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春日字篇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春日字篇二
在春日里,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围绕着一棵树或一朵花翩翩起舞,这何尝不是浪漫?其实,浪漫是以许多种形式默默存在这世界的。
春天。
虽然春天到来了,可空气依然冷冰冰的,各种树木沉睡了一个冬季之后很快便复苏了过来。略有温度的太阳懒懒地照在略有生机的树上,折射出了无限光影。纤动的灰尘在风儿的吹拂下在空中自在地翻滚,在明亮的光影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便可说是春日的浪漫。
脱去冬装的人们,换上了春装,大大小小一齐坐在树荫下谈笑风生。欢声笑语中,弥漫的,是对渐渐复苏绿色的爱怜。这,就是浪漫。
楼下,桃花盛开了。
满枝全是桃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粉白色的花瓣,柔嫩、纤巧,点点深红印划在粉白色的花瓣上,就如花儿的眼,清澈,明亮。淡黄的花蕊俏皮地立在花瓣之中,娇贵得似公主一样。浪漫的花儿,也是浪漫。
芳草茵茵,一望无际,各种无名的小花相继绽放,红的、白的、紫的,似乎借助了春天滋长万物的力量,精心梳妆,然后,像《小王子》中小王子的玫瑰那样,迎着朝霞,缓缓地绽放,在那一刻,展现自己的美丽,这,也是隐藏着的一种浪漫。
花朵绽放了一天后,默默无闻地收回了自己最美的容颜,逐渐枯萎,逐渐死去。可是,这种将美丽送给别人,死亡和哀老留给自己,这,也许在他人的想法中,只会觉得可惜,哪里会知道,这也是一种浪漫的方式。
也有一些,是人为创造的浪漫,比如说,在花瓣飘落之际,两个人一起谈心,是浪漫。人们总是把事情向美好的事情比喻成浪漫,可大自然中的浪漫,却是大自然造成的无比美好,也是人们所想不到的。
春日字篇三
前两天读了王松舟《诗意语文》,很受启发,我发现我爱上了语文,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语文素养、底蕴有待提高、自己的语文课堂没有魅力、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所以我决定本学期开始挑战自己的语文课堂,——古诗教学。我在细读文本《游园不值》,因没有整理好就想了《春日》。感觉今天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很喜欢,我上的也很轻松。
1、没有在单纯的”解释”古诗
古诗的美是读出来的,是悟出来的,是品出来的。但在品中理解了词语、诗句的意思。如万紫千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建立意象的基础上理解了词语,我们联系朱自清的《春》,结合李叔同的《游春》诗句拓展学生的理解。
2、指导学生“吟”诗,不再是读诗
古诗本来是吟的、诵的,课学生很好能投入进去,看了窦桂梅的《游园不值》教学视频后,我才发现语文教师必须带着学生吟咏古诗词。我学着窦桂梅老师的样子根据平仄的规律指导学生吟诗(当然做的不好),但学生很喜欢,看着学生摇头晃脑,自吟自赏的表情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
3、牵一发动全身,找到读诗的切入点”寻“
古诗不能串讲,但还要在品读中理解诗意,走进诗的意境。课前我想是抓住作者的感受切入,还是抓住”寻“的景色切入?没有全面的理解,学生的感受无处生发,可又不能串讲。最后我决定从”寻“字切入文本的阅读。一个寻,你寻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被带到了文本,: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春风、胜日。学生寻到后,引导学生建立意象,由万紫千红想到百花齐放、想到朱自清、李叔同,由春风想到“春风拂面杨柳风”,由一时新想到很多很多……学生在诗的字里行间穿行,补充了字里行间的空白之处。学生建立意象的同时解决了词语的理解问题,享受着春光。然后又一个问题“作者的心情怎样”,孩子们再一次走进文本,走进字里行间,品读,把自己真正的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不再是单调的理解。
4、读出诗背后的含义“劝学诗”
走进作者,我们会发现作者不可能有机会到“泗水滨”去“寻芳”,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5、古诗教学课前热身“词语句子对对碰”使学生们走进春天
一节课的容量有多大,至少不单单是一篇课文。授课之前我们从春字组词到说四字词语到说诗句,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在文字间游玩的同时走进了春天。
古诗、语文教学可以很有趣,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把乐趣“挤”走了。
春日字篇四
“叮铃铃,叮铃铃”床边的闹钟响了,翻过身子按下按钮。我拖着疲倦的身子起了床,惺忪的眼睛看到窗外一片艳阳天,心中涌出无限欢快,走阳台上双手扶着栏杆向下俯视。楼下绿地上的花儿竞相开放,朵朵争奇斗艳好似在比美。在一丛丛艳丽的花朵中,我发现了两株花格外显眼—一株石榴花,一株君子。
“哦,想起来了,是那两株花!”原来那两株花是我们家的,因为爷爷他们搬回了老房子。所以将两株花移植到楼下,由物业人员帮忙照看。那株淡绿的君子兰是爷爷的最爱,他将其余的君子兰都带走看,他说:留下一株就像爷爷在陪着你。
初看君子兰,那硕大的淡绿色叶子,让人眼前一亮,细看君子兰,那端庄,大气的花叶;清透艳丽的花朵,一股淡淡的清香,透人心扉,让人心情莫名的欢快,这大概就是爷爷喜欢它的原因吧!
还记得小时候,爷爷教我种花,当时我还小,不懂事。经常把爷爷撒下的种子挖出来,要不就把土中灌满水,但爷爷并不生气,还是反复的种着,爷爷还问我想种什么花,我以为是问我想吃什么水果,我就顺口回答到:石榴。于是爷爷跑遍了花鸟市场才找到了一袋石榴种子。但石榴很难种,爷爷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爷爷每次都会握着我的小手,拿着小水壶,慢慢地浇着水,或是拿着小铲子,教我慢慢的培土,在虫季到来时爷爷还会撒上一样杀虫药,那些花儿在家中时,一年四季都是亭亭玉立,从未有过虫害或枯萎。
我看着看着,下了楼,在那片绿地上,细细观赏着两株艳丽的花儿,看到迎着阳光开放的花朵,我想爷爷了,我走到了君子兰旁边,用手抚摸着秀丽的花朵,厚实、美丽的叶子,心中无限欢乐。
我拨通了爷爷的电话,告诉他:“爷爷,君子兰和石榴花开了。”
春日字篇五
一、与学生配合读诗。轻轻松松的使得学生掌握了读诗的节奏,找到了读诗的感觉。
二、在对“东风面”的讲解时,虽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东风面”是什么意思,但通过引导、举例使得学生明白了“东风面”实际上就是春天里所能看到的、能代表春天的所有景物。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诸多不足:
1、知识点讲得很细,但总是缺少最后的总结,导致把学生思维发散出去了,让学生们说了很多,做了很多,最后却不知道所说、所做的这些是为什么服务的。
2、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学会了倾听,能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发言过程中的优点,但缺少引导性的评价语言,使得学生在发言时无法出现一个比一个说的更好、更准确的场面,导致我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提问了很多学生,但谁也不能给出我想要的答案的情况。
春日字篇六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也是如诗如画的季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拉着爷爷的手,一蹦一跳地走在公园的小路上。
天空是碧蓝的,花儿是紫红的,小草是翠绿的,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昨晚刚刚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空气非常潮湿,地面不免有些湿滑,我和爷爷在路上小心翼翼地漫步着。忽然,一阵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我眼睛一亮,心中猛然一喜,像是发现了什么珍贵的宝贝一般,迫不及待地寻着香气走去。近了,越来越近了,原来是洁白如玉的梨花开了,像一簇簇白雪一般开满枝头,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经过昨天一夜的风吹雨打,不少花瓣已经被刮落在了地上,“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落花像给泥土盖了一层雪白的地毯。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两只白蝴蝶,它们在梨花边绕啊绕啊,好像在跳着爱的圆舞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背着老师教给我的诗句,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一片翠绿的树林中。春雨过后,不少嫩竹从泥土里探出了脑袋,似乎是早点想看到周围美丽的风景。而大竹还是那么秀丽挺拔,将自己牢牢第扎根在泥土里,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它都不会害怕,不会动摇。
刚走出树林,我就看到了两只春燕,他们嘴里衔着新鲜的泥土和枝叶,飞快地浮过水面、穿过树林,累了就偶尔在树上休息,原来,它们是在为自己的下一代搭建新房呢!
春日字篇七
一、教材简析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大致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四、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cai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作者资料。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积累词语
1、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2、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春光明媚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和日丽 春花怒放
3、过渡:多美的词语!多美的春天!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古诗《春日》,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的名作。
二、学习古诗,享受春天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题。(在春天里、春天的日子)
3、作者简介:生自由交流作者资料。
4、自由地、大声地读全诗。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赏玩美好的风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10)总是春——都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读、互读、评读、齐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小组(或同桌)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9、背诵古诗。
三、总结升华、体会喻意
同学们,《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熟读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反思: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
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无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孩子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但是上完课了,我感觉以下几点没有把握好,我认为出现问题就得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环节,我多次通过想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如我让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学生将已有的对春天的认识,在脑海中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学生的朗读比较有感情,但是我的困惑是如果我的引导还不能让学生读出感情,像今天就有一两个学生读得很僵硬,我该怎么办?这是我今后要多思考的。
二、我感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时候还不是很到位,我相信我班上的部分学生已经能理解,但是会有一些学生,可能悟出了古诗的意思,但是要表达清晰还是困难,今天我提问的时候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我都提问了,就发现有这样的问题,我想我这节课关注他们得少了些,我想是不是能多想方法,多采用一些形式来启发他们,告诉他们不能光看着这由几十个字组成的古诗,要能把这首诗的前后联系起来,通过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启发想象来理解,如我可以问;你们想象朱熹来到泗水河边,仿佛看到什么? 有句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渴望大家给我提出更过的意见,使我发现不足,尽快改进,使我进步更大,成长更快。
春日字篇八
盏茶,释卷,翘首,我这才发现春近了,近的似乎已疯狂得与我相拥,似乎又已要远离了。
人说信阳没有春与秋,夏天过了便是冬天,冬天过了就是夏天。我想那大概是因为春过于轻巧了。她轻轻的来,轻轻地去,不曾向任何人诉说她的体贴。
体贴是极其细微的,你稍不注意,她就从你身边溜走了,以至于让你认为她从不曾来过。春风里还夹携着些许微凉。海棠花就已经挂满枝头,或星星点点,或成团成簇,跳跃着舞动着,那点点雅致的红,诱人而至,却又让人不忍触碰。
还记得去年秋后,湖水清澈如镜,依稀有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中戏的感觉;那时的枯草是黄色的。那是耀眼的尺度。而春风一来,水绿了,泥水的绿,那是鱼儿醒了,在追逐嬉戏吧?[]枯草早已灰白,似老者的发,暗淡的没了那份骄傲,它轻轻缠绕,低首,顺着它的目光看去,几点翠绿正在悄之嬉闹,轻轻的抽动着,哦,原来枯草不是失去了那份骄傲,而是多了几分爱的慈悲。
江波悄绿,柳芽黄瘦,春的性格是那样的含蓄。她不愿惹人注意,只是静默的奉献着那份让人心醉的美,逗得鸟儿轻吟,人儿欢笑,而她就在寂寂中,独享着那份欢乐。
她无声无息的,连诗人都难以察觉。她在崔颢的历历晴关下漫撒下萋萋芳草;她在王昌龄的玉壶里投下了一片冰心;她在刘禹锡的病树前头播下万木春色;她在杜甫的离离原上,演出着岁岁枯荣。她的豪爽,她的清纯,她的热情,她的坚强,这些都在她的含蓄与体贴中变得那样轻俏。在你我的一个不经意间轻轻的溜掉了,走远了。
低眉,展卷,品茶。春日里的闲适竟来的那样难得。
春日字篇九
人们常说,人生无悔再少年。青春岁月稍纵即逝,但对于我们而言,青春还是未知的漫长,我们才刚刚将它紧握在手中。
“这节课测试800米。”天气很凉,我们穿着厚重的冬装。“加油!等会儿我们一起跑吧!”大家纷纷互相鼓励着。我感受着冷风吹过脸颊带来的寒意,暗地里为自己打气。哨声一落,我们拔腿就跑。带着萧瑟的阳光像一卷绸带,飘荡在我们的身上。红色跑道上,是一个个向前追逐的身影,我们既追赶着风儿又与时间在赛跑。
由于发力过猛,我渐渐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但我顾不上拂面的冷风,有些潇洒的把校服随手一甩,我们有青春,我们有何畏惧?又到了第二圈的弯道,我腿脚有些发软,有一步没一步的跑着。在我前方不远处的小h看到我,喘着气向我伸出手来,笑着鼓励我。冷风中,醒目的红色跑道上,两个花季女孩手牵着手,相视一笑地向终点冲刺着,无疑是我心中最温暖的的风景。我们跑着,耳边又听到风的呼啸声。“4分零7秒!”我再次“滚”过终点,但这次身旁还有她,还有我们互相击掌的她们。
我们有青春,我们还有这永不停歇的梦,有着向着梦想永不停歇的脚步。
我们有青春,我们定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