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了不起篇一
1. 感知轮子的作用。
2. 体验轮子自豪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环境中布置各种有轮子的物体的实物或图片。
2. 图片和磁带。
3. 从废旧杂志上剪下的各种有轮子的和无轮子物体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轮子的作用。
1. 蜗牛走路很慢,溜冰鞋来帮助它,乌龟走路很慢,滑板来帮助它。
二.听听轮子的自述。
1. 大家都说,轮子可以帮助我们“走”得快。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轮子自己讲的话,看看轮子会怎样帮助我们。
2. 结合图片讲述《了不起的轮子》。
3. 听完后,请有说说轮子是真样帮助我们。
三.分类活动。
1. 请幼儿按有轮子和无轮子,将准备的图片分成两类。
2. 请幼儿说说它们的不同,进一步感知轮子的作用。
3. 请幼儿添画轮子。
了不起篇二
1、尝试用重叠的画法画出小树叶的作用。
2、体验绘画的乐趣。
学会重叠画
把握树叶的大小和方位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水果成熟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很是美丽。在儿童的眼里,树叶不仅仅是一片树叶,它可能是一把伞,可能是一件美丽的衣服,可能是想象中的玩具。我们班的小朋友以有了画简单树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想他们能够画好不同作用的树叶,表现出丰富的想象能力。
1、谈话引出小动物。
“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树叶往下飘,地上落了许多小树叶。”
“小动物们都来捡树叶了,你看见谁捡起树叶干什么了?”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动物图片。
“来了一只小蚂蚁,它捡起一片小树叶当渡船。”
“捡哪片树叶呢?为什么?”(渡船是弯弯的,比蚂蚁大)
“渡船在小蚂蚁的哪里呀?”(脚下)
“奇怪了,小蚂蚁后面的一部分树叶怎么不见了?”(引导说出:挡住了,看不见。)
“来了一只小老鼠,它捡起一片树叶当雨伞。”
“捡哪片树叶呢?为什么?”(雨伞很大,有一条长长的柄。)
“雨伞在小老鼠的哪里呀?”(头顶上)
“奇怪了,小老鼠的.耳朵怎么不见了?”(挡住了)
“来了一只小刺猬,它捡起一片小树叶当帽子。”
“捡这片树叶好吗?”
“帽子在小刺猬的哪里呀?”(头上)
“奇怪了,小树叶的下面怎么不见了。”(被小刺猬的头挡住了。)
“来了一只小鹿,它捡起一片树叶当饼干。”
“捡哪片树叶呢?为什么?”(饼干很小)
“你怎么知道饼干在小鹿手里的?”(有一部分露出来,有一部分挡住了。)
总结:小动物捡起落在地上的小树叶,把它们当成各种各样有用的东西。但是,你们看,小动物有的地方被小树叶挡住看不到,有的小树叶挡住了小动物看不到。
就象xx小朋友站在我的面前,看得到老师的手吗?对,被挡住了。
“我们一起来帮这些小动物拍个照好不好?”
“卡嚓,拍好了,小树叶忘拍了,我们一起来画上,好吗?”
(边画边说,遇到小动物被它挡住了,看不到,不画。)
教师指导,留意幼儿画画时的言语。
请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画。
了不起篇三
我有一个跟我关系最好的朋友,她叫郭一景。他和我都在实验小学上学。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无话不说!
她张得很漂亮,个子很高。她的头发很长,而且是个自来卷。扎起来像个洋娃娃一样。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又黑又亮,像两颗珍珠一样。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一样。
她有一个特点,就是画画画得特别好。老师和同学都夸她画画得好,很了不起,像个小艺术家!
有一次,美术老师让大家画(我的梦),同学们一个个都有点怪怪的,有的同学在纸上画着没有尾巴的狮子,有的画着没有耳朵的兔子,还有的画着没有嘴的老虎……同学们看了,都笑了,有些笑得肚子疼,有些笑得眼泪都留下来了,有些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这时,一幅美丽的画从老师的手里展现在了同学面前,顿时,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赞叹道:“哇,好美的画,简直就像小画家画得!”画上面有蓝天白云,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跳舞,可爱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还唱着动听的歌儿!看到这幅画,我心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像她一样,画出这么美的画,那该有多好啊!要是那样,我也会和她一样,得到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的表扬!
了不起篇四
他,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并没有用他那失去的右腿来换取他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的双手以及那仅剩的左腿收购废品维持生计。我佩服他。
一天,我和妈妈买完东西刚要回家时,一个收废品的外地人骑着一辆脚踏三轮车缓缓地向我们驶来,可能是长时间在外地跋涉的缘故,他全身黑黝黝的。这时,妈妈想起家里还有一些废品没有卖掉,便把他叫住了。
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在前头领路,而他,就在最后跟着。我不经意回过头去看了他一眼,发觉他骑车的速度非常慢,我也没多想,以为他只是不太会骑车罢了,便转过身子继续走。“小妹妹,快到了吗?”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问我。“哦,快到了,你快点,别老慢吞吞的!”我没好气地应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到了我家楼下,妈妈先上去了。我也飞快地跑上二楼,当我转过身子看他,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双手撑着左右的墙壁,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跳着。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一个残疾人,是一个失去宝贵右腿的残疾人!“怎么了,小妹妹?”他的微笑又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哦,没,叔叔,您慢点!”此时,我觉得我的步子是多么沉重。
到了家门口,妈妈已经拿着废品在门口等着了,见他的腿后,妈妈也很惊异,连忙拿了些钱给他,这时,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他脸上再没有了笑容,变得严肃起来,说:“大姐,我不能要你的钱。”他接过妈妈手中的废品,从兜里掏出15元,说:“这是您卖废品的钱,收好。”说完,他就拿着废品走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我为自己原先的态度而感到愧疚,对他那坚强的毅力由衷感到敬佩。我不禁脱口说了句“叔叔,你真了不起!”。这时,他回过头来冲我微微一笑,啊!我顿时觉得那是世上最美的笑容!
他,一个残疾人,亦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诸葛孔明,您英姿飒爽,有勇有谋,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您名垂千古。
您与您的好友庞统,被称为伏龙凤雏,水镜先生曾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按天下”。
您就像一颗被埋在水下的夜明珠,被刘备挖掘出来,为了报答玄德的知遇之恩,您努力闪耀着绚丽的光芒。当您得知庞统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之后,不禁失声痛哭。可见,带有几分仙气的您也是那样的重情重意。
您在吴国曾为了火烧赤壁而接受重任——“呼唤”东风。看到这儿时,我真为您捏了把汗,呼风唤雨?连我们现代科技都要许多设备才能做到,更何况生在古时的您要空手“唤风”?原来,熟知天文的您料到往后三天会刮东风,才一口答应公瑾。您还深知公瑾的心思,早早地叫子龙来接您,您竟能考虑得如此周全,小女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我真的很为公瑾惋惜,要知道,他也是个文武双全的逸群之才,只不过一时被嫉妒冲昏了头脑,才会对您赶尽杀绝,相信宽容大度的您一定能原谅他吧!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您的欣赏与敬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对您的赞扬与肯定。
诸葛孔明,您的一生,充满波折,虽然壮烈,但也有遗憾,而您能扎根在我心中,是因为您的宏才大略和那个无比正直、善良忠诚的心。我会永远记住您,永远记住我们中华民族曾出现过这样一个伟大的智者!
诸葛孔明,您真了不起!
我的爷爷已经63岁了,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他喜欢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出行,因为他觉得骑自行车既方便又环保。
爷爷参加了宝山自行车骑游队,有十几个成员,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最大的已经81岁了。他们已骑自行车去过松江、浏河、青浦等地。最远的就数南京了,来回共有800公里的路程呢!
说起南京之行,爷爷颇为骄傲。爷爷说,他们边骑边欣赏风景,起早贪黑,共花了5天时间。但是中途也有两位老年人退出,乘火车回上海——他们是一个月前刚加入的成员,觉得太苦太累。但爷爷却坚持了下来,虽然他腿上因不慎摔跤受伤了,但是他从未有过退出的念头。毕竟岁月不饶人,一路奔波,有两个人得了感冒。其他老人没有把他们当成包袱,而是拿出自己最好的药细心照料他们,使他们不会掉队。这其中就有我的爷爷。
了不起篇五
;摘 要:以女性主义为主题的影视剧在世界的影视界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百花齐放的各种女性主义电影和剧作一直不遗余力地在挖掘并试图呼吁改变在男权制度下女性的“被凝视”的境况。其中,近年来的一部黑马剧作《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对女性主义的探讨可谓是非常深刻和标新立异的。本文从“凝视”理论的角度出发,揭示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主体性的构建。
关键词:《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女性主义;凝视理论
作者简介:卢云川(1979.9-),女,汉族,云南姚安县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女性主义”(feminism)一直都是文学作品和影视界追捧的热门主题,直到近几年,热度也不减分毫。毫无意外,“女性主义”成为韦氏词典评出的2017年度词汇。无论是针对特朗普大选的女性大游行(womens march),电影《神奇女侠》上映,还是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事件为导火索的“反性骚扰运动”,都让“女性主义”这个词热度只增不减。在影视界,从早年的《欲望都市》到近两年的《傲骨之战》、《大小谎言》、《使女的故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致命女人》等女性主义影视剧层出不穷,且口碑不俗。
在近年众多的以女性为主的影视剧中,《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绝对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美剧。它一口气拿下了第70届美国电视艾美奖最佳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编剧5个大奖。单从这些重量级的大奖,就可判断这匹当季的黑马不可小觑;它绝非一个许多观众和影评人眼中的家庭主妇成功转型为单口相声喜剧演员的励志故事。本文从“凝视”(the gaze)理论的角度剖析这部剧中女性如何从“被凝视”的境遇中跳脱出来,继而激发女性意识的觉醒的過程和意义。
一、“凝视”视角下的女性意识觉醒
米琪·麦瑟尔是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上西区典型的白富美。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产犹太家庭,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富家小姐。米琪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完美的规划:12岁找到适合的发型,13岁宣布要去布林茅尔上大学,20几岁嫁给帅气多金的富二代男友,之后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她的人生规划也如愿一一实现了,婚后的生活也是完美典范:家有豪宅,丈夫是家族企业高管,儿女成双。米琪作为完美家庭主妇,对自己的身材、容貌的管理也丝毫不松懈。她每天都要测量自己的腰、腿和脚踝的围度;每晚米琪都要等到丈夫睡熟之后悄悄起床卸妆,做面膜保养皮肤,第二天清晨趁丈夫还在熟睡之际起床化妆打扮,然后继续躺回丈夫身边,装作刚刚睡醒的模样,让丈夫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完美的面容。从拉康的“凝视”理论来看,此时的米琪的形象和行为是非常符合男权制度下被男性凝视的状态的;同时也呼应了主流商业影视剧从男权意识凝视视角对女性形象进行的塑造。“劳拉·穆尔维借助了拉康关于看( look)、凝视( gaze)作为欲望器官的眼睛的论述,……指出,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与叙事的基本构成原则,首先是男人看/女人被看;是建立在男人/女人、看/被看、主动/被动、主体/客体的一系列二项对立式间的叙述与影像序列。”(戴锦华:122,2004)
然而,米琪的完美生活被丈夫的出轨给彻底打破。一天晚上,米琪喝得酩酊大醉,来到丈夫之前经常做脱口秀的小酒馆(米琪丈夫的业余爱好是脱口秀演员,但是却完全没有天赋),醉醺醺地冲上舞台吐槽自己的狗血生活,没想到却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自此,米琪的舞台生涯拉开了序幕,也象征着主人公女性意识觉醒的开端。
随着米琪职业生涯序幕的拉开,她也和丈夫离了婚。再后来,米琪和前夫出现了复合的迹象。前夫要求米琪做出选择:舞台还是家庭?米琪毅然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舞台。此时,苏醒的女性意识主动第一次尝试脱离男性凝视,对抗夫权,开始建构女性主体。就在米琪表演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一个偶然的时机,忽然发现俨然坐在观众席中的父亲!身为大学教授的刻板的传统的父亲自然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女儿在公众场合满口荤段子。看到愤然拂袖而去的父亲,米琪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努力争取父亲的理解,尽管过程十分艰难。这个时候米琪的自我认知已经逐渐清晰,思想日益成长,虽然遭遇了强大的父权的凝视,也能够清醒地有意识地对抗,最后终于成功挣脱其束缚和制约。
二、女性意识觉醒后性别平权的实现
在米琪努力摆脱了夫权和父权凝视对其的影响和控制之后,影片最有意思、最精彩的、也是和其他女性主义剧作迥然不同的视角出现了。米琪通过母亲的保媒拉纤,结识了一位堪称完美的白马王子:帅气、高大、优秀多金的外科医生,最难得的是这位白马王子十分支持米琪的舞台事业。按照传统的剧情走向,米琪可谓事业爱情双丰收,她的故事也可以用“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迎来大结局。如果剧情就此打住,那这部剧就只是俗套的失意离婚妇女遇到完美先生重新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幸运的是,此剧给了观众一个惊掉下巴的安排。在米琪克服了事业上的重重困难之后,她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真正意义的巡演。在出发巡演的头一晚,按照男性凝视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轨迹,此时女主理应和自己的白马王子外科医生告别,诉说离别不舍。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米琪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去跟自己的前夫来了一夜情 。这个剧情安排是让观众大跌眼镜的。观众,不论男女,普遍认为女主就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亲手扼杀了自己美好的爱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此处如果把女主换成一位男性,一切似乎变得合理合情。在大他者也就是社会秩序的凝视下,男性的善恶仿佛都是合乎社会化的符号秩序的,而女性则不然。观众对米琪的这个“惊人”的举动的反应正如有一次她在舞台上说了“怀孕”(pregnant)一词,立马就被酒吧老板和台下观众撵下舞台,而男性喜剧演员则可以口无遮拦。“作为一位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家,劳拉·穆尔维将凝视解构为一种性别权力关系的运作。在经典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穆尔维指出,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性别权力结构在于,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背后通常是男性摄影师)凝视着女演员;在故事层面,女性不仅永远是等待着被男性拯救的客体。同时,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通过认同男主角的行动,进一步认同男主角的目光,借助影片中男性人物的凝视,坦然地占有银幕上的女性,在获得叙事快感的同时也体验到视觉快感。这一摄影机凝视女演员、男性角色凝视女性角色、观众凝视银幕的三重凝视关系,牢牢锁死了画框中女性的可能出路。”(刘昕亭:99,2018)
从这一点来看,观众认为米琪跟外科医生在一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此劇的匠心之处就在于剧情的走向完全打破了男性凝视的视角,把女主角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推到了最高点,同时也打破了男性凝视和大他者的凝视对观众的制约,转而把女性放在和男性同等样的地位来叙事。女性主义的核心是追求性别平权,男女平权即要承认男女平等的主体地位,即男女都有展现正义的勇敢和恶魔的力量的机会和可能。《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女性主义主题的影视剧作的就是让女主人公在剧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性别平权。在这一点上,同样获赞无数的同类别题材美剧《大小谎言》和《致命女人》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性别平权的探讨上远不如《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深刻和彻底。《大小谎言》里,一个恶行不断的家暴男人激起了小镇上数名女性的愤怒最终被这些女性杀死;《致命女人》用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方式叙述了三个出轨丈夫被自己的妻子设计杀死的故事。这两部剧里女主的力量均是被男性所激发的,而反观众多伟大的男性题材的影视剧作,几乎没有哪一位男性的主体建设是由女性激发而完成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女主米琪虽然一开始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由丈夫(男性)出轨后才现端倪,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女主人物身上的力量、信仰和不屈的精神等是完全自发的,均不是来自男性或者大他者的刺激,最终摆脱了男性凝视的束缚,彻底从男性的从属地位解放,实现了真实的自我意识觉醒,和真正的性别平权。
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和前夫告别的当晚米琪并没有如以前一样半夜卸妆,凌晨又化妆来保持在丈夫面前的精致面容。这个细节也暗示了女主已经从被男性凝视的视角下走了出来,摆脱了男性的凝视对女性的身体、思想的衡量和制约,脱离了“‘她只是欲望的能指,欲望的客体”这样的地位(戴锦华:124,2004)。
三、女性意识觉醒带来的能量传递
在夫权和父权制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与人之间正负能量的传递几乎是男传女,长传幼的。这一点在众多的影视剧作品中可见一斑。《大小谎言》和《致命女人》如此,惊世骇俗的《使女的故事》亦如此。然而在《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这部戏里,女主的觉醒却带动了大家纷纷地觉醒。米琪的妈妈曾经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半夜丈夫睡着才卸妆,清晨趁丈夫没醒就起身化妆的精致中产阶级家庭女性。女儿的变化也唤醒了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独自一人去到巴黎,租了简陋的公寓,在塞纳河边跳舞、喝酒,怀念她留学的时光。米琪和父亲赶到巴黎力劝母亲回纽约说:“妈妈,我很想念你”,此时母亲的台词是这样的:“我也很想念我自己”。传统的教授父亲在母亲的影响下,竟然戴起了巴黎小帽,在巴黎酒吧里和一群文艺青年畅谈艺术、哲学,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左派革命者。这里,能量的传递是倒过来的:女儿的觉醒唤起了母亲的觉醒,母亲的觉醒直接影响了父亲的觉醒。
四、结语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是一部探讨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主义作品。它成功地跳脱了男性凝视的视角,通过唤起女性意识的觉醒并最终实现女性的性别平权。在这个意义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堪称一部了不起的深刻的女性主义作品。
参考文献:
[1]戴锦华. 电影批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