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纯真童年字篇一
回忆,只是一种纪念。纪念那些已失去的时光,纪念永远回不来的纯洁。
——题记
“一二一”“一二一”好欢快的口号,好稚嫩的声音。一个小男孩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一蹦一跳向着前方走去。阳光下,一片金黄的光辉照射着,这两个纯洁的身影,不由让我回忆起了纯真的童年。
小时候,在老家有数不胜数的玩伴。但说起朋友,脑中浮现的总是一个又瘦又矮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和他在一起很开心,或许他很了解我喜欢玩什么吧。
小时候总喜欢跟他跳上跳下。一次院子里一种不知名的树上开满了花。从花瓣到花蕊,一点一点从纯白到淡红。一股股花香溢满了整个院子,一阵阵花香吸引了他。他擦了擦手,抱着树杆,一点一点往上挪。树在轻轻地摇晃,星星般的花漫天飞舞。那时候,不觉得美丽,只觉得很好玩,看看他,我手也痒了,学着他的样子抱着大树向上爬。我们在树枝上摇,整个天空下起了花雨。我们笑得很开心,笑声随着飞舞的花瓣充满院子。那时的我们,就像这花瓣一样纯洁。
小时候的我很爱哭,一点小事都要流泪。一天,我和他在一起玩,玩得很开心,就在最高兴的时候,我跌了个空。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一阵剧痛从脚跟传来。疼痛使我“哇”地一声哭出来,面前只一个模糊的他。他轻轻地扶着我,将我脸上的泪水拭去。顷刻,心中有一股暖流,缓缓抹了我的伤口,抚平了我的疼痛。觉得他就像大哥哥一样,照顾着我,照顾着我们之间纯洁的友谊。
“一二一”“一二一”他们手牵着手,慢慢成长……
纯真童年字篇二
回忆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是第一次去上学,第一次背上书包,第一次获得奖状,第一次认识了那么多顽皮、可爱的朋友,第一次看见爸爸妈妈随心所欲、无比快乐的心情,我很高兴有那么多的第一次。
小时候,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你追我赶,还吵闹不休的纠缠,害得家里乱成一团,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一想起就觉得自己真是幼稚可笑,撒娇卖乖,调皮捣蛋。
童年真是让人回味啊!如果能让我再返回童年,我一定要把时间紧紧抓住,让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我还想说:“什么是人一生用金钱买不到的,我现在才知道除了时间,还有童年。”童年,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把你刻在我心中。
纯真童年的600字记叙文3
童年,总像是嘴里的一个棉花糖,甜滋滋的;童年,如同嘴里哼着的一段小曲,是难忘的;童年是充满着欢声笑语,无忧无虑。童年宛如乐谱,谱写出一件又一件的趣事,童年是雨后的彩虹,是一本记忆的画卷,更是那最值得我们回忆的美丽时光。啊,童年,你是多么令人神往!时光催促着童年的脚步,缓缓而过。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童年话语,是令人最开心的,因为那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所说的话,既仿佛是一段美好回忆,又犹如一曲诗歌朗诵。既使人快乐,又叫人幻想时间流逝的模样。小小的时候,等待着一颗颗种子茁壮生根发芽,最终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这时,都在回味着发芽时的那样美好,那样的无忧无虑,那样的欢声笑语的童言无忌。
天上耀眼般得星星,像是童言无忌的话语,乐不可支的笑脸,是最闪亮的,是数也数不清的,我们都有着最活泼的童年。渐渐地我们长大了,回首过去,思念油然而生,思念那最纯真的笑脸,思念那最欢快的话语,思念那童言无忌这个词语用到我的身上。童年,是欢乐的海洋。在回忆的海边,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
童年是梦,梦出外婆的桥;童年是桥,接着未来的路;童年是路,使我们走近童年。童年是风,吹来朵朵天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暮看晚霞。
一段美好的路途,一段童年的乐章,乐章中的.彩虹,映出了我们我们五彩缤纷的明天:旅途中的照相机,记录下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纯真童年字篇三
一提到童年长辈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因为他们的童年是欢乐的,可童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念。
现在的孩子平时不是上网聊天就是和大堆大堆的作业打交道,生活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听一些自己根本听不懂的流行歌曲,跟着那些无赖的流行趋势不明不白的疯狂,过着根本不适合自己的生活。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明显的不如现在,但是是绝对的快乐,那时候我常常约上几个好友以排练节目为由去玩遍“天涯海角”。有一次,我们一行四人由于迷了路而闯入了朝天门,一看到大河,我们如鱼得水,迫不及待的来到河边,迅速脱掉鞋袜,我们时而在岸边疯跑,时而在岸边堆砂如山,路人见了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可我们全然不顾,甚至于手拉手来到齐膝盖深的水中对天大喊:“我们今生今世要做永远的好伙伴u”坐在岸边亲眼看到太阳一寸一寸地消失在天际时才依依不舍地准备回家。由于不想走路,又没有钱坐车,于是又想到了逃票,因为其中一个同学有月票卡,于是上车时一个个挨得很紧,第一个用完立刻交给第二个,直到我们全部安全上车后才缓缓地松了一口气。虽然回家后已经很晚了,还少不了不同程度的'责骂,但我们是快乐的,当时对我们而言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的了。我不知道现在一向“成熟”的大家还会不会做出这种“幼稚”的行为,也不知道兜里面放满零花钱的大家还会不会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骗取这“屈屈”的一元钱车费,但是我们的确如此。
我真心的希望现在的我们不要被过早的成人化的思想所笼罩。珍惜我们纯真的童年吧。
纯真童年字篇四
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所有的过去和记忆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光芒,我却在这光芒的后面,感到了沉重的苦涩和艰辛。我们出生于那个物质匮乏而精神昂扬的时代,此后走过了似真似幻的童年、如火如荼的少年、不尴不尬的青年、时进时退的中年时光。曾高唱“亚非拉人民要解放,自由的旗帜在飘扬,一起赶走帝国主义殖民列强,一起战斗奔向胜利前方”。那个年代,血总是热的。电影《创业》拨响了他们的心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时代水乳交融。《雷锋日记》封面那个戴着棉军帽、手握冲锋枪站在青松下的年轻人,成为多少人的偶像;一本《青春之歌》几乎被我们翻烂。而《英雄儿女》王成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永远让我们惊心动魄。
我们从小就接受忆苦思甜的教育。小学一年级语文中的一课是《翻身不忘毛主席》:“爷爷七岁去要饭,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把学上。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我们还经常被告知:“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被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孩子总是饥寒交迫。你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那么地幸福”。这一切使我们确信我们是在党和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滋润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幸福的儿童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那个年代,四季都是忙的。一到农忙季节,学校都停课下乡支农。除了放暑假以外秋收放秋假去割莜麦,拔麦子,打谷,挖山药,或积肥之类的活,尽管我们是小孩也是绝对不可能有闲暇的日子的。那时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却没见灾害的影子,也没参加过抗灾救灾活动。农民屋前屋后的野草一人多高,就是不长庄稼,不知什么地方遭了灾。肚子饿得呱呱叫,还要完成超额任务,说是只要思想解决问题,“精神可以变物质”。农活最繁忙的季节里各家也都要在自留地里忙,生产队的农活更是一样很忙,所以我们星期六下午回家一般情况下都要参加半天自留地的劳动,星期日就去生产队里去挣工分。干了一天下来,腰都伸不直,晚上疼得睡不着觉。但是我们坚信广播里传来的坚定激昂的声音:“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总之,我们这些小孩子所经历的以声讨和文字批判为主的相对温和的斗争方式,以及不太激烈程度的斗争。并没有破坏我们身处温暖世界的总体感觉。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是有幸福和灿烂的童年的,春天来了,和小伙伴们用村边的柳枝编枪,能做象鸟一样叫的柳笛【扭mimi】,声音回荡在山谷,可以引来各种鸟的鸣叫,很好听的。春耕季节帮爸妈种自留地,地边就是东河渠,热了就下水洗洗澡,清爽而舒适,很是美呀。放暑假时,我们带上筐去田野里去采野菜,打猪草。为了能买一本小人书,去南滩割草,秋天搂柴卖给生产队,一分钱一斤,然而到底还是没能如愿,好多年才买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本小人书。有钱人家的孩子有塑料手枪,我当然是不敢妄想的,就连一把普通的木头手枪都不敢做梦。只能自己和泥做一把泥的。到了晚饭后,村里的孩子都出来玩,村东一帮,村西一伙,模仿当时的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某些经典片段,不用导演我们也能演的像真的一样,不丢台词,也不知道累。
记得我们儿时,几乎没有什么像样子的玩具,男孩子玩的基本是打陀螺,打岗【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女孩子玩的就是踢毽子,跳绳子,跳格子,还都大伙一起玩捉迷藏,丢沙包、推铁圈圈等。玩的项目少得可怜,不过那时候的孩子一样玩得很开心和投入。每天一放学回家丢下书包就跑出去玩,直玩到家长大喊回家吃饭才会回家。我们穿的衣服、裤子、鞋,都带着补丁,穷啊。人们的穿着基本是清一色的蓝、白、黑,基本很少成衣销买,有的话也不是普通人能够买得起的。普通人家一般都是凭那时候发行配额的布票购买,买回布料自己做。记得那时候最好的布料就是:的确凉,能穿上这种布料那实在是太高级的了,我们真的不敢妄想。那时候的女孩子基本没人穿裙子,因为穿的太超前会被人说是资本主义思想严重,搞不好会被批判。
县里的电影放映队来我村放电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天黑了,开演之前,我们一些伙伴就去生产队的菜地里偷萝卜,茴子白,西红柿。漆黑的天,不知道哪个是大的,容易搬下来,凭经验用手瞎摸,摘了放在妈妈做的腰子(相当于背心)里,有时会弄得叶子哗哗响,突然听到地边有人高声怒吼,回荡夜空,原来是看地的老爷爷,我们马上做出反应,全都趴在地垄沟里不敢动了。等一会听没有动静了才慢慢爬上公路,这时才发现肚皮已经被西红柿汤弄的哪都是,哈哈,很好笑吧,等回家洗完了去看电影,已经早就开演了。
有时候还会有一些文艺宣传队来演出,大伙也都是兴高采烈地去观看,一般我都不会缺席的,因为那时候看电影看戏就是最奢侈的活动了。还有,那时候公社的体育活动也是一大盛事。每年公社的各个大队各单位篮球赛、乒乓球赛,都是大家很喜爱的活动,我从来都是不愿意错过观看的,尽管看不大懂,但是热闹啊。还有的就是民兵训练,队形,射击,还有反坦克的火箭炮。有一次在西海子边火箭炮射击,我就在射手后边不到五米远的距离。炮声一响一股气浪把我的帽子都吹的找不到了,气浪让我很大功夫没缓过气来,心还砰砰的直跳。那时候看民兵射击时,总感觉报靶员很是了不起,旗子刷刷一挥这边的记录员竟然就知道是几环了。呵呵,真的神奇啊!
当秋天来时,我们要帮爸妈把自留地的庄稼收回来。在休息的空当,环顾远山,秋天的景色真的太美了,五颜六色,那叫一个壮观。这个季节是全村男女老少都参加生产队的秋收,早上天刚朦朦亮,队长就放开喉咙喊人们出工,那时,中午饭就是生产队给做好了送到地里,那种野餐的氛围也是很惬意的。一上午的劳动早就又累又饿了,终于盼来了午饭,非常高兴,我们八、九岁的小孩挣五分工,我哥哥挣七分,母亲挣八分,唯一只有父亲是挣十个工分,大人给一斤的馒头,我们给七两的馒头,其实要在现在是很多的了,或许不一定吃得完。可是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地饿。确实是很累很辛苦的,下午的劳动一般是靠毅力来完成的,每次感觉筋疲力尽,拔麦子实在是拔不动了,双手起了泡,缕了皮,看到别人争先恐后地在干,自己也只好鼓一口气。真的需要想一想,之类的英雄才能坚持下来的。哈哈哈,那个时代,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
记忆里那个年代,能吃的零食好像只有几颗糖,一分钱买一、两颗,最多的是豆豆糖,因为颗粒小,所以一分钱能买到好多粒。有时候会偷点家里仅有的一点白糖吃,还有用挤完的牙膏壳换麦芽糖,也叫叮叮糖,那时候,能吃到一点麦芽糖就已经开心得不得了了。后来还有爆米花,那时候爆米花的人一来,孩子们就会听到熟悉的“嘭嘭嘭”的声音,这时候,大家都会带着自备的一些玉米、谷子、豆子之类的,还要自备木材,给一点人工费,就能吃上可口的爆米花了。
前不久看电视剧《北风那个吹》,看着看着便勾起了我的回忆,当男主角顺子听到村上大喇叭里唱起了《北风吹》时,从山坡上向下滑着爬犁去村庄时,深有同感。冬天我们经常去野外砍烧火柴,可是哪有啊,只是冬天拾一些牛马粪,还得一大早就得出门。秋天搂一些碎草,差不多拾满准备回家的时候,向村子的方向望去,太阳要落山了,红彤彤的,夕阳余辉洒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上,构成了一幅美丽而独一无二的画面。此时隐约听到从村庄的喇叭里传来熟悉的《北风吹》,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拉着小车车向村庄疾驰,回家的感觉真好。
纯真童年字篇五
每到寒假的时候,我就和妹妹去我家旁边的沙堆那里玩沙。
我们总会拿玩沙的工具去那儿,然后,我就会和妹妹来一个堆沙堡比赛,我们总要分出胜负,不然我们都不服气。
这次,我又跟妹妹来了一个一比高下。我要求出题,妹妹答应了,“我们来堆一个房子,看谁堆得最漂亮。”我说。
比赛开始了,我先用铲子往桶里装沙子然后,再给桶里的沙子添点儿水,然后,让干沙子变成湿沙子,最后,把沙子堆成一个房子就完成了。我看了看妹妹的:三角形的房顶上有几朵小花,显得格外精致。而我的房顶上只有一个烟囱。
我们一起找妈妈当裁判,妈妈说:“妹妹的很好,姐姐的还需要再努力。”我听了之后对妈妈说:“我一定会努力的。”妈妈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
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