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基层之星培训工作总结篇一
公司举办通讯员培训班 “我叫田原,作为综合管理部兼职通讯员,我对„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认识是,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将自己正确定位,在其位谋其政,认真践行工作职责;只有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力量的源泉,理清工作思路,明晰工作路线;只有弄清“为了谁”,才能明确服务对象,找准工作方向,强化宗旨意识!”
“我叫白文良,是生产准备部兼职通讯员,我要积极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模范事迹,传播正能量,奉献自我价值;我要多和同事交流,通过他们工作、生活的表现,去发掘题材;我要在企业与员工之家架起沟通的桥梁,为营造和谐美好奋进的姜电大家园添砖加瓦!”
这是4月16日下午,姜堰燃机热电公司首期通讯员培训班上的一幕。该公司为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提高广大通讯员新闻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宣传工作水平,计划每季度举办一期通讯员培训班,由综合管理部副主任,曾担任集团公司《大唐报》编辑的胡亮同志担任主讲。经过政工人员的精心准备,首期培训班今天正式开课。
培训课上,胡亮同志并没有急着讲解专业知识,而是先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从基层通讯员的角度出发,围绕“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展开大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广大通讯员切切实实找准定位,明确自身责任,提高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宣传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在随后的3个小时里,胡亮结合一篇篇典型稿件、一幅幅特点鲜明的照片,用简单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讲解了消息、通讯等新闻采写基本技巧,图片拍摄具体要求,内、外宣稿件采编、投稿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动态、综合性、经验性、评述性、人物等5种消息的写作技巧,介绍了发掘新闻线索的4种能力,收集新闻线索的18种来源,人物通讯的常用写法和写作要求,各类场景会议图片、人物图片拍摄技巧。胡亮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诉参培人员写作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拓宽思维、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大家只要热爱宣传工作,坚持不懈干下去,一定会大有作为。他要求大家勤写、勤读,不断提升写作水平,积极宣传公司的好人好事、好经验、好成果,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凝聚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加培训的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回去后一定学以致用,提升稿件质量,为企业文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并期待下一期培训班早日开课。
基层之星培训工作总结篇二
(一)有的部门和乡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好处和作用认识不够,缺乏劳务经济观念和劳动力培训社会化服务观念。没有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当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资源来开发,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不强;县乡配套投入潜力有限,致使基层农民工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二)农民要求培训的用心性还不高、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农民存在着“故土难离,不肯走出去;温饱即满,不愿走出去;没有门路,不会走出去;缺少技能,不敢走出去”的落后思想,甘于贫困,甘于落后,缺乏透过培训走出去打工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培训方面舍不得花时间和金钱。
(三)资金的缺乏仍是阻碍当前我县大规模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重要因素。我县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从20*年开始启动,当年投入到培训方面的硬件建设资金及培训经费尽管达38万元,但仍明显不足,大部分经费需透过到省就业局投标解决,县、乡两级因财政紧张很难全部落实解决农民工就业培训配套经费。
(四)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影响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农民工多数是透过亲带亲、邻带邻、友带友的方式到外地务工,有的甚至是个人盲目瞎找,没有经过系统的择业指导、就业培训,不具备针对性、适应性的劳务输出潜力。而这些人由于组织松散,很难集中开展培训。
(五)技能性培训师资贫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如制造业、纺织缝纫业、机械电子业、电气电焊业、计算机软件开发业、养殖畜牲业等方面的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因本地工业不发达而纷纷到沿海发达地区创业和参与经济建设,从而给我县农民工技能培训方面留下不少师资难题。
(六)就业培训的“硬件”建设滞后。我县现有培训农民工的场所小、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很难适应城乡统筹就业培训的需求,难以发挥“一站式”全方位培训服务功能。
(七)职业教育滞后。目前我县作为一个拥有百余万人口的大县,无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仅一家,职业中学、职教中心等机构,目前从事的教育也都是一些常规性、课本式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无法承担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
基层之星培训工作总结篇三
今天的急救知识培训,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懂得如何急救的重要*,以及学习急救知识的必要*。由*急救中心的贾大成一生给我们讲授如何急救,他的精*讲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通过看那些有关于急救不及时导致死亡和那些因不会急救而站在一旁束手无策的群众的图片,深深地感到叹息,原本可能救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无数的悲剧一件件的重演,如此可见,懂得急救那是很有必要的。多少次血的教训,唤醒大家参与急救知识中来,救人不仅是医院的事情,也可以是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便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场的各位都积极投入到医生的讲授中来。接下来的就是教予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并且当场用假人给我们做做实验,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如何实施正确的急救方法,我们根据医生的*作在台下也开始学着使用上午发给我们的工具,跟着他的步子学习如何急救,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通过医生热情洋溢又幽默的讲解,我们很快的就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
下午的讲授就专攻于包扎那一块的讲解,不同部位受伤有不同的包扎方式,而且教了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包扎,并让我们在台下学着包扎,也叫了几位同学上台表演,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包扎的知识,场内氛围很热烈,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在掌声中结束了本次急救知识培训。我个人觉得应该感谢本次急救知识培训,让我了解到这么多急救知识,让我意识到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的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更有必要懂得急救,在身边一切都来不及预料,也许某天你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病人延长寿命,给他们的生命再创一次机会,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懂的急救知识教给身边的人,让急救知识得到传播、普及,给每个人多一次再生的机会。
急救知识培训总结范文二
参加完两期的急救知识培训,我受益匪浅。
20xx年5月19日,在同学那里得知有急救知识大讲堂这样一个公益活动,毫不犹豫跟同学一起参加了第三期的培训,在会上学到了很多急救知识,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义,三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很快,会后我积极自愿加入了急救志愿者协会。
5月26日第四期培训,我提前报名作为会场志愿者参加,这次学到的更多,对这个协会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际*作过程中,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到了更加规范的动作,还结交了很多朋友。
会场上急救医护人员给我们深度剖析各种急救失败和成功的案例,让我感触很多,缺乏急救知识,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我们显得多么无奈,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动作有可能就会造成一个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生活中,医生的数量是有限的,救护车的速度是交通决定的,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会让一个生命稍纵即逝。因此,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实际行动起来,掌握急救知识,为了每一条神圣的生命。起码让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做的不再是无奈和等待。
如果人人都行动起来,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加入,会和所有的志愿者医护人员们一起努力,让1%的概率不断朝着100%迈进!
基层之星培训工作总结篇四
本报讯(王玉兴 丁畅)4月19日,我县在县政府四楼会议室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全县骨干通讯员、舆情信息员、网评员参加了培训。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局局长张勇就舆情信息尤其是网络舆情的应对、搜集上报以及网络宣传、网络评论等项工作进行了授课;河北日报驻沧记者站副站长周万良就新闻写作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授课。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俊胜出席培训班并讲话。他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全县新闻宣传工作者和新闻通讯员要认真贯彻落实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和全市“一进双提”活动要求。要从我县县情出发,大力弘扬“孟村人文精神”,大力宣传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举措和取得的新成就。必须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多做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工作,多做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工作。
郑俊胜强调,切实加强全县新闻通讯员、舆情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推动我县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的重要举措。全县新闻工作者、新闻通讯员、舆情信息员、网评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打开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实力开放幸福新孟村鼓与呼。
培训会上还对全县优秀通讯员进行了表彰,优秀通讯员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基层之星培训工作总结篇五
透过一年多来实践,笔者认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务必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满足城市和企业用工需求为重点,以内转、外输为基本途径,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带给优质服务为保障,努力构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面向市场、服务企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领导,推进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量大,行业和工种多,仅仅依靠几个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是难以完成这项使命的,务必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具体问题,并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加强督促检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作为相关部门和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资料,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的质量、上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告舆论,在全社会营造“打工致富”、“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同时,透过典型、示范引导,使广大农民切实认识到“外出打工能挣钱,参加培训挣大钱”,从而使农民树立全新的就业、培训观念,对自身参加培训充满热情、兴趣和职责,提高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用心性、主动性和投入性。
三是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快我县劳动就业培训机构建设,建立以就业培训和公共职业介绍为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相结合的大型培训基地,为农民工带给应对面的服务。按照“六到位”要求(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工作和制度)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有条件的乡镇可在行政村配备劳动就业协管员,以便更有利于摸清我县的劳动力资源状况,逐步构成县、乡、村农民工培训三级网络。
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资金资源,落实农民工转移培训专项资金。将阳光工程,工业基金中用于安排企业人才用工培训方面的资金,现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同级财政安排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的资金一齐整合在一齐,集中使用,便于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五是进一步注重实效,提高质量。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走“教育同市场接轨,培训同市场挂钩”的新路子。在教材开发上,既要讲究规范、统一,又要立足于农民自身的实际和要求,编写一些以卡通式、操作说明式、流程图示等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乡土”教材。
在培训资料的设置上,既要贴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要适应农民转移就业的现实需要,多实践操作,少理论学习,确保受训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快速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学员分散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短期技能培训与长期职业教育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就业指导培训,以培训促进就业”。
六是进一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品牌就是形象,就业是无形的资产。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为基础,用心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要按照“设置一个专业,开发一种资源,建立一个基地,构成一种产业”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的培训优势,主攻1-2个优势专业。要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思路和“合格一个、输送一个”的原则,切实把好输出人员品德关、身体关、技术关、文化关,切实做到不培训的不输出、培训不合格的不输出、有劣迹行为的不输出、手续不健全的不输出,逐步树立劳务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