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班会篇一
活动主题:禁止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教育
活动时间:2019年10月16日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参加人员:三(4)班全体学生
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做好学生的一切安全教育工作。为了进一步普及学生安全知识,预防和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事故的发生。
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首先,通过大量的鲜明事实,给学生介绍了近几年来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致伤的案例及相关图片,讲解燃放烟花爆竹的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事故:还没扔“炸弹”就炸了 。
医院眼科病房里,9岁的小朋友名叫俊俊,他从被子里露出一颗黑乎乎的小脑袋,眼睛紧闭,脸上涂抹着药物,孩子不时难受得呻吟着。掀开被子,孩子左手手腕直至小臂缠着厚厚的绷带,5根手指无力地垂着,医生说,孩子左手骨头裂开了。
原来,这个小朋友一人在玩爆竹。当地销售一种形状粗短、威力巨大的爆竹,外号“炸弹”,“炸弹”圆柱形,直径3厘米,长不到6厘米。俊俊把“炸弹”拿在左手上,刚点燃就炸了,烟雾和火光冲击到脸部和手上。“脸部和左手被烧伤,左手骨头被震裂了,眼睛被烟熏到。”医生说。
讲完故事后,先请同学发言,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1、要选择合法的销售点购买烟花爆竹;
2、严禁携带烟花爆竹乘坐车、船和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
3、严禁在禁放区和禁止燃放的时间燃放烟花爆竹;
4、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选择符合要求的户外场地燃放;
5、除特殊说明外,不要手持烟花爆竹燃放;
6、告诉家长不要酒后燃放烟花爆竹;
清明节班会篇二
1、认知目标: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讲故事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习、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班会过程:
一、引入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释题:
1、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2、清明节:清明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24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清明节”。作为节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3、清明与谜语、天气、节日谚语
谈到清明节,自然会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四、清明节的古老风俗
1、考虑到老人和孩子耐不住寒冷,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有了各项野外健身活动。
(1)放风筝,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2)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4)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5)插柳、戴柳,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2)扫墓,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但同学们要明白,我们为了什么而扫墓?(缅怀英雄的崇高品质,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3、提到烈士,说说自己知道的烈士。
4、很快就是清明节了,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英雄,更不会忘记那些屈辱。清明节成为了法定节假日,放假三天,同学们普遍感到高兴,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让人感到淡淡的哀愁。
五、诗朗诵
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六、活动总结
我们缅怀先烈的崇高品质,虽然他们已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可贵品质却永远激励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此来告慰长眠地下的英灵。
清明节班会篇三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也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1、认知目标: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讲故事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习、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吴: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凌: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吴: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凌: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吴: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
吴: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凌: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合: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吴:松涛阵阵,那仿佛是先烈们发出了欣慰的微笑。先烈们,如果你们在天有灵,就请你们看一看你们的鲜血浇灌出的美丽的鲜花吧!
凌:历史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以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
吴:有形的纪念碑可能会垮掉,但人们心里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
凌: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
凌:不,他们希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美丽。
吴: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为了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一)、了解清明节
郭: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祭扫烈士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二)、学会去爱
1、讲英雄故事(陈溪)
2、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韦雨欣、李俊霖、凌读习作《小夜莺,我想对你说》。
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开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认识到刘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
3、于铭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一阵雷声从墓碑上碾过,像掌声
没有人愿意,在十八岁就永远睡去
唯独绿色的他们,为了保护身后
那群白鸽子的梦,自动匍匐在地下
筑起一座长城,忘记是罪过
但也不要用“永远年轻”来安慰这些长眠的人
也许有一天,墓碑也会长出皱纹
代替他们模仿,那个早已向往的
将军的年龄,还是别出声
崇敬烈士的人,必须像烈士一样沉默
只有雷有权力轰隆隆碾过,像战场的回声
或者,我们的心声,在烈士纪念碑前
——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献诗
为什么我们的脚步轻轻?为什么我们的心情沉重?
为什么苍天落泪?为什么松柏也动情?
这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播撒着革命的火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从戊戍六君子的甘洒热血,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惊世壮动;
从“四.一二”的白色恐怖,到秋收起义的隆隆炮声;
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抗日战争的滚滚硝烟;
从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到天安门城楼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先烈们斗志昂扬、势不可挡。先烈们视死如归、气贯长虹!
把滚烫的热血倾洒,把鲜花般的年华奉献。枪林弹雨中,
您挺起坚毅的身躯;硝烟弥漫中,您发出震天的吼声!
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又有无数的战士冲向前;
一面红旗倒下了,又有无数面红旗高高举起。
热血奏响壮烈的凯歌,青春谱写光辉的历程。
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烈士无限的崇敬。
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
长江、黄河,因为你们满腔的热血而沸腾。
巍巍昆仑、万里长城,
因为你们豪迈的壮志而永恒!
敬爱的烈士啊!
你们虽然长眠不醒,但我们却将你们永记。
雄碑耸立,是你高大的身影,
溪水长流,是你不朽的心灵,
松柏常青,是你长存的浩气,
蓝天白云,是你英魂的栖地。
如今,我们站在金色的阳光下,
手抚滚烫的赤心,充满壮志豪情;
就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
你们未能走完的征程将有我们进行!
我们是文明礼貌的人;
我们是勇敢顽强的人;
我们是探索新知的人;
我们是雷锋精神的传人;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班主任总结:
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