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林肯演讲题目篇一
1、何谓保守?不就是因循守旧,反对新生事物吗?——林肯
2、一个好的目标决不会因为慢慢来而落空。——林肯
3、好汉不怕出身低——林肯
5、我的生活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林肯
6、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林肯
7、好学的人必成大器。——林肯
10、何谓保守?就是过于恐惧而不敢战——林肯
12、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13、杀了狗也治不好狗咬的伤——林肯
14、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17、超过四十岁的人,在自己的脸上一定挂着责任感——林肯
20、亲人不睦家必败。——林肯
林肯演讲题目篇二
1、自主识记本课生字,重点反馈“辩、冤”;通过查字典理解“诬告”的意思,并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蒙冤受屈”的意思。
2、能在理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概括课文1—6节所述事件的内容。
3、能抓住要点概述福尔逊的证词内容,了解林肯如何掌握事实的整个过程,感受到他的睿智与正义。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16节,并能通过拟新闻标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律师林肯的赞美。
一、借助图片,认识林肯,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交流自己对林肯的了解。
2、小结出示第一节,引读相关内容。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反馈预习,理清人物关系,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1、反馈对律师工作的了解,随机提醒“辩”字的正确书写。
2、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被告和证人的名字,并指导读好人名。
3、理解“诬告”、“蒙冤受屈”,随机提醒“冤”字的正确书写。
4、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概括1—6节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了解“判定”与“断定”的原因。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收买、咬定、根据证词、掌握事实
(3)借助板书,简要复述事件的过程。
三、联系上下文,了解“证词”和“事实”,,感受林肯的睿智与正义。
(一)默读课文7——14节,了解“证词”内容。
1、默读课文7—14节,边读边想:福尔逊要让法官相信他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他的证词中应该有哪些内容,请你圈划出相关的词句。
2、学生交流。(根据交流翻红句子中的要点)
3、同桌2人,根据要点的提示,连起来说说证词的内容。
4、师引读证词。
出示:十月十八日晚上十一点,月光很亮。我在草垛后面清楚地看到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面开枪杀人。虽然我和他相隔二三十米,但因为月光正照在他脸上,所以我看清了他的脸。
(二)研读第16节,了解林肯掌握的全部事实以及掌握事实的过程。
1、静心地读读第16节林肯的辩护词,想一想,林肯掌握了哪些事实?
2、交流:
(1)出示:十月十八日晚十一点,月亮已经落下去了,根本没有什么月光。
(随机翻红句子)
(2)引读事实,随机出示:查阅案卷
3、通过媒体演示,进一步理解林肯通过现场调查掌握的事实。
(1)自由读读相关的句子,想想事实内容。
(2)看看媒体演示,读读相关句子,简要说说事实内容。
4、师生对读“证词”与“辩词”。
5、小结。
四、通过朗读法庭上对质的片断,再次感悟林肯的睿智:
1、指名朗读林肯在法庭上质问福尔逊的3个问题,了解质问的原因
2、分角色直接朗读7-14小节的对话,感悟林肯的睿智。
3、引读7—15节。
4、指名读第16节。
5、引读课文至结尾。
五、总结:
1、拟新闻报道的标题,交流读文后对林肯的印象。
(1)学生交流
(2)引读标题,赞美林肯。
林肯演讲题目篇三
林肯是美国第16 任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下文是本站小编为你带来的读成功人士林肯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渐渐了解林肯的一生,无论从早年的生活、事业、爱情乃至婚姻,甚至到常人所能知道的美国总统的权势地位和那场以林肯或者说整个北方胜利结束的南北战争,还是即使在我们所认为的他达到了权力的顶峰时刻,他可以说,都是不幸的,或者至少,他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快乐。
但是,伟人就是伟人,他从头到尾,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勇气,用坚忍不拔的信心对真正伟人的胸怀应该是什么样的做了最好的诠释。无怪乎作者(卡耐基)谈到:上帝在世也不过如此,林肯是苏格拉底第二。林肯隐忍有术,我惊叹于如此自成美好人格的壮举。
事业—— 他似乎习惯于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遭人耻笑的经历,他似乎也从不忘自己应该持续的对莎士比亚的激情和充满风趣却又不失风度的幽默笑话,更有他那可以称之为天生般的演讲口才和优美地遣词造句的手法。当小贩,他可以为多收了别人5美分而走上几十里路去还钱;当律师,他可以无偿地无私地为正义的一方服务,可以抛弃能够为他带来丰厚收入的为某些“不正义”的人辩解的业务。无论他做什么,从不忘职业道德和凌驾于权利和金钱之上的真理。 走仕途,艰辛无比。从社会的最底层,直至权力的顶峰。在每一次升级的攀登当中,林肯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荆棘密布的道路。似乎,顺利与他无缘,失利与他结缘。
幸运的是,无论过程如何,他最终还是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成为了美立坚合众国的总统。 但是,他在特殊的情况下成了总统,注定,就要为这个职位付出更多的代价。中国古语有云:在其位,谋其政。林肯,用他的人性光辉和智慧证明了自己就会是一个国家的伟大总统,一个最受人崇敬的总统。
他悲天悯人。他不忍于见到南方奴隶地狱般的生活,他难以接受几百上千年的奴隶制度,他更不可接受,一个合众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分崩离析。战争中,他自责,他伤心欲绝于民众士兵的生灵涂炭…… 为了统一,他忍下了阁员对他的侮辱,他忍下了麦克莱伦之类无理的要求,他忍下了公众舆论时不时对他的恶语相加,他忍下了面对战场“万古枯”的悲凉心境,甚至,他以更博大的胸怀认为,南方人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他常常换位思考,他从不随便呵斥某个人,因为他博爱地认为:如果我是他,我也会那样做。“不要对任何人怀有敌意,要把善心施与众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至牺牲。 除了非常人的忍受力,他也有着自信的决断力和难以撼动的魄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战争的非常时期,频繁的走马换将搅得他心神不宁,可,在用人的关键时刻,他坚持己见,在旁人的反对声中坚持启用自己认为优秀的将领,果然,他的坚持收到了实效,大将格兰特等一批军事人才的使用,最终迎来了罗伯特·李的投降,迎来了整个美国所期待的和平统一。 “我并不是一定要赢,但是我一定要捍卫真理;我也不一定非要成功,但是我一定要实现我心中的理想。”这就是林肯的心声,这就是林肯一直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惊人地保持着足够的克制力。正如书封面上所说:正式闪耀的光辉人性成就了他们的卓越人生。
爱情—— 当今社会流行: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毫无疑问,林肯是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伟人一个成功的典型,如果说他背后应该有一定有这个女人的话,我相信,安娜应该是这个女人的最佳人选。虽然她并没有陪伴林肯走人生之路,但是我相信,她,早已是林肯心目中的精神支柱,林肯心中能够聊以慰藉的爱人。 安娜·拉特利齐——林肯终生的爱人。年轻的他们相遇相识直至相恋相爱,和普通的情侣没有什么两样,一切显得那样顺理成章,一切似乎就应该有个完满的结局。可是,历史就这么开了个玩笑,把林肯的最爱过早地永远地夺走了,留给林肯的只是难以排遣的郁闷伤感,和绵绵不绝的哀悼之情。林肯,为此,终生不得解脱。
安娜走了之后,林肯念念不忘,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他总不忘到安娜的墓前与她对话。他反复吟咏:惟有逝者的灵魂将化作永恒的怀念。爱情,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加之于林肯虽然知识短暂的欢愉,却给了他终生的回忆。 安娜的墓碑祭文(非林肯所写)上写道:我微不足道的身躯/发出不朽的颤音:“不要对任何人怀有敌意,而把善心施与众人”/请主宽恕我及众生/愿公正和诚实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安息在芳草下面的是我/亚拉伯罕·林肯一生的挚爱——安娜·拉特利齐/我对他爱情忠贞的证明/不是通过婚礼,而是永别/愿鲜花在我胸前的泥土上永远盛开! 这就是伟人的爱情。为之动容。这样的爱情,纯粹没有条件没有理由,只有纯洁、至高无上的——人类之间的爱。
婚姻—— 有人说:林肯最大的悲剧不在于他被暗杀了,而在于他几十年不幸的婚姻生活。可想而知,林肯娶了一个多么令他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妻子。但是,也有人说(如本书作者),假如林肯娶的是安娜·拉特利齐,那他肯定能过得非常幸福,但是他就不会成为总统。哲学云,事物是矛盾着的,每个事物都有其两个方面。
我在这无意于评价林肯的夫人,因为我实在了解得不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只不过想说,林肯就这样隐忍了如此近距离地面对自己所厌恶(至少是不喜欢)的人和事物,他都能保持那么长久而有效的忍耐力,或许,正是由于他这种无处不在的忍耐力和意志才支撑着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美国历史转折点上的总统而被光辉地载入史册!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所推崇的: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性(通常指其妻子),似乎并不成立。我更愿意相信,一个真正能够顶天立地的人,就一定有自己人格的超人之处而独立高尚地面对处理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人和事物。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才会心无旁骛,才会一心一意,获得自己想要的,追求到自己所认定的真理。
林肯演讲题目篇四
2、一个好的目标决不会因为慢慢来而落空。——林肯
3、我的经验使我深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林肯
5、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6、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林肯
8、废除黑奴制度虽然不是那么容易,但追求更难!——林肯
10、我们的,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林肯
11、超过四十岁的人,在的脸上一定挂着责任感——林肯
12、人生最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林肯
13、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15、何谓保守?就是过于恐惧而不敢战——林肯
16、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林肯
18、好汉不怕出身低——林肯
19、豆腐爱厚,脸皮爱薄——林肯
林肯演讲题目篇五
戴尔·卡耐基的《林肯传》,带给我的是震撼,不错就是震撼。对林肯的了解,过去来源于世界史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介绍。
通过该书对林肯有了全面的了解,林肯充满坎坷和传奇的一生,深深的震撼了我。
震撼之一是,深处苦难中的林肯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没有自暴自弃。书中专门用一章《灰色的童年》对林肯不幸的童年进行了介绍。从书中可以看出,林肯的童年是充满曲折和坎坷的,母亲是私生女,父亲“流浪汉”不务正务,更不幸的是母亲早逝。住的地方,满屋子的臭味,到处都是跳蚤和螳螂。一直到了十五岁,林肯才开始学习认识字母,才开始接受教育,但他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却是那么的短暂,十二个月。宝贵的是林肯逐渐喜欢上了读书,正如书中所说:“林肯拥有了一种宝贵的品质——对知识的不懈追求。”“阅读成为他一生的嗜好之一,因为阅读让他打开了眼界,给他带来了梦想,有了前进的方向。”我相信,是阅读这个嗜好,让林肯走上了成功之路。林肯的一生,再次向世人证明,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对知识不懈追求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震撼之二是,林肯的怜悯之心。林肯是善良而富有怜悯之心的,他始终坚持“不要怨恨任何人”并“将慈悲之心广布天下”。正因为富有对世界的怜悯之心,他对世界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和理解,他做到了“不要怨恨任何人”,总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当面对刁蛮无理,被称为“对于林肯来说,一生最大的悲剧不是被暗杀,而是迎娶玛丽·托德”的妻子时,他给予了极度的包容忍让。面对南方联盟,即使是在战场上给予了北方军队重大打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他给予极大的理解与包容。当南方战败投降时,包含李将军在内所有将军士兵,他给予了宽容的受降。面对逃亡的士兵、政敌、侮辱和诋毁他的那些人,他给予的同样是理解和包容。
林肯演讲题目篇六
——马克思
毫无疑问,林肯是忧郁的。但是与这种忧郁交织在一起的,却是他闪耀的人性光辉。也是因此,使他愈发显得巨人般高大。
在林肯陷入这种忧郁之前,他也曾有过一段欢乐的时光。而这快乐全部来自与以为美丽的姑娘——安妮。他们陷入热恋,像所有情侣一样,在盛夏的夜晚沿着河岸散步,听着鸟儿歌唱,看着萤火虫翩翩起舞……浪漫非常。那时的林肯是幸福的。他的心中一定充满着对未来的幻想,充满着他和安妮婚后的幸福生活。但是如果一切都这么非常顺利的进行下去,也许历史上会多一位成功的律师,但却不会再有一个伟大的甚至可以与华盛顿齐名的总统了。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安妮不幸染病去世了。林肯的悲痛无以言说,就连走路的背影仿佛都带着强烈的忧郁,浓的化不开……他一度万念俱灰,想要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
事情的转机同样在一个女人身上。高傲自信的玛丽陶德,这个坚信自己会成为总统夫人的女人,将未来赌在林肯身上。但是她的独断专横,她的野蛮无理都深深地让林肯痛苦。我想此时他一定在回忆从前那个温柔善良的姑娘。而越是比较,越是痛苦,越是折磨。林肯不曾感受过婚姻的.幸福,与玛丽的婚姻只是令他变得愈发的忧郁了。从安妮死后,那些欢乐都仿佛离他远去了。留下的,只有无边的忧郁、痛苦、无奈。
但这些都不能阻止林肯展现他独特的魅力。林肯善于言辞,极有演讲才华;他坚强不屈,面对无数次的竞选失败,他都不曾放弃。这些失败累加在一般人身上,一定是早就已经承受不住的重量,但是林肯撑住了。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不希望看到国家分裂,看到人民颠沛流离,他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度。为此,他努力着。即便在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律师。但是梦想的大门为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打开。而林肯,最终握住了属于他的机会。他终于入主白宫,成功当选了美国总统。属于他的政治生涯由此展开。
但是现实往往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作为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指责。国民,内阁成员……但是林肯却默默地独自承受了这一切。用他的话说,“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他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于是他从不随意呵斥别人,总是那么的宽容大度,而把那些痛苦留给自己一个人品尝。这样的林肯,令人无法不仰视。而他的这种人性的光辉,这种伟大的品格,终于为他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和敬佩。但就站在战争结束,一切尘埃落定,该轮到林肯来享受那些属于他的赞美时,56岁的林肯,在剧院被刺杀了。
这位出类拔萃的、品德高尚的总统倒下了,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后,人们才突然发现原来他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才发现他那在忧郁背后所展现出的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这种精神上的闪光,更是值得人们永记的,也是林肯流于百世,留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林肯演讲题目篇七
最近小编读完了林肯传,这本书之前听过好多人提起过,本来以为林肯传会是一部很励志的人生故事,但读完发现并不完全是这样。
细看历史表象之下的东西,哪怕只是表象之下的一点点,你也会立刻变得哑口无言。
矛盾的林肯
20xx年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最伟大总统”排名,亚伯拉罕·林肯排名第一。类似这样对林肯的褒奖多不胜数,在美国华盛顿几乎处处可以看见林肯的形象,林肯可以说被认为是个圣人。
但在美国还有另外一派的观点,他们认为所有关于林肯的一切都是谎言,林肯不配拥有那些荣誉。
林肯的一生或许是励志鸡汤文章最好的选材:一个社会底层的ren进过努力拼搏,当上美国总统,造福美国民众,为美国作出巨大贡献,名垂史册。
但细看历史表象之下的东西,哪怕只是表象之下的一点点,你也会立刻变得哑口无言。
如果用第一视角来看,你会觉得他可怜,第二视角你会觉得他无法理解,换为第三视角时你甚至会觉得他简直可恶。
不妨按照书中的方式介绍一下林肯吧
林肯的前半生
林肯出身贫苦。
林肯的父亲是美国典型的拓荒者,他们一家住在偏远的地方,除了他的几个邻居,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烟。林肯九岁时,母亲因病离他们而去,随后同父亲搬到一个小镇,而后一个寡妇成为了林肯的继母。
直到15岁林肯才开始认字。他对读书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自学能力超强,不仅自学了文法,还研究了不少历史著作。到最后甚至自学成为了一名律师。此外,林肯还时常关注政治问题,经常与周围的人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青年林肯个头高大,却不能说风度翩翩,因为他经常不修边幅,穿着看起来总是有点怪异。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很勇敢、善于辩论而且幽默的人。他能在一群人面前侃侃而谈好几个小时,而且经常让他的听众捧腹大笑。
林肯还有一种实干人的正直与善良,就算很缺钱的时候,他的律师费也分文不多收取,一次遇到一个可怜的老妇人,不仅免费帮她打官司,还请她吃饭,帮她买车票。
林肯的感情生活。
他在自学律师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真爱,那可能是林肯最幸福的时光。几年后,他的初恋因病去世,至此林肯的人生都蒙上了一层忧郁。
过了几年,林肯由于各种原因和一个并不喜欢的女子结了婚,婚后林肯并不幸福,甚至林肯说他最害怕的就是回家了。
机缘巧合当上总统。
这是一个巧合。当时美国的南北两方的相互诋毁,共和党和民主党理想的候选人遭到舆论威胁,林肯正是在这个空隙,被选为美国总统。
其实巧合之中也有必然,林肯之前与道格拉斯的辩论已经让他小有名气。还有他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演讲技巧、谦逊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谈吐和朋友们的支持。成为他当总统缺一不可的必然。
政治是复杂的,人在其中往往身不由己,直接从行为来判断处于政治中心的人实在不容易。而林肯没有留下可供参考的日记,没有亲近到能完全倾诉想法的人。这也许是他的悲剧,又或者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试着理解一下林肯。
林肯明白自己的弱势,但要应对这场危机必须让北方做好准备。他任命自己曾经的对手蔡司做财政部长,连任命书都写得低声下气。为组建一支军队,到处挑选良将,就算将领因不听他指挥出现错误,他也不敢过度责备。
他时时刻刻揣测民心,观察舆论的变化,因为每个决定都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进行下去。
有时迫于形势的变化他不得不做一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人们对他产生了误解,很多朋友也断绝了和他的来往。
林肯心中苦闷至极,却无可排解。白宫中每天还充斥着渴望工作的求职者,为触犯军规的士兵祈求豁免的祈求者,这些都令他无比烦恼。
林肯的演讲中经常提到上帝的指引,可能他说的是对的吧,是上帝的指引,让他能在形势如此复杂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
没过几天,林肯遇刺身亡。
他是一个孤独的斗士,没有人真正了解他。他和妻子长期有隔阂,三个孩子中只存活下来一个。很多朋友都离开了他。没有留下可供参考的日记,林肯的行为又充满了矛盾。他的行为是迫于形势所驱还是内心的想法?无法得知。
南北战争有60多万亡魂,人们会简单地想:除了战争难道不会有更温和的解决办法?也许会吧,但历史没有也许,南北战争是那个时代的罪恶,时代的罪恶不该只怪到领导者的头上,林肯一个人是无法改变大势的方向的,他的行为其实代表的是那个时代。
那林肯伟大在哪?
我认为,林肯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用政客的手段实现了政治家的梦想;在于他充分利用上帝赋予自己的天赋投入总统的职位中;在于他对联邦的无私奉献;在于他在历史前进的无情中,仍保留了一颗不断完善和宽容的心。
他生得卑微,死得凄惨,在人世间没有享受到多少幸福,后来把所有都投入到美国事业中,不为荣誉,不祈求功名,甚至不奢求理解。直到死去的那一瞬间。
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吧,正如他所说过的。
你可以在一时蒙骗所有人,也可以在长时间蒙骗一些人,但不可能在长时间蒙骗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