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弹簧实验报告篇一
三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了,这让我体重减了十斤,肌肉变得结实了,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工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次实习,我们和厂里的老员工同工同酬。正是在xx工作的这三个月,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参加工作,同时我也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xx应该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是中国制造的代表,它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近些年的经济腾飞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有能力挤进去世界五百强的民营企业。
我们在xx微波炉的总装工厂工作,这里的工作内容很简单,任何人只要在班组长一两分钟的指导下就能够上岗,但工作时间特别长,一天工作近十一小时,半个月进行一次白晚班的倒换,工作十分辛苦。我们作为大学生在这里工作与一般的新员工的不同就是能够更快的掌握所在岗位的工作技能。做出质量更好的产品。
在生产线上一个生产班组就是一个整体,生产线一开动缺一个人都不行,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事做好,和同事搞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交往能传递快乐,是工作中和工作之余很重要的东西。
xx公司很大,赚的钱也很多,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比如:管理人员太多,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工作时间太长,工资太低,造成员工流失严重,新员工多又使得产品的质量上不去,而xx想成为世界五百强之一,必须提高其产品质量。
三个月的实习让我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血汗钱,想想我们的父辈,为了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读书,付出了多少汗水!而我们至今还在学校不学无术,花着家里的钱。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就只能靠贱卖自己的体力,所以我会更加珍惜剩下的这一年的学习机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把技能练好,使自己踏入社会成为一个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
弹簧实验报告篇二
五月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坐上了开往浙江诸暨的火车,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旅程。初次坐火车心里难免很兴奋,在火车上东张西望,观看着窗外的美丽景色。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坐长途火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经过三十多小时的奋战,我们到了心里幻想过无数次的工厂,浙江伊思灵双第弹簧厂。
公司的领导早已作好一切安排,将那些杂碎的事做了后,我们就到了公司的会议室。公司的领导给我们介绍弹簧厂的很多东西,让我们知道了浙江伊思灵双第弹簧有限公司是德国伊思灵豪森集团与浙江双第弹簧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系列弹簧及关键零部件的现代化企业。随后带我们去参观了各个车间,最后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将我们划分在了花色、卷簧、磨簧```等车间里面.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上班了。
初来这里我们就学会了适应环境。这里的天很蓝,每天四点多天就亮了,太阳更是释放着它特有的光芒让人难受.大唐是中国的袜都,基本上家家都有自己的作坊,我们宿舍楼下就有好几家.织袜的机器不停的叫着,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歇,吵的我们夜以难眠。习惯用热水的我们到了那里从未用过,洗头洗澡都是冷水,下雨天也一样。这些都是我们想都没有想过的生活环境,但也慢慢的适应了下来。
刚开始我被分在了磨簧车间,也不知道这个车间是干什么的,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应该就是磨弹簧吧!一进车间我的心就凉了,工作环境是那么糟,机器发出的声音是那么刺耳。过了一会儿主任带我们去领了耳机、口罩、眼镜、手套,可以说是全副武装。没办法因为这个车间的灰尘大噪音大,即使每天戴了口罩下班回家鼻洞里也是黑的,手套基本上都会磨破一双。这个车间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弹簧的两端磨平,使打磨后的弹簧满足长度要求和圈数要求。一般每个弹簧需要5-6次的打磨,每次操作人员都要设计打磨高度,并作下记录.第五或第六打磨后必须满足图纸要求。上午主任将我安排到一个师傅那里,叫那师傅带我。我看师傅不停的将弹簧放在旋转的'磨盘上,动作非常熟练。弹簧一面转进去,经过砂轮打磨后又转出来。师傅还时不时还拿着游标卡尺测尺寸,看是否满足要求。我跟着师傅的样子学了起来,将弹簧往旋转磨盘上放,就这样一上午过去了。下午师傅问我会用游标卡尺吗?我说会,接着他就叫我去测弹簧。因为在学校里面学过游标卡尺,所以测起弹簧来得心应手。师傅对我很好,给我讲了很多原理性的东西,还交我调机器.后来因领导关心我们健康,把我们调到了别的车间,就这样我离开了磨簧。虽然短短几天,也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游标卡尺的熟练应用、对磨簧机性能的了解等等。
我被调了花色车间,花色车间的工作环境比磨簧好了很多,工人们都是坐着工作。车间的员工是全厂最多的,工作的内容也很多很杂,基本上每天干的活都不一样。主要有修弹簧、调弹簧、给弹簧弯角、上漆````等,还有很多。修弹簧就是将那些误差不大的弹簧修合格,调弹簧就是调它的高度、长度让它满足图纸要求。在车间我也干了很多工作,第一天我就给弹簧弯角(猫耳朵弹簧)。主任将模具安好,做了几下示范便叫我去弯.因为较简单,我看一下就会了。过了一会儿主任将这批弹簧的工艺流程卡拿来叫我在弯10度的那一栏签字,让我懂得了做一个合格的弹簧要经过很多道工序,比如:弯角、回火、打毛刺、整修等等。我做的是第一道工序,因为不熟悉,干起来比较慢。做第二道工序的人是车间里面的熟练工,老是催促我做快点。我就在他的催促声中越做越快越做越熟练,从第一天的1500个到最后一天能做3500个。在车间的第二份任务就是修蛇形弹簧,要把弹簧的正反两面修平,还要看它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有的时候弹簧的长度误差很大,长了的要把它弄短,短了的要把它拉长。真的有点难修,但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还是学会了。修好的弹簧还要给它们的两端套塑料管,然后送到回火炉去。因为这批弹簧数量较大,所以干了好几天才完成。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将四万个大卡圈浸硝酸水,由于天气太热的缘故,大卡圈都生锈了,要用硝酸水来去锈。这可是一个苦差事,虽然不想干但还是硬着头皮干了。因为想起了主任常对我们实习生说的一句话:“这里是工厂不是在学校,在学校你可以耍赖不干,但在工厂你就必须要服从。”我们用液压搬运车将沉重的硝酸水拉了出来,将架子上的大卡圈放在硝酸水里浸泡几秒钟,然后又拿出来放在别的空架子上。就这样来回的走着,来回的重复着。我们在外面的大车间工作,没有风扇,空气也不流通。工作服从上班开始一直到下班都是湿湿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流,让我体会到了挥汗如雨的感觉,真的有些受不了。主任对我们说:“这个活实在是很累很热,如果是在冬天的话很多人会抢着干,但现在夏天没有人愿意干,只有叫你们这些实习生。”听了主任的话后心里很不平衡,但想想管的它的,在苦在累也就几天,不能让工人们瞧不起我们这些实习生,说我们不能吃苦。一定要坚持!过了几天我们就完成了任务,还得到了主任的表扬。随后我又在车间里面挑弹簧、喷漆、弯脚,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流逝着,一晃实习已经结束,同学们都为这次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弹簧实验报告篇三
不知不觉,金工实习周在今天31号已结束了。时间真的很快啊,虽然留不住时间但是这段实习时间将为我的大学生活添加了一笔很绚丽的色彩,金工实习过程的点点滴滴也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中,成为一段不可抹掉美好的回忆。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课本上学不到体会不到的知识操作经验,也深深的体会到过程的艰难,但是这段时间真的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很多经验很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技术,是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热加工
27,28号是关于热加工方面的。在第一天我们有好多的迷惑,甚至在出发前我们还在犹豫着到底要不要穿军服因为在我们的眼里车间的环境是很脏的其中也避免不了那些油污之类,呵呵,想想还真的是可笑。其实开始的时候我是既向往金工实习有是那么的不情愿的,因为我们实习一结束就要快要考试了,怕实习的时间影响到期末复习,我想好多同学都是这样想的。但是当从第一次实习之后就发现自己当时是那么的无知。金工实习没有同学们猜想的那么恐怖和困难。在经过第一次我的想法也是焕然一新,从此同学们慢慢的对实习更加有兴趣了。
27号早上八点,虽然天气有点冷还吹着风,但是我班和4班的同学都准时的在学校门口,等待学校的校车。我们到学校校外的实习基地大概用了半个小时吧,在路途中我们都是很遵守纪律,叶老师也是我们第一个认识的老师,他负责热加工的一个项目。另外还有邓,张,温三个老师。
快要中午回学校的时候,叶老师,还带我们到那个正在为阳江核电站制造的一个项目。当我们看到那个车间的上面挂着一条横幅写着:肩负国家重任,制造核电精品。心中不由得善慕那些工人了,呵呵,一个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接触到关于那些核电的东西,虽然他们做的那些对于那个工程来说是鸡皮蒜事,不足一提,但是他们背后的那种流汗流泪的艰辛不由让我们感动。无论多么成功的伟大的工程,背后总是付出巨大的人力,经济。遗憾的是,叶老师说管理这个项目的技术师没有空,所以不能给我们讲解那些原理,还是很感谢叶老师,让我们了解到那么多课外知识。
安全操作:
1.焊接前应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并达到完好,防护用品要齐全完好。
2.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3.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如何使用:
1. 引弧2点弧3焊接
使用电焊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是我知道自己不熟悉不熟练操作的动作方面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幸好能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互相帮忙,慢慢的有所掌握。
28号,上午,张老师教我们了解气割原理操作方法。张老师,虽然看起来是彪悍,但是他的话还是蛮有风趣的,讲解的很具体。包括怎样拿,怎样端的动作姿势。以下是我对气焊的一些粗略概括。
安全操作和电焊有点接近。
1.氧气瓶、乙炔表及焊割工具上禁止沾染油脂。
2.氧气、乙炔瓶应配齐防震帽,搬运时防止撞击和剧烈震动。
3.氧气瓶、乙炔瓶间距不得小于5米,氧气瓶、乙炔瓶距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点火时,焊割枪口不准对人,正在燃烧的焊、割炬不得放在工件和地面上。
4.蓝色涂料是氧气瓶,白色涂料是乙炔瓶。
5.红管接氧气,黑管接乙炔。
6.操作时要带墨镜。
7.前面的旋钮是调节氧气,中间是氧气和乙炔的混合物,后面的是调节乙炔。
操作方法:
1. 氧气,乙炔,一般是开0.03-0.05pa。
2. 点燃前只开乙炔半格。点燃时枪口不能对自己和别人。
3. 调节焰心,使中间气流成稳定的细直线。
4. 切割前先预热,在放氧气。
5. 离切割面两三毫米。
6. 动作姿势要适当。
下午,温老师,教我们使用,气焊。气焊的工作原理和气割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气割是利用氧气冲去那些融掉的铁水,而气焊是利用火,达到熔点,就是熔化焊。以下是我对气焊的一些总结。
安全操作和气割基本相同。
我们学校的热加工,是在校外的,每天都要跑到郊外。通过叶老师,温老师们的介绍知道哪里原来是茂名石化的一个下属单位,哪里有好多的火车经过,他们时常叮嘱我们不能靠近火车轨道。老师不仅给我们知识,在有空的时候常常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我还记得叶老师说过:我们要在三十岁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你到了三十岁还在担心你是否会被解雇,那你的前途是很渺茫的。温老师说过:我们要自信,我们不比别人差,但是要在我们努力的条件下。总之,在热加工的四位老师带领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热加工实习任务。在这段时间我觉得是愉快的学习旅程,更是体验工作的过程,增长能力的过程。真是谢谢老师们的教导。
弹簧实验报告篇四
本人于20xx年7月10日来到东莞长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为期20天的暑期认识实习。最后由于该企业设备的维修以及车间的装修,本次实习被提前至7月29日结束返校。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在企业导师、员工师傅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虚心学习下,对于一些平常的理论知识终于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我此次实习总的心得体会,希望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启发。
上学的时候,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充裕,可以适时偷懒、放松、外出等。上班的时候,每天都有要完成的任务,同时有一种责任抗在肩上,即使没任务也要到点才能下班。上学的时候可以很有个性,但上班就必须要融入企业、融入社会的文化氛围中,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上学的时候很自信,觉得自己将来能干一番事业。上班了,才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在学校,直来直往,犯点错误只会受点教训。出来社会,犯错会比错误本身要承受更大的责任,所以必须少说话,多办事。上了班才知道什么叫做现实,上了班才知道什么叫做生活的艰辛。所以总结下来,个人觉得能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幸福的,我们需要好好地珍惜大学生活,让大学生涯充实无憾。
从学校走到社会,环境、人群、责任都一下子发生了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要做到尽快转换角色,去适应急速的工作时间和节奏,不然很有可能会影响你在工作上的状态。
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是先让我们看或是做杂货,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有可能会产生厌倦或乏味无聊的感觉,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一直恶性循环,更不用提什么晋升了。
我们到企业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认真了,工作就不会乏味,学习和工作也就事半功倍。我觉得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需要怀有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请教、少说话这一五多一少的态度。工作如此,为人处事也是如此。
弹簧实验报告篇五
到了海边,我们坐着游艇去玩第一个项目:滑翔伞。所谓滑翔伞,就是把你绑在一个降落伞上,用一根绳子的一头系在降落伞上,另一头系在游艇上,游艇一开动,你就飞上了天;我玩的时候,我差点哭出来,因为我害怕自己掉下去,于是我在心里念叨:不要怕,不要怕,黄佳琳你行的,你最勇敢了!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发抖,想想在30几米的高空一下子掉进波涛汹涌的大海,我就浑身酥软。终于靠岸了,我颠颠撞撞地跑回妈妈身边,吓死我了。
第二个项目是海底潜水,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项目,可是导游说海底有鲨鱼、鳄鱼,我立刻就不敢去了,后来,导游说鲨鱼是沙子里的鱼,鳄鱼是饿死了的鱼,我松了口气,赶紧报了名。
在我的印象中,潜水是背着氧气瓶的,可这次不一样,我们只要带太空帽一样的头盔就行了;轮到我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下了海,,一下海,我就被海底的一切迷住了,成千上万的小鱼、美丽的珊瑚,太赞了!我跟着教练走,来到了一个有许多鱼的地方,教练把我抱起来,叫我抓鱼,我伸手一捉,没捉到一条鱼,我又伸手捉,还是没摸到,这下,我可生气了,盯紧一个目标继续捉,终于捉到一条花斑鱼,我把它交给教练,教练一下子将它捏死,还给了我,这下,爸爸有下酒菜啦!接下来,我看见了一个棕色的珊瑚,我摸了一下它,这个原来软绵绵的珊瑚一下子全都竖起来了,变得黏黏的,黏住我的手,我害怕极了,幸好教练及时赶到,把我的手拔了出来;突然,一个贝壳映入眼帘,我拿起它,想从里面拔出珍贵的珍珠,结果,无论我用什么办法,就是打不开,真扫兴!
时间到了,我要上岸了,我依依不舍的告别教练,上了岸。
充实的一天结束了,再见了海岛,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