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参观科技展字篇一
早晨,我还是像平常一样,早早地起来,背上书包,带好红领巾,欢快地走到校园。到了班上,看见同学好像在讨论着什么,我急忙地放下书包,赶紧凑过去看看。“唉!你们知道今天要去哪里吗?”一个同学大声叫道。
“我……我知道!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去某个学校看科技展览。”一个同学激动地说。
过一会,老师突然来到教室,说:“今天上午可能上不了课,会去看一些高科技,但回来后必须记录你们的观后感。”老师说完这一番话,我不知是喜还是悲。
八点半左右,我们一个接一个有序地上了车。到了参观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又高又大的几栋大楼,我们说话的时候都有回声。
我先跑到中间一块最大的'地方,那里有个机器叫做“机械远律”。有七八个透明玻璃箱,左边的玻璃箱子是一个圈。我们从最前面开始把小球送到另一个箱子,绕了一圈,但却花了好几分钟才把小球送到原位。
运送的过程中有用转盘控制,不过要转好久,转得不耐烦时就换另一个人来转。当然还有屏幕控制,屏幕控制方便多了,只需要在屏幕上把小球拖到正确的位置,之后它会自动过去。
说实话,玩到这,我觉得这特别像工厂运输东西的场景。
我又跑到其他地方去看,有什么投影小鸟、平衡测量、模拟开车……但是这些都不是我很喜欢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别针跳舞。
很多别针在封闭的空间碰音乐,就会跳舞,但如果音乐声音小,就只有几根别针跳起来。如果音乐声音大,它们就会像静电一样全部都一起来,而且还会很有节奏的跳。
为什么会跳舞呢?其实回形针是铁制品,就算和磁铁隔着某些物体可以相互吸引。
这次科技展览,我收获了许多,学会了许多,也非常开心。希望下次还有这样好看的展览。
参观科技展字篇二
今天,我坐班车到学校后,发现操场四周的栅栏边上摆放着一些科学宣传板。我想我们盼望已久的科技节终于拉开了帷幕。
第一节课下课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张老师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举办科技节,从第二节课开始,我们就到操场上进行参观。”同学们听了,一个个像快乐的小鸟,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规规矩矩地站成两队走出了教室,来到操场上。
首先,我们各个班级站成四路纵队,先聆听校长和老师的致辞。然后航模表演开始了,一架架火箭模型升上了天空,从模型里绽放出一把把粉红色的小伞。伴随着微风,在空中慢慢地飞舞。科技展也正式开幕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科技作品。有利用反射原理制作的折射镜,有按下开关就会动的木制恐龙,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电动自动合一的斗虫……我最喜欢小巧精致的电钻,它形体小,携带起来很方便。如果家里有这样一把电钻,能解决不少难题呢。就比如说家里钉钉子,需要打孔,只要它出马,立即手到擒来。
最让我难忘的还有悠悠球表演。悠悠球是一项脑力和双手的协调力的运动。我们学校有幸请来了三位悠悠球高手来为我们表演。他们以纯熟的着数,高超的技艺赢得了我们在场所有观众的掌声。我也是一个悠悠球爱好者。和它们相比,简直是大巫见小巫。
此外,十米画卷、手抄报、科技宣传板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科技展,我明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参观科技展字篇三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
课题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以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能力目标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情感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情境导入
复习:完成口算除法的练习题一组。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分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展示科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对下面问题的思考。
探究
1、 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2、 指名列式,板书。
3、 组织学生讨论算法。
将学生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4、 将答案写在书上。
5、 完成试一试第1题。
完成试一试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认真读题,从题目中或信息及问题,并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学生独立完成,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观察纵向的算式,发现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14分
设计意图
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巩固与探究
完成p91~4题
1、 学生独立完成。
3、 出示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 以比赛的方式完成。
看图,获取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与同伴交流。
学生分组竞赛。
16分
设计意图
1、 在练习的训练学生运用规律的灵活性,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口算的准确性。
2、 从我们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找出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学的怎样?
学生独立发言,学生自评、互评。
分
作业布置
搜集身边可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计算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例:60人乘2俩大客车去参观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60÷2=30人
答:平均每辆车坐30人。
参观科技展字篇四
教学内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参观科技馆)
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填空。
90里面有( )个十。
400里面有( )个百。
5000里面有( )个千。
6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出示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60人乘2辆大轿车去参观科技馆。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3)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60÷2
2、探索口算方法。
(1)60里面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
(2)2×30=60,所以60÷2=30
(3)6÷2=3,所以60÷2=30
………………
3、读法。
60除以2等于30,或2除60等于30。
思路:能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模型 → 讨论分的方法 → 讨论思考方法→ 讨论“6个一”与“6个十”分的方法 → 看算式说模型。
4、扩展。
口算方法:把600看成6个百,6个百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百,即300。
口算方法:把6000看成6个千,6个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千,即3000。
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采取讨论的形式。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说出得数。
5、小结。
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可以把几十看成是几个十,几百看成是几个百,几千看成是几个千,计算的结果就是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
三、练习。
1、计算。
8÷4 42÷7 30÷5
80÷4 420÷7 300÷5
2、一包糖共80块,如果分给2个人,平均每人分到几块?
人数 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
2 80÷2=
4
8
学生自己填数
学生自己填数
结论:分的人数越多,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越少。
170-90=80(页)
80÷4=20(页)
答:还剩80页没看,还剩20页没看。
4、口算练习。
四、作业。
书上第9页的第1题。
参观科技展字篇五
今日我和爸爸到科技馆去了一趟,首先以入眼帘的是一个非常大的球幕电影院。我们排队进去后发现非常大,里面一台主机,用的是360°无死角系统。我毫不犹豫的冲过了进去,里面的电影让我感到栩栩如生。片名为:《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随后我和爸爸来到了实验室,里面有让身体过电的试验,还有靠人体的摩擦产生的喷泉等,都非常的好玩。
二楼到了,进入二楼首先引起我兴趣的就是电磁秋千,他通过地底下的电磁圈产生的地磁力量,让秋千荡起来。(50公斤以下不允许乘坐)我也不知道我多少公斤,可能多可能少,我坐了上去,显然它带的动我。下一个是耗能体验,形象自行车,带动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使灯炮变亮,让人们感受到耗能的费力。我体验了一下,非常非常的费劲。下一个就是人体漫游,使人们了解自己身体的器官。电解质系统化的方法。我们还看了高压系统的演变。
我们可以看到环形闪电,电解质闪电,铁笼安全闪电,和科学实验,可以令人头发竖起来。 三楼到了,总体没啥好玩的,就是那个伦理非常多,还有就是激光的声音非常好玩。
四楼到了,好戏登场了,有意念力控制,意念力比拼,互动家庭系统,飞机电影舱,我还和别人比拼了意志力,我胜利了,我试验了飞机电影舱,非常的好玩。
时间到了,科技馆要停止浏览时间了。今天科技馆有非常多的好玩的,令我终身难忘。
参观科技展字篇六
科学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来的,必需要付出汗水与努力,而对于我们这样一群学生,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科学,去了解科学。于是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科技展览,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科学,感受科学的魅力,提高我们对科学的认识。
我走进大厅一看,这里可真大呀!我都不知道从哪看起,每一个地方我都充满了好奇,我仿佛感到了知识的大门正向我们打开。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科技作品和画卷、手抄报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科技展,也让我明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看着看着,我不由觉得自己太渺小,太幼稚了。我自认为平时也读了不少的书,知道的东西很多了。可不知道科学是这么神奇。
知识的海洋真是太大了,我懂的知识太少了,只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小水珠。难道我要仅仅满足于这一滴水珠吗?不,我要拥有整片知识的海洋!我们不能坐井底之蛙,不能骄傲自满,外面的世界还很大!
回到了教室,心想:这可真是特别的一天,一个跨越新世纪的一天!科学带给了我们种种方便,参观了科技馆,使我学到了许多,让我发现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用科学去创造更多为人类有用的科学仪器,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呀!
我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新鲜的空气就在前头。来吧,让我们好好学习,招手迎接未来吧!
参观科技展字篇七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 探索新知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 拓展应用
2、
一包糖共80块。
分给2人,
平均每人……
人 数
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
2
80÷2 =
4
8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参观科技展字篇八
科技……让我们展望未来,期待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哇!看!那就是科技馆!”同学们的脸贴在窗户上,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马飞进科技馆。提起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等,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敬仰。他们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科学家,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想着想着,我们走进了科技馆。
初入眼帘的,不是太空飞船,也不是火箭模型,而是同学们认真观察的样子,我感受到了一颗颗对科学热爱的心。
“瞧!这里有显微镜!”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往前挤。可我却对四周充满了好奇。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二楼。
这里的一切是那么奇妙。我东望望,西瞧瞧。只听见“砰”的一声响,我们的头齐刷刷的转了过去。一个大铁球正砸着一块并不怎么厚的玻璃,那位掌控铁球的叔叔无论怎么用力砸,也砸不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因为那是一种高科技的夹丝玻璃,是用来保护人们安全的。听到这里,我对科技馆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我迫不及待找到电梯,向三楼跑去。(原创投稿 )
眨眨眼,看见满天星光。我站在三楼电梯旁愣住了。仿佛我已不在地球母亲的怀抱里,而去了宇宙父亲的身旁。回过神来,向里走去。走进太空舱,感受一下睡太空舱的滋味;穿上宇航服,体验一下当宇航员的感觉;不知何时,来到了一个环形楼梯旁,我信步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