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象棋字篇一
那天,爸爸带我和哥哥去舅舅家过年。
吃完了饭,哥哥发现了象棋。舅妈问:“会骂?不会的话,我教你们。”
舅妈教了我们怎么摆象棋和下象棋。我仔细地学,知道了车是走直线,一次可以走很多步。马是走“日”,可以过河。象走“田”,不能过河。兵是向前走的,到了敌方阵营就可以前后左右走,一次只能走一步。士是走斜线,饱和帅或将的,一次走一步。将是在“田”字里面走,每次走一步。炮走什么方向都行,一次可以走很多步,要吃对方的棋子的话,要隔一个棋子。只要把对方的帅或将吃了,就赢了。
基本规则学会了。我和哥哥一边,与舅妈对抗。可是,没下多久,我们就以失败告终。我很羞愧。
舅妈的弟弟来了,他发现我没有赢过,就来帮我。他很厉害,赢了舅妈。
我知道了要仔细想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还要观察对方走的每一步棋,要不然被吃了都不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经过几番练习,我现在下象棋也算是个厉害角色了。不过,有时候还是会输。
学下象棋真有趣!
象棋字篇二
漫步百官,随处可见街头小巷的树荫下、庭院前那些簇拥着三五成群扎堆的人聚集一起,有人蹲着、有人站着、有人坐在小凳上团团围观,面对二个对峙在“楚河汉界”调兵遣将博弈拼杀的人,或沉思不语,或摇晃着头连连发出声声叹息。
小小的棋子给人们茶余饭后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这已是当今城市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休闲方式,我也不例外,我的业余生活除了写写文章就是杀杀象棋。如今物质生活的提高让人变得心气浮躁,静心定力玩玩象棋,收获一份宁静与冗智,终比陶醉在声色犬马中要强。
我对象棋是爱不释手,爱的如痴如醉。下棋有瘾,一旦沉沦在“出车上马、搭仕分像”的棋盘上,我就会心无旁骛、乐不思蜀,有时候痴迷到可以废寝忘食。但我知道自己的棋艺不怎么好,永远也成不了棋中高手,下下象棋只是自已寻找的一种休闲乐趣,为的是陶冶身心图个惬意。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更喜欢足不出户地在网上“大战三百回合”,这里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棋手上网,选择性大,而且玩的时间随意。
象棋是一种输赢游戏,更像是一场实兵推演。小小的一张棋盘,方寸之间犹如两军对垒的古战场。天上战云密布、地下炮火纷飞。我跃马扬鞭,你弃车砍炮,彼此厮杀声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纵横交错的激烈战斗场面。
帅是棋盘中的王,平时稳坐军帐深居简出,随身带着两个保镖、两个警卫,活动范围只局限于一方田地之中上串下跳。
士是老帅形影不离的贴身保镖,在斜路上寸步不离岗位,履行着自己的护卫职责。
象是老帅的外围警卫,警卫着王宫的第二道防线。象行田字步,象起象落不能主动出击杀敌,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踱着方步护卫老帅忠于职守,当有敌人入侵之时必须挺身而出给予消灭。
马是勇敢的斗士,引鬓长啸纵横驰骋在敌我双方的阵地上杀敌。马走日字步,直通四面八方。马踏连环,杀机隐隐。双马连环,同生共死。立马车让敌人措手不及,马后炮屡建奇功。
车是武艺高强的野战特种兵,一杆银枪在手横冲直撞搏杀在敌我双方阵地,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在进攻的道路上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抓住敌人立斩无赦。有时为了顺利擒敌遭遇危险之时,必须“丢卒保车”,有时为了主帅的生,为了夺取最后的胜利,又必须“舍车保帅”轰轰烈烈的牺牲。
炮是火力强大的兵种,它可以安步当车,它更可以隔山跳呼啸长空远距离地将敌人歼灭。空头炮让敌军心惊胆颤;重重炮使敌将一命归西;当头炮镇守中枢威力无比。不管是当门炮、边炮、对角炮、背后炮,都要炮炮瞄准目标再发射。
兵是阵地最前沿站岗放哨的小卒,一声令下便跨过“楚河汉界”永往直前,把生死置之度外断无回头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扑向敌方的阵地,展开你死我活的拼搏。有时可直捣黄龙,立下汗马功劳,但更多的却是牺牲在滩头阵地上。
古老的中国象棋艺术之奥妙、博大与深邃,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战争史。
这世上玩象棋的人不少,但能说清象棋有多古老的人恐怕并不多,我也是知之其一不知其二的人。
据我所知,中国的象棋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楚辞?招魂》中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期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开始流行。
到了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都能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
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实践,在北宋末象棋差不多就定型成为了近代这种模式,既有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棋盘,又有红黑两帅执掌半壁江山,各有一个帅、两个仕、两个相、两匹马、两个车,两门炮,五个兵32枚棋子。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大多都与棋有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象棋诗作。
“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争输赢。马行出路当先道,将守深营戎远征。乘险出车收散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定太平。”这是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所著的一首象棋诗。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人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这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写下的《哭象棋诗》。
传说王守仁在童年时,有一次与棋友在河岸对弈,聚精会神地投入而忘了吃饭,其母数次唤他都没有反应,直气得他的母亲赶过来一把抓起棋子就扔入河中。王守仁一边跺脚一边唏嘘,惋惜不已。当场顺口吟出了这首巧嵌棋子名的妙诗。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许多象棋语言已被移植于生活之中。
清代左宗棠率兵西征阿古柏,有人曾借此撰写了一副棋联:“大帅用兵,士卒效命。车辚辚,马萧萧,气象巍巍。视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将入相。”这棋联的上联几乎把所有的棋子名全都包含了进去。
还有什么“棋错一步,满盘皆输。”、“丢车马保将帅”、“棋逢对手”、“举棋不定”、“马后炮”等等这些人们在嘴上时常说起的棋语,足以令我们中国人为自己的象棋文化而自豪。
我喜欢象棋,因为象棋和生活是相通的,和人生亦是相同的。棋如人生,人生若棋。
试想象棋“走一步要看三步”,那就必须洞察细微,运筹帷幄,纵览全局,精心布划,一切尽在弹指间。每走一步,每落一子,恰如人生迈出的一步。
经常下象棋的人,遇事不慌,临危不惧;经常下象棋的人,心胸宽广,处世坦然。
一副象棋,棋盘方正棋子平圆,一盘象棋的对弈博杀,可以让你经历由喜到“怒”,由“死”到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感悟。
象棋字篇三
中国象棋是中国一种流传十分广泛的游戏。下棋双方根据自己对棋局形式的理解和对棋艺规律的掌握,调动车马,组织兵力,协调作战在棋盘--这块特定的战场上进行着象征性的军事战斗。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做"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间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整个棋盘就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两方将帅坐镇、画有"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
红方:帅(1)、仕(2)、相(2)、车(2)、马(2)、炮(2)、兵(5)
黑方:将(1)、士(2)、象(2)、车(2)、马(2)、炮(2)、卒(5)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红棋和黑棋。
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一点。
移动范围:它只能在王宫内移动。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一点。
移动范围:河界的一侧。
移动规则:它每一步只可以沿对角线方向移动两点,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每一步只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一点,再按对角线方面向左或者右移动。另外,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够穿越障碍。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任意个无阻碍的点。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移动起来和车很相似,但它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来吃掉对方的一个棋子。
移动范围:任何位置
移动规则:每步只能向前移动一点。过河以后,它便增加了向左右移动的能力,兵不允许向后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