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家长学国学心得体会篇一
大壮五岁了,在他的成长岁月中,作为妈妈的我有许多感悟,有欢乐、有懊恼、有焦躁,但回味更久更深的仍是他带给我的悠悠喜悦,那感觉就像深藏地下的美酒,醇醇香意渐渐飘散。
今年立夏以后,大壮开始学国学,我的初衷只希望他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有些了解,将来在小学入学考试时能琅琅背诵出成篇的美文,为上重点小学带来些帮助。但通过三个月的学习,我发现孩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不仅熟练掌握了千字的《弟子规》、《岳阳楼记》,还在集中注意力、礼貌用语方面、对家长的态度和关心程度等方面有很大进步。
每次上课,老师都让孩子们先听一段古琴曲,要求聆听时坐姿端正,轻闭双眼,静心沉气。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和家长都不适应,有说话的、有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有打闹的。但随着课次的增加,孩子和家长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们都能独立的坐好,静坐的时间从一分钟延长到十分钟。大壮也不例外,他开始时也坐不住,左看右看,眼睛一睁一闭,但随着妈妈的鼓励和自我约束力的不断增强,他现在已经能坚持十分钟静坐,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多数孩子在三至六岁之间,基本不认识字,所以老师每次都带领孩子们指读,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认识了字。但孩子们包括大壮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过一会儿就会走神不集中。经过老师的提醒和几次课的锻炼巩固,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课后我再引导大壮多遍指读,大壮在开始学的时候兴趣盎然,但坚持几周后就有了懈怠情绪,于是我就改变了方法,让他以听为主。早晨起床时听几遍,晚上准备睡觉时再听几遍,过几天再增加指读,这样他就养成了早晚听光盘的习惯,有时忘了听光盘,他还提醒我:“妈妈今天还没听《弟子规》呢!”
经过以上方法的实践,大壮很快就能熟读学过的内容,琅琅背诵已不成问题。通过向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的汇报表演,大家的赞扬和肯定更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于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在日常生活中,大壮还能用《弟子规》中的标准做事,做人了。一次,姥姥打电话找妈妈,因妈妈在洗衣服就让大壮问姥姥什么事,大壮很正式的对妈妈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听后,真是非常吃惊,本以为他不知道这些话的意思,但没想到他能将《弟子规》中的所学应用于实践了。于是我赶紧擦干手去接姥姥的电话,并检讨自己的错误,为大壮做了敢于承认错误的榜样。
8月份大壮学习轮滑,在学习轮滑的孩子中,只有大壮在每次上课时大声的问“老师好”,下课时和老师说“再见”。他的举动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关注,当他们得知大壮在学习国学时都很有感慨,并表示赞许。夏天天气很热,大壮看到妈妈下班后满脸是汗的做饭,就拿了小凳子让妈妈坐下,拿纸巾给妈妈擦汗,然后用他满是小坑坑的小胖手给妈妈捶背,并且郑重的向妈妈深鞠一躬说“妈妈辛苦了!”
在学国学的过程中,大壮也出现了反复,也有不想再坚持的想法,于是,妈妈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学国学的目的告诉他,大壮听完后眼睛里闪着灵性与理解,点点头说:“我不会让妈妈失望的。”
现在,大壮学国学已坚持三个月了,虽然其中有反复,有时陷入低谷,有时也让我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但看到孩子纯真的笑容,还显稚气但又懂事的表情,我就暗想:再坚持一下,只要家长能持之以恒,一定会有丰收的成果。若干年后,大壮与我一同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会意犹未尽,萌生感动呢!
其实,坚持并不难,人生的轨迹亦是波浪起伏,高低错落的,孩子学国学当然也不能逃出此规律吧。高处风景固然美丽,但低谷中聚集的力量与耐性,同样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今天将我与大壮学国学的心得与大家分享,愿所有家长都能一生体味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幸福!
家长学国学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国学经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学经典不仅是千年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作为家长,我们深感国学经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国学经典是品德教育的宝库。道德素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而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例如《弟子规》教导孩子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恩之心;《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教导孩子待人宽容、爱人如己。我们家长将这些经典化为家庭的辅导材料,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孩子理解其中的道理,培养他们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其次,国学经典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文人们崇尚文学,注重修辞和语言的运用,因此,国学经典作为文学的瑰宝,一方面可以赋予孩子们美丽的词藻和优雅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修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例如,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读古诗文,让他们去感悟其中的美、领略其中的意境,并通过讲述和写作的方式,让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此外,国学经典对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许多国学经典以问题呈现,要求读者深思熟虑,启发孩子们独立思考。例如《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一个启发孩子们思考友谊的名句,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其中的深意,让他们明白朋友间的珍贵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这样的讨论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最后,国学经典有助于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素养是当代社会培养孩子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在国学经典中,孩子们可以品味到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价值观,受到时间和历史的熏陶。比如《孟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道出了付出与奉献的重要性,使孩子们懂得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就;《史记》中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引导孩子们重视学习,了解知识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人生的选择。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可以向孩子们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总之,国学经典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培养孩子的品德、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学习和研读国学经典,让他们从中受益,获得智慧和力量,成为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新一代。
家长学国学心得体会篇三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渗透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中,也成为了培养后代优秀品德和思想的重要途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学习国学经典,引导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好品德,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引导他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国学经典家长心得体会”的见解和体会。
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学习国学经典非常重要。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孩子的兴趣。国学经典中有许多寓言故事,它们既有趣味性,又能够教育孩子们正确的道德理念。比如《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故事,通过讲述孩子们天性本善的道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启发孩子们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我们可以将国学经典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的生活场景,与他们一起欣赏古文诗词。比如在早晨的时候,我们可以教孩子们背诵或欣赏一些描写清晨景色的古文诗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可以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古人的情怀和智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国学经典的智慧,引导孩子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例如,在孩子们犯错误或面临困境时,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名言警示他们,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引导,既能够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够帮助他们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成为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承担责任的人。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国学经典教育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学经典中有许多关于行为规范和礼仪的教导,如《周礼》、《仪礼》、《孝经》等。我们可以教孩子们这些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观念。例如,我们可以教孩子们孔子的六艺,如礼、乐、射、御、书、数。通过教导这些,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懂得做人要有分寸,要知道尊卑礼节,不仅在家庭中要尊敬父母,还要尊敬师长、长辈和其他人。同时,我们还可以教导孩子们一些传统的礼仪规范,如鞠躬、请安、扶老携幼等。这些行为习惯和礼仪观念对于孩子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还可以将国学经典的学习与实际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国学经典中的许多思想和道理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在语文课上讲解古文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历史课上,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深入了解国学经典中所描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让他们不仅学到历史知识,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在哲学课上,我们可以介绍一些儒家思想或道家思想,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思想观点,拓宽他们的思维和眼界。
总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国学经典在培养孩子优秀品德和思想方面的重要性。通过让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我们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讲故事、结合日常生活、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结合实际学科知识等方式,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国学经典的启发下成长,成为有道德修养和良好素质的中华儿女。
家长学国学心得体会篇四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学习文化知识要用心,要努力,要刻苦,要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我们才能够真正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如果只重力行,对学问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一句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即:用心记,眼要看,口中读,三者同步,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读书时要有规范,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段,这段还未读完,就跳到另一段。学习某一科目知识,就不能羡慕别的科目知识,这一科目的知识还没有学习完,还没有完全掌握,就不能学习其它科目。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一句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一定要有,一定要刻苦用功,绝对不能投机取巧。遇到难通的地方,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如果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面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所用的笔、砚、台要摆放端正。磨墨磨偏了,就表明这个人读书的目的心术不正,乱写字的学生,就表示这个学生的学习心态有问题。我们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环境维护得井井有序,才有益于我们的学习。懂得从人的微小动作去观察每个人是否有用,有才,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为一个学子,从小就要立志读圣贤之书、学圣贤之教、行圣贤之道,不是圣贤之书,则千万不能看,若在学习圣贤之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时,绝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以圣贤为老师,为楷模,长期熏习圣贤之崇高品德,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榜样。这一句教导我们一定要接受圣贤之教,学以致用,做人决不能自暴自弃,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家长学国学心得体会篇五
很久没有如此激动的感觉了——看着孩子们读国学后的点滴进步,我深深地感到:山高方知路远,水激才感源深。
国学,这是孩子们人生中收集的第一滴露珠,心灵沐浴的第一缕阳光!在这些欣欣然张开眼睛看世界的孩子身上,人类无尽的潜力充分显示了出来。一花一世界,每一个可爱的孩子,都向我们展现了国学对他们的潜移默化。这潜在的内化过程,对于孩子们即将展开的花样人生,弥足珍贵。
我们知道,展开的书本,相伴的经典,并不能将这些孩子与社会绝缘,总有一天,他们要自己去面对人生与社会。但是,在每一日的诵读声里,孩子们用天然的纯净和圣贤进行交流,获得“学与思”的力量,这力量将为他们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使他们前行时免于流俗的平庸和卑微。在孩子们日常践行对经典最纯朴的理解里,我们分明能感到一种久远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力量,在激荡着他们纯净的心灵。
今天的每一个小小改变,都会影响孩子们漫长的人生之旅。为了明日的远行,孩子们需要这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我们庆幸:人生之初的关键几步,有国学的精华,滋养他们的心灵。有多少人在感慨传统的丧失,在众声喧哗的时代,相信我们这些读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念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长大的孩子,终将释放巨大的人格与精神的魅力。
所以,我们为之欣喜,为之惊奇,为之激动。
他们的成长,记录在文字里。成长的背后,是知远国学与我们共同的坚持与努力。
感谢知远国学的奉献与支持!感谢李老师的一路陪伴与引领!深深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