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生活共字观察生活篇一
作文教学有“三怕”:教师怕教,学生怕写,教师怕改,如何克服这三怕呢?从教20多年来,给我最大的体会是: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才能写好创新作文。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尝试了以下途径,并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多篇学生习作经我推荐,或在报上刊登,或在电台播出,或在竞赛中获奖。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学习文章何尝不是呢?先要在“文”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需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我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为了积累写作素材,专门在集市上摆设茶摊,免费提供茶水,行路之人喝着茶,聊着天,天下奇闻轶事,不经意间吐露出来,勤快的蒲松龄,绝不放过这些,他总是手记笔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他创作《聊斋志异》的素材,再经过加工整理,脍炙人口的聊斋故事诞生了。
以上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你身边的人、 事、 景物,并通过观察和思考,选取值得记叙的材料。
二 、观察的方法:
1 、全方位展开,细致深入:
观察之前要弄清观察的对象,过去,很多同学以非凡人物、 重大事件、 奇异景物为唯一观察对象,其实生活中固然有非凡人物 惊天动地的大事,奇异的景物,但更多的是普通的人,琐屑的事,司空见惯的景物。这就需要我们展开全方位的观察,不要轻易放过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物。通过深入的观察,挖掘出具有新意的反映时代精神或美好心灵的材料。
2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俗话说“一娘生九子,子子各不同”,同时,我们又想到另一句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无论是哪一句话,写小伙子总是“英俊潇洒,两眼炯炯有神”,写姑娘总是“大眼睛,樱桃小口,一笑两个小酒窝”之类,这样写肯定是不能够把人物的特点和人物的个性写出来,以致造成“千人一面,千面一孔”的刻板模式。
请看一个学生对人物的描写:
他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
这样的描写让人物脸谱化,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以为即使是一类人,也不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个性特点。
由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写人的文章,,要注意抓人物的的外貌特征——眼睛的变化,采用画眼睛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有一位学生在《那双小眼睛》里写道:“小眼睛眨巴眨巴的,默契配合着令人肉麻的恭维的嘴巴,一睁一眯,在小眼睛睁开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两束攫取的光直刺过来”。
3 抓特征,描摹事物:
天地万物,各有各的个性,只有找出个性与共性的本质区别,个体才会鲜明而突出,从而留给人物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便是事物的特点。
七年级下学期,读完“动物世界”单元,学生们非常喜欢以下这些动物: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备“音乐天赋”的金龟子,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
学完这一单元后,要训练学生介绍熟悉的动物,描述动物的故事。我让学生们踏进农村,回到家中,去观察牛羊猪狗猫的亲热劲;去听鸡唱鹅鸭叫的农家乐,学生们了解了动物后,更加亲近和关爱动物,并且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于是,我便让学生写一篇自己所熟悉的动物。
有位同学对小白兔的外貌特征作了如下介绍:
“小白兔全身盖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四条腿,一条尾巴”。
这种介绍仍然是停留在一般的表面现象上,嘴、鼻、眼、耳和腿是任何哺乳动物都有的,仅用“全身盖一层雪白的毛”,不能把小白兔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表达清楚。我让他回去再次观察,然后修改这一段,该生修改好的文稿:小白兔嘴角尖腮帮不停地颤动,嘴唇裂开成三瓣,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球,见到阳光就微微眯起:耳朵长而直竖,有时还会微微转动,前腿短,后腿长,跳跃式前进,肉垫脚。爪像趾内侧弯曲,尾巴短小,全身披一层柔软有光泽且雪白的长毛。
通过反复观察,学生终于写出了小白兔独具的外貌特征,从而明白:描写动物特点,就要具体的写出动物的色泽、形态、特性等方面独有的特征。
如果不是习作者仔细观察,就很难发现这些细节特征。
4 情感导航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阐述了情景交融的形象思维规律。
这就告诉我们“万物皆有情”,我们观察的对象往往是客观的,而观察的主题却是充满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观察时,均会带有情感因素,在情感导航下观察。
带着情感观察,在情感导航下观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正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的那样“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关注亲情,关注母爱,关注师生情,关注人间真情,写真事,抒真情,这样学生观察多了,写作中的路子宽了,情感浓了,出现了许多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
怎样使学生的情感成为可能呢?劳动。学生长期不参加体育劳动,不仅养成了懒惰的习气,导致了体质的衰退,而且与写作无益。学生在空闲时间参加一些家务劳动或社会公益劳动,有益身心健康,同鸣与倾诉也就在其中。
总之,要写好创新作文,学会观察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学会观察和积累,只有材料的仓库满了,才能为写好创新作文铺平道路。
观察生活共字观察生活篇二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跟着爷爷回了一趟农村老家,体验了一天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
我的老家在坊子区石沟河村,据说就是因为村子里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头河而得名。这里远离城市的繁华,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红色的瓦房和郁郁葱葱的大树相映衬,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在形状各异的石头间,柳树的枝条直垂河面,简直就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我光着脚丫,试探着走进河里。成群的小鱼我的脚边穿梭。哇,蝌蚪!我惊喜若狂,用手轻轻捧起一捧水,小蝌蚪竟在我的手里游来游去。
在村子东头,是一大片果园。爷爷带我来到姑奶奶的樱桃园。树枝上挂满了樱桃,个个像是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爷爷把我举过头顶,我伸手就能摘到樱桃。爷爷用纸擦了擦塞进我嘴,一边说:“这里的水果没有污染和农药,很干净,而且特别甜。”的确是,这是我吃过最甜的樱桃。
走过果园,是一片青翠的竹林。走进竹林立即感觉凉爽了许多,轻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深吸一口气,吐出来,感觉也带着竹子的清香。竹林的地上,是一丛丛小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松松软软,像是铺了一层五彩缤纷的地毯。
中午和晚上,热情好客的爷爷奶奶们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大餐。蔬菜都是自家小院里摘的,美味可口。走时,还送给我们许多新鲜的菜和水果。
一天就这样匆匆结束,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真希望有机会再回一次老家。
观察生活共字观察生活篇三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这是我从观察蜗牛的过程体会到的。
一天,我捉了一只蜗牛回家,跟妈妈一起观察。
蜗牛有一个大大的壳,像一个玩杂耍的小孩顶着一座大大的房子,这就是它行动缓慢的原因吧。它的眼睛长在脑袋前面,小小的,像两颗微型棒棒糖,只要轻轻碰一下,它便立马缩回壳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蜗牛挺爱睡懒觉。早上八九点了,它却仍把身子躲在壳里,我怎么用食物引诱它都不出来,而到了晚上,它却悄悄地探出头来。这是为什么呢?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原来它喜欢在阴暗的光线下活动,属于夜间活动的动物。
蜗牛有一个奇特的本领,能在刀刃、玻璃等尖锐的东西上爬行,而且不会伤到身体。我细心观察,原来蜗牛在爬行时会分泌一种白白的黏液,这层粘液像一层保护膜,能防止身体受伤,便于它在植物的茎、刺上面活动。
瞧!蜗牛睡觉了,睡得真香啊!怎样把它唤醒呢?妈妈提议把它放到水中试试看。我小心翼翼地把正在熟睡的蜗牛放在一片叶子上,叶子斜下方放个水杯,杯里装一些水。我把叶子斜过来,蜗牛便“咕噜”一下滚到水杯里。它一到水中就醒了,而且“飞快”地逃离水杯。原来蜗牛怕水呢!
通过观察蜗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动物,其身体构造都是与它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都有它独特的生存本领和生存环境,如果破坏了它的生存环境,它就会因不适而逃离,以防止受伤害。
老师点评:
大自然是神奇的。小作者紧扣题目,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从观察蜗牛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入手,材料真实、新颖,过程清晰、流畅,说明的道理也有理有据、科学可信。读了这篇习作,仿佛一个小法布尔就站在我们面前哩!
观察生活共字观察生活篇四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观察生活,只有善于观察生活了,你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美妙之处;只有善于观察生活了,你才会竟然说,啊!原来生活是精彩的;只有善于观察生活了,你才能够从生活之中获得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我写作文的时候,大部分都坐在电脑前面,在那边叫到:“今天作文写什么好呢?除了有时候,这一周经历了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我才知道,但是如果没有经历什么令我难忘的事情,我就会在那边看书,疯狂的看书,可是书看了半天什么灵感都没有,只能是最后拖到半天,还是正剩下作文,每当这个时候,妈妈总会对我说道:“韫哲,要懂得善于观察生活呀!不然的话,你下周有没有作文可以写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在那边后悔万分:为什么自己在着五天的上学时间里面,认真观察生活呢,要是我仔细观察,这周就不会在这里面“没柴烧了”。
但是,有的时候,我善于观察生活了,我就“留得青山在了”,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没柴烧了”记得有一次,我不经意间瞥见了盛开的马蹄莲,我突然感觉,生活其实是很精彩的,但是前提条件是,我们每天都要注意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那次星期六、星期天,我就有很多东西可以写,而且写完还有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有时候,一件生活中很小很小的事情,就能够温暖你的内心;有时候,一段小声的像一根针掉落在地板上面的声音,就能够使你原来铁石心肠的心感动万分,有时候,一片枯黄的落叶落下来,就能够让你深有感触;有时候,一朵盛开的鲜花,就能够让你发现生活中的惊喜;有时候,一只顽强的小生命,就能够触动你的心弦;有时候,一滴水把一块石头彻底滴碎,就能够让你感悟“水滴石穿”的点滴力量。
观察生活,你就能够亲近大自然,观察生活,你就能够写出很多很多有意义的文章,而不是每天写那些夸夸其谈,而空有深意的文章,观察生活对于我,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很大很大的意义,只有观察生活了,任何道理都是有可能感悟到的。
观察生活,你可以观察都很多很多的东西。
观察生活共字观察生活篇五
我的家里有土地,可是却没有种什么,地里的农作物有时真的不懂得,不会观察生活,可真是一个缺点。
一天早晨,吃完早餐,妈妈说骑自行车去地里转一转,我和弟弟很高兴。看到外面,生活真是有趣。走到一片麦地,绿油油的,前一天,下了雨,所以麦子还有雨珠滴在上面。微风一吹,那小麦摇摇晃晃跟着风飘着,小麦参差不齐,所以妈妈说:“我那小时候还要齐。”我“哦”一声,继续看着小麦。
有一个好机会,当然不可以错过,继续走着。这个季节,只有小麦咯,又看到一大片,这时妈妈说:“我小时候,在地里一看望不到边。”是呀,和现在一比,再看就是大马路。
我和弟弟下到麦地里,走一走。还记得那时,明明知道一点是小麦,却仍然天真地问妈妈:“是不是小麦?”弟弟还想躺在麦地里,望天空呢!走着是很不错,可等我们出来后,鞋上全部是泥土。妈妈笑个不停,在我和弟弟去擦泥土时,还偷拍几张照片。
那时,小麦还没有长穗子,妈妈又说:“长穗子还要好看,下个星期还来看看。”看过小麦地,走过小路,生活就是这样,走到哪里,都有一种美丽。观察生活,是很不错的,感受大自然。
而我最近看什么都有一些灵感似的,会很抽象的大胆去想象。我意外的发现小麦很像一种草,只不过那种宽草不能吃,小麦是能吃的。想法也会有些是可笑的,天真的。
妈妈小时候,没什么可玩,只和同学们在地里跑着,饿了摘别人地里大葱和茄子,吃着非常棒。她说起这件事,我觉得那时生活,虽然没有电视和网络,生活却很幸福。
而当我和弟弟在土地里开心,或许有些人知道的太少了,又感觉没意思。观察是生活中美好,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也可以突发自己灵感。
因为,太美了!
观察生活共字观察生活篇六
说起窗子,便想起心理医生常用的一个小测试:让人们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小房子,心理医生会根据你所画的因素来判断你的内心世界。当然,窗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窗的有无可间接透露你内心是否封闭。
的确,窗的作用就是沟通房内外的世界。打开窗扉,你可以在阳光中看到自己的房子,可以欣赏到房外的五彩缤纷;也许有时遇到的是狂风暴雨,你的心会受伤,但这都是一份历练,将使你的心变得更坚强。
窗是一种含蓄的观望,是一种三思的人生态度。它不像门一样直接、开放。窗就像一位害羞的女子撩开一角面纱,观察屋外的天气是否适合自己的出行。透过窗子与外界进行眼神、言语的交流,使自己更进一步了解未来,而不至因为冲动摔得满身泥泞。窗,也让外界对自己有所了解,却也不至于完全摸透。神秘而小心翼翼地窥测,这便是窗的魔力所在。如此看来,窗真是一种设计巧妙的工具。
镜子
从古代的铜镜到现代的玻璃镜,镜子的演化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态度值得鼓励,只是自视实在不是一种全面的自我改革的途径。正如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眼睛、鼻子、后背,自视会使人们忽略自身很多缺点。于是,镜子出现了。
唐太宗曾把魏征比作镜子,这当然是个老掉牙的比喻,但也揭示了镜子在精神领域的含义——是一些了解你的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别人对你行为上的反馈就是镜中的信息,就像我们自我改正的有力依据。生活中也会有哈哈镜,有的会麻痹你,有的会打击你,这便需要时间为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明辨是非,在错综复杂中找到真我。
镜子,是一种自我审视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声的修正与进步。镜子会阻隔你延伸的视线,却把你的视线反射向你眼里,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肆意观望。观镜时,不必感到自卑,也不必自傲,那就是一个真实的你,请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你付出什么,它便回赠你什么。多么神奇!
小结
窗子是心有多远,视线就能走多远;镜子是心有多真,视线就反射得多真。窗镜合一,是一种至高的态度,它能练就一颗通透的心、坚强的心。在镜子前整装,在窗子前观望思考,然后出发吧!人生的旅途将在窗、镜映照下更加光明。
你透过了谁的眼睛
一只驴子在破旧的茅草屋里低头转圈,头套缰绳日夜不停地磨面,孜孜不倦自安天命。其它的驴子总借故嘲笑它们愚笨无知,“你整天只知低头磨面,根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会毁掉你自己的!”而这只驴子却说:“你们有再活泼的脑袋我也觉得只有磨面之用。”动物世界的奇谈听罢不禁莞尔,却始终无从盖棺定论孰是孰非。它们的看法及价值判断的不同归根于看待问题角度和方式的不同。
于磨面的驴子而言,它透过了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犹如面前立了一面镜子,它透过镜子看到了自己低头的姿态,夜以继日围着石磨转圈圈,便觉得自己的世界本是如此,安于现状。若此驴子可以透过其它驴子的眼睛看世界,别人的眼睛就是自己的窗子,它将透过这明窗看见外面世界的辽阔和精彩,意识到自己若尚有余力就应跋山涉水另闯天地。
镜子与窗子,自见与他见,看到的世界于自身而言都是真切的却未尝是完全真实的。犹如井底之蛙的一小圈天地与雀鸟眼中的辽阔天宇,都是它们亲眼所见的反映,只是透过不同的眼睛而得出大相径庭的答案。
而你,又是持着怎样的器具看世界?
透过自己你的眼睛,你看到了身上引以为傲的闪光点和局限于个人认识的灰色调,你也看到了内心深处的考虑和徘徊,千结百转自己心知肚明。透过他人的眼睛,从多方位审视你和世界,你可以窥见他们眼眸中倒映出的模样,有真实客观的时政要点和龌龊可憎的社会阴暗,可以看到他们眼中你笑意灿然的模样和眼角眉梢若无似有的一抹哀愁。
透过国人的眼睛,看到了幅员辽阔的疆城和富饶的资源,“地大物博”一词便华丽地被国人盛请出来成为头顶的光环。奥运会的佳绩成为国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谈资。而透过世人的眼睛看到的是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水平的相距甚远,51块金牌也掩饰不了国民身体素质的孱弱。如此,自见与他见相结合才能还原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昨天,你曾透过谁的眼睛看世界,看见怎样的自己和世界,这已无关痛痒。
今天,明天,让我们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和世界的全貌,让镜子和窗子折射出世界的真实和精彩。
你,看自己和世界了吗?
观察生活共字观察生活篇七
每当我去姑姑家玩的时候,都会见到她养的金毛——小七。
小七为什么叫小七呢?因为它是7月份出生的',小时候它很爱叫,一天要叫上个五六次,而且是因为一些小事:有奇怪的声音它就叫,掉到水里就叫,姑姑一不小心踩到了它的尾巴,它就“汪汪汪”连叫三声…虽然小时候爱叫,但长大后就少叫了许多,因为变成熟了,哈哈哈!
小七身上是金色的,肚皮是雪白的,摸起来特别舒服。眼睛圆圆的,咕噜咕噜直转,像一个白里加一点黑的珍珠。
小七爱吃的东西很多!有骨头、有牛肉干、有洁牙棒…有时只要给它一根骨头,它就能玩一个月,爱不释“嘴”。
小七真是一个宝,让我有时崩溃了,有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