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庄子名言感悟篇一
1、“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cccccc如此高洁之士,只能钦佩,不能学习。
2、“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cccccc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中国要末培养出凡夫,要末培养出圣人cccccc高不可攀的人,几百年才一个。如明朝的刘基,清朝的曾国藩才是。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ccccc庄子是直觉(神遇)主义者,惠子是名家的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不一样。
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cccccc庄周是中国极少的有个性的人,但他的个性不敢声张。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的
庄子名言感悟篇二
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谈笑论生死。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
大道与自然。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认为每一个人要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教学是我们的生命线,汲取从一次次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浅层表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漏洞,用一双从懂得倾听到善于倾听的升华!一次公开课的成功,往往会使我们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别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实细思中,我们只关注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却没扣响迎向朝阳的那扇大门:及时地反思,挖掘内在成功的宝藏,善于倾听总结,运用到更多的实践教学中,这便是缺失了对现有位置的“悟”!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颗平常心去适应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恩赐,使得其所才是个人价值所在。“外化而不内化”这是获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从认识自己的“觉”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这些有着厚重内心价值的不鸣不已的平常人。
庄子名言感悟篇三
2.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3.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6.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9.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10.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1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3.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14.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15.《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1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18.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19.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2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22.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2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4.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25.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庄子名言感悟篇四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1.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秋水》
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2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4.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2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庄子名言感悟篇五
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8.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9.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11.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12.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13.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1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5.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6.不知其所以然。
17.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18.逐万物而不还。
1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21.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2.见笑于大方之家。
23.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24.若白驹之过隙。
25.只可意会,不可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