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三要素篇一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最美。
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古人主张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直抒胸臆。现代人也有同感。散文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它是独白的艺术,是以“我”为中心的`叙事活动。这就要求散文作者的真实性——真实身份、真实经历、真实情感以及相关事件的真实性。这是许多作家之所以反对在散文中进行虚构的原因。散文属于非虚构作品,散文的本质就是真实性。
自我、真实和笔调是散文的三大基石。散文的最大特征是从自我出发,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除了精神自我,还有叙事自我,散文应该保持自我的主观视点,保持在场感;散文的真实重要的是主体真实,就是真情实感。总体来说,情节要真实、细节可以合理想象;感情要真实,场景可以整合。当作家重在主观表达时,形象已经写意,可以有较多虚构,需要作家有很高的才能,但这些并非散文创作的通则。今天很多学者的知性散文并不强调文采和技巧,但他们丰富了散文的承载力和思想性,形成了散文新的风向。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三要素篇二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禾农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朱自清《匆匆》赏析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朱自清《毁灭》)以求得“段落的满足”。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匆匆》是诗人的感兴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俄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想象“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现,诗人的笔使它们形象完整,使空灵的乌有,得着它的居处,并有名儿可唤。”(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诗人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现象来表示,而随着诗人情绪的线索,去选择、捕捉那鲜明的形象。诗人的情绪随着时间从无形到有形,从隐现到明晰的一组不断变化的画面而呈现出起伏的浪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诗人几笔勾勒一个淡淡的画面。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种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看不见,摸不着,是被人“偷了”还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实际上,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声音。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搜寻过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的“溜去”了。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诗人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步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被人格化了,他象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迈动脚步来了,悄悄地从诗人的身边走过,随着太阳的“挪移”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了”。接着,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飞逝的流。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当他企图挽留时,它又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了,时间步伐的节奏越来越快。诗人用活泼的文字,描写出时间的形象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给人一个活生活的感觉,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
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果说第三节还是以作者一天的具体感受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以个别来反映一般的话,在这里,作者就把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影象凝聚在一个点上,使时间流逝的情况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诗人看到了,触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
诗人随着情绪的飞动,缘情造境,把空灵的时间形象化,又加之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素质。格律诗靠格律和韵来体现它的音乐性,自由诗也用分行和韵来保持它的节奏感。散文诗抛弃了这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的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亨特认为:“虽是散文,有时也显出节奏之充分存在,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义上的类型,而取得了‘散文诗’的名义,就是在诗的领域里的一种半节奏的作品”。(《美学概论》傅东华译)《匆匆》就是这样的“半节奏的作品”。
《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为谐和情绪的律动,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相同的句式成流线型,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我仿佛看到时间的流。而且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而显得轻快流畅。句法结构单纯,没有多层次的变化,如一条流动的河连续不断,如一条调合的琴,泛着连续的音浪。它的音乐性不是在字音的抑扬顿挫上着力,而是在句的流畅轻快上取胜,作者并没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来”,用鲜明生动的口语,把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诗达到匀称和谐。
《匆匆》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俏俏”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的运用,使诗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即一方面状时间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写出时间迈步之声。同时,诗人一方面状客观之事,一方面又达主观之情,现实的音响引起诗人情绪的波动,通过语言的音响表现出来,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叠字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以显出它的疏隐绵远的节奏来,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绪的波动。
复沓的运用,也是散文诗维持其音乐特点通常运用的手段。所谓“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显出诗人感慨的遥深来,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结句的反复,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匆匆》结构也十分单纯,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既显作品流畅感,也显出诗绪的跳跃性,使形象得以迅速展开。一般诗句为显示情绪的跳跃性,往往别于一般的语言句法结构,不顾语法的限制,省略一些句子成分。散文诗却不然,它基本运用是散文的句式,作者情绪的跳跃一般没有自由诗那样大的跨度。但它也别于散文,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形成间隙,凭作者思绪连接。《匆匆》的问句问而不答,而答意隐含之中,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引起深思,显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显出诗情跳荡的节奏美来。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和浓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秦牧(1919--1992 )著有散文集《秦牧杂文》、《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艺海拾贝》等,《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坛抒情》等篇是他的代表作。
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从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侃侃谈起,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
秦牧散文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
碧野(生于1916年)著有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情满青山》、《月亮湖》和《碧野散文选》等。
歌唱英雄的时代是碧野散文的主调。不论是描写山光水色,还是展示建设大业,他的作品总是格调高昂、春光明媚,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他的游记作品中的力作《天山景物记》,介绍了新疆天山的丰富物产和异彩奇情的景物,歌颂了边疆各族人民的新面貌;《山高云深处》是碧野散文的又一代表作,描写了一位赤胆忠心,为人民开拓新生活的县委书记。作者将人物心灵的刻画与景色描绘融为一体,将读者带入一个云深雾重、宛若仙山的境界之中。
碧野散文注重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在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中,景物只作烘托之用,而在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人物服务于抒情。比喻、对仗、排比、拟人是碧野常用的修辞手段,借此来创造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境界。他的语言生动形象、气韵飞扬、诗意盎然。
刘白羽(1916--2005)出版的散文集有《红玛瑙集》、《秋窗偶记》、《冬日草》和《平明小札》、《刘白羽散文选》。他的散文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深刻的哲理性是他散文的特色。刘白羽散文风格激越、刚健,闪耀着时代的光彩。
艺术上,刘白羽善于通过一幅幅典型的“形象”展现时代的真实画面,比如《青春的闪光》中,他见到天安门工地上一位“昂起胸脯,大踏步行走”的年轻建筑工人时,就联想到20年前天安门前插着太阳旗的侵略者的坦克车隆隆开过。然而,今天,第一个十月一日,“从天安门前走过的人……走上建设的步伐。”随后,建设队伍中的伐木者、农民、战士的画面又闪现出来,历史与现实的交错出现,迸发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另外,作者善借景抒怀,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刘白羽散文的语言激情充沛,词句鲜亮峭拔,富有充实感。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三要素篇三
汪曾祺的散文似道实儒,他对文气的推崇,从理论到实践对中国传统散文和现代散文的沟通,都可作为他的贡献。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1943年开始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入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就像他的老师沈从文教给他写小说要贴着人物来写一样,在讲求“真”的散文这一文体中,他更是紧贴着文中的人、物、景、事的,融自我于其中。无论是记人类、游记类、随笔类、还是小品类散文,他都是通过“我”的情感浸润的,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他说过“毕竟,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是主体”(《目看两不厌》,《汪曾祺全集》卷5,406页),他不会把自己淹没在景物和历史中。如凡到过泰山的文人在写泰山时无一不写它的雄伟浑厚,可汪曾祺在《泰山片石》中却写到:“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本来是写泰山的,却在泰山之“大”中,一下子发现了小小的“我”,于是就写出了“我”眼中的泰山——担山人、石刻、所食野菜,即使写泰山的云雾,也无一句写其壮观的,反倒只写了雾所带来的麻烦。泰山的这些小而平常之处着了汪曾祺的平淡色,还着了他的文人色,一个接一个典故,说古考据,却没让人感觉到味同嚼蜡的“吊书袋”,原因即在于这些故纸堆里的考据并非死的学问的罗列,处处以“我”的眼光和心绪量之,处处显个人情趣。所以他入笔看似平淡,平淡中蕴藏的博学的、性情的自我又使他的散文在平淡中显得不同凡响,别有一番悠长滋味。
汪曾祺的幽默读起来平淡之极,却能让你在瞬间与作者对视,莞尔一笑。他对幽默的见解是:“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噗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汪曾祺的幽默是善意的微笑,无关其他什么影射、批判,他在散文中常夹杂不动声色的幽默,这使得他在说古考据中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慈眉善目的娓娓道来,时不时以幽默来调剂。《跑警报》中的“人生几何,恋爱三角”的失恋者,侯兄送伞“贵在永恒”的故事,众人皆逃难便有用不完的水,于是在警报中总是留守的煮食莲子者和洗头者,有趣,好玩,面对灾难不在乎,读者于笑中体会到我们民族生存的韧性。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和《金岳霖先生》等追忆逝者的散文,汪曾祺的幽默笔触使所记人物跃然纸上,在记忆里鲜活起来。金岳霖聚会时捉虱子的自嘲,80岁时坐三轮逛王府井的偶发童心……让我们于幽默中接近人物。
一双慧眼于世俗生活中发现乐趣,就是一种幽默。在昆明吃汽锅鸡,说成:“今天我们培养一下正气。”(《昆明菜》《汪曾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349页)“一边谈着克列斯丁娜·罗塞蒂的诗,布朗底的小说,一边咯吱咯吱地咬胡萝卜”的联大女生。(《昆明的果品》359页)
李陀在《道不自器,舆之圆方》中这样评价汪曾祺的语言:“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使二者在强烈的张力中达到和谐……”(《重读大师——激情的归途》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355页 1999年第一次版)这足以概括汪曾祺的语言特色,他在语言上也显示出了俗趣和雅化结合。汪曾祺从小便接受了儒家经典的熏陶,他的祖父为他讲解《论语》,父亲请当地名流向他传授古典文学。他自己阅读甚广,中国古典文论、古代散文,尤其偏爱接近自己心性的晚明的性灵小品。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使他在语言方面简省、本色、平淡而又不是古得让人有隔阂之感,如素描的得其精髓,如中国画的计白当黑。对民俗的体察,对生活之平凡人平常事的关注,又使他的语言充满口语化,读来不觉俗气,反觉畅快淋漓,甚而叫绝。在《虎头鲨、昂嗤鱼、阵螯、螺蛳、蚬子》一文中说到,苏州人喜欢塘鳢鱼,上海人也是,提及此鱼更是眉飞色舞,吊了作者半天胃口,“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嗐!”一个“嗐”字,读来过瘾。类似的还有《故乡的食物》写到高邮咸蛋“筷子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吱”字俗白,却极精准,勾人食欲。《葡萄月令》中通篇写种葡萄的过程,“一月,下大雪……二月里刮春风……三月,葡萄上架……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六月……”。名词的罗列,一目了然,事实的陈述,简单明确,仿佛过于直白口语,但看无意,然连缀成篇,却韵味十足,汉语传递的独特魅力在这里展现出来。融文言与现代白话于一炉,汉语的表现力被展现和增强了。
汪曾祺的散文得宋明小品遗韵,看似散淡无法的结构,驳杂的文体相混,游刃有余,显出深厚老到的文学功力。对一草一木的俗世的生表达一种超然的审美,对凡俗个体显示自己的尊重,举重若轻,暗藏对理想和谐的人世和社会的召唤。他在散文中避开宏大的事物的思考、滤掉生活经历中的丑,避重就轻,使他散文中显示的人生有一种笑而却之的退缩,也缺少了一份峥嵘血性之感,这是必须承认的局限。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三要素篇四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其传记散文突破了史传成法,为中唐后的传记文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兼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辞赋,其文学作品中以散文成就最高,不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还写出一些别具特色的传记文,为中唐后的传记文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如果把他所写的碑、行状、墓志等带有传记性质文章都归入传记文学,将近有六十多篇。这些传记依据题目形式和内容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明确标记“传”的文章,如《郭橐驼传》、《宋清传》等;另一类不明确标记“传”,却有鲜明传记性质的文章,如《段太尉轶事状》、《捕蛇者说》等。
柳宗元的传记文继承了司马迁人物传记文《史记》的“真实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传统,在其中掺入了自己的褒贬态度,“借传言志”并“以传明道”。
1、借传以言志
柳宗元以传记言己之志,可从他所做传记文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内容中看出。柳宗元的一生依据所居地可分为三时期:长安时期、永州时期、柳州时期。其传记文也可依此分为三阶段:《郭橐驼传》和《梓人传》作于长安时期;《宋清传》、《李赤传》等作于永州时期;《童区寄传》则作于柳州时期。
柳宗元居长安时期,在朝为官春风得意,锐意改革,关心国家政治,故写《梓人传》和《种树郭橐驼传》来表达其吏治理想。《梓人传》中将木匠统筹规划的方法联想到宰相治国的道理,“彼佐天子相天下者,……尤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1]。《郭橐驼传》则以种树之理喻为官治国之理,文中所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吾问养树,得养人术”等,表明为官治国应顺应百姓需要,满足后者的劳作规律,不繁政扰民以达到政通人和的道理。
2、借传以明道
批判一切“假丑恶”来宣扬他辅时及物,匡世济民之道。如《郭橐驼传》表面写种树实际写为官治国应政令繁简,实则暗讽当时统治者的繁令扰民;《捕蛇者说》则血淋淋地揭露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河间传》更通过一个受到迫害的贤良淑惠的纯洁姑娘的悲惨遭遇来批判当时混乱不堪的社会风气;《��传》通过寓言形式来揭露当时贪官污吏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些传记都带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上至揭露统治者的残酷统治,下至批判民风不纯。这些须得极大的勇气写出的文章,归功于他对“道”的坚持。正如他在《与韩愈论史官书》中所说:“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其宜恐惧尤大也”、“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5]。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为传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他之前的传记文大都是借人物形象来描写历史现状,但柳宗元却将传记文从史实中解放出来,将传记文提高到与诗词赋等高的文学地位。柳的传记文相比以前更注重文学性,主要表现在虚实结合和小说化倾向两方面。
1、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传记文学的生命在于史的真实,但柳的传记文却不乏虚构成分,这些虚构成分不但没有给文章减色,反而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其在内容上的虚构:《郭橐驼传》中虚拟出作者与郭橐驼的对话,来引出养民与种树相通的道理,这种以实带虚的方式恰好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李赤传》中柳引入虚拟的“鬼神”到传记文中,借用李赤迷恋“厕鬼”而死的故事,揭露社会以丑为美,自甘堕落的氛围,并进一步批判培育这种不良观念的社会大环境。另外,其传记文在艺术构思上也偏于虚构,即是用先虚后实的表现手法,以虚拟虫子的形象引出后文中写人的实。
2、小说化倾向
柳宗元传记文小说化倾向也是其具有文学色彩的一个重要表现。他的小说化倾向表现在善于利用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形象。《童区寄传》中在写到区寄利用盗贼分开之机杀死在睡觉的贼,读者原以为他可以借此逃脱时,柳宗元文笔一转,描写了原先离开的盗贼赶回的情节,让矛盾冲突陡然紧张。可见其情节矛盾一层紧接着一层,人物性格则不断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角色也由此得以刻画圆满。
四、结论
综上来看,柳宗元传记文的特点在不同时期的其出发点都是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即“借传言志”;其文章表现了柳宗元借传明道、辅时及物的理想;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更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社会黑暗原貌,给人们以反思警醒;小说化倾向的特点与古文运动的宗旨一脉相承,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道路,也是他“利安元元”的道之所在。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三要素篇五
小时候,从书本上初识鲁迅先生,在周晔的笔下,我们对他有了最初的了解,一个关心劳苦大众,关注下一代的伟大人物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长大些,妈妈就送我一本《鲁迅作品选》,面对着一个个不曾用过的词语,一句句似懂非懂的语言,我几经努力,也未能理解其内容,妈妈反复指导,还是不能深入其中。鲁迅先生的语言的确是丰富,文章实在是深奥。后来,老师带领我们去《朝花夕拾》中徜徉,我才渐渐喜欢上鲁迅先生了,才开始真正地认识了这位世界之大文豪,领略了他的风采。
今年暑假,我细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带着对名家无比的崇敬去研读,但读起来还是那样的困难,似乎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每一句话都是那么余味无穷,每一篇文章都是那样寓意深刻。除了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外,其他的还是难以捉摸,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读完了全书。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先把知识积蓄下来,也许不久之后我就会慢慢理解吧。
开学后,再次拜读《朝花夕拾》,我就像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中一样,历史故事,文学艺术,神话传说„„都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运用这么多知识写一篇散文,我们能不被深深地吸引吗?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艺术,既然写散文集要广泛地涉及知识,各种各样的知识,做到“形散神不散”。那么引用更多的典故,写更多的事例,自然会更加丰满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不是一种堆砌,而是知识丰富的表现。
强了散文的艺术效果吗?用心写作,用爱呼唤,用情感人,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再去看看我们最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一定会陶醉于鲁迅先生那可爱的环境描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花子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去了。”这些美妙的句子如同清新的风一般吹拂着我稚嫩的心。如果我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景物描写的这般生动,这般成功,那写文章还用愁吗?我的文章也一定会增色不少。我上网看过百草园,欣赏过三味书屋,那里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子罢了。可就是这平平常常的事物,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那样的充满情趣。我想:在他心里,那一定是最美的地方,最值得回忆的住所。
一遍遍地去读《朝花夕拾》,一次次地去领略鲁迅的散文,我深刻地感受到他那亲切的文人气息,更尽情地吮吸大文豪身上散发出的笔墨浓香,在这位大文豪身上,我领略到的不仅仅是它散文的自由随意而又富有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特点;更是被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文孺子牛。”的品格和精神所折服。
现在,我已经能读懂鲁迅先生的作品了,我也开始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更深深地敬佩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三要素篇六
此类论调粗听上去,大抵是很能让人对之掉以轻心,觉得似乎挺幼稚,根本不像精心研制成的概念性定义,仿佛充其量也仅是些没头脑又不懂言论自由真谛的“论者”之随口所言,然而,实际上却是绝非如此,其内中非但实深藏着玄机,而且倘一旦任之传播开去又假以时日而形成了共识的话,不仅可偷换了“鲁迅遗风”的真正概念并混淆了“鲁迅”的是非视听,且更能为社会主义时期中的那些恶意攻击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及走资派作彻底翻案——在人民心底也彻底翻案——而之前那些“者们”曾经的所谓“大翻案”,其实连“者们”自己心里都很清楚:那仅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之自说自话翻案罢了!
故而,本着为人民、为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更作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中国人,就很有必要及义务不计个人的劳而不获之得失和荣辱,也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为人们再彻底理清这“一味抹黑”与“鞭击黑暗”之概念的根本性区别与不同,并据之而对鲁迅作一个全面的、客观的历史性评价与定位,以令那些生性刁滑奸诈又能说会道的走资派对之无可辩驳而没法再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记事散文这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或者时代特征。它具有真实性、不虚构不夸饰的特点。所记之事可完整也可零散,而零散的更多见。记事散文是最能显出作者本人的性格气质的一种文体。
鲁迅的记事散文在创作上主要采取现实主义的手法,围绕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用真实的语言记述经过作者自我感情浸染、洗炼过的人和事,以此来反映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变动的某些侧面,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他的记事散文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像《朝花夕拾》集中的《我的第一个师父》这样回忆性的记事散文。这类散文记事怀人,有着浓郁的乡土色彩和自叙性的色彩。作者以深情舒展、平易清新的笔调,展示了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语言亲切动人,平实淳朴。另一类是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忆韦素园君》《忆刘半农君》这样的纪念性记事散文。这类散文直接同现实的斗争紧密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深刻悼念之情和对反动政府的愤懑之意。如在写《记念刘和珍君》时,作者激愤难抑,而沉痛之情付诸文字又造成凝重与沉着之感。这类散文的语言在平实的背后还有着尖锐犀利、辛辣讽刺的特点。
鲁迅在这些散文中创造了一批个性鲜明、并有着一定典型概括意义的人物形象。在创造这些人物形象时,鲁迅先生严格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他所深切怀念的人物,不虚美、不隐恶,既写出他们身上美好的一面,又写出他们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避免的弱点和缺点,劳动妇女长妈妈、历史风云人物章太炎、心爱的学生刘和珍、共产主义战士柔石都是如此。“他那种敏锐脆辣的滋味多半是文言中特有的成分,但从他的笔下出来的自然就带上了一种个性的亲切的色彩。”叶公超的评价概括出鲁迅记事散文的语言特色,那就是对古典文化的吸收和运用。虽然鲁迅极力提倡白话文,但他自己文字的优美却是脱胎于文言的。
虚词的使用是鲁迅记事散文的又一明显特征。这些虚词的使用有助于表达深沉曲折的意思,既能长话短说又别具韵味。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此后似乎就不相见。”“至于”二字若不用,也通,但“黯然泣下”四个字却不能完全表达“黯然„„终于泣下”的动态,而这一动态恰恰重现了刘和珍君的情感过程,真切动人。“此后不曾相见”,是普通自然的表达方式。“似乎”二字又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刘和珍君并没有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也许没见,也许见了但不曾注意,尤显出刘和珍君的沉静与不平凡。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的文章语言尖锐犀利、辛辣老到,同时又饱含深情。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不拘一格。这些多彩的语言风格构成了他记事散文的鲜明个性。
杂文是鲁迅(1881--1936)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
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
2、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鲁迅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鲁迅还是现代散文诗的重要的开创者,这部分作品收于《野草》集中。《野草》所含内容:1,是对世俗世态的嘲讽和对黑暗政治的抨击,如《狗的驳诘》、《复仇》、《淡淡的血痕中》;2,是寄托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苦闷与挣扎,如《秋夜》、《过客》、《影的告别》等。
《野草》是一部象征主义的艺术精品,其中最具艺术特色的是运用象征方法而创造的各种形象。
一)艺术特色
1、形散神聚的写作技巧
品读《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写作题材的广泛性、题材的广泛性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它们又无一不是紧扣思想怀旧、社会批判的中心。
《朝花夕拾》题材广泛,笔随心动。《阿长与山海经》写幼时的保姆,涉及过年风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录童年玩乐与读书事宜,其中美女蛇的故事充满神秘;《藤野先生》储存对恩师的敬仰、怀念,掺杂“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猫。鼠。狗》因近些年的委屈而发,批评不满的现实;《无常》取材于民间风俗,寄予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众多的题材,鲁迅先生俯拾皆是。
《朝花夕拾》结构随意,风格驰骋。请把目光逗留:《无常》、《猫。鼠。狗》、《琐记》等。《无常》散文里,时而道说各类神角色;忽而提及恐怖阴间;转而分析表演场面;晃而诉说民生疾苦......《琐记》中忽而列举衍太太的种种罪行;忽而涉及南京迷信学校;忽而展示接受西方思想过程;忽而写到日本留学情况......随意的机构,驰骋的风格溢于字里行间。阅读《朝花夕拾》,自由行走、无拘无束。
虽然《朝花夕拾》题材广泛、结构随意,但却仅仅围绕思想怀旧、社会批判的圆心运动。比如说《琐记》形似散乱,但却直指靶心:作者求学中对其人生有重要影响几个波折。真所谓:形散神聚、有的放矢。
2、娟娟缓缓的情节描写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但在散文里面也不乏娟娟缓缓的情节描写。这些情节并没有像小说一样波澜起伏却似一位邻家阿婆在絮絮叨叨地让你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比如说,《阿长与(山海经)》里面睡相“大”字形的长妈妈常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甚至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对人指手画脚,让鲁迅先生心生厌恶。然而当得知她有伟大的神力时,鲁迅先生从此对她有了敬意,甚至认为自己应该退让她的“占领全床”。后来,当鲁迅先生知道她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鲁迅就把长妈妈看成事成可恶的阿长。最后,当鲁迅那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被长妈妈购回时,鲁迅先生全身萦绕着说不出的感动。由此看出,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感情态度经历了几个回合的变化。他对长妈妈的喜恶完全出自一个孩子的主观意愿——敢爱敢恨,那是一个多么自由的世界,可以由得自己的感情任性,由得自己的爱恨表露无遗。长妈妈啊,就是滋养着鲁迅先生童年的肥料,鲁迅怀念着。行文流水般的情节描写将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娓娓道来。
而藤野先生为什么成为鲁迅先生人生的力量之源?这里也有交代。文章展现他那让人迂腐、老套的出场;然后再聊聊这位先生的可笑生活。然而,藤野先生对待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业却有着令人你难以置信的严谨精神。他对鲁迅先生讲义的认真修改令人情不自禁想起叶圣陶先生对肖复兴的关怀。改动的讲义就包含着藤野先生那份沉甸甸的关爱。当得知鲁迅先生将不学医学时,“悲哀、凄然、叹息、惜别、叮嘱”几个带着伤悲与希望并存的字样出现在藤野先生身上。足见其无奈,可知其真诚,可见其仁厚!藤野先生是博大无私的,他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他让鲁迅先生看到了东京春天般的和风。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又是深远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藤野先生的支持一直是鲁迅先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欲扬先抑的情节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生活随意、工作负责的先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冼练简洁的人物画像
冼练简洁的人物画像在《朝花夕拾》里也得以彰显。这得益于他优秀小说家刻画人物的积极迁移。《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里面所有的人物都确有其人。鲁迅先生只是寥寥数笔,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便“站立起来”。请看:《琐记》里一个例子就足见衍太太阴险为人: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阿长与山海经》那“哥儿,你牢牢记住!”、“郑重其事”、“还得吃一点福橘”几个词句勾勒出一位有封建迷信思想的长妈妈。《藤野先生》中有: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只是简单的一个细节,这位严谨治学、殷切期待的先生跃然纸上。粗略的几笔,人物的性格、特点全出来了。鲁迅先生冼练简洁的笔锋,勾画众多人物的神韵。
4、交融渗透的现实回忆 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处于风云四起的社会里,鲁迅不可能忘怀现实的风暴。虽然《朝花夕拾》更多是温情,但也不乏针砭时弊。比如说《猫。鼠。狗》开头写道:从去年起,仿佛听到有人说我是仇猫的。这是现实境况。而后文:“再一回忆,我的仇猫......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隐鼠。”一会儿跃到几十年前,一会儿有转会当前。鲁迅解释了仇猫的原因:久怨新仇。作者在追忆往昔事件中批判现实。这种笔法在《朝花夕拾》里面也比比皆,交融渗透的现实回忆艺术手法是一大闪光点。
5、炉火纯青的对比手法
1、丰富的知识宝库
2、生命体验的诠释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记叙了他过去的生活足迹,是其个人的生命体验。散文凸显出一部鲁迅的生活史和精神发展史。它的文献价值不言而喻。《朝花夕拾》文学价值的一个剖面是鲁迅先生生命体验的诠释。鲁迅的杂文素有投枪匕首之称,而《朝花夕拾》更多的是温情。投枪匕首直击敌人,温情浸润自己及所有怀爱之士。鲁迅的《朝花夕拾》旧事重提,更多重提那些温暖的记忆,期待“在纷扰中寻出一些闲静来”。显而易见,《朝花夕拾》写作目的天平偏向了自己。它创作于“五四”运动开始后。“作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个人性’和作家‘人格’的最集中体现,即是‘五四散文。”②郁达夫也说过:“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见。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应时代潮流,正是个人生命体现的诠释。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 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 实面目。
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 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 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 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 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 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 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 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