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清扫教室活动总结篇一
这学期校长为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我读的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静静的做那儿阅读,总是为书里的某个细节所感动,甚至有时会有一种恨不得立刻就要去尝试一下的冲动。全书字里行间处处渗透出雷夫教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一个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学生愿意提早两个小时上学,而又延迟放学时间,即使毕业了仍不忘每周回到这个教室,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一个普通的最基层的教师,竟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感动了整个美国社会,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会施魔法的教师?读完再来反思自我的教师主角,不自禁地感叹:做教师就应做一个像雷夫这样有追求的教师!
读着这本书,我的内心还是翻腾起不小的“浪花”:雷夫教师是一个敢讲真话、有智慧、充满爱心的教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教师的教育梦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教师教育追求。“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雷夫也是在标准化测试的大环境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径”,即实现了“终身性”教育,也没有影响应试的效果。引起我心灵微震还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断思考的态度。因为对工作的爱与专注,才会出现“头发着火了”也不自知;因为对孩子的爱,才会不自觉得要对孩子进行终身有益的教育。让我想到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初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仅有爱自我选择的职业,才会让自我的人生欢乐而阳光,仅有我们教育者充满了爱,才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教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雷夫教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我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我的学生放在心上。雷夫教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是呀,爱是教育的根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高低,可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能有高低。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要胜过爱子,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我们仅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教师。尤其是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那些发展慢的学生,我们仅有爱之切,才有可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与活力,才能冰释他们心底积淀的自卑,大胆地去寻找失落的绿洲,才能使他们奔向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
读完这本书让人感动和难以忘怀,在新的一学年里我要努力向雷夫学习,做一位有心的教师。我坚信我能做到让自我和孩子们满意!
清扫教室活动总结篇二
校园教室清扫是每位学生的责任,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途径。在我担任班级卫生委员期间,亲身参与了校园教室的清扫工作。这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卫生的重要性,还提升了我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下面,我将分享在这段经历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卫生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校园教室的清扫工作,我深刻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保持教室的清洁还能预防疾病的传播。灰尘、垃圾和细菌会不断积累,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清扫工作。
第三段:培养责任心
担任班级卫生委员的工作让我意识到,清扫教室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班级和学校。每次清扫前,我会提前制定清扫计划,并组织同学们一起进行清扫。这要求我有很高的责任心,要保证清扫的质量,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我学会了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尽力做到尽善尽美。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强了自己的责任心,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第四段: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在清扫教室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分工,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大家一起打扫地板,擦拭桌椅,清理黑板和垃圾桶。虽然每次清扫工作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每个人都在忙碌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并见证了集体的力量。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凝聚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友谊。
第五段:落实一身好习惯
参与校园教室的清扫工作不仅是为了一时的整洁,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清扫工作,我们养成了定期整理自己物品、丢垃圾到垃圾桶、不乱扔纸屑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会伴随我们一生,并积极影响周围的人。事实上,只有自觉把卫生习惯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做到为身边环境做贡献。
总结:
通过参与校园教室的清扫工作,我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培养了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落实了一身好习惯。校园教室清扫不仅仅是为了整洁,更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道德观念。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自觉承担起校园教室清扫的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清扫教室活动总结篇三
我怀着迫切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在讲一个故事,故事的梗概就是一位小学老师精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次次的被雷夫老师对教育的真情投入感动着,被雷夫老师对于教育的执着追求激励着。雷夫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爱心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
书中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现了一位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专注于热爱。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课上,一个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眼里噙着泪。为了让这个女孩有一次成功的实验,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
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老师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太专注,连头发着了火都没有发觉……我非常感动于事后雷夫老师对于自己所说的话,“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了火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能像雷夫老师那样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用教师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那么我们也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并借此机会让诉丽莎认识到不应乱放东西,让丽莎找两名好朋友帮她整理资料夹。他的这种做法“让原本会往坏处发展的事情朝好处发展。”“再接下来的一整年里,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这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信任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人与人只有彼此信任了,才可能相处融洽。
教师必须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给学生看,雷夫老师就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把恐惧从课堂中赶走,做到了公正而又通情达理。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沉思:雷夫老师用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用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了温暖的家。作为一名工作了十三年的教师,我为学生创造了什么?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雷夫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奇迹。
清扫教室活动总结篇四
教室走廊的清洁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还能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作为一名学生,我曾经参与过学校清洁队伍,负责教室走廊的清扫工作。这段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清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和启示。
第二段:清扫工作的目标和重要性
清扫工作的目标是保持学校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教室走廊是师生日常活动的场所,保持其整洁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清洁的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注意力,营造一个愉快的氛围。同时,清扫工作还涉及到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参与清扫工作,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对环境的卫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清扫工作的具体任务和困难
清扫教室走廊的工作主要包括扫地、擦窗、拖地等。这些简单的任务看似容易,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例如,扫地时需要细心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尤其是一些角落和狭窄的地方容易被忽视。而擦窗则需要谨慎操作,保证窗户上没有脏污和残留物。此外,学生参与清扫工作可能面临时间不足、缺乏经验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克服和解决。
第四段:清扫工作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参与教室走廊的清扫工作,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收获。首先,我意识到清扫工作和学习是并行不悖的,它们互相促进。当我把教室走廊打扫得干净整洁后,我会更有动力和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其次,清扫工作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和耐心,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落。清洁并不只是表面的工作,它需要细致入微的心思和全面的观察。最后,参与清扫工作让我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的整体管理。通过亲身经历,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从而更加珍惜学校的资源并为其保持整洁和卫生做出贡献。
第五段:倡导全面参与清扫工作的意义
教室走廊清扫不应该只是清洁人员的责任,而应该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并将其视为一种责任和培养自身素质的机会。通过参与清扫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卫生意识和责任感,还可以更好地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和卫生。通过倡导全面参与清扫工作的理念,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建立和谐整洁的校园环境。
总结:教室走廊清扫虽然是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通过参与清扫工作,学生可以培养卫生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细节观察和耐心,同时也为学校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倡导全面参与清扫工作的观念,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建立和谐整洁的校园环境。相信只有每一个关注清洁和卫生的人一起努力,才能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
清扫教室活动总结篇五
通过阅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收获了以前从未有过的放松。
也找到了一些解决教学工作中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雷夫老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切实有用的经验:
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协同合作等等,很少强调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相信任,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而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比如一个总是不爱交作业的同学,老师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没写,他说写了也是在说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同学说的话,同学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们也象那位老师一样,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同学们都体会到说实话光荣,说慌可耻,并且也给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同学足够的机会,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励-----考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要取悦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挡:我奉献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活中,是很害怕失败的。我们的孩子和大人,只能接受成功,无法承受失败。所以我们就会看到一点点大的孩子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敢迈出步伐。其实在失败的地方,我们才能长出坚硬的翅膀。
几年前,一群来自某所充满活力的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是另类教育和公办民营的一群教师到第56号教室进行一日访问。他们很棒,精力充沛、聪明开朗,而且非常关心学生。不过,我注意到他们的教学暗藏着一个很关键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们有好的感受,从不让学生答出错误答案或出什么差错。
那个星期我们班刚好在做火箭。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分发的维京型火箭、操作指南以及材料进行组装。各组必须精确测量、规划、组装作业成品,才算完成任务。其中一组虽然做得很认真,却弄错了飞弹部分的配置。来访问的老师当中有几个人频频朝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有好几次我都必须以有礼但坚定的口吻要求访客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访客(很小声地说):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访客:可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访客: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呀!
雷夫:一开始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切记,“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我班上的学生就曾在建造一座大型云霄飞车时,遭遇回路向心力不足、无法让车子在轨道上安全行驶的问题。然而,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那两个月,却是全年自然课中最令学生们惊喜、兴奋的时光。最后,当云霄飞车大功告成之时,孩子们可以说那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了解那座云霄飞车的物理原理。我也在那两个月期间展现了最佳教学,因为我决定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他倡导一定要善用图书馆。这对于我们现行方便的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只要我们回想起那些在书店中地席而坐贪婪的阅读的孩子,我们就想到当不爱读书的孩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心灵的震颤,就会对上读书馆的意义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雷夫老师指导孩子读书士比亚的作品,并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成戏剧,并且每年进行专场演出。他说: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地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我想这种连接肯定不会是那位老师讲出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这样生硬地与现实进行关联时,她就没有了吸引力。但是这样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这样读过、演过之后,其内涵自然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人生。
这样的阅读,对眼下的快餐式阅读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对接。因为现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与之对应的就应该是快餐式阅读;而对于真正经典的作品自然应该像那位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读莎士比亚那样慢慢阅读。毕竟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捷径的。
读完这本书,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了不起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我们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那就是:“学习雷夫好榜样!”
清扫教室活动总结篇六
清扫教室校园是每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环境,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清扫校园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整洁,更是通过实践去学习如何爱护环境,在行动中培养自己的美德和品质。
第二段:体验清扫教室校园的过程
清晨,教室还是昨天留下的痕迹,地上散落着垃圾,桌子上堆满了碎纸、铅笔屑等。我和同学们集体行动起来,拿起扫帚、拖把、垃圾袋,投入到整理的工作当中。大家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扫地,一人负责擦窗,还有人清理桌面,我们井然有序地完成了任务。
第三段:体会到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清扫教室校园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乐于助人的快乐。看着教室逐渐恢复整洁,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内心产生了成就感。清洁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更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清扫教室校园,我深刻意识到爱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通过行动去保护我们的环境。同时,清扫教室校园也让我明白了集体的力量。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校园。
第五段: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关注环境保护
回想起清扫教室校园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我开始养成了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不随地扔垃圾,妥善处理废纸和废品。我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加入环境保护行动中。
总结:通过清扫教室校园,我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乐趣。清扫校园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整洁,更是一种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我将积极践行环保理念,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校园和地球家园。
清扫教室活动总结篇七
20_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决定走入社区进行一次社会公益打扫卫生活动,我选择的地点是中华世纪城小区,由于该小区位于郊区环境相对市内比较安静,居住的人口大多为工作族,社区的卫生维护因此也成为一大问题,这也是我选择该社区的原因之一,我首先来到社区的办事处,社区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待了我,待我说明来意之后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7月25日我来到社区准备开始我为期三天的社区公益打扫卫生活动。
社会实践过程
7月25日
一大早我就来到社区办公室找到社区负责人刘阿姨,她可以真正算得上是居委会大妈,她是一位非常慈祥的人,待人可亲,说话办事很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范,一看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刘阿姨首先就给我安排了今天的工作任务,今天的主要工作是打扫社区办公室的卫生。
说干就干,我也是有备而来的人,我自己准备了胶皮手套,其实这居委会办公室的面积还是挺大的,存放资料的柜子也有不少,其实日常清理卫生有专职人员,而今天是我独自一人打扫,她告诉我一些具体要求就被安排其他工作去了,我其实还是心里犯嘀咕自己啥时候能被我干完,眼是懒汉,手是好干,赶紧抓紧干吧!我首先在办公室内走了一圈,发现室内还有一些卫生死角不易打扫,拿来水盆和抹布打来清水就开始收拾卫生,桌子,椅子,地面都被我打扫的一尘不染,擦窗户对我来说可是一个费力的活,刘阿姨并不让我干,但是市内干净了,窗户不透亮,整体感觉就是不干净,先是用湿抹布把窗户上的浮灰擦掉,然后用干抹布再擦两遍,这样窗户玻璃也让我擦得很干净。卫生死角打扫起来也是很不容易,天花角墙板有少量的灰掉了,地面墙角也有不易清洁的卫生问题,这些卫生问题都被我一一攻克了,看着整洁的卫生环境我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7月26日
今天是我社会实践的第二天,早上准时到达了办事处,今天给我安排工作的是另一位工作人员,上午主要是打扫办事处局边的环境卫生,下午则是学习了解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街道办事处周围的环境还是不错的,打扫起来还是挺快的,杂草都被我连根拔起。还有一些小招贴也被彻底地清理干净,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都说劳动人民是最光荣的,劳动有益健康真的不假,干完活的我身心轻松。下午的工作就比较轻松了,接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带着整个社区居民的档案资料,并详细地给我讲解了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这是我的额外收获,增长了我的见识,也使我对社区工作产生了兴趣。
社会实践的收获与心得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大学生有较多的文化素养,应当积极参加劳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心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们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我在学校假期社会实践布置之下,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劳动。
在劳动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份自己该做的事,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我相信困难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练,我们需要坚持!胜利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