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论语字篇一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1、诵读2、合作探讨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朗读磁带、幻灯片
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须坚强并且有仁爱之心,并能坚持到底。
d、“岁寒”章: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存,不畏艰难。
e、“子贡问”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4、小组内交流每则文意,领会蕴含。
5、教师抽查学生翻译难句
6、学生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7、学生跟着录音轻读,尝试背诵。
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背诵课文
1、注音、释义:
说信愠三省
2、翻译句子: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类每则内容大意。
2.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
指导学生运用“__________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
教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
(1)成语类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①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
(1)“学而”章
明确:“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义。
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
(2)“温故”章
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结合孔子的思想谈谈。
明确:《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3)“诲女”章
明确: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
明确: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对这一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有可取则予肯定,说错了的(有可能误解句意)要纠正。
(5)“岁寒”章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
明确:何晏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这是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2.从“我的学习方法”或“我从《论语》学到很多”两个题目中任选取一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引用论语或格言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字数500字左右。
完成写作练习
《论语》十则
学习方法:1、3、4、
学习态度:5、6、7、
修身做人:2、8、9、10、
课后反思:
论语字篇二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3、未知生,焉知死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言必信,行必果。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3、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7、小不忍,则乱大谋。
1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字篇三
论语座右铭(精选30句)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论语座右铭,欢迎大家阅读。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9、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处:《论语》
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处:论语
1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
16、君子不器。
17、与朋友交而不信。出处:论语
1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出处:论语述而
2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出处:《论语公冶长》
22、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4、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
25、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27、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
28、雍也第六 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
29、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