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火车字篇一
1、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舞曲的热烈、欢快情绪,加强学生对生活与艺术之间联系的关注,培养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2、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x,x-,xx三种音符时值的感受认识,并学会在音乐活动中加以运用。
3、采用听、唱、跳、创、演、评等多种音乐艺术表现手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个人潜能,培养合作创新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1、能体会歌曲《火车波尔卡》的情绪(欢快、活泼),让学生在欢愉的音乐氛围中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2、“x-、x、xx”三种音符时值的感受认识。
教学课件及打击乐器:响板、串铃、沙锤
(一)1、谜语导入:身子长长似条龙,从头到尾节节通,一日千
里轰隆隆,运输线上日夜忙。――打一交通工具
2、欣赏火车图片
3、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引出课题:快乐的小火车
(二)创设情境――快乐的小火车(托马斯)来到我们的快乐课堂
1、出示节奏火车票
2、学习节奏型:x x | x x ‖
x ― x d‖xx xx | xx xx ‖
3、出示打击乐器:响板、串铃、沙锤
4、按节奏型敲击打击乐器
(三)打击乐表演
1、分组练习
2、轮奏表演
3、模仿火车行进的声音
每组学生手搭肩膀,随歌曲《火车轰隆隆》模拟开火车。
(五)总结
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把火车开的很好,都是个优秀的火车司机,这次愉快的旅程就这样结束了,真希望下次还能搭乘同学们开的小火车去更多的地方。让我们把快乐的火车开回到教室去吧,记得要做个文明的司机哦!
小火车字篇二
黄浦江由南向北,流经“杨树浦底”的附近时,有个东北方向的拐弯。于是,浦西沿岸的一段形成了“河套”地。过去的上海人,以河套地南北两端的江岸为顶点,开掘了一条运河,运河的两头联通黄浦江。从此河套地便成了江中的小岛,小岛成弓形。这个弓形的小岛,便是黄浦江中美丽的复兴岛。过了复兴岛,离吴淞口也就不远了。
复兴岛的南北两端,用桥联接了浦西。小岛的南端有个市轮渡,市轮渡往返于小岛和浦东。浦东的岸边有一个小小的集镇,这个集镇便是高庙镇。
浦东高庙的过去,以拥有小火车而闻名于上海滩,几乎家喻户晓。小火车往返于高庙与川沙县城之间。
浦东的小火车铁路,西面始于高庙镇,东面直到川沙县城,铁路全长好几十里地,途中设有不少的车站。这条小火车线路的名称,叫“沪川线”,它也许是我国第一条,国人投资建造的小火车客货运输线路。
小火车实际上是缩小了的普通火车,我所看到的小火车是蒸汽机火车。这是因为它与普通蒸汽机火车相比,除了尺寸上小了些外,其余部分几乎统统一样,包括客车车厢、货车车厢以及车站、铁路设施等。
高庙镇小火车站的隔壁是市轮渡,小火车站前的广场是通往市轮渡的必经之路。广场另一侧的不远处,有个汽车站,汽车行驶的道路与小火车的铁轨成十字形。因此,小火车站的.广场,自然就是这个水陆交通枢纽的中心。广场里不仅行人众多,而且还云集了浦东、浦西各路的小商和小贩。
云彩飘走了,太阳露了出来,夏日里的车站广场热的够呛。卖粥的大姐姐手里摇着“老蒲扇”,驱赶叮在咸菜上的苍蝇,自己却热得满脸通红;卖凉茶的老阿奶头戴草帽,轻轻挥动手中的“老蒲扇”,在等候口渴的客人到来;卖棒冰的小阿哥,“赤膊”高喊棒冰的凉爽,自己却热的满身大汗;卖鱼的老阿爹,躲在阴凉处的一个角落里,不厌其烦吆喝着自己捕来的小鱼、小虾,“五角一盆,条条活络;五角一盆,条条活络”。行人虽多,但也匆匆,问津者很少。包括我在内,宁可走的口干舌燥,不舍得买杯凉开水喝,尽管只需一分钱。
一阵阵的汽笛声,随风吹进了耳朵。这是小火车的鸣笛声,清脆悦耳。我连忙奔向广场外的铁路道口,只有站在道口边,才能近距离观看到小火车。
特意来到浦东高庙镇,就是想目睹小火车的模样。此刻,愿望的实现就在眼前。
道口的栅栏已关上,一列小火车正在驶出车站。只要站立在道口的边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车上的大概。火车头上那个“抄煤”的师傅,赤了膊一抄一抄地往锅炉内添加煤炭,透过小火车车厢上的窗户,还能看见车厢内乘客的身影。
小火车喘着粗气缓缓地驶向前方,速度渐渐地快了起来。不一会的功夫,它远离了我的视线,驶进了茫茫的田野。
自从十八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社会随之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自从十九世纪的英国人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车,即国人俗称的“火车”,使其在铁轨上行驶,人类的交通工具和道路发生了变革。火车的缩小版——小火车,作为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工具,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曾经的小火车站已改建,改成了如今的汽车站,小火车不知去了何处?铁轨被拆除了,路基改建成了马路。茫茫的田野也已成为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公交汽车替代了原先的小火车,线路仍然是“沪川线”。
上海小火车的历史就此结束。不过,城市里新一代轨道交通的建设,正方兴未艾。
小火车字篇三
当时我只有五岁,海门镇的中心在城门头的周围,马路桥以西的广大区域,除了点缀着台州物资局、百货大楼、海门机床厂、海门制药厂、台州化肥厂、区公所,等一些行政企事业单位外,其它就是连片的农田、棉花地和菜畦。许多人不要说看见过火车,甚至连听也没有听说过火车这个词汇。因此,当听到浙江水泵厂举办小火车展览的消息后,真是万人空巷地跑去参观。
我因为父母工作忙,当然只有羡慕地听别人复述的份了。展览会过了五天,听说明天就要结束了,邻居陈先生姆指着我对我奶奶说,你也带他去看看啊!千载难逢的机会了。我奶奶扭过头来问我,你想看?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又点了点头,现在回忆起来恐怕不下于十几下吧。我奶奶走进屋里去了,我以为她等一下出来就带我去,因此,眼巴巴盯着门口唯恐看走了眼,想不到她老人家忙这忙那,根本没有出来。吃过中饭,她又因为什么事干脆走出了大杂院的大门,我只得把这个念头拋到一边。
我父母说晚上晚睡觉要点灯花费煤油,因此我每天都是早早地上床了的,朦朦胧胧中,我发觉自己已经来到了小火车展览的地方,只见前面是一层一层的大人后背,我只得在大人的.双腿之间挤来挤去,人还没有挤进去,被我奶奶拍醒了。听说奶奶要带我去看小火车,我兴奋得一骨碌地爬起来穿整齐衣服,等奶奶把我背上出门。
那天晚上虽然暗沉沉的没有月光,但暗沉沉也没有罩住我的兴奋劲儿,尤其是看着街上那些打着手电筒川流不息的行人,我的心里就更觉得非常幸福。这些人肯定是去参观小火车或者是回来的人。我紧紧地搂住奶奶的脖子,就好像怕她老人家跑了似的,只盼着奶奶早一点到小火车展览的地方。奶奶当然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她一边叫我手臂放松些,一边双脚仍然有条不紊地不断迈出,距离就这样在我奶奶脚下一步步缩短了。
只听到前面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我抬起头来看,不禁热血沸腾起来,这么高的空中小火车是怎么爬上去的?这么小的小火车人也钻不进去,它是怎么自如地在铁杆子上驶来驶去的?我瞪着炯炯有神的双眼,一眨不眨,好像有十万个为什么在我脑子里转悠,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时间,比我们来得晚的人都断断续续地走了,旁边一个人还打了一个哈欠,这时候奶奶问我,我们回去吧?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睛,等到清晨朝阳从窗玻璃外照射进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什么时候已经睡在了暖烘烘的床上了。现在听到电视里火车鸣笛,一时间竟想不起来当时小火车有没有鸣笛声。小火车展览的时间后来又延长了五天,听说热闹的程度不减以前。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白云、椒江、台州、浙江乃至全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几层、二十几层的高楼大厦,在白云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高速的动车组也延伸到台州境内,已绝非小火车的时代可以比拟的了。尽管这样,我仍然常常怀念起这个童年时期的美好印象。后来我无意中曾对别人说起过小火车展览,那个人说他多次参观过这盛况空前的展览,这个地方过去是浙江水泵厂食堂,现在改建叫中山广场。
我乘坐在他自行车后面,一路穿过繁华的中山西路,这天广场正在文艺演出,几十个观众看着台上演员唱歌跳舞,出售商品。
绕有兴趣的我们也下去看了,直到结束,那个人又把我送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