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一
1、生字读写,关注本课左右结构字"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词语,《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态度、思考,感受生命的意义。
3、能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出文中三个事例的小标题。
一、激趣导入,预习检测
1、白板出示关于新生的图片,同学交流你都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生命 生命
3、预习检测
a.出示本课生字。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觉得那些字书写需要注意什么?
b、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师:"有限"的反义词是什么?(无限)
师:"有限"我们可以利用反义词来理解的,这是理解词语很好的方法。
师:课文中关于有限无限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读?白板出示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指导分类识记词语
二、初读课文,概括事例。
(1)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杏林子对生命的思索。
阅读任务:将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找出课文中所讲的三个小事例?尝试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
(2)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一段话读短,短到能用几个字来概括,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阅读本领。
三、走进作者,感悟课文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标题中所列事物你们谁有什么疑问吗?作者为什么写生命这么深刻的话题却用的是如此弱小的事物?她关注动物,关注的只是一只飞蛾,教案《《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她关注植物,仅仅是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她关注的都是弱小的生命,这跟她的亲身经历有关。
1.出示杏林子的资料,师配乐介绍:
2.师:让我们带着杏林子对生命的敬畏大声的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或者喜欢的句子待会朗读分享。
3.学生交流,师指导朗读。关注标点。
4、读到这,如果让你给课题加标点你会加什么?再读课题,你会怎么读?(齐读)
5、小结:回顾大家的朗读分享,同学们发现老师为大家搜集补充了课外资料,同学们抓关键词也可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关注标点符号是同学们凭借教材经常用到的方法。今天老师将这三个妙招锦囊送给大家,以后可要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哟。
五、布置作业:(任选两个)
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并选择一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2.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并背诵。
3.课外阅读:杏林子:《生命颂》
生命 生命
飞蛾求生
砖缝中的瓜苗
静听心跳
坊主点评
这篇课文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好理解,学生没有对生活、对生命的那种深刻体验,特别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对生命更多了一些敏感而独特的感受。
杏林子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饱受病痛煎熬。杏林子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她的好友三毛看着都觉得不堪忍受。以至于三毛看完杏林子后,在门外忍不住祈祷说:"神啊,杏林子太惨了,求您大发慈悲,早些接她到您那里安息吧!" 杏林子听到后大吃一惊,连忙纠正祷告:"神啊,关于这件事你千万别听三毛乱说,您还是听我的吧。我还没活够,我还有好多事还没做呢!"后来,她用她的坚韧走完了她63岁的人生,而她的好朋友,四肢健全才华横溢的三毛,后来却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48岁的生命。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二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弹”;正确读写“鼓动、欲望、震撼、糟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课时
1、名言导入。
2、感悟课题: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前经常读到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指名说)
原来我们学的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而这一次的题目是两个词,并且是同一个词的重复。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题目呢?题目里又包含着什么样的含义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文)
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遇到生字新词大声读三遍,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
(2)给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3、学生认读词语。(请同学们快速读两遍词语,再读两遍生字。)
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骚扰听诊器
4、教师指导书写。
“撼”是左窄右宽的字,右半部分是“感”,上边不要写成“成”。
“欲”右边是“欠”,不是反文旁。
“诊”右部下面的三个撇要注意位置。
(教师指导书写,注意指导笔画间的穿插迎让。)
(学生仿写,展示)
5、小组内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1、教师引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教师引学:课文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1、教师引导: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在小组内认真品读,并说说其中蕴藏的内涵。
2、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1、教师导学:进入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词,开火车读,齐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无限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2、回顾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作者是从哪些事例中引出对生命的思考的?
3、学生汇报。
(一)教师导学:自由读读三个故事,想想哪些地方让你震惊?
学生自由阅读自学提示,明确要求。
1、找一找,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读一读,在读中思考。
3、议一议,把自己的体会交流一下。
4、品一品,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二)探究交流。
1、飞蛾求生。
(1)学生汇报句子。(多媒体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挣扎、鼓动、跃动、强烈、鲜明,用红体字标出。)
(2)教师引问:为什么让你感到震惊?
预设:(我从“挣扎”这个词看出飞蛾很想逃走,并且不放弃生命。
飞蛾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倾注在了“挣扎”上。
“鼓动双翅”让我感到飞蛾想尽一切办法逃生。
“极力”,就是用尽力量,想尽一切办法。
飞蛾鼓动的是双翅,跃动的是生命的力量。
从“挣扎、鼓动、跃动、强烈、鲜明”可以看出飞蛾对生命的渴望,即使自己是那样渺小也要奋力一试。)
(3)教师引学:有一只飞蛾在你头顶上飞飞来飞去,你伸出手把它捉住了。现在,这只飞蛾就在你的手中,你感受到它怎样的跃动?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课件出示:“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4)教师引问:为什么它的跃动如此强烈?如果你就是这只飞蛾,你会怎么想?(生展开想象)
过渡:对,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生命有多长吗?一般飞蛾的生命只有9天。为了这短短的9天,小小的飞蛾拼命地挣扎。但它挣扎着——(引读句子)
(5)教师引读: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教师引学:小小的飞蛾尚且如此珍惜生命,我们人类又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呢?下面这些是地震中的一些图片。(出示后说)这一张张熟悉而又曾经震撼过我们心灵的图片,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伟大、坚强。
是啊,飞蛾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7)小结:是啊,飞蛾是脆弱的,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却是震撼人心的,这就是——(生齐读)“生命生命”。
(8)小结学习方法。
教师导学:我们用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语句、想象等方法学习了第一个事例。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两个事例。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教师指名读要求,组织学生学习。)
①快速读剩下的两个事例,画出每个事例写得精彩、含义深刻的语句。
②简单标注对所画语句的体会。
2、瓜苗生长。
(1)(课件出示:“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①教师引问: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香瓜子生命力强?
(砖缝、掉、竟然、冒出)
a、教师导学:是啊,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等条件,而这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作者的震惊?(生:竟然)
b、教师引学:你能区分带“然”字的常见词吗?[课件出示:选词填空。
竟然依然显然
(因为“冒”字体现了瓜苗顽强的生命力。)
(2)(课件出示:“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①教师引问:什么让你震惊?(顽强的生命力、渴望生命的欲望)
②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坚定、不屈服的语气。)
(3)小结写作方法。
教师导学:作者在前面两个事例中写了小飞蛾而没写大象。写了小瓜苗而没写大树,看来“小”的事物更能突出生命的伟大。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加以运用。
(4)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请大家读读“静听心跳”这部分内容,说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震撼。
3、静听心跳。
(1)(课件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2)教师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生把手放在胸口感受。)
这就是你的生命,单单属于你自己。你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你自己决定。
(3)教师引问: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激动……)
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课文。
(4)教师引问:是呀,生命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对待生命都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糟蹋”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白白地糟蹋”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
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
(5)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句子: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第二句写得好,因为“必须”突出了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态度。)
(6)小结:作者再次感悟到生命就是自己那沉稳有规律的心跳。于是,作者坚定信念,一定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我们带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再一次呼唤生命——(学生齐读:生命生命)
1、多媒体课件介绍课文的作者杏林子。(出示照片)
杏林子自12岁起就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关节坏死。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整整50年时间哪!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
她曾经在她的作品中这样写道——
我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我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我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我就绝对不要活了!
就是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她被挣扎求生的飞蛾震惊,被顽强生长的香瓜子感动,被自己的心脏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所震撼,于是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想:绝不要放弃生命,她悟出了生命的意义:(课件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创造的价值是无限的。例如杏林子虽然去世了,但她的作品、人品还在,她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过渡:其实,像杏林子这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的人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谁?(出示课件)
邰丽华,2岁开始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是她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并且用残缺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
丛飞,进行了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总共资助了178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300万元,自己却欠债十几万元。在患胃癌期间,病床上的他仍念念不忘那些失学的儿童。
1、教师导学:此刻,相信你一定对生命有了深深的感悟,请拿起你的笔,写下你对生命的感言吧!
(出示: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生命是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
生命是墙角砖缝中盎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的决心;
生命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
2、教师引导学生抒写生命感言,交流汇报。
3、教师引问:此时此刻,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呢?
4、教师导读:生命就像一首唱不完的歌,写不完的诗,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生命深深的思索,再读——(生齐读)“生命生命”。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三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主题,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生命生命》一文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刻,通过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告诉读者:要珍惜、热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本文是学生应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的课文,现在提前一学期学习,而且脱离了单元其它课文的辅助理解,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稍显不足,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成了本课的难点。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并且获得启示。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并会写本文出现的8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震撼”等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借助资料读懂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准备
1、学生的预习内容:
(1)用横线将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画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自学生字以及不理解的词语。(2)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3)查找并摘抄有关本文作者(台湾作家杏林子)生平的资料,150字以内。
(4)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稿纸,课堂练习中使用。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设计。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给每位学生提供课文复印件。
(4)请组委会帮助给上课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3、教室环境布置:课桌按同桌方式布置。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学习提示一。
(1)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
(2)同桌交流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写写你们认为最难的生字。
2.同桌合作,检查预习。
3.全班交流
(1)出示生词及易错词语:
(sāo)骚扰、求生的欲望、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动弹
指名读、齐读。
(2)交流合作学习时互相听写的生字,强化识字效果。
预设:打扰、震撼、糟蹋
○1出示由“憾”“撼”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根据意思确定形旁。
○2方法迁移, 学生区分其他生字。
○3再次齐读词语。
2、出示学习提示二。
出示: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都写了几件与生命有关的小事例?
(1)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全班交流,明确文中所讲的三个小事例。
预设:被作者抓住后的飞蛾极力求生;(飞蛾求生)
墙缝中的小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瓜苗生长)
作者静听自己的心跳被深深震撼。(心跳使人震撼)
1.走进飞蛾
(1)师: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飞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在相关的词语、句子旁边做批注。
(3)全班交流。
出示: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预设:
○1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稍”“骚扰”“只要……就”等词语,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飞蛾的讨厌,明白它已命悬一线,生命岌岌可危,处于绝境,感受飞蛾的生命之脆弱。
○2抓住“挣扎”“极力鼓动”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飞蛾用尽全力想要摆脱作者的大手,感受飞蛾对生命的珍爱。
(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主要明确,这是一只绝境中极力求生、珍爱自己生命的飞蛾。
(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6)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走进瓜苗
(1)迁移方法,自学第二个故事,在读写中生成学生多样化的理解,习得文本语言。
师: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文字读故事。请同学们利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三段,看看一株普通的瓜苗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生命的呢?把你想到的用2-3句话写下来吧!
(2)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感受。
(3)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一株面对困难,明知生命极为短暂却依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小瓜苗。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三段。
3.走进作者
出示: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初步体会作者面对生命的态度。
○1引导学生抓住“糟蹋”“可以”“也可以”等词语理解句子,明确作者认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要对生命负责、一种是对生命不负责。
○2明确作者在两种生活态度面前,他决定选择好好利用生命,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杏林子的资料,了解作者的经历。
(3)请同学们畅谈杏林子带给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对于疾病缠身的杏林子来说,活着原本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她却依然热爱自己的生命。
(4)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理解杏林子所创造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
面对弱小的飞蛾和瓜苗,杏林子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作为人类,面对困境,怎能说“不”?生存下去是最简单的事。
(五)板书设计
19生命 生命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资料,更深入地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二、引导学生交流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指导完成小练笔。
三、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课文:
19、生命生命
杏林子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有关作者杏林子有关资料,冰心奶奶珍爱生命资料。
2、杏林子照片等。
3、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二、研读与赏析
飞蛾求生:
1、哪一个句子让你感到特别震惊?请你划出来。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2、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别人手心的飞蛾,你会怎么想?请你读这句话──
出示:我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
如果你就是那只握在别人手心的飞蛾,你会怎么做?再读这句话。
再次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4、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平均寿命只有9天,只有9天啊!可它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在你的手中挣扎了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呢?(活下去)是呀!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飞蛾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强烈!(板书:欲望)这就是──生命生命。
瓜子抗挣: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二个小故事。
哪一个句子让你感到特别震惊?也请你划出来。
出示: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这句话为什么让你觉得特别震惊?
2、小小的种子与坚硬的外壳抗争,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4、多么顽强勇敢的香瓜子啊!(板书:顽强)即使只是一粒香瓜子,即使没有阳光,即使没有泥土,即使只能活几天,它也要顽强勇敢地活着,让这几天焕发光彩。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
倾听心跳:
1、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啊!更何况我们人类。请大家读读第三个故事。
哪一个句子让你感到震撼?再请你划出来。
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2、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现在,感受着你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想说些什么?)
3、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请大家带着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3、是呀,这样的生命是属于你自己的,一切全由自己决定。你必须对自己负责。
(板书:负责)
让我们带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再一次呼唤──生命生命
生命价值:
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一起读。
……
如此患难身世,如此惊人毅力,如此杰出经历,如此奉献爱心,我们再读她对生命的理解感悟和实际行动,言行一致,言有心生,怎叫人不深受感动和启迪!
杏林子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人,她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要使自己的生命光彩有力!(板书:珍爱生命 珍惜时间)
把你想说的写在课本上。交流。这些精彩的句子,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可以成为你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努力生活,努力进取!
5、文章可以结束,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为了生命的美丽,让我们再次呼唤──生命生命。
【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 欲望 珍爱生命
瓜子抗挣 顽强 珍惜时间
倾听心跳 负责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五
引导学生抓住主题词,探究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辨析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和三点思考的侧重点。
1、朗读法:
本文选取三个寻常事例,抒发对生命全面而又深刻的理性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诵读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恰当停顿、读出语气和感情。反复朗读,用心领会文意,感悟生命的意义。
2、自读点拨法:
本文为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精细阅读,深入细致地探究文意,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3、比较法。
将课文与美国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品评比较,培养赏析能力。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打印好的课堂练习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抓文章主题词,理解文意。合作探究,领会写作意图。比较阅读,培养赏析能力。
设计(一)
同学们,俗话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当生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时,所要面对的就是在自然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使生命河流光彩有力,无论构成背景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因此,礼赞生命也就成为一个不老的话题。今天我们学习的《生命生命》,就是一位被病痛折磨的女作家对生命价值的参悟和颂扬。让我们在与作品对话中,接受生命的洗礼。
设计(二)
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病痛中,她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以女性的细腻和敏锐,观照寻常的生命现象,抒发的感悟便多了几分亲近和自然,《生命生命》便是这样的精彩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品,与作家对话,去感受有意义的生命之歌。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标示出各语段序号,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投影:
⑴ 给加粗字注音:
小憩(qì) 辜(gū)负 骚(sāo)扰 庸(yōng)碌
擎(qíng)天撼(hàn)地 糟蹋(tà)
⑵ 释义:
小憩:休息一会儿。憩,休息。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擎,举起。撼,摇动。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糟蹋:浪费或损坏。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应许:答应。
骚扰:使不安宁;扰乱。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六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话、自制学习计划,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贮备。
1、自制学习计划,并能与同学进行交流。
2、自主的阅读课文,独立了解这本教材的知识。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白纸。
2、小组准备好水彩笔。
教学过程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一、师生交流
1、让学生发散思维,能有效地收集学生的贮备知识。
1、提问:今天,我们上什么课?看到这个《生命与
健康常识》,你想到了什么?
2、讨论与交流:你怎么看待生命?
(1)老师提问
(2)学生思考
(3)同桌交流
(4)学生派代表回答
二、自主学习
1、讲述:本册教材能让我们了解到什么呢?我们看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看书,了解一下,边看边想:我最喜欢哪篇课文,什么?
2、学生活动——自我阅读 教学过程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3、汇报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4、提问:从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三、设计方案
4、通过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希望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本课程的意识,通过学生评价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2、学生设计——我的学习方案
用白纸、彩笔描绘出自己的目标)
3、方案交流与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同学评价作品
四、总结、1、老师总结本课。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准备课
——生命与健康常识
课前收集资料
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发言
我的打算
课后完成作业
珍爱自己的生命
5、通过对板书的设计,让学生形象、简略地了解本课的重点。
1、科学饮食每一天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每天食物的统计与讨论,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有6种营养素。
2、通过学习安全食物的选择,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
1、了解食物中有6种营养素。
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准备
1、课件。
2、统计卡片。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第 一 课 时
一、故事导入:
1、营养小故事——胖乎乎的文西
2、提问:
(1)文西为什么容易生病?(2)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认识六种营养素
1、提问:平时你最喜欢吃什么?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统计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中存在的问题。
3、汇报: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1)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
2、连续三个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2)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3)你认为哪组的统计方法最好?为什么?
4、质疑:你有什么问题吗?
5、讲述:为什么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不是自己最喜欢 吃的实物呢?
6、出示课件——六种营养素
3、采用课件出示六种营养素,利用小博士让学生主动去感受六种营养素。(出示小博士的话)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
7、提问:从小博士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8、小结
三、作业布置
1、科学饮食每一天
蛋白质、脂肪、淀粉、营养素
维生素、矿物质、实物纤维
第 二 课 时
一、提问:(1)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素?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2)家里每天的食物是怎样搭配的? 为什么要这样搭配呢?
(3)你在观察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
二、搭配食物:
1、通过自行搭配食物,提供学生发现秘密的平台。通过两次食物的搭配,加深学生对实物的了解。
1、学生活动——为自己搭配一天的实物
2、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搭配的?
3、学生评价:哪一组搭配的实物最好,为什么?
4、学生第二次搭配实物
三、学会选择安全的食物
1、提问:
(1)出示一个发霉的苹果,问:你看到了什么?
(3)这时,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安全饮食)
(3)你家里是怎么处理的?(用盐水浸泡)(用淘米 水来洗)
3、出示课件——小博士一天的饮食建议
四、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
3、采用故事的形式,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
1、提问:这节课,你了解到什么?
(2)学生讨论:他做得对吗?为什么?
(3)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
3、汇报
4、出示课件——科学饮食习惯
五、总结、反馈
1、提问:这节课,你又了解到什么?
4、采用质疑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咀嚼、思索,有成效。
2、质疑:关于科学饮食每一天,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3、作业: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绿色食品。
1、科学饮食每一天
科学的饿搭配饮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选择安全的食物
肠胃
你好吗
教学目的
1、通过食物在体内的运动,了解肠胃的功能。
2、通过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知道保护胃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1、了解肠胃的功能,知道保护胃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1、课件。
2、人体模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质疑导入:
1、通过学习科学的饮食每一天,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肠胃的秘密。
二、新授:
1、认识肠胃及消化器官
(1)你知道你的肠胃在哪里吗?
1、通过对人体模型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较好地了解人体的相应的器官。
(2)出示人体模型,问:你认识哪些器官?
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直肠——肛门
(5)学生活动——两人一组,了解肠和胃
2、了解胃等消化器官的作用
四人一组讲豌豆的旅行
3、质疑:
关于肠胃,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作业布置
4、让收集生活中的关于胃的知识,有利于课堂学习的顺利进行。回家后,了解关于胃秘密。
一、科学饮食每一天
蛋白质、脂肪、淀粉、营养素
维生素、矿物质、实物纤维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过 程 设 计
一、提问:
(1)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胃的秘密?(2)你是怎么知道的?
过 程 设 计 教案自评
二、新授:
1、了解吃出来的胃病(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3、采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胃病的根源,从生活入手了解自己的活动。
1)你的胃部反酸吗?
4、通过小测验知道胃病的前兆。
2)你的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吗?
3)你饭后打嗝,口臭吗?
2、知道护胃的方法
1)饭后“五不宜”
2)打响保胃战
3)做做健胃操
4)远离“脏手病”
三、巩固、反馈
1、总结本课内容。
2、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3、我们去爬山
教学目的
1、了解爬山的重要性,知道爬山对人体的作用。
2、学会制作简单的担架。
3、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知道爬山对人体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1、课件。
2、白纸。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过
程
设
计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1、提问:你爬过山吗?你知道那些关于爬山的秘密?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去爬山》,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了解爬山是一项有趣的运动
(1)出示课件——邀请书
通过阅读让学生自主了解爬山的乐趣。
(2)学生阅读
(3)提问:从邀请书里,你了解了什么?
2、听故事——毛泽东爱爬山。
(1)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课件——“爬山,要小心”
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爬山应注意的事项。
(1)从课件中,你知道了什么?(2)你认为爬山要注意什么?(3)小结。
三、总结、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关于爬山,你还想了解什么?
第 二 课 时
一、讲述:这节课我们《出发,我们去爬山》 二:新授
1、学生活动(1)
(1)分小组设计:爬山要准备什么?
2、学生活动(2)。
3、学做简易担架
(1)出示课件——了解国际求救信号
(2)教师示范——学做简单的担架
(3)学生活动——制作简易担架(4)评价学生做的担架。
4、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 我们去爬山 爬山的准备
迷路了
冷静
找方向
爬山的技巧
4、你打预防针了吗
1、通过上网查找,了解有关保护身体的方法。
2、通过自己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知道关于预防针的知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教学重点
1、通过自己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知道关于预防针的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学生活动:
2、小组交流——我知道了什么?我还了解了什么?
3、汇报:我知道了哪些预防针的秘密?
二、新授:
1、了解yu苗
(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1、通过观察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yu苗的知识,然后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对yu苗的概念。
(2)问:yu苗有什么用?你知道哪些yu苗?
(4)借助介绍:
2、知道预防针很重要
(1)提问:你知道怎么预防吗?
(2)讲述:不去人多的地方,坚持锻炼身体,接种
yu苗是预防的方法。
(3)出示课件——p20的信息连接
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观察、讨论、汇报,让学生很好的把握预防针的知识。
3、勇敢地打预防针
(1)出示课件——计划免yu卡
(4)学生汇报(5)小结。第 二 课 时
过 程 设 计
一、提问: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预防针的秘密?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确定要研究的主题。
(学生汇报,老师记录)
二、学生讨论、分组
1、确定本组研究的主题。
2、小组分工合作
三、学生活动
1、上网查找
2、将自己查找的东西制作成可展示的物品 小组内分工与合作完成
3、展示自己或本组的作品,学生评价
4、总结反馈
你打预防针了吗
预防很重要:不去人多的地方
坚持体育锻炼
打预防针须知: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预防接踵禁忌症
打完预防针后 板书的设计在于集中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
5、居室卫生有讲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交流的方法,了解居室的污染情况。
2、通过阅读、汇报、探讨的方式,知道怎样保持居室的卫生。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汇报、探讨的方式,知道怎样保持居室的卫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课件。
2、水彩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学生阅读,提出问题
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居室卫生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铺垫。
2、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3、质疑:关于居室卫生,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新授:
1、学生介绍自己的居室
2、了解居室的污染
(1)出示课件——螳螂的自述
(2)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打算怎么做?
过
程
设
计
3、怎样维持家居环境(1)看书p28(2)提问:怎样保护家居环境?
你还有什么办法清洁居室?(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讨论:小朋友应该怎么做保持卫生呢?
三、拓展与反馈:
1、学生活动——测测你家的清洁指数
(3)提问: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2、介绍几种室内除异味的方法(1)出示课件
通过几种室内除异味的方法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讲述四种方法(柑橘除异味、清凉油法、淘米 水、旧报纸)
3、课后总结
4、作业:向爸爸妈妈介绍“室内除异味的方法”
6、远离烧烫伤
教学目的
1、了解烧烫伤的来源,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
2、学会烧烫伤救护操,不迷信。
教学重点
1、了解烧烫伤的来源,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救护烧烫伤的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收集学生有关本课学习的潜知识,有助于学习的有效进行。
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烧烫伤方面的秘密。
二、新授:
1、常见的烧烫伤
(1)出示课件——常见的一些烧烫伤,学生观察
(3)质疑:关于烧烫伤,你有什么问题吗?
2、了解烧烫伤的原由
(1)提问:怎么会烧烫伤呢?(2)出示课件,观察
3、了解烧烫伤的防护
(1)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防止烧烫伤?(2)学生汇报
(3)出示课件,——治烫方法 从课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了解烧烫伤的方法很重要,我特别重视这一块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2)互相表演救护操
4、老师介绍防烧烫小发明
三、总结、反馈
1、这课,你学会了什么?
2、小故事——烫伤造成败血症
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我是小小包扎员
教学目的
1、了解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
2、学会受伤后怎么处理,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
教学重点
1、学会受伤后怎么处理,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
1、课件。
2、纱布、胶带、人体模型。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用课件演示包扎的过程,让孩子初步了解情况。
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当小小包扎员。(板书课题)
二、新授:
现在独生子女的出现,让家长过分担心学生的安全。这个环节在于解决这个问题。(3)讨论: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你想到了什么?(4)讲述:生活中磕磕碰碰是常见的。
2、学习受伤后的处理
(1)听故事——伤疤的故事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课件——小伤口和大伤口教(3)小结。
把包扎伤口的技巧作为一个重点来学习,让孩子真正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3、学习包扎伤口(1)教师示范
4、了解伤口处理的秘密
让学生学会辨析生活中的对与不对。(1)听故事——受伤的小明
三、巩固、反馈(1)阅读课文
1、磕磕碰碰是常见的事
2、学会护理(1)小伤
(2)包扎(快、准、紧、牢)
7、植物朋友告诉你
教学目的
1、了解植物的作用以及给人类带来的许多益处。
2、知道植物能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同时也会带来麻烦。
3、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思想。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能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同时也会带来麻烦。
2、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思想。
1、课件。
2、自己上网查询的资料。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1、提问:(1)你知道生活当中有哪些植物?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了解学生对植物的知晓情况,便于学习。
(2)从植物那儿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植物朋友告诉你》(板 书课题)
二、新授:
1、了解各种各样的植物(1)出示课件——植物
(3)讨论:(植物的分类)(4)汇报:
1)你们组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2)你同意他们组的分法吗?为什么?
(5)讲述: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把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2、知道植物给我们人类带来的伤害
(2)提问: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
(4)小结。
3、学生活动——阅读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
(2)小组交流——植物朋友告诉你什么?(3)汇报
三、巩固、反馈:
1、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植物是我们的朋友。
植物告诉我们:
1、帮助我们。
2、不要被漂亮的外表吸引。
8、魔法兔子的网络日记
教学目的
1、了解网络的优势和不足。
2、学会正确的上网,了解上网的必备知识。
3、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的上网,了解上网的必备知识。
2、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
1、课件、学生记录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提问:
1、你知道什么是网络吗?
2、你认为网络是什么?
3、你喜欢上网吗?为什么?
二、听故事——比尔.盖茨的故事
1、学生听故事
2、提问: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3、讲述:希望我们班有比尔.盖茨一样优秀的少年。
三、认识网络
1、讨论:网络好吗?为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件——小明妈妈的话
(1)讲述:一个小网虫的妈妈的话,多伤感呀!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2)提问: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3)你想对小明说什么?
特意把重点放在小明妈妈和小明同学的书信中,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其中的亲情和深情。
4、出示课件——小明同学的话(1)自由阅读
(2)读中又了解到什么?
四、了解正确的上网
1、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上网呢?
2、学生齐读p53的《上网诗》
3、质疑:诗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讨论:上网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5、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上网呢?
健康上网诗朗朗上口,希望对孩子们的学习、明白道理有帮助。
6、学生阅读p53——健康上网须知
五、总结、反馈:
1、概述本课内容。
2、思考:如果你的身边有网虫,你会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魔法兔子的网络日记
网络知识知多少
9、做善良的人真好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要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2、通过故事让学生在辨析中去了解人性。
3、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要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
2、通过故事让学生在辨析中去了解人性。
1、课件
2、故事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道德两难故事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学生去思考、去内化道德、情感方面的知识。形式新颖、方法灵活。一个研究者研究了一种新药,因为可以救一种怪病,所以,他提高了药的价格。
一个穷人,为了就他的妻子,去偷研究者研究的新药。
二、提问:你认为他该去偷吗?
三、分组讨论:为什么?
四、学生辩论:
你认为他该去偷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学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听《三字经》,学生跟读
从传统的文化中去感受人的善良美德。
2、讨论:从三字经中,你知道了什么?
3、讲述:人之初,性本善。
二、新授:
1、知道“我是善良的,也是快乐的”(1)听故事——洪战辉的故事
(2)提问:洪战辉是个怎样的人?他遇到了怎样的
通过对洪战辉的讨论,了解人性的美德,知道学习的方向。
(4)讨论:如果你是洪战辉,你会怎么做呢?(5)学习老子的话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了解“要做就做善良的人”
(1)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善良的举动?
从生活中点滴小事中去感受人间的真情与美德。
平时,你有哪些善良的举动?(2)讨论:怎样做个善良的人?(3)汇报
(4)学生活动——填空
老师感冒了,声音嘶哑了,悄悄地我送上“咽喉爽”,我愿意。
三、巩固、反馈
1、概述本课内容。
1、听《三字经》,学生跟读
2、提问:你是善良的吗?怎么这样说?
一、人之初,性本善
二、我是善良的,也是快乐的
三、要做就做个善良的人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就要善待生命,珍惜时间。
理解三个事例所隐含的道理。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本文可分哪几层?
第一层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句式?起了身作用?
1、出示思考练习:
(1)、文中那些句子能令人感觉到一股生命的力量?(感情朗读)
(2)、作者为什么回放了飞蛾?(及我为什么会震撼?)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1、出示思考练习:
(1)、找出文中写香瓜子生命力强的句子。(感情朗读)
(2)、一粒香瓜子令作者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3)、写草生命力强的诗,谁背一背?
冲破()
香瓜子没有(),没有()多么顽强()!
不屈(),茁壮()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1、出示思考练习:
(1)、从听诊自己心跳的律动你知道了什么?
(2)、利用生命有哪两种方式?
糟蹋就是()
我可以好好的使用(),也可以糟蹋()。利用了就是(
);糟蹋了就是()。
利用生命,我们就应该(),不应该()。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4.、小结
师:第二部分讲了那三件事?
生:归纳,师板书
三件事说明
飞蛾挣扎求生
瓜子不去生长生命可贵,珍惜生命。
诊听心脏律动
1、作者从这三件事认识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原句)
举例说“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的意思。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体现无限的价值?
2、生感情朗读。
3、生自由答。
4、有感情齐读第五自然段
1、将以上填空练习做到作业本上。
2、摘抄文中好词好句。
四年级的生命字四年级生命的意义篇八
本文作者强烈地呼唤“生命 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惜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教学的思路拟为比读式思路。教学结构为三部分:第一步学习课文,第二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生命宣言,第三步比较阅读沃森的《生命 生命》。
一、用圈读法读课文
要求认读下列词语、了解其词义:
骚扰 小憩 茁壮 糟蹋 庸碌 辜负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二、再读课文,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朗读课文前三段。然后交流关键词
生之欲望──生命力──生命
三、分段齐读前三段(第三段只读前一部分)
探讨:每个事例的写的是关于生命的哪一方面。
1、事例一:
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下极力挣扎──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是值得珍视的。(请举例。)
2、事例二:
香瓜子在不具备生长的条件(砖缝里,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还要冲破坚硬的外壳萌芽成一截瓜苗──生命的诞生,生命力是强大的。
3、事例三:
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
四、分段齐读后三段(第三段的后一部分)
探讨:作者分别发表了哪些生命的宣言。
1、思考一:
“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说明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2、思考二:
3、思考三:
将目标与信念付诸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
4 、请访照作者的宣言发表我们的生命宣言。
五、比读课本后附沃森的《生命 生命》
自由阅读。
六、学会提问
1、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请同学们回答:
明确:小瓜苗的生长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茁壮成长,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长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一旦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就没有新的养分可以吸收,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⑶ 小瓜苗仅仅活了几天,称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2、同学们,你们能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吗?也提出来考一考我们大家。
七、积累生命的警句
(老师赠送)
1、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杏林子
──冰心
──张海迪
4、认识了生命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海涅
八、小作文设计
(代日记)
1、本文第一段写的是小飞蛾在面临生存的严重威胁时,仍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第二段写的是小瓜苗在完全不可存活的环境里倔强地发芽生长,直至生命的能量耗尽,可以看出生命力的无比顽强。第三段写到自己,自己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律动。那么,你们是否认真观察过自然界的动植物,是否从他们身上发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发现了强烈的求生欲望、是否发现了它们对生命的珍视?或者,当你自己某一时刻对自己的生命的存在有了强烈的感受。请你以“发现生命”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力求表现生命的意识,有自己的观察与体验,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2、写句练习:
(纳入课堂作业中)
可以……,也可以……;可以……,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