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社区下一步工作计划篇一
1、以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整治大会战活动”、“春季行动、夏季攻坚、秋冬会战”三大战役活动为主线,落实安全生产的常态化管理机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3、每个月的工作部署
三月份,重点对辖区内的五小场所中涉及销售烧纸以及香烛的商户进行一次排查,结合清明重大节日排查的工作部署,提前做好隐患排查工作。
五月份,重点对辖区内的餐饮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工作,主要排查液化气灶与罐体之间的安全距离,管路及接头的安全使用情况。
六月份,重点对辖区内个体小作坊,加工类个体工商以及企业进行排查。主要排查再次加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用火、用电安全。
七月份,重点对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自查检查工作,对照整治内容和行业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查自改工作,对自查中发现的隐患,落实整改措施、责任人及整改时限,并形成自查报告。
八月份,重点对辖区内制造业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排查,主要排查在制造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制度制定,警示标识,消防通道的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九月份,再次对辖区内餐饮和住宿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工作,主要排查液化气灶与罐体之间的安全距离,管路及接头的安全使用情况。
十月份,重点对辖区内仓储,货运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一次全面排查,主要排查仓储和货运囤放的物品安全,消防设施的配备情况。
十一月份,重点对辖区内对涉汽车修配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细致排查。主要排查的是用电线路、用火安全,并认真填写排查记录。
十二月份,结合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辖区内的安全生产排查工作存在的死角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是五小商户的排查工作,查漏补缺,把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村社区下一步工作计划篇二
(一)乡镇、其他相关部门以及群众的防控意识有所弱化。建议:宣传媒介、舆论导向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
(二)疫情出现时核酸检测能力不足问题凸显。全县目前只有县人民医院1家pcr实验室,配备1台32孔核酸提取仪、1台96孔核酸检测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pcr实验室正在建设中,预计10月底建成。非常时期,县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可设4个小时班次,每天检测3次,单采每次检测90人份,如采用10份标本混采检的方式每次检测900人份,日检测量为2700人份。加上县疾控中心2700人份,全县最大日检测能力每天5400人次。但按照全县25万人口计算,如果5-7天全部检测完成计算,每天要检测万人份,所以县域内检测能力不能满足本辖区5-7天全员核酸检测。建议:一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帮助核酸检测,资金县财政解决;二是请求市里支援。
(三)县疾控中心经费短缺问题突出。县疾控中心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今年疫情以来,已经购买了防护物资、消杀药品、消毒器械15万多元,导致正常运转都捉襟见肘。建议:县财政增加县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经费投入,让县疾控中心正常运转。
(四)县人民医院人员、建设问题亟待解决。县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救治机构,除需开展正常医疗服务外,需承担县集中医疗观察点和全县发热患者的筛查诊治工作,医院预检分诊处及发热门诊需24小时工作。服务范围的增加,加剧了专业技术人员紧张问题,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增加,医保的高压政策,待遇没有提高,人才引进非常困难,部分人才流失,特别是医生的紧缺,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一些学科带头人没有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力量薄弱,限制了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开展。县人民医院由于是旧城区改造,在很多地方不能达到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特别是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们县级医院在感染科的建设和设置上的一些短板,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导致整体布局不是很合理,例如:感染科床位较少,区域划分不合理,以及负压病房,发热门诊和发热留观病房数量及布局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开通用人绿色通道,县人民医院从乡镇借调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给予调入,稳定队伍,增强医院防控能力。同时希望政府部门加快新区医院建设的投入和进度。
(五)县中医院疫情防控补助问题。疫情期间,为了避免院内感染,县医院暂停了部分业务工作,集中力量到了抗疫工作,住院和门诊人才呈直线下降,业务量与收入减少,但各项人员成本并未减少,同时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防控防护用品用量增加,并且市场供应短缺,防护用品价格不断上涨,收入减少而成本增加,在现行的绩效计算方式之下,导致绩效大幅下降。建议:一方面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来改善医院运营状况,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另一方面县政府统筹补助相关疫情防控费用,让县中医院减轻负担轻装上阵。
(六)一线防控人员的报酬津贴问题迟迟等不到落实。民政牵头的社区防控人员的报酬津贴问题早就落实到位,而我们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冲在防控第一线的县集中医学观察点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县高速路口体温监测的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却没有一分钱津贴,没有一天的补休!建议:倾听医护人员、卫健干部的心声,切实解决一线防控人员的报酬津贴问题或补休问题。
二、其他重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运行指标不佳,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缓慢,待遇不高,改革困境突显。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急需,高素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比较突出,基层卫生人人才队伍严重缺乏,形势十分严峻。
(三)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较弱,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部分卫生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学科建设滞后,服务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县内就诊率不达标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容乐观,乡村医生年龄偏大,收入较低,服务积极性不高。
(五)人口老龄化加速对卫生健康服务、医疗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妇幼保健服务带来新考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依然难度大、责任重。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村社区下一步工作计划篇三
根据牙克石市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在出现确诊病例和划定为“中高风险”地区的情况时,合理安排和调度医疗资源,按照及时、有效、科学、精准的原则,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核酸检测,1-2天内完成区域内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把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v^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等。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乌尔其汉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
)(名单见附件)
1、人员动员组织组
组长:刘影
成员:镇政府,各驻在单位,各村、社区全体人员
负责组织“党员先锋队”“党员服务队”、志愿者等人员下沉各社区辖区,组织落实各采集点各环节工作人员,组织开展辖区居民摸底、登记,编排各小区或居民点具体采集顺序,做好通知前准备和全员核酸检测各项组织工作。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负责制定每个采集点流程图,组织各环节工作人员开展演练(桌面推演)以及对采集点消杀人员的培训。
2、核酸检测组
组长:张雪松于兴忠
成员:镇卫生院、煤田卫生院全体工作人员
负责组织抽调医务人员,开展核酸采集培训、样本采集、转运、检测等工作,调集核酸检测医疗资源,确定核酸检测采集点,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协调周边支援核酸采集、检测工作,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和监督执法检查。按照市里下发的全员核酸检测采集点流程图的制定,安排核酸检测演练(桌面推演)以及消杀人员培训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长:关宁
成员:镇政府、各驻在单位
负责各采集点开展全员检测工作的物资储备、运送,负责各采集点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处置工作。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全员检测工作专班,负责指导调度检测工作。统筹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各村社区做好相关工作。制定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应急预案,负责安排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应急处置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1、人员动员组织组
综合协调专班:镇政府负责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前,以驻在单位,村、社区等为单位,迅速统计确定检测对象,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宣传、朋友圈推送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全员核酸检测公告,组织社区防控力量在各驻在单位,村、社区张贴通告,入户或电话通知本驻在单位,村、社区的采样时间、地点、批次安排、注意事项等,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尤其注意流动人口的登记,填写检测对象信息表,统计核酸检测人数,逐级汇总上报。由综合协调组根据汇总后的检测需求,确定辖区采样点布局和采样检测顺序,统筹调度采样检测力量。各村、社区负责做好辖区内人员基础信息的采集工作,及时对辖区内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员(学校寄宿生、滞留在本辖区内的住宿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和登记;建立社区人口信息台账,及时更新动态变化,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负责辖区内被检测人员的组织,核酸检测场地选择、准备、现场维护和消毒消杀等有关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社区内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处理工作,组织和动员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参与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镇火车站负责落实进出车站和乘坐火车的人员的检疫和查验措施,按照铁路部门相关规定做好旅客列车防控工作,防止传染病传播,保障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处置人员以及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运送。
村社区下一步工作计划篇四
20xx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落实_《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突出抓好“社会化监管”和“食品行业诚信建设”两项重点工作,着力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深化治理整顿,强化宣教培训,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加强监管队伍和机制建设,构筑食品安全监管合力
1.强化社会化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化监管队伍的管理和培训,进一步完善对街道食品安全专职人员、协管员的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标准和奖惩措施;实施“培训日”制度,每月集中组织街道专职人员和协管员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技能培训,提高社会化监管能力,全年组织培训10期以上;进一步强化社区食品安全工作,街道要健全对社区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机制,加强对信息员的选拔、管理和考核力度,以街道为主体,定期组织社区信息员开展知识培训,全年组织培训6期以上。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作用,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状况等形式,及时听取采纳食品安全工作建议。
2.强化执法监管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执法监管人员,合理装备现场快速检测、调查取证等技术装备,提高执法队伍的监管效率和水平;明确细化监管分工和执法流程,着力消除监管空白、边界不清和执法不力等问题;加强对执法监管队伍的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监管部门按需组织本环节执法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全区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培训2期以上。
3.完善食品安全执法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联合执法制度,加强综合协调,形成全区统筹、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格局;健全部门与街道间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协调联动体系,完善执法人员联系街道制度,每个部门确保2名包街道专职人员,每周到街道工作2天以上,带领协管员对本环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对涉嫌犯罪案件,及时移送立案,并主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积极作用,加强案件查处监督;探讨建立公、检、法联合执法和联席会议制度,依法从严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4.完善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分析评估本辖区、本系统食品安全状况,严格落实监管职责,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从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入手,经常性开展督查巡视活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监督指导执法监管人员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改进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依法从严处罚违法违规企业及有关人员,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5.加快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食品行业诚信大联盟”活动,制定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评级、准入制度和奖惩制度等,实施食品安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督促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业户自觉建立诚信档案,并接受监督检查。今年,计划从列入“红名单”企业中评选40家诚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入选“食品行业诚信大联盟”,颁发“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先进单位”匾牌,并进行宣传推广;对列入“黑名单”的单位实施“警示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每月至少进行两次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
6.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街道”。制定我区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方案,遴选基础工作扎实、监管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公众满意度较高的街道、社区、街区、食品生产经营业户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7.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教育培训。各监管部门都要制定培训计划,街道负责组织,加大对各环节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每人每年接受培训不少于40小时。其中,由区统一组织1000家左右的规模以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培训,全年组织培训10期以上,切实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健全完善监管支撑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执法监管能力
8.提高食品检验检测能力。推进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全区持证农贸市场、超市、农业标准生产基地逐步配置专业快速检测设备,全年完成快速检测15万批次;继续做好定性定量检测工作,统一制定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统筹安排抽检范围、频次和品种,覆盖所有环节及大宗食品、高风险食品,特别是加大对蔬菜、肉制品等易发生问题食品的抽检力度和密度,提高检测防范能力,全年实现定量检测3300批次以上;推进企业自检能力建设,督促企业加大检测设备和技术投入,建立产品检测室,配备常规检测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对食品原材料和出厂产品进行严格检测,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
9.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组建全区食品安全专家队伍,强化风险监测与评估预警,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会商机制,定期对大宗食品和时令食品进行监测和风险分析。建立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消费预警信息,引导公众安全消费。推动监测与监管的联动衔接,监测问题及时向执法监管部门反馈,提高监督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0.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各部门、各街道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应对处置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切实提高指挥协调和现场处置能力,各街道及主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应急演练1次以上;规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
11.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智能食安”电子监管系统推广使用,依托系统加强各部门、各街道的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利用街道食品安全协管员依托“智能食安”电子监管系统,协助工商、食药等执法部门每月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巡查一遍以上,及时将排查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上报至系统,实现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动态化全覆盖监管。加快水产品、肉制品、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食品的源头控制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督导商超企业在现场制售区域安装电子监控设施,进一步加强对现场制售食品的动态监控,消除食品安全不稳定因素,提升居民群众消费信心。
深化治理整顿,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12.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围绕全市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求和我区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及时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行动,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逐一登记建档,并按照隐患分级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农兽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五类“违禁超限”违法行为,杜绝群体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切实保障全区食品安全。
13.突出重点食品品种的专项整治。进一步突出肉类、蔬菜、果品、水产品、食用油、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日常消费大宗食品的专项执法整治,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力度,着力解决蔬菜农残、瘦肉精、食品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切实做好学校饮用水和生产、流通环节桶装饮用水的整治工作,依法查处和坚决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桶装水的小作坊、黑窝点,全面提高桶装饮用水的质量安全水平。
14.加大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加大对各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突出对学校配餐和学校周边食品生产经营业户的监管,集中排查违规加工食品、销售无标识和过期食品等行为;加大对企业食堂和建筑工地的检查整治力度,指导其严格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加大对批发市场业户的日常监管力度,完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加强质量检测抽检,确保市场食品来源可追溯;加大对市场外食品流动摊点、游商浮贩和占路经营行为的清理整顿力度,组织批发市场周边、喜盈门立交桥周边“夜查”行动,每月开展“夜查”2次以上;加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专项整治力度,坚决取缔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和“黑作坊”。
15.推进集中园区建设。督促指导已建成的加工园区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实施品牌化、规范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积极协调有关媒体继续加大园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园区知名度和示范带动作用;研究对园区的支持政策,推进食品集中园区建设。
抓好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16.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电视专栏、专家论坛、食品安站、“食安”微博、短信平台、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等多种方式,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广泛宣传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和成效,提高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
村社区下一步工作计划篇五
为促进基层治理方式转变,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根据*的十九大精神、《^v^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要求,切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有序开展,调动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积极性,制定本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建立健全***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实事求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按照我县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从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下,实施农户积分制度,合理设置积分内容,以农户积分激活内生动力,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积分制调动乡村治理工作中村民参与热情,通过建立积分制长效运行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将乡村治理与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文明乡风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有机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凸显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将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象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透明化和规范化水平。
——坚持*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对乡村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管乡村治理的领导体制机制,坚持固本强基,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好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头雁和战斗堡垒,切实发挥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民主体。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充分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组织农民,维护农民权益,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积分制调动村民参与村庄事务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激活村庄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v^三治^v^结合。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联动融合、共同发力。
——坚持多方协同。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以积分制推动*领导下的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鼓励引导社会和公众协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打造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强大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从实际出发,聚焦农民关心、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和核心矛盾,重点突破,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解决影响农民安居乐业、乡村和谐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形成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体制机制创新。
(一)*组织统筹把握方向。以镇、村*组织为主导,组织实施积分制,对积分内容、评价方式、结果运用等各个环节把关,让积分制充分体现*的主张、贯彻*的决定,保障积分制持续推进。围绕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积分内容,随着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适时调整积分内容和评价标准,建立动态管理、操作性强的积分体系。
(二)实施农户日常和年度积分制度。按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实施农户日常和年度积分制度,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在本村长期居住的农户,有***户口和***宅院,均可参与积分评价;老年户可自愿参加。积分主要考察评议农户五个方面表现:包括*的建设、民生保障、环境整治、文明新风、遵纪守法等。其中环境整治和文明新风为日常积分,原则上每季度开展一次,每项基础分值40分;其他为年度评议积分,每项基础分值为20分。总基础分值140分,每个自然年度汇总一次,采取“基础分+加分项+减分项”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年度总得分。
(三)精准划分片区和评议小组。各村以片或组为单元,精准划分范围进行评议,原则上每组不超过100户为宜。根据划分单元数量成立积分评议小组,原则上每组不少于5人,由村“两委”成员、小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员群众代表等组成。评议小组日常负责所在片区农户的宣传、管理,进行评议时,实行小组交叉考察评议。
(四)规范评议程序。日常积分,评议小组要开展现场实地查看,结合农户日常表现,广泛听取*员群众意见,提出积分初步意见;经全体评议小组成员会议研究核实后,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计算季度积分成绩。年度积分,采取个人申报与小组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个人根据积分表实事求是填写,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评议小组进行核实,提出年度积分初步意见;召开*员、村民代表会议,包村领导、包村人员参加并进行监督,公开审议提出修改意见;评分结果在村内公示三天,无异议后上报镇乡村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积分运用。树立正确导向,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正向激励为主、奖惩结合的原则,结合经济水平和群众需求创新奖励方式,充分发挥积分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以自然年为单位进行累计,年终与各类评先评优挂钩。
农户积分作为评星定级及荣誉评定依据。得分居全村前10%且不低于基础分值的,授予“五星级文明户”称号;居全村前11%—20%且不低于基础分值的,授予“四星级文明户”称号;居全村前21%—30%且不低于基础分值的,授予“三星级文明户”称号。三星级及以上文明户颁发奖牌,并分别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农户积分情况作为*员发展、入*积极分子推荐重要依据。农户积分配套系列奖励,主要包括政府贴息贷款、适度扩大本地银行信贷额度等。
(六)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各部门和社会各类组织力量参与,形成协同推进积分制的合力,逐步将各种评选、考核纳入积分制,形成一个积分多应用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效撬动和健全包括政府奖补、集体经济投入、社会捐赠在内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鼓励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等方式开展积分数据收集、汇总及统计等工作,优化完善日常管理。将积分制纳入镇纪委、村监委会监督范围,确保程序依法合规。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级成立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办。各村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把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建立乡村治理工作协同运行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镇*政办会同*建、宣传、综治、信访、民政、司法、派出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对乡村治理工作情况开展督导,对乡村治理政策措施开展评估。
(三)加强分类推进。坚持试点先行,确定龙雨庄村、武家汇村为第一批试点村。其他各村要结合实际,主动推进。围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分类确定落实举措。对于需要普遍执行和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进度,尽快取得实效。对于需要继续探索的事项,要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勇于探索创新,及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快在面上推广。对于鼓励提倡的做法,要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形成适合我镇的乡村治理机制。
(四)强化各项保障。各村要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专人负责联系对接;充实基层治理力量,聚合各类人才资源,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有计划、分层次开展村干部培训,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鼓励镇、村创新乡村治理积分机制。组织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大力选树宣传乡村治理各类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