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人物字高中人物积累篇一
记忆中,那个坐在食堂玻璃窗后的老阿妈,那抹温柔而又孤独的目光,总让我无法忘怀。
学校食堂似乎永远是一个令人无法满意的地方,总有一些同学抱怨,总有一些同学抵触,甚至不愿与食堂员工和睦相处。我,自然也不例外。
在食堂打饭时总是挑三拣四,从来不会也从来不曾想过要对玻璃窗后的打饭员工笑脸相迎,有时还不免要争辩几句,似乎在内心深处,想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然而对于学生的无礼,这些来自外地的员工们却似乎从未表现出介意的神态,只是默默地劳作,眨眼间,一天便过去了。
回想过去,我确实记不清是在何时,这种状况突然改变了。依稀记得,是从我不经意间的微笑问候开始的。
有一天傍晚,我疾走在蒙蒙天、淡淡雨中,远处的山早已隐匿于晦昏的夜幕下,清冷如斯。只是那天我怀揣着一副美好的心情——大概是因为考试成绩的进步。
我快步冲向即将关闭的打饭窗口,如同往常,最后留下的依然是那位老阿妈,那位矮小苍老、沉默寡言、略显孤独的食堂员工。我端着餐盘,也如同往常,正准备要转身离开时,但又如同著名作家张爱玲说的那么偶然,我抬头望向那位老人,她双眼中流露出的孤独,她目光的呆滞,突然间深深地震撼了我,一股莫名的怜悯之情,霎时占据了我的大脑。电闪石光间,我突然很想,很想把自己刚刚涌起的喜悦与她分享。而我,也这样做了。
她木讷地站着,直愣愣地望着我,嗫嚅着,似乎想说些什么。我被她盯得有些不好意思,然而内心却和她一样翻滚着受人尊重时的激动。
我只是这么随口的一句话,却让她如孩子般不知所措;只是这么无意的一声问候,却能让她呆立着回味良久;只是这么一次微笑,却能在她历经沧桑的心中掀起波澜。这无非是一份太过于平常的尊重与关心,不知是否曾那么深刻地温暖过她孤独的心,在那么久那么久前的冬夜,在那么远那么远的以后。
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眼前的不仅是一位为我们打饭的员工,玻璃窗后的不是一位麻木冷漠的老人,而是一位同我们一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何她要孤独地漂泊在异地他乡,只是不知道她的家人是否也深深地牵挂着她,只是不知道望着青春年少而又无知无礼的我们,她会发出怎样的叹息与宽容。
于是,从那次以后,每当我再遇到那位老阿妈,我总会向她微笑问候;每当我步履匆匆想要转身,总有那么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在背后默默望着我;每当我失意不愿多说话时,在那扇小小的玻璃窗口,总有那位老人最真诚的关怀和注视,此时无论有多么伤心,我也必定向她报以微笑。而我,也总是能从这种关心与尊重的给予中,收获纯真的快乐与满满的幸福。
我们就这样相识了。一天一夜里,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在仅仅是五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建立了超越年龄的特别的友谊。一笑一视间,我们在这种付出与给予中,也都同样感动着自己,悦纳了生活的考验。对她,是这座陌生冰冷的城市;对我,是这场残酷而又决绝的高考。
高中人物字高中人物积累篇二
初中遇到位好老师姓周是班主任教数学,她居然占用一周数学、自习课的时间给我们念一本小说,声情并茂地念,念到潘冬子时,我呆呆地听入了神,想起了李敏,想着想着泪水就流到桌面上了。
后来看电影《闪闪的红星》,银幕上的潘冬子长得太像李敏了,简直是一模一样、一样的俊美、一样的让人感动。
小学同学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李敏。
几十年过去了,近些日子李敏的模样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在我的梦里浮现:他的双手捧托着两脸,露出两只清冽亮晶晶的眼睛,偏着头,探视我头上的白发,他的心思难以琢磨,仿佛是要引着我的心魂回到年少的时光,回到我们天真无邪的欢乐和友谊里。
我们小学的时光真是人生的天堂,是人生天真烂漫的天堂。每一片飘落的树叶始终回不到它最初的地方,就像我们回不到年少。童年是人生最珍贵的阶段,是人生最愿意返往的阶段,也是可以用人的一生、用人的衰老的一生回忆和怀念的阶段。像是我们生命所有的美好和精华都留在哪儿了。
我们上学不像现在,背着书包剩下的事情就是上学校去玩了。上学作为玩的借口真是太正当不过的理由了。话又说回来我们那时学也没啥正而八经好学的,譬如我们一年级的语文书翻开第一课五个字——“毛主席万岁!”后面这个“!”像棒槌的东西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老师写在黑板上也只是一竖加一点,额外学会了三个字“感叹号。”听她说:意思是我们当小学生的念这五个字时要带着感情大声朗读。好像别人活一万岁需要我们为他展劲一样。最后一课呢多了五个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后面还是有一个“!”像棒槌一样的东西,孩子们一高兴:“哇!感叹号。”老师说:“错了,这里是惊叹号。”孩子们惊得张大了口。是不是嘛,没啥好学的,还是说说我们玩的事儿吧。
我们玩的玩意玩得最多的是“逮猫”,为了贴近时势给它附加了一个名称“抓特务”。在上下学的路上,课间的教室过道操场学校四周空荡的场坝田间地头上,到处都有我们嘻嘻哈哈疯疯癫癫追逐的喧哗。只要有李敏参加,当“猫”的就是他了,谁叫他只知道直来直去的疯跑不知道倒拐呢?眼见他要捉住你的衣襟了,你轻松往旁边一闪,见他擦着身直冲冲地冲出去老远老远了,他回过头又欢欣鼓舞地向你追来。有次我站在坡地边,向他招着手心眼鬼怪:“来呀,来抓我呀!”他飞快地奔来,嘴里嚷到“抓住你了!”我往旁边一闪……他滚下坡了,坡里是一片青油油的麦田。一群孩子生怕摔伤了他,惊慌地跟着他像皮球一样滚进麦田里了,大家各自摸摸脑壳嘻嘻哈哈大笑。然而麦苗被我们糟蹋完了。次日教室里来了一个生产队的人,老师介绍他是队长,并说:“是谁昨天破坏了地里的庄稼,自己站出来,破坏公家的财产要赔偿!”大家心里害怕,把头埋伏到桌面下,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叔说话了:“坦白从宽哈……”李敏站了起来怯怯地说:“爸爸是我……”同学们抬起头来,见李敏的爸爸铁青着脸愤愤地离开了。
突然李敏从路旁的树林里蹿了出来,他穿着崭新的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拉着我向树林里跑去,一直跑到了学校背后的厕所里。“快!快!我们快点换衣服。”说完他就窸窸窣窣地脱身上的衣服边脱边把脱下的衣服甩给我,把自己脱得精光光的只剩下花花的裤衩,捞出他的小鸡鸡,嘻皮笑脸地捉住小鸡鸡对我说:“咱俩比比,比比谁尿得又高又远。”我的野性子被他调起来了:“比就比嘛。”心想你以为你奔跑不倒拐,未必撒尿也不倒拐嗦。我也三下五去二地脱下了身上的衣服和裤子。我俩站在厕所边的堡坎上开始比了起来,身子使劲往后仰啊,仰到我们的尿尿直直的尿向天空,尿了自己一肚子的尿,差点尿到脸上了。
两年后的'“六一”李敏也当上了红小兵。
“笃、笃、笃……”踩踏着雨水的足音和倦缩的背影消逝在雨雾的深处。从深处里传来:“亚军,帮李敏请半天假。”李妈依然低低的埋着头,埋着头背着病中的儿子走向雨雾的深处。
下午李敏没有来上学。次日的上午李敏仍然没有来上学。李敏的坐位在教室里空着,空位异常突兀。
高中人物字高中人物积累篇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瞧,跟同学们走在一起的那个年轻面孔,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她就是我最喜爱的科学林玲老师。
林老师身高约一米六,圆圆的脸特别可爱。镶嵌在弯弯睫毛下的那双大眼睛透着灵气,像两颗晶莹剔透的黑玛瑙一样,高高的鼻梁架着一副黑白眼镜,看起来活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又黑又亮的马尾辫梳在身后,让她看起来学生气十足!
虽然外表看起来她是那么年轻,但是她对自己的教学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每次做实验时她都先做好示范,边做边强调注意事项,然后再让我们自己动手做。
记得那一次科学课,我们要做牛顿盘。林老师告诉我们要把牛顿盘上七种颜色的圆卡片剪下来,并认真地介绍了这几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接着她又亲自剪给我们看,并细心地提醒同学们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接下来自己做实验啦,我们都兴奋极了。“哎呀,糟糕!”我猛地一拍脑袋,瘪着嘴巴说,“我忘记带剪刀了!”组内的小侯同学立即向老师发出sos求救信号。林老师立马过来帮忙,得知我们的窘境后,将自己的剪刀递给小侯。
咦?我发现老师递剪刀的时候把尖尖的头向着自己那一边。啊,原来如此,她一定是担心我们的安全,小小的举动却让我觉得她是那样细心。我不由地想到每次实验时老师都在耳边轻轻地叮咛。
她也是个平易近人的老师,平时像个大姐姐一样跟我们玩耍。课间护导时,我们也都很喜欢跟在一起聊聊天,问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她都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听了我的介绍,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你是不是也喜欢上她了呢?
高中人物字高中人物积累篇四
大叔常年坐在一个不起眼的墙角,过往的行人大多没有注意到他,这个小店不禁显得有些冷清。
他的背后,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藏在墙后,努力生长,它常年陪伴着卖肉的大叔,成了他工作的背景。
他穿着破旧的围裙,带着胶皮手套,坐在一把“咯吱”响的小板凳上。但他总是“坐不住”,时不时站起来,凝视着过往的人群。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希望大家都能在他的小铺上停留几秒,看看他的肉,但也只会在人少时,轻轻地喊一声:“新鲜的猪肉!”以便让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无论有没有人,他都笑眯眯的。
他很细心,自己有几位老顾客,来了一两次,他就知道谁喜欢羊肉,谁喜欢牛肉,谁想要瘦一些的、不油腻的,谁想要肥一些,不太硬的,老年人喜欢吃什么,年轻人又爱什么,他研究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位大叔不像其他人一样,在招牌上写“肉铺”两个大字,反而,他托人写了“健康”,证明自己的肉是绿色的,无添加的。
经朋友的推荐,我来到了他的肉店,要了两斤猪肉。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喜和意外,我不屑于他的小店,把这次买卖,当成“高贵的施舍”。付过钱后,他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我惊住了,从来没有看到有人笑得这么开心。
猪肉很新鲜,从此,我成了他的“老顾客”。又是一个星期天,我来到菜市场,见他不停张望,看到我后,赶紧向我挥了挥手——他称好了肉,在等我。今天,他笑得更开心了。“生意不错啊?”我主动与他聊天。“还行吧,一天能来一两个人。”“才一两个?那你还那么开心?”“开心和不开心,都是卖肉过日子,还不如开心呢!”他笑了,我被深深震撼了,一个生活不富裕的人,竟能如此乐观。
我又回头看了那棵高大的梧桐树,它更绿了,我仿佛看到了它在飞快生长,我想到了他——不只是卖肉的人,更是像梧桐树一样积极向上、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