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吃空饷工作总结篇一
一、基本情况
我局共有编制数51人,在岗人员41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等6类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二、主要做法
高度重视,领会精神。县人社局转发文件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体机关事业干部动员部署大会,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集中治理工作的范围、工作要求、6类清理对象等内容,全体干部认识到集中治理“吃空饷”人员问题的重要性。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为加强集中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人秘股,确定了具体人员,做到了清理目标明确,机构分工健全,措施得力,确保治理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2、自查自纠,规范运行。按照规定程序,我局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对照实施方案、机关事业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等相关资料,认真摸排“吃空饷”人员,如实填写报表。治理领导小组从单位人员编制、工资情况统计等各个环节严格监管,确保治理工作阳光运行。
3、建立长效机制。为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自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杜绝“吃空饷”现象的长效机制,明确规定了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集中治理领导组定期进行自查,并公布人员信息,使清理工作高度公正、处理透明,不留隐患,确保清理工作长期化、阳光化。
吃空饷工作总结篇二
县编办核定我乡行政编制xx人,事业编制xx人,机关工人xx人,现有在职在岗人员xx人,其中行政编制在编在岗xx人,事业编制在编在岗xx人。经过认真自查,有1名干部(xxx,xxx站长)借调“双联办”工作,其他干部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人员为成员的`清理整治“吃空饷”和借调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乡清理工作。
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我乡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工资情况统计、完善社保手续、人员合同管理等入手,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旷工的人员,切实加强考核监督。
三是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严肃编制、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杜绝出现新的“吃空饷”和自行借调人员现象。
吃空饷工作总结篇三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北屯市的批复》(国税函〔20xx〕161号)和《关于调整自治区地税局系统有关机构的批复》(新党编办〔20xx〕1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机构规格由科级调整为正处级,隶属关系由阿勒泰地税局的派出机构改为自治区地税局的直属机构,行政编制由原先的29名增加到40名。其中:核定局机关行政编制18名,局领导职数4名(含纪检组长),总经济师1名;内设6个科室,核定科级领导职数xx名。下设:北屯地税局稽查局,机构规格为科级,核定行政编制6名,领导职数2名;北屯地税局城区分局,机构规格为科级,行政编制16名,领导职数3名。城区分局设征收所、管理所各1个,机构规格为股级。北屯地税局于20xx年8月8日揭牌成立后,现实有在职人数33人,退休7人。
组长:张孔文
成员:吴丽、黄丽萍、杨璐、覃伟。
根据文件要求,我局对以下十项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清理检查:
3.已经调离但不办理人员工资核减手续的;
5.开除、辞职、辞退、自动离职但未核销工资的;
6.带薪留职、自动离岗、停薪留职、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
7.受行政处分或受行政、刑事处罚未按规定进行工资调整的人员。
8.非组织同意离岗学习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的人员;
9.已故或失踪仍由家属或利害关系人继续领取工资、离退休费的人员;
10.其它形式“吃空饷”的。
针对自查资料,我局制定了专项检查方案,将每项自查的资料落实到具体的人员,经过查看人员编制、组织档案、组织关系,查阅工作经费、考勤纪录、花名册,比对人员信息、工资审批手续等方式,全面详细地检查了“吃空饷”问题,在进行“吃空饷”工作检查的同时,也规范了财务管理,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取得了三赢成效。经过自查,未发现“吃空饷”和套取资金的情景。
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同时,将自查情景及时在本单位政务公开栏公示,发动群众参与举报,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职责,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并经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定人定岗定职责,健全机制等规范人事管理的制度。
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各科室职能职责,建立相应的职责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经费支出等入手,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吃空饷工作总结篇四
一、基本情况
我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清理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即自查清理阶段、督促检查阶段和整治处理阶段,纳入这次全面清理整治的一类行政事业单位共82个,财政供养人员8421人。在职干部职工6683人(其中公务员846人,参照管理人员220人,事业管理人员633人,专业技术人员 4378人,机关工人154人,事业工人452人),离退休人员1738人(其中党政机关593人,参照管理单位56人,事业单位1089人),遗属抚养人员619人。
在这次清理整治工作中,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都能够按照清理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建章立制,确实加强规范治理,整个清理整治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同和支持。经自查清理整顿,我县机关事业单位不存在文件中所清理的7种“吃空饷”问题人员。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省市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工作文件下发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及时安排纪检、组织、财政、人社等单位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对全县清理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一是成立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纪检委牵头,组织、编办、财政、人社等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编办,抽调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二是及时转发省市文件。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编办、财政、人社以清机编办发[2012]1号文件,转发了市纪委等五部门《关于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的通知》,及时印发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要求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上报到县编办。
三是明确单位责任人。要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为这次清理“吃空饷”人员的总负责,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明确了目标责任,落实了工作任务,各单位采取个人申报,单位自查、群众举报、抽查核实等多种方式,逐级审核上报,确保了清理整治工作不留死角,自查结果要求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到清理小组办公室,从而确保了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自查自纠,强化管理。按照规定程序,各单位细致开展了自查自纠,对照“三定”方案、编制卡、工资表、在岗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资料,认真逐一排摸“吃空饷”和借调人员,如实填写报表。要求各单位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管理职责,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从人员编制、档案管理、工资统计等入手,规范各项管理程序,确保清理工作阳光运行。
二是督促检查,规范运行。今年元月份,县上将换届过程中从乡镇调整进入县直单位的17名领导干部与成员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了6个工作组,深入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督促检查。确保了这次清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敢于碰硬,严肃纪律。8月31日,接到是人社局关于上报清理整治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名单的紧急通知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专门在全县工作会上做了安排部署,就各单位因工作需要自行抽调乡镇人员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县四大组织的主要领导、纪检、组织以及分管人事的副县长对自行抽调乡镇工作人员的单位一把手进行了个别谈话。
对缺编单位抽调的人员办理了正式调动手续,对超编单位抽调的人员全部按时清理清退回到原单位工作,同时县编办、人社、财政结合工资审核工作,每月及时结转了工作调动后人员的工资关系,停发了已故干部职工、判处有期徒刑干部职工以及失去抚养条件的遗属抚养人员的工资。
一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县委、县政府结合目前开展的效能风暴行动,安排纪检、组织、人社部门逐步制订了《清水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管理办法》和《清水县县直部门内设股室负责人交流轮岗办法》,进一步严格规定了准假权限及备案制度。
二是接受监督,阳光操作。要求各单位经常进行自查,每月公布人员信息,适时研究存在的问题,严格按政策规定进行,使清理工作公平公正、处理透明,不留隐患,确保清理工作长期化、阳光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欢迎并鼓励举报“吃空饷”的人员,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二)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认真借鉴经验,严肃编制、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杜绝出现“吃空饷”和借调人员现象。
(三)加强考核管理。将“吃空饷”和借调人员清理工作与年终考核、职称核定、后备推荐、工人晋级、评先选优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强管理,落实建立奖优罚劣的动态管理机制。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吃空饷工作总结篇五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局迅速成立了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局的清理整治工作,将清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和局属各有关单位,形成合力,保证了清理工作有序开展。咸安区农业局“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勇(局长),副组长:陈峰(派驻纪检组长)、毛崇全(党组成员)、陈艳(党组成员),成员:徐丹、刘小平、张静、胡可。监督电话:8322767。
二、排查摸底,自查自纠。
一是精心部署。接到《关于印发咸安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局长王勇同志当即作出批示,分管领导、纪检组长、财务、人事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具体安排,明确了各自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并提出要按照全区规定的程序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全局的专项治理工作。二是专门安排。局长专门组织安排布置此项工作,要求局直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把治理工作与当前工作相结合,做到两不误,两手硬,并对工作不力的人员,在全局通报批评。三是严格核查程序。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专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对照工资表、在岗人员名册、考勤记录,严格排查“吃空饷”人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四是认真自查,不走过场。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照“吃空饷”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六项内容逐一进行了自查,并如实填写自查情况表格,确保清理整治工作不落于形式。
三、公开公示,接受监督。
按照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定程序,我局在对照六种清理对象逐一认真核对,并在局黑板报上予以张贴,专门公示了自查结果,设立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截止目前,没有收到群众对该项问题的任何投诉和反映。
四、建章立制,防患未然。
我局以“吃空饷”问题清理整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我局现有的考勤制度、财务制度、职工绩效考评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11项规章制度,对人员的编制、档案的管理、人事手续办理方面严格监管,建立了一系列防“吃空饷”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