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春耕备耕下乡简报篇一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此次检查我司高度重视,及时宣传贯彻了各级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检查组,并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检查工作落实到位。
二、规定了检查资料,确定了检查方式。检查采取项目部自查,业主和监理单位检查、社会督查相结合的方式,以企业自查为主,条块结合,公司各有关部门根据本单位职责各司其责。检查资料包括安全生产职责制度落实状况,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程执行状况,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状况,应急管理状况、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等,同时,以高速公路福泉高速公路莆田段扩建工程为重点,加大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标志及防护设施布设、各工种相关规程操作、危险品的使用保管、现场用电及防火等方面的督促检查。
三、对检查组进行了严格要求。一是本着对职工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高度职责感,把这次的检查当作大事来抓;二是深入一线检查,注意源头,深入检查,以此次检查为契机,把关从业人员安全规范和作业规程专业培训以及工程设计中的安全规程和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切实从源头上排查治理各类隐患;三是严格落实即查即改职责制,坚持变差边改,以检查促整改,对检查出的问题立即通知当事人员,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对暂时不能真该的隐患和问题,制定落实防范措施,指定专人盯守,并严格职责追究制度。
四、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我司要求各施工企业于4月26日前对检查的状况进行反馈,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登入台帐,认真分析、研究,做好总结。此次检查查出安全隐患项。
透过这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极大地宣传了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对排查出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基本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创造安定稳定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福泉高速公路莆田段扩建工程提前通车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
春耕备耕下乡简报篇二
一、基本情况
赣县辖19个乡镇、276个行政村,总人口59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全县外出务工总数166680人,其中农村外出务工人数144930人,城镇外出务工人数21750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包括春节返乡)总数122730人。据调查了解,外出务工返乡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因企业裁员返乡的有24230人,占返乡总人数的;正常返乡过春节的有94675人,占返乡总人数的;政策吸引返乡就业创业的有3825人,占返乡总人数的。
二、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引导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
训、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就业服务。二是为应对农民工返乡高峰,2008年11月2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返乡人员就业服务工作会议,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作了专题部署。三是组织开展了全县返乡农民工情况调查,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台账,做到返乡农民工的姓名、年龄、专业特长、培训愿望、就业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六清楚”。四是组织举办了2009年春季就业招聘大会暨全民创业推介会,共有128家县内外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了20668个就业岗位,并组织138个创业项目进行展示推介,进场人数达36000多人次,报名登记应聘人数19476人,达成就业意向9100人,现场录用了6736人,达成创业意向213人。
(二)创优十项惠民政策。一方面,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17条和市政府20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10条惠及广大返乡农民工的优惠政策措施。
1、提供贷款扶持。出台了《赣县提供再就业小额贷款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施方案》,县财政安排返乡农民工小额贷款担保资金300万元和贴息资金360万元,对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5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并实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办农村经济实体。对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给予20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目前,共为61名自主创业农民工提供了贷款扶持,累计发放贷款280多万元。
人数达820多人;在其他乡镇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110多人次。
3、优化发展环境。我县在全市率先为返乡农民工办理《返乡农民工登记证》,凭此证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同时,我县在县工业园规划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引导返乡回县人员在工业园创业发展。此外,采取创建“返乡创业一条街”等方式,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搭建良好平台,引导创业人员走规模发展、聚集发展和集约发展之路,以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4、兑现社保补贴。为鼓励用工企业录用返乡农民工,我县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优先兑现社会保险补贴。目前,已兑现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险补贴资金5万多元。
5、实行岗位补贴。对40岁以上的返乡农民工优先安排在县内公益性岗位就业。对录用他们的用工单位,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拨付岗位补贴资金。目前,共开发和腾出各类公益性岗位140多个。
6、开展职业介绍。凡是返乡农民工,在赣县人力资源市场和各乡镇及工业园区劳动保障事务均所可享受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目前,已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1780人次。
7、接续社保关系。农民工返乡务农或失业期间,允许其重新建立个人账户,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接续社会养老关系、失业保险关系,缴纳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
8、减免有关税费。农民工返乡新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两年内减免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规费。
9、缓缴社保费用。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经批准可以在两年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职工应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变。
10、调处劳动关系。设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并公布服务电话:4441431。
(三)推介百个创业项目。一是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具体特点,我县就业、外经贸、项目等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项目,目前共收集和整理了100个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项目,并在春季就业招聘大会暨全民创业推介会期间进行了集中展示与推介,确保广大返乡农民工及时参观了解本地的创业项目,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创业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各行各业的创业典型,特别是返乡农民工代表进行公开表彰,在全县营造起和谐创业的浓厚氛围。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09年2月11日省就业局在我县开展“双带”(即带资金、带项目)服务活动,组织了全省80多个极具市场潜力的创业项目进驻我县展示推介。
(四)创造千个就业岗位。我县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第三产业,努力扩大县内企业就业安置容量,仅今年元月份工业园就有赣州中瑞科技有限公司、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晶泰锂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工或竣工,将新增就业岗位5000多个。在春季就业招聘大会暨全民创业推介会期间,我县还将举行隆重的“送资金”、“送岗位”活动,确保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促进全县就业形势平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赣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李敏荣)
春耕备耕下乡简报篇三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创业人员。
根据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下发了《201x年度创业工作安排意见》,成立了以镇长陈文宝同志任组长,镇分管副镇长杨金林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办,负责日常事务。同时,为了确保创业活动有序开展,镇创业办公室将创业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责任制,对创业工作进行考核。
1、制发《201x年度创业工作计划》,并与各相关单位签订了《201x年创业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创业人员的责任。
2、制定了创业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的创业承诺。
3、制定了创业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单位的创业目标责任。
4、制定了各相关单位创业工作计划,并组织召开了创业工作动员会,对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
5、组织召开了创业启动会,对创业工作进行动员。
二、存在的问题
6、农村经济总量不足。我镇的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导因素还很多。
7、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为低,缺乏创业意识,创业观念不强,缺少创业。
8、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缺乏创业意识。
三、xx年创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深入动员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农村农民的创业积极性。
二)加强领导,落实创业举措。
镇、成立创业办主任陈文宝同志任组长,镇长杨金林任副指导,各相关单位、各相关村(社区)负责人、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创业工作,并明确各自创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三)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镇成立创业工作办公室,明确各相关单位的主要成员和各村(社区)负责人任小组组长,各村(社区)、各部门负责人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业办理领导小组,形成创业办与各相关单位、村(社区)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四)做好宣传,提高群众创业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xx年度创业工作总结范文二
我镇201x年实施创业工作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历了由于地方政策和上级领导的重视和镇村两级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在创业工作的开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我镇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镇西南部,全镇共有22个村。现有耕地面积万亩,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旱地万亩,旱地万亩,旱地5000亩,水田万亩,水田万亩,旱地万亩,水田万亩,人均纯收入5500元。
二)主要工作
9、认真贯彻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切实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10、认真执行国家政策,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工作。
11、继续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化解力度,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化解。
12、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工作,积极配合好农村部门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化解工作。
13、继续加强对村民小组组织建设的领导,切实加强村民小组队伍建设的管理,认真做好村民小组和村民小组长的培训工作。
14、继续完善村级集体土地承包协议。
15、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积极配合好国债项目的实施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工作。
16、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矛盾调解和调处工作,认
春耕备耕下乡简报篇四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我局高度重视这次“回头看”活动,及时召开会议对这次“回头看”活动作出具体安排,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活动开展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管理。同时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集各科室股室负责人、各股室股室负责人召开了“回头看”动员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为开展“回头看”工作奠定了组织保证。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回头看”活动的通知》(农农发[2007]15号)文件要求,我局认真制定了“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了专门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农业厅的文件精神,要求各科室、股室结合本科室、局属单位实际,制定“回头看”活动的具体计划、工作要求;并将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汇报给领导及相关股室。
三、精心部署、精心部署
我局根据《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回头看”活动的通知》(农农发[2007]43号)文件的要求,对本次“回头看”活动进行了精心部署,要求各股室、股(室)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回头看”活动方案,并及时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回头看”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科室、股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认真落实各项活动的各项工作。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
1、“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
2)召开全局职工大会,对本次“回头看”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局职工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农业厅有关活动方文件精神,并按要求撰写好“回头看”材料,做到有文件有落实,有总结,有活动报告。
4)领导到位,人员到位。
5)活动到位,时间到位。
6)活动形式到位,组织到位。
7)活动过程到位,活动成效到位。
8)活动效果到位,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的效果。
9)活动效果到位,成效明显。
五、活动效果
通过此次“回头看”活动,局的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效果明显,受到各级领导和职能局领导的好评。
在此次“回头看”活动中,我局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回头看”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在局班子和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使我局“回头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本次“回头看”,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领导,加强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好局领导和上级组织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农业局第十六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召开。
春耕备耕下乡简报篇五
20xx年,在区委、区*的正确领导下,区级各有关部门扎实工作,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区上下以中央1号文件及全市、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突破产业发展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快速发展高淀粉薯类和蔬菜产业,巩固发展烤烟、蚕桑、猕猴桃产业,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发展以青蒿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年建设农业产业基地30万亩,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6家,全部龙头企业预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超过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0%以上。全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是生猪产业超常规突破性发展。近一年来,按照区委区*《关于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黔江委发[20xx]33号),全区各街道、镇、乡,区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到20xx年实现年出栏无公害生猪120万头(力争实现200万头)的目标,按照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养殖现代化的思路,制定了现代化养殖200万头无公害生猪实施、建设方案,全面启动“11661”工程。完成1个一级扩繁场,30个二级扩繁场建设,培育100头以上养殖大户2343户,1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8个,1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个,生猪人工授精站31个,培训业主万人。1-10月出栏生猪万头,存栏生猪万头(能繁母猪万头),畜牧产值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年底存栏62万头。二是烤烟产业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稳步发展。以主攻质量、科技兴烟、提高效益为重点,全区完成烤烟种植面积万亩,收购烟叶万担,上中等烟比例占75%,收购均价元/公斤,实现产值5391万元。三是养蚕产茧突破万担大关。全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重庆市“高效生态蚕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在我区实施的机遇,巩固5万亩在地桑园,完成补植补造桑园8815亩,强化养蚕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产茧14300担,较去年增长,蚕农收入实现1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同时,2400绪缫丝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场*。四是猕猴桃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区已栽植猕猴桃亩,分布在6个镇、乡,23个村、居委,种植农户达2850户,户均规模为亩。今年挂果面积2310亩,产量412吨,与去年相比增长,产值210万元,出口产品169吨。五是高淀粉薯类产业和蔬菜等产业快速发展。完成高淀粉薯类5万亩,播种蔬菜7万亩。蔬菜产量12万吨,增产2万吨,产值亿元,增长20%,其中出口2600吨。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山葵、花椒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20xx年,全区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以发展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中小型企业群是为突破口,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努力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区级龙头企业由去年的10家增加到13家,市级龙头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6家,全年可望实现生产总值突破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生猪养殖业、加工企业不断入驻。今年以来,我区已有重庆百发肉类加工有限公司、重庆雨润牧业发展公司、重*润牧业发展公司、重庆天雍农业发展公司等4家生猪养殖、加工企业落户,为我区生猪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基地。
蚕业公司实现超千破百。公司以巩固桑园,加强养蚕设施建设和“六化五配套”技术推广为基础,全年收购蚕茧14028担,实现销售收入1815万元,上缴税金75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8%和。
蓬江食品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加大投入,提高质量,不断创新,开拓市场,全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实现利税3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30%。
博龙食品公司。公司全面加强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宽融资渠道,保障生产经营,革新技术攻质量,20xx年销售粉丝、粉皮1300吨,完成产值14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30%。
其它企业实现产值、利润双增长。
20xx年,我们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龙头企业的对接*台。我们重点规划了铁西、城南、庆云、八宝、中固等五个工业园区,在每个园区内都专门规划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区。其中铁西工业园区占地*方公里,是辽北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工业园区。中固工业园区是去年新规划建设的,规划占地面积2*方公里,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于20xx年8月14日正式开始动工,经过70多天的艰苦工作,园区各项工程于10月末全部按期完成。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铺设下水管线5500延长米,新修黑色路面4公里,安装路灯114盏,架设电力和通讯线路3000米,修复景观大堤1500米,新砌石笼坝4道,栽植绿化风景树万株,实现了园区美化、亮化、绿化。当年就引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即开原市大豆蛋白有限公司和开原市亚辉禽业有限公司等两个超亿元项目,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投入生产的目标。我们在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还突出抓好了龙头的引进和培育,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牵头扶持谁”的原则,对重点龙头企业予以倾斜,使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和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农业企业迅速成长、不断壮大。20xx年我市共新上投资额超20xx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总投资35亿元,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亿元。其中大连金信集团投资建设的燃料乙醇项目总投资21亿元,是辽北投资额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规模的壮大,进一步拉长了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链条,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嬴德肉禽、胜利牧业为龙头的肉鸡链条,以凯祥鸭业、亚辉禽业为龙头的鸭鹅链条、以雨润为龙头的生猪链条,以东羽乳业、明光乳业为龙头的奶制品加工链条等10大农业产业化链条。
我们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着力构筑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优先扶持了绿色水稻、良种繁育、蔬菜、苗木花卉、烟叶、水果、生猪、肉禽、肉牛、乳制品等重点产业。形成了以庆云、八宝为主的绿色稻米基地,以马家寨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以靠山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以松山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以庆云、三家子、业民、老城为主的蔬菜基地,以八棵树、李家台为主的烟叶基地等6大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在规模基地的联合带动下,我市农业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20xx年,我市绿色水稻面积达到1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24万亩,优质水果面积达到18万亩,苗木花卉面积达到6万亩,烟叶面积达到2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41万头,猪饲养量达到111万头,禽饲养量达到2910万只。村外畜牧小区达到80个,养殖专业乡镇15个,养殖专业村48个,养殖专业户5000多户。形成了靠山苗木花卉、庆云绿色水稻、八宝蔬菜、三家子草莓、业民大葱、老城大蒜、松山水果、业民生猪、威远肉鸡、八棵树肉牛等一批特色产业专业乡镇。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建市场,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我们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本地批发市场。我们重点对老城蔬菜批发市场、铁西种子销售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八树树黄牛市场、古城堡黄牛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管理,完善设施,提高了市场的交易能力。二是开拓外埠市场。我们先后组织我市的嬴德、鹤采、圣亚等龙头企业参加*壤国际农产品展览会、沈阳第二届国际农产品展销会等各类展会,进一步提高了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目前,雨润的猪肉制品、嬴德的鸡肉制品、鹤采的绿色无公害大米、圣亚的蔬菜制品及靠山的花卉苗木、三家子草莓等一批优势农产品在沈阳、长春、四*、上海等大中城市及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市场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通过*引导和农民自发组织相结合,放手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狠抓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植和扶持了一批购销实体、种植能手和专业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