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要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确保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执行八项规定精神清廉心得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廉心得感想范文一
@党员干部 牢记国庆的三个“关键词”
“东方红遍唱峥嵘,七十一年磨砺行。”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广大党员干部在庆祝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节日之际,务必牢记“爱国、坚守、廉洁”这三个关键词,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率先示范,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之姿庆新中国成立71周年。
第一个关键词,爱国,就是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必须明白,有如此美好的国庆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雄鸡一唱东方白,万里山河换锦装”,我们必须牢记先辈们建国创业的艰辛,不忘初心,奋勇向前。今天,新时代的爱国,有了新的内涵。新时代的爱国就是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爱国,做到开放的爱国,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观,尊重各国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之路;做到真实的爱国,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到理性的爱国,要胸怀和平、包容的大国心态,面对国家的发展进步,我们要感到骄傲和自豪,面对他国对我们的批评,我们要冷静思考、合理应对,不骄不躁,以宽容、理性的姿态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
第二个关键词,坚守,就是要坚守岗位,以身践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要坚守在防疫抗疫一线。忘不了一线医生护士咬紧牙关与死神抢时间,托起无数生命希望的艰辛;忘不了全国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防控一线,守护着65万个城乡社区,是他们让中国率先走出疫情阴霾。当前,新冠疫情已成新常态,特别是国庆中秋万家团圆之际,更要警惕疫情“死灰复燃”,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坚守在车站、医院、景区等防疫一线,加强防疫管理,毫不松懈。要坚守在决胜脱贫攻坚一线。全国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嘱托,守初心担使命,奋力拼搏,努力营造“党员引领群众干,一个带起一大片”的生动局面。国庆是假期更是机遇,党员干部要当好脱贫“主心骨”,做好致富“引路人”,抓牢国庆“黄金周”,替贫困地区“带货”,帮贫困百姓“输血”,并持续推动行业扶贫、产业扶贫。
第三个关键词,廉洁,就是要廉洁自律,严格贯彻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杜绝“节日病”。“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在国庆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心怀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牢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的论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心怀敬畏之心,事事简朴、处处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要严格自律、兜牢底线、涵养操守、廉洁过节。要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反躬自省,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廉心得感想范文二
中国(liáng)饭(ān)碗 勤俭为先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同时,本周也是我国的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将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确定为“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截止目前,我国已连续组织开展30个粮食宣传周活动。
翻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粮食哺育我们走过昨天,保障今天,面向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脱贫攻坚,让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让摆脱贫困的最强音在中华大地奏响。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却衍生了不少“富贵病”,天价饭局餐桌上的剩宴、大小餐馆舌尖上的浪费,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在“一粒大米、一颗粮食”的浪费中社会不良风气逐渐显现出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的风气形成绝非一朝一夕。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评“餐饮浪费”的问题,随着八项规定和地方相关文件政策的出台,相比以前“舌尖上的浪费”有了明显的改善,干部群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自觉正在形成。一直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要把这个传家宝传承下去,让人们在一粥一饭之间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把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生活细节点滴,坚决同浪费说“不”,切实传承勤俭美德,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工作,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连连丰收,对粮食的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树立危机意识,在做好“三农”工作上下功夫,以科技兴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抓好农村粮食生产工作,做到藏粮于民、储粮于户,使农民通过经营农业来增收。始终把农民吃饭问题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放松粮食生产。
“小米粒”关乎“大民生”,端牢了饭碗才有底气,说话才能硬气。后疫情时代,粮食安全在社会稳定中的地位更是凸显。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做好粮食生产、储备工作,鼓励群众储备一定的粮食,做到“手里有粮、心理不慌”。另一方面,要建立制度机制,坚决制止餐桌上的浪费,从立法、监管、教育三个方面加强力度,确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在新时代“端牢十四亿中国人的饭碗”。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廉心得感想范文三
莫让“螃蟹卡”变味
“秋风起,蟹儿肥。”大闸蟹已渐渐爬满大江南北的餐桌,各种大闸蟹礼品卡也变得十分热销。“螃蟹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蟹民的增收创效,但是其中隐含的廉洁风险也不可小觑,给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腐倡廉增加了诸多隐患。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规范在先、示范在前,始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时刻警醒自己,念好“紧箍咒”,唱响“廉洁曲”,莫让“螃蟹卡”成为拉拢腐蚀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腐败卡”。
“打预防针”,绷紧“廉线”。防腐败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党员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敢于主动抵制不良诱惑。各级党组织要将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知识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常态化学习内容,通过观看廉政教育宣传片和视频节目,主要领导带头讲、中层干部基层讲、宣讲员上台讲等形式,积极营造良好清廉氛围;同时也要善于探索运用多媒体渠道,利用微信群、学习强国APP及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及时推送廉政故事、廉政动态等内容,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视频,引导党员干部绷紧廉政之弦,抵制不正之风。
“灌醒脑汤”,谱好“廉曲”。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可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要求,组织党员干部签订廉政责任承诺书,明确目标及各自职责,开展廉政提醒谈话,组织广大党员学规矩、知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切实抓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要狠抓纪律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以案促廉活动,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广泛讨论等手段,督促党员干部对标求进,坚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保持一身浩然正气,谱好“廉政之曲”。
“以动促廉”,织密“廉网”。反腐倡廉之路任重而道远,广大党组织要以“监管结合、监罚并举”为行动手段,持续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要推进多渠道监管,成立“廉情监察小队”“廉情稽查队”,设置意见箱随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时刻绷紧廉政红线,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缓一缓”等糊涂想法及做法;同时也要从严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收送类似“螃蟹卡”等礼品或礼金的违纪违规行为,坚决抵制腐败的歪风邪气,织密织牢“廉政网”。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廉心得感想范文四
从“评廉监督”到“主动作为”
近日,阳光评廉会热热闹闹地举办了,村民“问廉”“评廉”,村干部“答廉”“回应”,以阳光评廉促村干部履职尽责、解老百姓“急难愁盼”。以群众主动参与的方式建立了群众与村干部间的双向反馈机制,敞开心扉说亮话,融洽了干群关系,解决了民生问题。
不管是“八项规定”,还是“纪律处分条例”,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政治纪律要求,无不都是为了促干部履职尽责、助干部为民服务。但白纸黑字是“死的”,每个地方的干部群众又都是不同的。白桥村从实际出发,探索完善阳光评廉机制——村民带着村干部规范履职、村居环境建设等关心的问题当“考官”,村干部集体“赶考”、有问必答。融洽了鱼水之情,群众的日子愈加红火。
然而,评廉监督虽是有效措施,却也始终是一种外在约束,不能够完全激发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与为民之心。只有让每一个村干部切实增强责任心、为民之心,实现主动作为,才能顾及群众的每一点需求,才能真正解民忧、暖人心,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主动作为,提高政治能力是根本,抓好群众工作是手段。
提高政治能力,鲜明为民本色。主动作为,要把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一要接受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在党的优良传统的熏陶中,矫正立场,涵养正气,吸取政治智慧,锻造政治品格,提高政治能力。二要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定党的基本路线,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三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党规党章,经常检视和反省自己。提高政治能力,鲜明为民本色,为民服务便不再是外在要求与难题,而是一种精神需求与光荣使命。
抓好群众工作,温暖直抵心头。主动作为,抓好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只有干部做群众的贴心人,工作推进才能“少麻烦”,群众才能感到温暖,有获得感。抓好群众工作要态度“真”,把群众小事当作大事来办,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抓好群众工作的检验标准;抓好群众工作要回应“准”,在群众关心的收入、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基层干部要不怕麻烦地反复恳谈、沟通,把疑惑说开去,把话摆到心坎里,把功夫花在刀刃上;抓好群众工作要方法“活”,针对服务难点,采取坝坝会、逐户走访、定点宣传等方式;针对矛盾特点,用好倾听、解释、调研、回访等工作方法;针对重点对象,做好“管老”“扶少”“助弱”“帮特”工作,让温暖直抵心头。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廉心得感想范文五
“三支笔”写好网评文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传统媒介逐渐被新媒体所替代,互联网慢慢成为主要传播媒体,一种紧跟时代潮流、点评时事热点、分析研判利弊的文体——网评文随之应运而生。每每看到标题新颖、构思精妙、内容深刻的优秀文章时,羡慕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自己看到一些重要讲话与社会事件,想要抒发观点与评论时,却无从下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出优秀的网评文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三支笔”至关重要,“三支笔”助你写好网评文,争做网评先锋。
勤学苦练,做一支“淬火笔”。高致贤的《淬火》中说:“一块生铁入火,铁匠向其按需加钢,制成利器;当它热得灼人,红得发紫之时,不过一件软胎,还谈不上什么利器。只有铁匠拿准火候,将它投入冷水之中。一声淬火之后,才算铸成其坚强的性格。余热消尽,再经冷水打磨,方有它那曜眼的光泽和铮铮的锋利!”写文章的过程也如淬火一样,只有经过不断灼烧、不断打磨,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有的同志讨厌写、惧怕写,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每个人都是从一开始的网评小白变成网评大咖,他们全因一个“勤”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学苦练要多读。多读名人的著作,要读熟、读烂,最后消化吸收就能够懂得写作方法,在长期实践中就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多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让自己的文章紧跟时代潮流,掌握时代脉搏。清代唐彪说过:“读书十篇不如作一篇”,勤学苦练要多写。最初的我们可能无从下手,静下心来,去问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可以是一个句子、一段话,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篇小文章。只要长期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总结,定期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的文章,看看自己是否有不足可以修改的地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多读、多写,反复打磨,像铁匠炼钢一样对待文章,定会“笔落惊风雨”。
掷地有声,做一支“千斤笔”。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篇幅短了,内容深刻了;大道理少了,个人理解多了。”八项规定对文风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从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文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空话套话的长篇大论被实事求是的精悍总结所取代。我们在写网评文的时候也应该端正文风,因为文风关系政风和党风,真正做到为人民发声,把握正确导向,做一支掷地有声的“千斤笔”。文章短下来,才能掷地有声。正是因为他们摒弃套话虚话,将生活所感与眼中所见相融合,深入浅出,使读者能够立刻感悟到前人的智慧。所以我们在日常写作中要少讲大道理、多讲小故事,少堆积辞藻、多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让文章短小精悍,让读者感同身受。内容实起来,才能掷地有声。转变文风,除了要讲短话更要讲实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我们写的文章就得深入群众,说老百姓的话,这样才能表达真感情,摆脱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内容实起来要文风朴实,敢摆问题,懂得分析,不能一味颂“赞歌”,也不能被歪曲事实的言论所迷惑。写文字的人要实事求是,因为大量的信息袭来,会扰乱我们的生活,道听途说的信息也会误导我们,针对舆论舆情,我们写文章的人要“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客观公正地评价。
开拓创新,做一支“拓荒笔”。写文章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美与享受,要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真正结合自己的发现与思考,从现象到本质解析事物,时刻保持一双“明亮的眼睛”,写出的东西才能让人耳目一新。要做到开拓创新首先不能跟风,网评文不能因为某个话题写得多、关注得多、采用率高,就紧跟趋势去写,这样就少了自己的思考空间。网评文特点在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自己的思想,跟风写作,往往将别人的思路套用在自己的文章里,这其实与抄袭无异,没有什么价值。对待问题我们要有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考,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其次要格式新,毛主席的《反对党八股》中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了抨击,称其“又臭又长”。我们写文章也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要标题新、内容新、语言新、观点正,让自己的文章言之有物、新颖动人,写新时代文章,做新时代网评人。做到开拓创新最后要观察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发出独到的观点,贴合生活,贴合人民,在生活基础上更好地提出意见与建议,而不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最后让文章变成空中楼阁。总之,我们要杜绝网评文“换汤不换药”,要创新,要改变,真正使网评文变得“有血有肉”。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只有不断地去磨练这三支笔,才能掌握这三支笔,才能更好地为民发声,为国家正名。愿正能量、高质量和好观点的网评文不断发表在网络上,真正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