年了,可是今天我不美了,我的脸在发黑,请帮帮我!帮我保持美丽!”这一声声乞求,震撼着我的心灵。原来人长时间在洞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加剧颜料颗粒溶解,致使壁画画面脱落。了解到这些后,我几乎不敢多停留,只想尽量屏住呼吸,我要爱护飞天姐姐们!爱护祖国的瑰宝。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莫高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受世人的瞩目。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莫高窟,并对其艺术品及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了解。在这次旅行中,除了欣赏到千年古刹的壮丽和独特之处,我还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以下,我将就我的所见所感,对莫高窟总结并分享给大家。
首先,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艺术品丰富多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莫高窟内数以千计的洞窟中,保存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和佛像。这些壁画绘制精美,色彩鲜明,是古代艺术的瑰宝。同时,每个洞窟里的佛像用石雕或木雕方式制作而成,栩栩如生。在欣赏壁画和佛像的时候,我被它们的细腻和独特之处深深吸引。这些艺术品凝聚着古人智慧和心血,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
其次,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等朝代的建设,耗时数百年才完成。这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这个古代艺术宝库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莫高窟的存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责任。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艺术,让它们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莫高窟的洞窟有着独特的布局和设计,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洞窟中的佛像和壁画并不是随意地摆放和绘制的,而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这些洞窟的建筑布局按照佛教教义,借助光线和空间的运用,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到佛像和壁画上,达到精神上的净化和启迪。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种宏伟的建筑布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内心的宁静。这种建筑艺术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融入文化,感受到了古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之美。
第四,莫高窟的保存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所在地位置特殊,常年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和破坏。然而,通过多年的努力,莫高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洞窟内安装了空调和加湿设备,用来保持恒定的温湿度,抵御风化和变质。同时,专业的修复工作人员也对壁画和佛像进行了细致的修复和保护。这些工作的完成,使得莫高窟能够在几百年后依然完整地展示出古代艺术的瑰宝。这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保护文物的艰辛和价值。作为后代的我们,应当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为己任,努力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播。
最后,莫高窟之行不仅仅是一次艺术之旅,更是对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思考。通过参观和学习,我对莫高窟及其中的艺术品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的责任。这次旅行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使我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和建筑艺术的伟大。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和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发扬传统文化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莫高窟之行让我不仅仅是眼界得以开阔,更是对文化的认识有了更新和深入的了解。莫高窟的艺术品和历史背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努力,将古代文化融入现代社会,我们一定能够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我们今天来到著名的景点——莫高窟参观。莫高窟表面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只不过是山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窟窿,等到进去了才知道,里面可真是别有洞天。
我们首先来到16——17窟,里面有三座佛像,中间最大的就是如来佛祖,他的两边站着两座佛像分别是他的两个徒弟。墙壁上有许多漂亮的壁画,让我觉得很惊讶,原来古人的画技这么高超啊!但是我又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壁画上人的脸是黑色的呢?导游解释说:壁画上人的脸本来是白色的,经过许多年的氧化作用,白色的颜料才变成了黑色。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洞窟。这个洞窟里有一座横卧着的佛像,他的眼睛半睁半闭。导游说这是他去世时的样子,表示他不是死了,而是睡着了,所以他又被称为“睡佛”。
还有一个洞窟的墙壁上画着一幅连环画,讲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三个王子,其中的小王子就是佛祖。一天,三个王子骑着马去森林里游玩,路上碰到一只母老虎和七只小老虎。母老虎骨瘦如柴,没有奶水喂养小老虎,眼看着它们就要被饿死了。小王子就脱掉衣服让母老虎去吃他,可是母老虎没有力气。于是小王子就爬到山上,用竹子刺破自己的血管,并从山上跳了下来。小王子死了,母老虎吃了他,母老虎和小老虎都得救了。这就是佛祖“以身饲虎”的故事。这个故事太感人了,让我感受到了佛祖的大慈大悲。
我最喜欢的还是“九层楼”。九层楼高大壮观,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楼房,它的`里面是空心的,摆放着一尊巨大的佛像,脚掌的厚度比人还要高,他就是“弥勒佛”。导游说弥勒佛现在还是一个高僧,他是未来佛,等他成了佛,人世间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美好。多么令人期待啊,真希望他能早点成佛。
参观结束了,莫高窟巨大的洞窟、佛像以及精美的壁画深深地打动了我。莫高窟是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好好地保护它!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总结范文2
暑假我随妈妈去甘肃旅游。印象最深的是敦煌莫高窟。
来到敦煌莫高窟门口。导游阿姨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耳机,她的讲解通过耳机传送给我们,每个洞窟只允许1000人参观,但是今天人特别的多,导游阿姨说为了保护石窟我们先在外面对着图片讲解一下,到了洞窟的时候快速观看。
我们参观了9个窟,先去看了45窟,里面有释迦摩尼佛,左边是弟子阿难,右边是天王,他们在聚精会神的听佛祖讲经说法。佛祖穿的裤子上有很多花纹,真漂亮,阿难穿着袈裟,颜色非常美,天王穿着盔甲,下面踩着一个小鬼,这是盛唐的时候的作品,离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看起来色彩还非常好看。
我们还看了17窟藏经洞,洞里本来有很多经书,现在大部分都在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在我们国家只有4000本,被买走了80000多本。
我们还看了158窟,里面是释迦摩尼的涅盘卧佛像,佛祖是80岁涅盘的,他的灵魂到了西天极乐世界,旁边有他100多个弟子守护着他。100多个弟子造型都不一样,样子栩栩如生。
我看到了古人他们想象的极乐世界,学到了古人建造佛像的方法,看到了精美的壁画,收获非常大。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总结范文3
大家肯定都到别的地方玩过。我去过的最好玩的地方是莫高窟。
一进莫高窟,就要排队买票。我嘀个乖乖!队伍排了一百多米长!莫高窟一定很好看,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气定神闲地等待。耐心买到票,我很激动,以为就快看见莫高窟的庐山真面目了。谁知,又要观看两个小视频。我收获很大,知道了丝绸之路的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
终于看见了莫高窟!入口处的那棵大柳树,足有一座小楼高!我高兴地抱住它,让妈妈给我们拍了合影。
听导游说,他的一个同事在莫高窟当导游十三年多了,还有四百多个洞窟没去过——莫高窟一共有七百五十三个洞窟呢。这么多啊!数都数不过来,人们是怎么开凿的呀!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组画和一尊佛像。这组画不像我看过的连环画,它画了一个故事,第一段在最前面,第二段在最后面,第三段在中间。奇怪吧。那尊佛像我不记得它的`名字了,有三十五点五米高,巍然而庄严,光是眉心的一点红痣就有三平方多米大,比我的小床大一半。我佩服创作这些作品的不知名的艺术家。
游过了莫高窟,我实在忘不了它。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总结范文4
很久,莫高窟在我心中是不变的神话,大漠,敦煌,神一样的地城,让我仰而生畏,不可触及。
茫茫大漠,当三危山闪耀出摄人心魄的金光,当乐樽和尚在月牙泉的映照下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我的心,便已被束缚于此,在千里之外的北国,遥望。似乎,我看到了,看到了窟内盘旋不息的色彩与信仰;似乎,我听到了,听到了鸣沙山千年不断的回响。大漠,敦煌,莫高,神一样的地方,永远遍地金黄,那是满地生命的明亮!
莫高窟是活着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见证着历史,记录着历史,聆听着历史。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倾听者,听着历史的低吟浅唱。莫高窟是绝美的,但它永远不是艺术品,因为肤浅的艺术品永远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意味着文化,意味着美。还意味着永久的信仰莫高窟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俯视人类。是人类文明的精粹,是人类灵魂的凝结。它是永恒,是神的力量。
不是妖艳,不是凄凉,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因为,它积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涩,有愤恨这些味道,这些情感,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一个永久的神话。
莫高窟,是一首意蕴深长的诗;莫高窟,是一支悠远回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总结范文5
敦煌的历史是由悠久的,莫高窟的文化是珍贵的。今天,我们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来到了莫高窟,这里一共有735个洞窟,能参观的却只有492个。走进每一个洞窟,都有一段充满情趣的故事,几幅精美的壁画,几尊尊贵的佛像。这些充满古典文化气味的洞窟,怎么不值得我们一去呢?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洞窟里的佛像,有未来佛、现在佛、过去佛,雕刻者把他们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颜色也非常丰富,红的,蓝的,黄的,色彩各异。再加上,讲解员姐姐的声音娓娓动听,我这次的参观可算得上是大饱眼福了!
此时此刻,我们的`江南已是太阳偏西,而西部的敦煌正红日高照----四点半。我们乘着车,赶往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其实是一座小沙漠,那为什么干旱的沙漠会与水合在一块呢?介绍一下这里的地貌,几乎没有土地,全是金光闪闪的细沙,无数沙子堆积成了沙丘,而隆起的丘中间的谷里就是月牙泉,这些沙丘像卫士一样,守卫着沙漠中的绿洲。听说,月牙湖原来没这么小,深度和面积都比现在大好多,原来也没有沙漠,全是晶莹剔透的湖水,就是因为人为抽水太多太多,才会造成现在的损失。
尽管月牙湖被保护得很好了,但水还是一点点地蒸发,几十年后,这地方就只叫“鸣沙山”了。让我们爱惜资源,让月牙泉在世的时间长一点,让她的美丽能延续地更一点!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总结范文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曾被誉为“东方的夜空中的明珠”,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那些雕刻在洞窟壁上的佛像和壁画。这些佛像和壁画以其精湛的工艺、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在我近日的游览中,莫高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产生了诸多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在游览过程中,我深深被莫高窟的辽阔和丰富所震撼。莫高窟内的佛像和壁画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多样,涵盖了经典佛教故事、历史典故以及许多世俗题材。这些壁画和佛像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成就,展现了我们祖先在美学、工艺和文化方面的无穷智慧。通过观赏这些佛像和壁画,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更加骄傲和自豪。
其次,莫高窟佛教艺术给人们带来了宁静与治愈之感。佛教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画正是以此为主题。在洞窟的内部,一排排佛像静静地矗立,佛像面带微笑,给人一种慈祥的感觉。壁画上的佛祖、菩萨和护法神,栩栩如生,以柔和的色调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在这里,仿佛可以远离纷扰和喧嚣,感受到内心的安宁和宁静,带给人们真正的治愈感。
第三,莫高窟佛教艺术赋予了信仰以力量和希望。佛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力量源泉。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画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传达了种种信仰的力量和希望。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充满力量和智慧的佛祖菩萨,还有表达祝福和护佑的护法神像。这些形象给人以力量和信心,让人深信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可以拯救一切痛苦,为众生带来希望。
此外,莫高窟的佛教艺术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在这些艺术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风俗、宗教信仰和艺术发展历程。通过了解和研究莫高窟,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体验到时间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这些古老的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延续。
综上所述,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佛教思想的典范。它的佛像和壁画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也给人带来宁静和治愈的感受,赋予了信仰力量和希望。同时,莫高窟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通过这次游览,我深深感受到莫高窟带给我的震撼和启示,也更加珍视我们古老而辉煌的文化遗产。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一大早,我们就起来了,因为我们前去莫高窟的票在8:45。我们是正常票,所以就可以看两部莫高窟的电影,参观八个洞窟。
电影主要是讲莫高窟是如何开创,以及当时敦煌的繁华,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敦煌近几十年来向游客开放而导致大量壁画氧化的衰落现象。其实我最想讲的,还是莫高窟里的八个洞窟。分别出自唐朝,宋朝,清朝,元朝。而据说其中真正出土于宋朝的没有经过修改的只有一尊彩塑,唐朝也是。莫高窟一共有由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关与莫高窟,在古代还有一段人人相传的神话故事。据说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好像万佛出现,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大家都知道莫高窟不予许拍照是因为怕再次损坏那些彩塑以及壁画,所以导游进去是也只是用一个小小的手电筒照明。同时我看见很多精美的壁画都会残缺一角,解说者说是因为当时许多国外的人在清朝中后期侵略中国时用偷,买,盗或是拿让我国损失了许多精美的古代遗物。这些从莫高窟盗过来的无法用数字和价钱来衡量的精美古物已经放置各国的博物馆里了。但,真的很遗憾,由于清代的腐败,让我国损失了那么多,真的会让现代中国人命有所惋惜和感慨。
下午,我们来到了沙漠。我迫不及待地骑上骆驼,刚开始还有点害怕,因为骆驼起身的动作很猛而且身子也比我们大许多,但感受到骆驼的温顺后,便逐渐放开了胆子,还用手去摸了摸骆驼的驼峰。近距离看,骆驼的睫毛真如书中所说,睫毛很长,它们的鼻孔和耳朵都塞了木塞,应该是防止受惊而伤了游客吧。骆驼不愧是沙漠之舟,整天都在走路,却一点也没有像人类在沙中那么难受。骆驼真的非常可爱!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关于莫高窟的创建由来啊,有这样一个故事。longlongago,有一个叫乐樽的和尚云游到鸣沙山下,这时正值黄昏,太阳就要沉落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之中了,他又饥又饿,茫然四顾,在向东方远望时,忽然看见三危山高耸的峰顶在夕阳的映照之下,金光闪闪,好似有千佛在其中显现。和尚一下子被这奇妙的景象惊呆了,欢喜万分,立即顶礼膜拜,并许下了造窟的誓愿。他随即化缘,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向了四面八方,于是就有许多善男信女前来朝拜。后来又有一个叫法良的禅师,在乐樽开凿的洞窟旁边又开凿了一窟。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已经无法弄清最早开凿的究竟是哪两个洞窟了,因为到唐代时候,这里开凿的洞窟已经有一千多个了。也难怪人们会把莫高窟成为千佛洞。
莫高窟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壁画45000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现存洞窟491个,理所应当的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
说到莫高窟,不得不说的是她的壁画。莫高窟壁画就像一座巨大的美术陈列馆,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宗教艺术。壁画内容主要有尊像画(佛、菩萨、天王像等)、宣扬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变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华等等。壁画有的反映生产生活社会生活,有的反映衣冠服饰建筑造型,有的反映音乐舞蹈杂技各种艺术,总之就是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也为我们了解古代人打开了一扇窗口。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飞天是莫高窟的另一个精华。在莫高窟的众多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飞天,是佛教中乾达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达婆是天歌神,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室;紧那罗是天乐神,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他俩原是古印度神话里的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v^的众神之一,就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成飞天了。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那靠什么飞呢?是借助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和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可谓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婀娜多姿,曲线优美。难怪有人会说,中国女人对s型完美曲线的狂热追求是源自这里呢!
总结诚实守信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所以我一个小小的导游肯定有很多地方涉及不到,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今年暑假的八月五日上午,我、我的爸爸妈妈和栾雨哲、他的爸爸妈妈还有浦艺姐姐一起去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大漠敦煌莫高窟。
我们一早就坐车来到了莫高窟的售票窗口排队买票,然后又乘坐大巴车去参观洞窟。一路上的行程很漫长的,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大漠和沙丘。
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来到了洞窟景区门口。我们找了一位导游,佩戴上耳机,现在开始我们的莫高窟之旅喽。在洞窟门口导游对我们说:“洞窟里面的石像都放了好长时间了,很脆弱,请大家不要随便乱碰。”然后就带领我们去参观洞窟,导游先跟我们讲了一下关于莫高窟的历史故事:“在很久很久之前,僧人乐尊路经一座沙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导游循循善诱地说道。我发现每个洞窟的设计都非常古老,壁画也制造的精雕细琢。有些壁画和石像已经残缺了,看上去很可惜。导游跟我们讲述是因为莫高窟历史悠久也经历了很多自然灾害,一些壁画和石像被大水冲走了。但也有些是人祸,其中有个人为原因让我听了火冒三丈,在一九二四年的时候,有一个美国人把一个洞窟上的壁画和佛像用化学物品粘走陈列在美国的哈佛大学美术馆。我心想:美国人竟然干了这种事,如果想要看到它,还必须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哈佛大学才能看到丢失的.那些壁画和石像。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下一个洞窟,我发现墙壁上的每一尊石像都巧夺天工,独一无二。但是这个洞窟也有可惜之处,因为壁画是完整的但是被氧化了许多,一方面是自然原因造成,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游客呼出来的气里面都含有二氧化碳,再加上潮湿的空气,就形成了酸。酸可以腐蚀掉墙上的颜料,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我们还参观了躺下来的佛,讲解人员微笑着和蔼可亲地说:“躺下来的佛不叫睡佛,佛去世称为涅槃;古代皇帝为九五之尊去世称为驾崩;和尚去世叫功德圆满称为圆寂;道士去世叫修成正果称为羽化。”我昂着脑袋认真听着,心想原来“去世”二字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我们很快参观完了洞窟,在景点门口拍了几张合影留念,就乘坐着大巴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次莫高窟之旅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不禁赞叹:原来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啊,如果能把陈列在哈佛大学美术馆的那些壁画和石像也看了,那该多好啊!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激发医院护士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促进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及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时之际,在金牛镇金华山庄举行了护士节庆祝暨表彰大会,医院党政领导、各科室主任、全院60名护士及部分家属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护士们的节日。
会议由医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吴时强主持。医院副院长林瑾宣读《关于20_-20_年度黄石市“优秀护士和优秀护理管理者”予以通报表扬的通知》《关于20_-20_年度大冶市总医院“最美护士”“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优秀护理团队”予以表彰的决定》《关于20_-20_年度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最美护士”予以通报表扬的通知》《关于20_年五月大冶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岗位基本技能竞赛”获奖人员予以通报表扬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获得黄石市“优秀护士”肖瑞明、大冶市总医院“最美护士”邹靖郑淑玲、“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胡凤玲、“优秀护理团队”内二科护理部进行了表杨,对医院“最美护士”郑奇芳等5名护士、医院护士基本技能岗位竞赛获奖的邹靖刘琼洁等12名护士进行了表彰、颁奖。
医院领导、各科室主任及护士家属代表,向参加表彰大会的所有护士献花,献上一片真诚的美好的祝愿,场面温馨动人。
护理部主任胡凤玲对20_年护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向辛勤工作,努力拼搏,勇挑重担的全院护理同仁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向获奖护士、科室表示热烈祝贺及诚挚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重视护理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号召全院护士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携起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火热的为人民服务的生活工作中去,为医院院蓬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优秀护士代表郑淑玲发言,表示立足临床,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加努力,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医院院长、党委总支部书记罗富春在致词中对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号召大家向获奖护士学习,同时希望护士们再接再励,不断提高护理服务,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而努力。
莫高窟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将带你们参观敦煌莫高窟。
欢迎大家来这里参观,你们需要注意的是:一、不准刻字,二、不准拍照,三、不准随地乱扔垃圾。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的敦煌莫高窟,它于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传说它是一位名叫乐尊的僧人建造的,距今已有1652年的历史了。在公元366年,乐尊东行至此,在一天傍晚,乐尊从三危山望向对面的鸣沙山,看到鸣沙山金光万丈,便觉得这是佛祖给他的暗示,这里是修行的最佳地方。于是他在这里凿出了第一口洞窟,从此苦心修行。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莫高窟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红色九层建筑,是第96窟,里面的弥勒佛像又称“北大像”,佛像高达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弥勒佛像,也是中国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的第三大佛。
你们看,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巢呢?虽然敦煌莫高窟被称为千佛洞,但其实它只有492个洞。洞窟中第17窟是著名的藏经洞,它是在1920xx年由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发现的。可是后来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来到了莫高窟,连骗带抢夺走了许多经书,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你们看,这就是那幅有名的壁画——第257窟的《九色鹿 》。关于九色鹿,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从前,有一只九色鹿在恒河中救了一个人,九色鹿告诉他说:“你一定不能把我的住址告诉其他人。”那人答应了,可他不守诺言,还是把九色鹿的住址告诉了国王,国王带了一些人去抓九色鹿,后来从九色鹿那里知道了实情。那人最终遭到了报应,身上长满了毒疮,痛苦地死去了。其实九色鹿是佛祖^v^的前世,这也是莫高窟中著名的本生故事画。像这样的佛教故事画,莫高窟还有很多很多。
在148窟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眼睛微闭,好像进入了梦乡。
敦煌莫高窟逝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的骄傲。
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