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春节风俗春节风俗字篇一
每到过春节,奶奶都会带我和姐姐出去玩,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那天早上,我们在家里很早就吃完了早饭,就乘坐公交车出发向目的地进发。今天奶奶要带我们去洛带玩,让我们几只“小麻雀”都很兴奋,但也令我们有些扫兴——爷爷和爸爸说什么也不肯去。
经过了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刚下车时,我发现来洛带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整个古镇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摆满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令人目不暇接。
就在这时,一股诱人的香味儿扑鼻而来,于是,我抬头望去,原来那是一家卖羊肉串的店,那家店里播放着一首歌,“串串,羊肉串。好香好甜的羊肉串,你是中国的好朋友,我请你吃羊肉串。”我们几个小谗猫一蜂而上,于是,奶奶给我们每人买了几串,吃得我们满嘴流油。
一路上我们买了很多的东西,有波丝糖、冰淇凌、臭豆腐……
吃完了午饭,我们走在街上,突然,远处传来了很大的锣鼓声,我们寻着声音走了过去,迎面而来的是一群舞龙灯的人,他们身着黄色的衣服,看起来很整齐,他们顶着一条威猛的龙,我看得目瞪口呆,姐姐用手机把这热闹的场面照了下来。
我们在洛带一直玩到下午3点钟,最后依依不舍地乘坐公交车回家了。
到了家里,我把我们在洛带所见所闻和品尝到的都告诉了爸爸和爷爷,爸爸听了后直摇头,非常后悔没有跟我们一起去。
这个春节里,我既饱了口服又饱了眼福。在心里也记住了这个难忘的春节!
春节风俗春节风俗字篇二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开始熬腊八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豆子、米、干果,给孩子们做还要放红糖、白糖。还有腊八蒜,把大蒜剥皮,泡入醋内,再加白糖,拌匀。过年时,人人吃饺子。等吃饺子时打开,那蒜就呈翠绿色,给白白胖胖的饺子又添一种美味。
准备过年,大人们忙,孩子们也忙。福字、吊钱儿、灯笼、窗花都是要买的(也有的自己做)。孩子们更是在烟花摊前挑来挑去,不买一大兜不行。最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买各种各样的糖、蜜饯、干果。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要买齐全。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孩子们吃着糖瓜儿,等着天黑。吃饭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放焰火。屋内的人听到外面的烟花声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烦。那些烟花把黑夜衬托得无比美丽。
这一天孩子们也要吃糖,街上卖的糖有长方形也有瓜形,这些糖统称为“糖瓜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关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神为“灶王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今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就是为粘住灶王爷的嘴而制成的。
最忙的日子莫过于二十三之后。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各种食材更要准备充足,因为大多数的`店铺都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什么鸡、鸭、鱼、肉、米到正月初一绝对难买。
到除夕,全天津都沉浸在热闹的海洋。家家都忙活着年夜饭,酒肉的香气飘散四方。大人孩子一大早就穿上新衣裳,收拾好自己就跑出去把对联、福字贴在门外,屋内就在窗户的玻璃上贴窗花、吊钱儿。家家熬夜,每晚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放假,抢票赶回家和家人过年、吃团圆饭。这一夜,除年级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
转天是正月初一,虽然还有些放焰火的孩子,但比除夕到腊月二十三这三天的少多,全天津大部分人都在休息。有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到亲戚家串门,给亲戚家孩子送红包;有的全家在家里接待客人(倒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好多地方都有庙会。极爱逛庙会的是孩子们,是为看花灯,买些新年专卖的小玩意儿和小吃。
正月初六店铺开门,但也不是全部,还是有少数铺子继续休假。开门的铺子也不忙,还是可以抽点空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高潮——元宵节。一个个圆圆的小汤圆儿,是孩子们的最爱。
街上,家家户户倒不至于张灯结彩,但都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孩子们有的找大人领着到街上玩儿,有的在家里欣赏家中的纱灯。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孩子们再歇些日子就该去上学,大人们也该去上班。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快来。
这便是天津的春节。
春节风俗春节风俗字篇三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今天是除夕,穿上新衣,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大家容光焕发,屋子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春节还未正式来临,到处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开着车说说笑笑来到饭馆吃团圆饭。到了饭馆,亲戚全都到齐: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开饭了,有趣的是,大家并不按一家子一家子地坐,爸爸和伯伯叔叔们坐一块,谈事业,说股市;妈妈与婶婶们坐一处,唠家常,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小孩们一并坐,则说说笑笑,讨论有趣的新鲜事儿。吃饭时,小孩子们即使不跟大人们一样喝酒,也要以饮料代酒向长辈敬酒,尤其是爷爷奶奶,这便是拜年的必要礼节。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能拿到红包,孩子们个个嘴上像抹了蜜——一声比一声甜。
吃完饭回到家,一家人团团围坐,吃着糖果,品着功夫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孩子们都可以破例12点过后才睡觉,这叫“守岁”,于是个个活蹦乱跳,欣喜若狂!
零时降至,新年的钟声将被敲响,大人们都停下手中祭拜神佛的活,陪着孩子一起倒计时,大家既兴奋又激动。新的一年就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诞生了!
初一到初四,人们开始互相拜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声声祝福不绝于耳。接下来有的全家外出旅游,有的一起聚餐,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十五。
春节风俗春节风俗字篇四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但是我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可以得到压岁钱,男孩子还可以放鞭炮呢!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位老人,告诉大家。“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家乡,人们在除夕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人们会买鞭炮、买春联、准备年货、买新衣服,人们还要彻底打扫卫生。除夕之夜,我们还要吃饺子,每年包饺子的时候,妈妈会在一些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就代表着谁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的。吃完饺子后,我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春节那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另外我发现别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兴,到处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我喜欢春节!
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风俗春节风俗字篇五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风俗春节风俗字篇六
广东的春节年二十三就开始了。在这一天里,人们会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置酒、糖、果、糕,焚香祭灶。传说灶君是个大老粗,怕他说错话,祭品中就有糯米做成的糕点,意在把灶君的牙粘住,不让他乱说话。
到了年二十四,家家户户搞清洁,大扫尘。扫尘时,人们用新的扫把,通过扫尘,把疾病、晦气、祸害一起扫出门外,干干净净,连续好几天,直至二十八,民间又有“年二十八,洗邋遢”之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也会去办年货,炸煎堆,蒸年糕,让人回味无穷。
到了大年初一,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各家有各家的节目。虽然是空荡荡的,四周却不时冒出几声鞭炮声,有的甚至一放好几十响。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贴年画,而门板会贴门神或“福”字,希望新的一年里门神帮自己守住家门,同时也希望幸福到来。
到了大年初七,街上的店铺陆陆续续地开张了,但并不热闹,员工还可以去逛街市。
到了元宵,已经是广东春节的最后一天了,公园里会挂上各种各样的灯,形态各异。有莲花灯,大红灯笼、花灯、宫灯等。同时,人们还会放炫丽的烟花,让人们在春节能尽情地欢乐起来。最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元宵,融融恰恰,团结和睦,让人感到温馨。广东的春节就这样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