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珍惜水资源教案珍惜水资源手抄报篇一
水,是生命的源泉,特别在干旱的日子,水就更显珍贵。
古有云:「细水长流。」当能开源节流,使用便更加长久,勤俭节约,也是我们优良的传统美德,纵然在物质文明飞跃的今天,也不失它的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内在的涵养,那颗对物的爱惜之心。
在家庭中,用水的地方很多,诸如做饭烧菜、泡茶、洗头沐浴、洗衣、打扫卫生、冲马桶等,都需要水,而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
如此看来,在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大城市中,若不加爱惜,人人每天浪费一点,一天之中将要流失掉多少的用水?反之,每个人倘能珍惜一些,又会节约下多少的生活用水。
据北京水务局的消息表明,2005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为34.5亿立方米,与2000年总用水量40.6亿立方米相比,5年中平均每年节水1亿立方米,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而近期也有人谈到,北京1600万人,每人每天节约半斤水,一天便可节约出8000吨水。半斤水,差不多是普通一个杯子的量,要节约下来并不困难,若全社会能一起来做,节约的水量便可帮助缓解旱情,众志成城。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上亿居民从乡村水井转向带淋浴和能冲厕所的室内自来水系统,如此,住宅用水量也将逐步增加,故节约用水显得更为紧要。
一般情况,希望能有效地节约用水,会先在最大用水量的地方下手,家庭中,似乎用于洗衣、冲厕的用水最多。
如此,在洗衣时,能掌握好洗衣粉或肥皂的用量,不仅节省了洗衣粉、肥皂,还省水、省时,也避免了衣服没漂洗干净而损害衣物。但能手洗,可尽量手洗,因为洗衣机漂洗过的衣服,取出后用净水再漂洗,会发现仍未洗净,且洗衣机更耗水。
另一种节水的好办法,则是在家中备个较大的空桶或两个小桶,可放在卫生间,借此将一些不必要流失的水积蓄起来。比如,有时杯中会有未喝完的剩水,想倒掉,不如积入空桶中;洗手时,可在下方放一小脸盆,将洗手水倒入空桶里;清洗蔬菜瓜果后,较干净的水,也可存入桶中;又或是清洗碗筷与投洗衣服后所剩的较干净的水,都可以积蓄起来。这些水,用于冲厕或者清洗较脏的抹布、拖地等都可以派上用场。
而一种随时可做的良好节水方法,想必便是在每次打开水龙头时,使用小水流。小小的流水,一样可以冲洗干净,如此,水便不会无端流失了。做个试验,用脸盆接水,分别用大水流与小水流洗手,打开水龙头,抹擦肥皂后将手洗净,小水流的用量大概是大水流用量的四分之一,看,一次的洗手就可以省下不少用水。
另外,在厨房做饭,可将烫菜后的剩水拿来洗碗,而洗碗的水,还可以洗炒锅,不断地再利用,方便又节约。锅台灶上,不小心沾上油污或喷到菜汁时,用布随手擦拭净,不但保持清洁,也节省了清洗使用的水量。而淘米水可用于洗菜,能浸泡去除菜上的泥污,还能去除农药,环保又健康。且淘米水还可去油污,因此洗碗刷盘也能派上用场,将做饭前的淘米水留下,当餐就能使用上。
有些朋友,家中养有花草,建议可用剩茶水、淘米水浇花,不但有助于花儿成长,也能省下不少的用水。
除了家庭之外,在公司、工厂,或是宾馆、饭店,又或出外旅游到公园、公厕,能节省用水的地方就更多了。稍稍留意一下,就不至于有过多的浪费,说来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不妨留心一下,随手关紧在滴水的开关,使用小水流洗手以节约用水,珍惜这水资源。
相信,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可以节约的地方一定不少,方法也很多,本着一颗珍爱之心,会快乐地去呵护这一切。
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用爱与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那么,我们也将在生活中得到幸福与快乐。以上,仅提供大家一个参考方向,抛砖引玉,如有更好的提议,不妨来函一起分享,让我们共同为资源的节约,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吧!
请珍爱粮食
天地化育万物,大自然将阳光、空气、雨露无私地赋予我们,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孕育着每一个生命,使我们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得以生息、繁衍。
当吃着丰盛的食物,使用着生活必需品时,我们恐怕难以真正体会,这一切所得,它背后含藏着多少的辛劳与恩德!
另一则,则是记者在走访的两个大学食堂中,大概估算一下,不算早餐,平均一天一个食堂就有480公斤的饭菜被倒掉。
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几百亿公斤,结果的确是令人触目惊心。虽说这其中,有些损失是避免不了的,却有一大部分浪费是可以挽回的。
千万不要认为,有了钱,粮食又便宜,浪费一点没关系,从以上数据我们显然看到,浪费带来的损失多么惊人,特别在此干旱时期,我们更能切身感受,庄稼的成长多么不容易,天时、地利,人民的劳动,没有了雨水,它们根本无法成长。
据原内贸部对22个省574个县1400多处的调查,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18.1%,约826亿公斤。如果能从浪费的粮食中挽回20%,一年即可增收165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增产的粮食,是不动一锄一镰的大丰收。
看看今天,我国还有不少手足同胞过着贫困俭朴的生活;世界上,更有许多贫穷的人,正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这些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们,其生活状况,令人不忍耳闻。
在塞内加尔,大米、高粱已变得非常稀有,且过于昂贵,以当地人的低收入根本无法承受,于是吃饭从一天三餐改成一天一餐。乡村里,人们的碗里往往只有一种食品「图尔朵」,那是一种花生榨过后剩下的渣,过去是用来喂牲口的。
对很多海地人来说,这种泥饼是唯一的食物。
看着他们的生活,怎会再说,再饿也吃不下不合胃口的饭菜呢?对他们而言,一粒米饭都是那么珍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受高粮价以及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底,全球饥饿人口约达9.63亿,比2007年底增加4000万人。
如此,除了大力抗旱之外,当我们能节约下那些不必要浪费的粮食,也是在为世界造福,在帮助那些饥饿的人活命!
「施比受更有福」,看着非洲饥民饿得皮包骨头,四肢如干枯的树枝,两眼因面部干瘦而更显突出时,我们的心也在受到震动。此时,能珍惜所有,不暴殄天物,不任意浪费,无形中,已在为他们助上一臂之力了。
再者,食物真是得之不易。别看一粒小小的米粒,那都是经过长时间才成就的,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养,农夫辛勤的劳动,待成熟时收割,再通过机器加工,才能变成米粒。由商场买回,家人做成饭。
于此,真诚建议大家能珍爱粮食,珍惜这大地的孕育,国家的照顾,农民的血汗,父母与家人的付出。在家做饭时,可以先估算一下每人的饭量,不至于有太多的浪费。家长对于子女,更应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吃多少,打多少,将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
平常,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以体会父母辛劳,教导他们惜福,形成良好的品德,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工作都大有裨益。
饭馆、酒店里,服务员若见到菜点得过多的顾客时,也可给予善意的提醒。而朋友、同事一起用餐,吃不完时,是否也分摊一下,每人多吃一点,便可打扫干净,有剩余打包回家,会减少许多的浪费。
现今,随着节约风气的提倡,已有不少人加入了爱物、惜物的行列,出去吃饭,会听有人说:「好了,好了,吃不了了。」「点多了浪费。」「能吃多少点多少。」……听到时,内心也是暖暖的。
有剩余,大家也会打包回去,不觉得这是剩的,失面子,知道了食物的可贵。这种良善的风气,带给心灵是一阵阵清凉的微风,也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互相体谅。礼轻情义重,多并不代表厚重,适量适度,合礼合情,更显彼此的尊重与情义。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能珍惜这一切,也是我们对地球母亲的珍惜与爱护!
珍惜水资源教案珍惜水资源手抄报篇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5~106页“节约用水”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测量、收集、整理,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的测算,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准备:
1.调查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查找有关宣传节约用水的资料。
2.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3.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出课题
1.视频,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优美的水声。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预设:水)
教师:老师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水”的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宝贵的水资源)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看完这篇报道,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预设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教师:是啊,同学们,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离不开它。但在实际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
教师:课前我请同学们调查了周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预设:洗车,水龙头没关等)
教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一些例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很习以为常的小事,因为有些人意识不到水的珍贵。但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许多人在备受干旱的煎熬。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图片)
3.观看图片,思考讨论揭示活动主题。
教师追问:看完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而且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水声引入本课内容,并在课堂上连续呈现干旱地区缺水的生活场景图,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在水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的艰辛,从而使学生心灵深处发出要“节约用水”的呼喊。有了这种感情积淀,下面的数学活动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组织活动,交流体验
1.活动一: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情况: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过渡:别小看水龙头流下的这一滴滴小水珠,时间长了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昨天同学们已经调查过了,我们新世纪小学有多少个水龙头?(100个)如果每个龙头都漏水的话,大家猜一猜这样一天下来要浪费多少升水?(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这样漏一天,究竟会浪费多少升水呢?我们可以从1个水龙头一分钟的漏水量开始研究。
2.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同学们之前已经做了调查,请说说你所调查的漏水的水龙头情况?
教师:大家调查的地点不一样,看来水龙头的漏水情况也不一样。大家认为我们可以用学过的哪个数据来代表学校的水龙头漏水量?(预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师:那我们选一个统计量来进行计算。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个水龙头一分钟的平均漏水量约为0.05升,那么,一个水龙头一天又将漏水多少升呢?100个水龙头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要求,完成1号学习卡的任务。
3.建立直观印象。
教师:一个水龙头一天的漏水量为72升,你知道72升水有多少吗?我们的矿泉水桶的容积为18升,一天漏水的体积相当于多少桶矿泉水的体积?
教师:我们把同学们的统计表制成了折线统计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漏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确定研究课题──得出结论” 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一所学校的水龙头一天的漏水量。使学生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三、联系实际,体验生活
教师:同学们,单单我们一个学校的一个水龙头一天漏水72升,一年就是26吨水啊!按照这个比率计算,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使用自来水,这么多学校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
教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关于水的信息(如果1个人1年用30 t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如果制造1吨纸需用450吨水,这些水可以造多少吨纸?如果水电厂平均每20吨水可发1度电,这些水可以发多少度电?一吨水的水价按2.5元计算,一年要浪费多少水费?如果建一所希望小学所需资金约30万元,这些费用能建多少所希望小学?(同学们自己选一个问题计算,各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填写答案。)
教师:谈谈你看到计算结果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经历观察、计算、统计等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冲击,进一步激发学生重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四、联系实际,提出建议
教师: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老师相信大家也会节约用水的!接下来,对于节约用水,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要和大家分享的?(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几个日常生活节约用水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设计意图】结合计算结果,联系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进行讨论,探讨有效的节约用水方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五、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的生命之水源远流长,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课后反思:
地球总水量、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之几等),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并了解我国缺水现状以及水的用途。其次是了解各自家中、学校的生活用水情况,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
课中,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组图片,令学生感悟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介绍有关地球及我国水资源现状相关的资料与数据,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触动。
珍惜水资源教案珍惜水资源手抄报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让同学们知道水的珍贵,养成节水好习惯。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普遍现象。
2、搜集、制定一些节水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利用谜语揭示课题。
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
1、生活中哪些事需要用水?你们家为何不用海水洗澡,洗碗,煮饭……?
2、出示地球上海水与淡水的组成比例图,初步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3、地球上所有的淡水都可以拿来运用吗?你知道有多少淡水可以拿来运用?
4、小结过渡,导入“游戏”。
三、切苹果游戏,体验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1、主持人:把苹果当成我们地球上的淡水总量,那么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
2、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为什么?(不是!)
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左右吗?为什么?(不是!)
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左右吗?为什么?(不是!)
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左右吗?为什么?(不是!)看着这一片,你的心情怎样?)
第五次切苹果,老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
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后的体会。
4、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
把苹果皮再对切,这就是我们中国13亿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出示:世界缺水,中国更缺水!我国工业部门每年缺水350亿立方米,农业生产每年缺水1440亿立方米,生活饮用水每年缺水344亿立方米。
主持人:同学们,看到这一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四、小记者调查行动。
学生汇报: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说说你的感受。
五、制定节水措施。
主持人:可以利用的淡水那么少,我们该怎么办?
讨论:
1、洗手、洗澡、刷牙时该怎样节水?
2、在饮水机上取水时该怎样节水?
3、洗许多碗时该怎样节水?
4、怎样做到一水多用?
六、设计广告用语。
主持人: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让我们一起来行动,请同学们设计几条节水广告语。广告语的要求是简洁明了,并具有感召力。
七、总结延伸。
主持人:希望我们班的每位同学人人争做节水小能手,并积极向家人和全校同学宣传节约用水,做出自己一份小小的贡献。
珍惜水资源教案珍惜水资源手抄报篇四
设计背景
中班孩子小很好玩对有的事物很感兴趣分辨事物的能力差每天都要喝水,生活中离不开水知道水的重要性,要节约用水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活动目标
能随手关紧水龙头,懂得节约用水。
重点难点
重点:合理的用水节约用水洗完手后随手关紧水龙头。
难点:知道谁的重要性并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儿歌《关好水龙头》。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自由舞蹈。引出问题。
(1)幼儿随《洒水车音乐自由舞蹈。
(2)嘘小朋友们(轻声的),洒水车有什么作用呢?他是干什么的、(引导幼儿思考)。
2,讲解洒水车的作用。
洒水车主要用于冲洗街道,起到除尘降湿的作用。洒水车后面的大水壶里装着许多的水,保证有足够的水源给马路痛痛快快的洗个澡。
3,是有讨论
(1)水龙头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关好水龙头?
(2)如果发现水龙头在滴水,该怎么办?
(3)一旦生活中小朋友怎样节约用水?
4,学习儿歌《关好水龙头》,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5,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水的作用可真大,小朋友们渴了要喝水,鱼儿离不开水,花朵 也需要水,谁还能帮组小朋友们讲卫生,变干净,所以我们应该惜水资源不能浪费。现在我们就先去洗洗手,然后排成整齐的队伍去喝水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利用事例,让小朋友知道水的作用和应用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他可以美化环境 让我们变得更干净植物动物他们都需要水珍惜水资源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