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辅导课小学我的自画像篇一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这六要素和-谐地糅合到一起,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时间,在作文中往往用表示时间的词直接交代。如:“国庆之夜”。“星期天上午”、“前年夏天”等等。也可以通过景色描写交代时间,例如“天黑的时候”、“烈日当头”等等。
地点,在作文中往往用表示地点的词直接交代。如:“教室里”。“操场上”、“小河边”等等。
人物,是记叙文的重要因素。同一篇记叙文中,可以有多个人物,但必须有主有次,不能平均用笔。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否则事情就不完整。其中,“经过”是事情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写清楚。
把六要素合理地交代清楚,就能让读者明确地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同看一场完整的戏,或是听一个完整的故事。
最尴尬的一件事
人总有值得回忆的往事,我也不例外。一年前,也就是我读五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我还不能忘怀。
那天,太阳高悬,炎热异常,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却一个也不愿出去活受罪。沉闷的空气笼罩了整间教室。好动的我,想打破这死寂的气氛,于是高喊道:“咱们到走廊玩捉迷藏去。”在我的号召下,随着一阵叫喊声,女同学几乎全部到齐。
正当我感到疲乏时,哈!苍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捉到了一个。她乖乖地站在那儿不动。我首先摸摸她的腰,好哇!肥胖胖的,一定是淑美,准没错。主意拿定,我喊了一声:“淑美!”只听一阵笑声,我以为自己猜对了,还洋洋自得,顺手把手帕扯下来一看,啊?!我不看还好,一看差点没晕倒。“唉呀!”我惊叫了一声,原来我捉到的是教导主任,而不是淑美(幸好当时我还没打她的屁股)。
当时我连蹦带跳地一口气冲回教室,留下的同学幸灾乐祸地笑个不停,我真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进去,真是尴尬得无地自容。至今想来,还怪难为情的。
①文章的六要素交代得十分清楚:时间——一年前,“我读五年级时”;地点——教室外面的走廊;主要人物——“我”;事件——我和同学玩捉迷藏;事件起因——天气炎热,教室沉闷,“我” 想打破死寂的气氛。事件的经过——“我” 自愿先捉,胡乱中捉到的竟是教导主任;事件的结果——“我”尴尬得无地自容,其他同学幸灾乐祸。
②各要素交代简练清楚,文章有头有序,条理十分清楚。
要把事情说具体,首要的前提是对事情的内容有仔细的观察和充分的了解,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叙述的内容多做细致描述,让读者具体地知道“怎么样”。
发生在早晨的故事
当,当,当……时钟敲响了七下,提醒人们早该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小山的屋里,一片亮堂,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了整个屋子。时间不早了,可小山还在睡懒觉。
小山的爸爸生气了。他揪住小山的被角,紧锁双眉,大声喝道:“起床了,别睡懒觉,一天之计在于晨!”这时,一贯娇宠孩子的小山妈沉不住气了。她正在厨房里洗菜,听到小山爸的吼声,连忙丢下手里的篮子,连手也顾不得擦一下,三步并作两步直奔屋里,揪住小山爸爸的衣角直往外拖。到了房门外,凑着他的耳朵,轻声说:“别大声嚷嚷,让他多睡一会儿。”边说边摆手。
想不到,这几句话让小山妈发火了。她亮开了嗓门,像连珠炮似的吼道:“老师?在家里不用抬出老师来吓人!”她挺着胸,双手叉腰,逼近小山爸,满脸通红,脖子也粗了。
在一旁听着的外婆沉不住气了。她拄着拐杖,一瘸一瘸地挪近小山妈,喘着气说:“你太不像样了,哪有这样管孩子的?”边说边用手杖把地板敲得砰砰响。
①小作者认认真真地写出了多个“怎么样”,如时间怎样“不早了”——作者从钟声、阳光和人物的活动三方面把它写具体了,作文指导《小学作文辅导课》。
②习作对小山爸爸怎么生气,小山妈妈怎么沉不住气,小山爸爸怎么耐着性子解释,小山妈妈怎么发火,外婆怎么批评小山妈,小山妈妈怎么转变等都—一做了细致的交代,使文章的内容非常具体。
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能随意丢掉哪一部分,必须一步一步清清楚楚地都写出来。事情的经过有长短,但过程必须完整;不完整,内容就不清楚。
她得了风格奖
李丽是学校图书馆管-理-员。
一天,她值日,学校来了一批新书。她忙着协助老师登记、贴标签……忽然,她看见有一本书正是她急需的,连忙办了登记手续,悄悄地藏在书包里。
原来,这是一本《摄影艺术》。下星期,李丽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摄影大奖赛。有了这本书,摄影技巧又可大大提高一步了。
正在这时,王英走了进来。她一进门就问:“李丽,听说今天新添了许多书,有《摄影艺术》吗?”王英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李丽一呆,暗暗想,亏得我近水楼台先得月,要是让她先下手,我就遭殃了!原来,王英和李丽的摄影技巧旗鼓相当,水平不分上下,是这次比赛的对手。
想到这里,李丽不露声色地说:“不清楚啊!”王英在书架上从上找到下,从左找到右,哪里有这本书的踪影?她失望地走了。
回到家里,李丽捧着《摄影艺术》躺在沙发上看了起来。这时候,电视台正在转播足球比赛的实况,电视机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比赛是激烈的,友谊是珍贵的,名次是次要的。” 听到这里,李丽脸红了,耳朵热了,心跳得厉害。
但是,李丽真没法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吃晚饭了,李丽把憋在心里的话一五一十地倒了出来。妈妈说:“你怎么能这样,小小年纪竞会利用职权了,你太自私了。”听了妈妈的批评,李丽暗暗责备自己:我真糊涂,我被荣誉冲昏了头脑。她连忙放下碗筷,拿起书本奔出了家门。
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李丽哪顾得了这些,她连伞也顾不得拿,把书往怀里一塞,踏着泥泞的小路来到了王英家。
开门的正是王英。
她一看到气喘吁吁、衣服湿淋淋的李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李丽把书拿了出来,她才恍然大悟。王英正想说几句感谢的话,李丽扭身跑远了,消失在黑幕雨帘之中。
这次比赛还没有开始,可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李丽得到了风格奖。
①看文章叙述,读者便知道了李丽得“风格奖”是怎么回事。
②作者一步步写出了李丽思想转变的过程,内容清楚、完整。
写文章,光做到内容完整、具体、清楚是不够的,还要正确处理详略。没有详略,文章就突不出重点,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详略是表达文章主题的需要。详,就是周密叙述;略,就是概括表达。详写,是因为内容与主题直接相关;略写,是要保持事件过程的完整性,或烘托、映衬详写的内容。作文应以详写为主,略写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某一方面。
如何处理详略,要根据文章中心思想决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一般地说,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要精雕细刻,即详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该简略,即略写。
春游青山沟
春天是旅游的好季节。这不,前几天我就随妈妈和她单位的同志一道游览了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风景如画的青山沟。“青山湖”、“飞瀑涧”、“虎塘沟”构成青山沟三大景区。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无污染区之一。
汽车刚停,我们就急不可待地前往三大风景区之一的“飞瀑涧”。“飞瀑涧”是辽宁省最大的瀑布,它高32米,宽30米,气势极其宏伟。初次看到瀑布,心情激动极了。水从山的顶端直泻而下,水的撞击声震耳欲聋。同时,溅起巨大的水花,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不已。所以,称它为“飞瀑涧”一点都不夸张。这时我又环顾四周,一派春天景色:山下繁花盛开,一阵微风掠过,花香扑鼻而来。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枝繁叶茂,绿树成阴,还不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这里群山环绕,重峦叠嶂,青山滴翠。我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来到仙境,令人陶醉,令人感叹。
观。是呀,春天的秀色都呈现在这里了。那绿绿的大山,那清清的水流,那些五彩的石头,多让人留恋!难怪人们称“西有九寨沟,东有青山沟”。
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传说瀑布前方的仙女潭是七仙女
小学辅导课小学我的自画像篇二
帮忙学生了解自我的注意特点、培养自我的注意本事。学会调节和控制自我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资料,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下头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学习要专注》。
(二)学礼貌理
(1)教师读一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2)(分组讨论: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注)
(三)学生活动
1、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除了自我努力程度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教师讲的知识他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忙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
a、要用眼,仔细看。
b、要用耳,仔细听。
c、要用脑,勤思考。
d、要动口,敢发言。
e、要动手,认真写。
请记住: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走迷宫
能够让同学们自我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我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经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竞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3、做一做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本事差的特点,经过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训练时异常注意三点:
a、坚持良好坐姿:趴在桌上听讲容易疲劳,也容易影响身体的发育。
b、注意排除干扰:课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当自我注意力分散时,心理就要暗示自我,写出明显的警示语提醒自我。
c、怎样调节自我的课堂行为呢:人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刚上课时需要注意力转移,尽快转移到这节课上来。当我们听讲或思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当教师在抄板书的时候,我们能够放松一下;教师总结和归纳时,又要集中精力,把重点记住。
(四)总结全课
小学辅导课小学我的自画像篇三
1、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本事。
一、用实例引导思考
1、教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a.本市某小学的一位高年级学生,头天午时放学时,告诉教师有人欺负他。教师说明白了,没当场解决。第二天该生便在自家跳楼身亡。事后,家长、教师在日记中了解到他是因常受别人欺负想不开而寻短见。b.一所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因长期完不成作业,受到教师批评,放学回家用红领巾把自我系在门柄上勒死。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1)两名学生的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他们的死都和哪些因素有关?
(3)如果你是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会不会有稍微的疏忽和冷漠?
(4)两名自杀的学生都有一种怎样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二、拿子照自我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我
(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我时自我有怎样的表现?
(2)当教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我有怎样的表现?
(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
1、播放录象
2、学生阅读材料
3、学生讨论
五、写感受
小结: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能够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提高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辅导课小学我的自画像篇四
我们看到校园中许多女孩子总是兴高采烈,而男孩子却经常愁眉苦脸,这是德国《焦点》周刊在“可怜的男孩们”一文中刊登的内容。
其实,中国男孩也有许多难言之隐:一些孩子特别好动,而受到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批评、训斥。使他们感到惶恐不安,一些男孩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同学交往,而被教师和同学视不为易接近的对象,不受教师喜爱。由于家庭结构和转学等因素,男孩易受到不良习惯影响,道德品质不良。男孩比较马虎、粗心,不易考虑别人的感情,而被视为“不可理解”。青春期男孩心理障碍表现突出,性心理不健康居多。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男孩居多。许多男孩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学习困难。一些男孩女性化气质严重。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出现呢?
1、许多学校还在以分数为导向,要求学生循规蹈矩。美国心理医生迈克尔古里安谈对性别评价认为,如今在学校里人们已经把女生的行为视为榜样,并且以此标准来衡量男生。
男生对运动的渴望被视为不守纪律。
2、学校男女生比例失调,城市和农村各有不同。
3、在学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女生多于男生。
4、学校评选“三好”、“优干”、奖学金发放多偏向女生。
5、班主任中男女比例不平衡,女性多于男性。
6、学生的模仿对象不定向,在一些单亲家庭,男孩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男孩就从电视、录像或身边的男性中寻求模仿对象。
7、男女同校同班学习过程中,男女同学互相影响,女孩对男孩的欣赏或鄙视,会使男孩在男性特征培养上有所倾向。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制不足,许多流于形式,工作无效。
建议:
1、体育活动(如体操、跑步、玩耍……),能满足男孩们的运动欲望,释放充沛的运动能量,使体格健壮。
2、在课堂上应照顾男孩的特长和缺陷,对好动和内向的男孩多关心爱护。
3、由更多的男性来担任教育工作者和教师。
4、学生干部要多培养一些男孩,发挥他们的才能。
5、心理健康教育者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男孩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6、父母要帮助男孩培养理想的男性特征,多和他们谈心,促使他们增强责任感。
8、允许男孩在校闹腾,使男孩的过剩精力得到一定发泄,但发现打架斗殴现象要及时阻止,提高男孩的自律能力。
如果我们给男孩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活动空间,少纠正他们的缺点,多表扬他们的优点,男孩就会变得稳健、可爱和有能力。
小学辅导课小学我的自画像篇五
教育学生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遇事能宽容别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诚恳、友善、不计较小事、能体谅别人是宽容的表现;学会宽容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知道待人宽容是美德,是高尚的行为;遇事不斤斤计较,不做得理不让人的事,愿意成为一个宽容的`人。
录音机、轻音乐录音带、配乐录音故事:“将相和”。春意盎然的风景画两幅(一幅上色,一幅不上色)。
(一)导入:播放轻音乐(两分钟)
教师:同学们听到轻音乐时,心里一定感到很舒服。如果你刚才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听到这样的音乐,也会觉得不愉快减轻了一些。
(二)学文明理
教师:在集体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有些不愉快的事,经常是因为同学之间的误会或不理解而造成的。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请同学们听一听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故事。播放:将相和的故事。教师:刚才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千百年,就是因为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和廉颇的知错就改。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的仍旧需要像他们这样做。请学生分析李明和张丽的行为,并讨论他们的做法对个人和集体有什么好处。
(三)活动明理
1、请同学们选择(学生用书中的活动1)(三分钟)
2、出示风景画,请学生做对比后引出xx和xx的优点。
小学辅导课小学我的自画像篇六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这六要素和谐地糅合到一起,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时间,在作文中往往用表示时间的词直接交代。如:“国庆之夜”。“星期天上午”、“前年夏天”等等。也可以通过景色描写交代时间,例如“天黑的时候”、“烈日当头”等等。
地点,在作文中往往用表示地点的词直接交代。如:“教室里”。“操场上”、“小河边”等等。
人物,是记叙文的重要因素。同一篇记叙文中,可以有多个人物,但必须有主有次,不能平均用笔。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否则事情就不完整。其中,“经过”是事情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写清楚。
把六要素合理地交代清楚,就能让读者明确地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同看一场完整的戏,或是听一个完整的故事。
最尴尬的一件事
人总有值得回忆的往事,我也不例外。一年前,也就是我读五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我还不能忘怀。
那天,太阳高悬,炎热异常,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却一个也不愿出去活受罪。沉闷的空气笼罩了整间教室。好动的我,想打破这死寂的气氛,于是高喊道:“咱们到走廊玩捉迷藏去。”在我的号召下,随着一阵叫喊声,女同学几乎全部到齐。
正当我感到疲乏时,哈!苍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捉到了一个。她乖乖地站在那儿不动。我首先摸摸她的腰,好哇!肥胖胖的,一定是淑美,准没错。主意拿定,我喊了一声:“淑美!”只听一阵笑声,我以为自己猜对了,还洋洋自得,顺手把手帕扯下来一看,啊?!我不看还好,一看差点没晕倒。“唉呀!”我惊叫了一声,原来我捉到的是教导主任,而不是淑美(幸好当时我还没打她的屁股)。
当时我连蹦带跳地一口气冲回教室,留下的同学幸灾乐祸地笑个不停,我真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进去,真是尴尬得无地自容。至今想来,还怪难为情的。
①文章的六要素交代得十分清楚:时间——一年前,“我读五年级时”;地点——教室外面的走廊;主要人物——“我”;事件——我和同学玩捉迷藏;事件起因——天气炎热,教室沉闷,“我” 想打破死寂的气氛。事件的经过——“我” 自愿先捉,胡乱中捉到的竟是教导主任;事件的结果——“我”尴尬得无地自容,其他同学幸灾乐祸。
②各要素交代简练清楚,文章有头有序,条理十分清楚。
要把事情说具体,首要的前提是对事情的内容有仔细的观察和充分的了解,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叙述的内容多做细致描述,让读者具体地知道“怎么样”。
发生在早晨的故事
当,当,当……时钟敲响了七下,提醒人们早该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小山的屋里,一片亮堂,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了整个屋子。时间不早了,可小山还在睡懒觉。
小山的爸爸生气了。他揪住小山的被角,紧锁双眉,大声喝道:“起床了,别睡懒觉,一天之计在于晨!”这时,一贯娇宠孩子的小山妈沉不住气了。她正在厨房里洗菜,听到小山爸的吼声,连忙丢下手里的篮子,连手也顾不得擦一下,三步并作两步直奔屋里,揪住小山爸爸的衣角直往外拖。到了房门外,凑着他的耳朵,轻声说:“别大声嚷嚷,让他多睡一会儿。”边说边摆手。
想不到,这几句话让小山妈发火了。她亮开了嗓门,像连珠炮似的吼道:“老师?在家里不用抬出老师来吓人!”她挺着胸,双手叉腰,逼近小山爸,满脸通红,脖子也粗了。
在一旁听着的外婆沉不住气了。她拄着拐杖,一瘸一瘸地挪近小山妈,喘着气说:“你太不像样了,哪有这样管孩子的?”边说边用手杖把地板敲得砰砰响。
①小作者认认真真地写出了多个“怎么样”,如时间怎样“不早了”——作者从钟声、阳光和人物的活动三方面把它写具体了。
②习作对小山爸爸怎么生气,小山妈妈怎么沉不住气,小山爸爸怎么耐着性子解释,小山妈妈怎么发火,外婆怎么批评小山妈,小山妈妈怎么转变等都—一做了细致的交代,使文章的内容非常具体。
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能随意丢掉哪一部分,必须一步一步清清楚楚地都写出来。事情的经过有长短,但过程必须完整;不完整,内容就不清楚。
她得了风格奖
李丽是学校图书馆管理员。
一天,她值日,学校来了一批新书。她忙着协助老师登记、贴标签……忽然,她看见有一本书正是她急需的,连忙办了登记手续,悄悄地藏在书包里。
原来,这是一本《摄影艺术》。下星期,李丽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摄影大奖赛。有了这本书,摄影技巧又可大大提高一步了。
正在这时,王英走了进来。她一进门就问:“李丽,听说今天新添了许多书,有《摄影艺术》吗?”王英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李丽一呆,暗暗想,亏得我近水楼台先得月,要是让她先下手,我就遭殃了!原来,王英和李丽的摄影技巧旗鼓相当,水平不分上下,是这次比赛的对手。
想到这里,李丽不露声色地说:“不清楚啊!”王英在书架上从上找到下,从左找到右,哪里有这本书的踪影?她失望地走了。
回到家里,李丽捧着《摄影艺术》躺在沙发上看了起来。这时候,电视台正在转播足球比赛的实况,电视机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比赛是激烈的,友谊是珍贵的,名次是次要的。” 听到这里,李丽脸红了,耳朵热了,心跳得厉害。
但是,李丽真没法使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吃晚饭了,李丽把憋在心里的话一五一十地倒了出来。妈妈说:“你怎么能这样,小小年纪竞会利用职权了,你太自私了。”听了妈妈的批评,李丽暗暗责备自己:我真糊涂,我被荣誉冲昏了头脑。她连忙放下碗筷,拿起书本奔出了家门。
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李丽哪顾得了这些,她连伞也顾不得拿,把书往怀里一塞,踏着泥泞的小路来到了王英家。
开门的正是王英。
她一看到气喘吁吁、衣服湿淋淋的李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李丽把书拿了出来,她才恍然大悟。王英正想说几句感谢的话,李丽扭身跑远了,消失在黑幕雨帘之中。
这次比赛还没有开始,可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李丽得到了风格奖。
①看文章叙述,读者便知道了李丽得“风格奖”是怎么回事。
②作者一步步写出了李丽思想转变的过程,内容清楚、完整。
写文章,光做到内容完整、具体、清楚是不够的,还要正确处理详略。没有详略,文章就突不出重点,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详略是表达文章主题的需要。详,就是周密叙述;略,就是概括表达。详写,是因为内容与主题直接相关;略写,是要保持事件过程的完整性,或烘托、映衬详写的内容。作文应以详写为主,略写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某一方面。
如何处理详略,要根据文章中心思想决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一般地说,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要精雕细刻,即详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该简略,即略写。
春游青山沟
春天是旅游的好季节。这不,前几天我就随妈妈和她单位的同志一道游览了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风景如画的青山沟。“青山湖”、“飞瀑涧”、“虎塘沟”构成青山沟三大景区。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无污染区之一。
汽车刚停,我们就急不可待地前往三大风景区之一的“飞瀑涧”。“飞瀑涧”是辽宁省最大的瀑布,它高32米,宽30米,气势极其宏伟。初次看到瀑布,心情激动极了。水从山的顶端直泻而下,水的撞击声震耳欲聋。同时,溅起巨大的'水花,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不已。所以,称它为“飞瀑涧”一点都不夸张。这时我又环顾四周,一派春天景色:山下繁花盛开,一阵微风掠过,花香扑鼻而来。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枝繁叶茂,绿树成阴,还不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这里群山环绕,重峦叠嶂,青山滴翠。我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来到仙境,令人陶醉,令人感叹。
观。是呀,春天的秀色都呈现在这里了。那绿绿的大山,那清清的水流,那些五彩的石头,多让人留恋!难怪人们称“西有九寨沟,东有青山沟”。
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传说瀑布前方的仙女潭是七仙女玩耍洗浴的地方,而那大大的“石阵” 则是王母娘娘“镇水” 的石头等等。这些传说为美丽的青山沟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我爱青山沟的花草树木,更爱青山沟美丽的春天!
①详略得当。小作者对“飞瀑涧”景观进行了细致观察,从山上写到山下,从花草树木写到崇山峻岭,而对其他景色一笔带过。
②记叙顺序清楚,较好地安排了文章结构。
平铺直叙地叙事,虽然能把事情写清楚,但不生动,很难吸引人。很多小朋友爱看刑侦题材的影视剧,原因之一,就是故事悬念多、情节曲折动人。大家在作文时,如果能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得曲折生动并合乎情理,就会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一般地说,要使文章情节曲折,应尽量通过描写记叙,让读者意识到三种情况:第一,疑惑。读者有了疑惑,就会专心地往下看,以解决心中的疑问。第二,意外。写到意外之事,但必须在情理之中,不能不着边际。第三,困难。包括自然的、物质的、人为的……写出困难,不仅突出了所记事情的意义和人物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且会从一个侧面说明事情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增强叙事的曲折性。
公鸡“逗”我
星期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节目,从外面传来奶奶的声音:
我走出房看了看,那只公鸡正在院子西面捡食吃呢。我便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花墙后面等待机会。我坐在那里,透过花墙上的洞监视着那只公鸡的一举一动。过了一会儿,那只公鸡也许吃饱了,就喔喔地叫了几声。几只母鸡慢慢地向它走了过去,我这才明白,原来它在招集“人马” 呢。
那只公鸡先向四周望了望,大概是没发现什么反常情况,便向南墙踱去。我一看它要逃,赶紧跑到院外,从墙外的木头堆上捡了根儿半米长的木棍等着它。
一会儿,公鸡飞上墙,又叫了几声,好像是叫几只母鸡行动快点儿。等母鸡也飞上墙,它就率先跳了下来。就在它要着地的一刹那,我使出全身的力气把木棒抛了出去。那棍子旋转着冲向公鸡,不料,公鸡非常机灵——翅膀一扇,一下就飞了起来,轻松地躲了过去。
我一看没打中,立刻就向它扑了过去,它撒腿顺着胡同往西跑,它的“手下”也随之四散而逃了。我没理它们,只盯着它们的“头儿”。
我明明看到那只鸡下了土坡,可等追过去,却连它的影子都没看见。
站在土坡上,我东看西看。忽然听见南边砖垛那儿有鸡的叫声,我连忙跑过去看,却是别人家的鸡。这时我又发现西面有一堆烂麦秸——会不会钻到那里面呢?我便踩上去找,“噗”的一声,吓了我一跳。我顺声望去,原来正是那只公鸡,它又跑了。
也许是歇够了,它跑得如箭一样快,不一会就到了马路上。等我撵到那儿,又找不着它的影儿了,我就向前一点一点地搜。忽然,我发现靠墙的玉米秸的洞里闪现着红色。等我逼近那个地方仔细一瞧,啊,正是那只公鸡!
①故事情节曲折。从院内到院外,从土坡到马路,在抓鸡过程中,作者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地错失良机,使读者也禁不住跟着着急。
②以公鸡的活动——一个“逗” 字为线贯串全文,叙事井然有序。
③文章题目新颖,引人入胜。
立意深刻,文章才有价值,才会给人以好的启示。古人云“诗言志’、“歌咏情”,说的是写作的目的在于表达思想感情、揭示社会生活意义。许多古代文章,之所以留名百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文章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生活意义,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否则,早就被人当成废纸扔在一边了。
为了使文章有价值,就要注意挖掘中心思想所能蕴含的意义,避免写出的文章是简单的事情记录。
写出事情的意义,可以直接点明——可以通过人物对话自然地点明,也可以用心理活动或想象等形式反映出来。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只母鸡的故事
去年春天,奶奶从市场上买回三只小母鸡,一只周身雪白,通红的冠子,虽冒出不多点,却像白雪中熊熊燃烧的一团火苗,十分鲜艳夺目,那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姿态,更是有趣!一只像黄绒球,老爱伸长脖子,有一对好奇的圆溜溜的大眼睛,一副无忧无虑的憨样,活泼可爱。这小黄鸡还是一个“马屁精”,整天不离白鸡左右。这最后一只黑不溜秋,活像一团黑炭——黑眼睛,黑嘴巴,黑爪子,样子甭提多难看了。这只小鸡还是个跛子,整天沉默寡言,总爱在屋里踱不成样的方步。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三只小母鸡在奶奶无微不至的精心照顾下,总算长成了三只大母鸡。
今年入春以来,白母鸡便不时钻入鸡窝,待它跳出窝时,总会时而昂首高歌,时而俯首低唱,犹如一位初次登台的抒情歌手。奶奶天天去鸡窝旁,总能笑眯眯地从窝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蛋来。黄鸡仍旧习难改,总见它又蹦又跳,欢快地跟在白鸡身后。黑鸡则溜到院中“散步”。
近来,奶奶在喂食时,手中多了一根木棍。她先把黄、黑鸡撵走,优待生蛋的白鸡先吃。狡猾的黄鸡见奶奶一转身,便跑到白鸡跟前咯咯咯直叫唤。白鸡总慷慨大方地把大米分给黄鸡,留给黑鸡的就只是残汤剩水了。后来,奶奶为了公平,索性将食物分成三份。白鸡吃大米,给黄鸡和黑鸡食谷糠。可黄鸡总能凭“老关系”搭着白鸡的福,享受“美味佳肴”。
日子一天天溜走,白鸡同以往一样,悄然钻进鸡窝;出鸡窝时,总是昂首挺胸,大踏步地向前走,就像老练的歌唱家在引颈高歌一样。奶奶早听惯了这叫声,总是笑眯眯地用美食优待白鸡一番,又笑盈盈地拿着鸡蛋走了。可黄鸡总能待奶奶一走,准时跑来分享美食。黑鸡呢,却仍若无其事地在院中溜达。
转眼到了奶奶的生日,当然要杀鸡了,奶奶选定了又黑又丑又跛的不生蛋的黑鸡。这当然是我意料中的事,但我的心仍有些不平。宰鸡那天,奶奶微微颤动着手,从黑鸡肚子里掏出一连串鸡蛋籽,其中最大的一个已经硬了皮。我一见,心里早酸酸的了。我眼睛有些模糊,可我仍看见奶奶的手也似乎抖得更厉害了。
这天晌午时分,白鸡蹦出鸡窝,犹如一只凯旋而归的常胜将军,在奶奶面前走来走去高唱凯歌。黄鸡仍一声不响,待奶奶一走,飞跑到吃食处,得意扬扬地分享起大米来。奶奶呢?在鸡窝里摸了好半天,鸡蛋一个也没有摸到,却沾了一手鸡粪。
唉,我早已不平的心更酸酸的了,瞧瞧奶奶,木然地走了,早没有往日的笑容。
唉……
①含义深刻。三只母鸡中,惟一下蛋的黑鸡之所以被错杀,是因为奶奶一开始就犯了以貌劝鸡”的错误。联系生活实际,这个教训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②情节构思巧妙。欲扬先抑,结果出人意料。
③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④白鸡善于表白,黄鸡善于讨好,黑鸡其貌不扬、老实巴交但实干,默默奉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能在这三只鸡身上找到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