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旅游心得体会篇一
“蓝天,清澈的湖水,绿色的草原,飞奔的马匹,白色的羊群.”听着腾格尔歌手里的《天堂》,特别向往那荒凉狂野的草原。暑假有幸来到美丽的乌兰布通草原。
那里的天空是如此的蓝而清澈;那里的空气如此清新;那里的草是如此的绿,完全是绿色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多像大海啊!虽然没有大海那么波涛汹涌,但是微风一吹,小草就会随风起舞。不是海洋,也是海洋。不要以为只有大海才能和天空相连。其实草原也是可以的。天空中的白云似乎被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草原上的野花白如雪,红如火,黄得金。我不敢动,怕不小心踩到这些精灵。
不骑马怎么来草原?我如愿以偿,骑上了马。我的马是棕色和黄色的。“此刻有泪,额头有白点。”哦,就像刘备的坐骑——。它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仿佛在说:“快上来,小主人。”说实话,我第一次骑马,有点害怕。我担心它会发疯,把我从马上拉下来。草原上的道路崎岖不平。一开始好像随时都有可能下马,让人紧张。幸运的是,我骑着一匹训练有素的马。过了一段时间,我放松了,胆子也越来越大,想那样跑去给别人看。我使劲挤着肚子喊“开车”。它跑了,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凉风微凉,白云飘过头顶的感觉叫爽。
晚上,我们被篝火和烤羊腿包围着。人们在唱歌跳舞。我真的不想回家。但是一定要再见,美丽的草原!
旅游心得体会篇二
岱庙位于山东曲阜市,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学府和儒家文化圣地。我有幸能够亲身参观岱庙,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历史文化魅力。岱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大型古建筑群。岱庙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神内涵。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仿佛见证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二、岱庙的建筑之美
岱庙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整个建筑群占地约240多亩,由牌坊、门楼、大成殿等多个建筑组成,建筑风格庄重大气,典型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进入岱庙的大成殿,可以看到一座宏伟的木结构建筑,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和仪式装饰,金光闪烁,煞是美丽。这些建筑尽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也反映出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建筑传统的重要影响。
三、岱庙的文化内涵
岱庙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推广儒家思想的重要场所。在岱庙,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儒家有关的文化遗迹,比如据说是孔子亲手栽种的百步香槐、祭祀孔子的礼乐表演等等。我参观了孔子所著述的《书圣堂》和《四库全书馆》,深感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我还参加了岱庙的传统朱雀大典活动,亲身体验了一次难得的传统文化盛宴。这些都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岱庙的精神力量
岱庙作为儒家文化的圣地,承载着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这里散发着浓郁的学问气息,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在岱庙的学宫中,我看到了许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致志地阅读经典,品味着古人的智慧。这些学子们恪守“礼、乐、射、御、书、数”等儒家核心价值观,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强大力量。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岱庙的熏陶下,我也对学问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五、岱庙的旅游指导意义
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群,岱庙对于文化旅游的指导意义非常深远。岱庙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宝库。通过参观岱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岱庙也可以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营销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岱庙旅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一次赏心悦目的旅行,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和精神的启迪。我想,这种体验将会伴随我终生,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一名有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
旅游心得体会篇三
几年前国庆节去北京度假,被北京的朋友视作是“抽疯”的举动,因为国庆节是劳动人民看升旗的绝佳时机,此时到祖国的心脏凑热闹的确糊涂,给首都人民添乱,后来常为此事自责。
今年是国庆五十大庆,节日更是隆重,“前科”之鉴,加上今年因为阅兵管制,自然不敢冒然进京。原本想到绍兴看看老外婆,但又因杭州机票爆满不能成行。和妻商量,为了去看老同学不到两岁的女儿和我向往的咖啡馆,我们9月30日晚来到上海。
第一次正式观看大阅兵电视直播,消耗了半天时间,非常失望。中国台湾地震,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仅十万美元;而并不富裕的中国,居然花1000亿人民币欢渡国庆,这能建多少希望小学?承蒙文革十年及商品经济20xx年熏陶的中国人,日渐浮躁,日渐缺乏凝聚力,所以,阅兵时的步兵方队的风采赢得了民众的认同。非常让我遗憾的是,美国人以“数字地球”精确制导技术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年代,我们仍然扛着画像引导部队。值得记忆的是纪念碑前显赫的孙中山画像。让我唯一喜悦的是连续的七天假期。
国庆日的下午,我第二次来到绍兴路的“汉源书屋”。这是一个口碑相传、上海味十足的精致小屋。很明显,主人是个品位很高的文化人。上次来时有幸看了个版画展,这次则是书画展。很巧,一个月前,店面扩大了一倍,风格依旧是轻松、舒缓的书卷味。微斜的玻璃屋顶透入的午间温暖的阳光照在苏格兰桌布上,店家播放着轻轻的小提琴音乐,桌面上是慷慨的一大盆康耐馨鲜花,我在感受一种不经意的贴切。上次来时是夜间,印象很深的是店内古旧家具和摆设在暖色调灯光下的厚重的质感,品茗着esspraso咖啡,翻阅一些大幅画册时,那时给我的是一种飘然的富足和矜持。来这里的多是独来独往、临窗品茶的书客,而店家卖的似乎也是惬意和自在。我要了一杯钟爱的beck啤酒,无意间发现这瓶啤酒已过期,但这已不重要了,我不想因为啤酒破坏这里的感觉,悄然放弃我这“刁民”起码的更换的权利。出门时,我发现这就是我们要的周末的感觉。
用“精明”两字来形容上海人似乎单薄。狭隘的地域观自然不对,但地域的人文差异是明显的。在国内大城市中,相对北京人我们更喜欢上海人。在“汉源书屋”对面一家旧家具店,国庆值班的先生给我们一种典型的上海市民印象。这位先生五十大几年纪,略胖,有一些说相声的“唐杰忠”的样子,自称哈尔滨军大毕业,退休后替儿子公司照看店面,能聊,对古旧有一定了解但明显研究不深。我们对古旧的兴趣属于那种乐于欣赏但一知半解,并且短期明显不会购买的那一类别。他却从店内古旧品的年代、产地、价值、真伪乃至入门的喜好差异,狂侃一通,颇有高中老师对初中学生大讲大学课程的感觉。我们从明清家具聊到上海文化景观,最后,他从西装内兜中掏出几块古旧银币,从容的叙述他的“宝贝”。我感觉他在利用节日期间仅有的顾客释放自己对工作的热爱、排遣值班的无聊。但他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上海人的乐天知命、享受生活、尊重文化而又夹杂合理的虚荣的市民品性。
关于吃,我们运气不错,发现了“振鼎鸡”这样的纯正、规范的海派快餐。“振鼎鸡”的白切鸡同广州的一样鲜嫩好吃,不同的是它的姜汁酱油味调料。干净、快捷、价格便宜公道。在“振鼎鸡”这个品牌后面也有一个平凡上海市民暴发致富的故事。我想起一条定律:最传统的才是最世界的、最永久的、最有包容性的。当然,在上海大街小巷寻找菜肉馄吨小吃店、然后排队、抢就餐位置的经历也是很有意思的。
上海博物馆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博物馆。几年前在北京故宫,我是那么的失望。那里东西少、管理不规范,特别让我生气的是管理员在古董展示间大声喧哗、大大咧咧的吃快餐。在上海博物馆,我感受到文化、历史的尊贵。博物馆的外观设计象中国宝鼎,展示台的安全、光线、解说都是一流的。青铜器馆、雕塑馆的展品可以让生活乏味、思维僵化、缺乏创造力的人在此大开眼界。中国人的纹理、造型、质地感是那么富有哲理、人情味。对比博物馆出口处的纪念品商店的仿制品,任何人对“唯美”会有新的体会。
衡山路是新开辟的休闲一条街,露天咖啡、西餐、街边休闲小憩的铁制长椅、煽情的灯箱广告、西式别墅建筑等非常迷人。上海的朋友说,本地人告诉他人自己家在衡山路一带是很体面的事。我想的却是如果在上海这样充满机会的城市工作,在厦门这样节奏自然、空气轻松、温馨美丽的城市过日子,在衡山路这样可以品、也可以评的地方度周末,那时人生美事。
因为近年来日渐接受佛学滋润,也因为上海的确没有更多的宗教胜地值得消遣,于是我们来到久仰的静安寺。静安寺谈不上整齐和宏伟,香火一般,无法感受肃穆和博大的宗教气氛,与我们在滇西喇嘛寺的那种虔诚、空灵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唯一特别有印象的是静安寺把每一间寺院修炼颂经房安排得想教室一般,由不同姓氏的俗家弟子挂牌主持,具有明显的宗教的公共关系和商业功能,这也符合上海人经营天性。在这里,一个问题让我们汗颜,那个“唐杰忠”样子的古旧店老板曾经建议我们去上海南部的龙华寺,说那是战国时就存在的佛教胜地,我们当时不加多想、跃跃欲试。后来,一位上海朋友说,佛教的兴盛是北魏、唐宋,何为战国佛教?看起来真该好好读书。
去年第一次去徐家汇的“ikea宜家家居”时,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爱一些东西。宜家的产品多是些沙发、灯具、书柜、纺织品、瓷器、玻璃器皿、地毯等,线条、颜色简朴、功能适用、设计简洁,而且价格多数合理,我是见一件爱一件。才进商场不到20分钟,只逛商场的一个角落,我的自助购物包已经装了一大堆东西,到了二楼、三楼看到更多的东西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贪心、容易动心、土佬愚昧和喜新厌旧。所有的东西都让你一见钟情的感觉真是很特别的。这次,我就理性多了,我们更多的是欣赏设计,考虑运输和综合性价比的问题。
我不知道上海还有多少好去处,有机会在上海工作不错!当然,能把厦门的蓝天、空气和海鲜带到上海更好。
旅游心得体会篇四
我是初次来到寿光旅游的,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寿光是一个美丽的小县城,它富饶的土地和独特的风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在这次旅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寿光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了旅游的乐趣和收获。以下是我对寿光旅游心得体会的总结。
首先,寿光的美食令人难以忘怀。这个小县城以种植蔬菜闻名,因此寿光的农家菜非常有特色。在我品尝了当地的脆皮鸡、熏鱼、清炖鸡汤等美食后,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这些菜肴鲜美可口,口感独特,让人回味无穷。此外,寿光还有丰富的水产品资源,海鲜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新鲜的海鲜制成的海鲜大餐,让我大饱口福。在寿光旅行中,品尝当地美食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其次,寿光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寿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茫茫的油菜花田、风光无限的海滩和宜人的山水。在踏青的时候,我眼前的景色如绘画般美丽。油菜花田的金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海滩上碧海蓝天下的沙滩和悠闲的海浪,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间的小溪和流淌的山泉,让我置身于清新的空气中,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寿光的自然景观是如此的美丽和宜人,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
第三,寿光的文化底蕴令人称赞。寿光是中国著名的“中国菜都”,这里的菜肴不仅美味可口,而且独具特色。在寿光,我不仅品尝了美食,还了解了这里的传统菜肴的制作过程和特点。通过亲自参与制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里的饮食文化。此外,寿光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剪绸、刺绣等。在参观这些展示馆时,我对寿光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寿光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让我对这个小城市更加喜爱。
第四,寿光人民的热情好客令人难以忘怀。寿光人民向来以热情好客著称,他们热情地招待游客,为游客提供所需的帮助。在我旅行期间,有很多次我遇到了困难,当地的人民总是热心地帮助我,并提供了详细的旅行建议。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更加安心地游览寿光。
最后,寿光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除了美食、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之外,寿光还有其他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例如,寿光还有很多历史古迹和名胜古迹,如寿光清池、青霞洞、华能水电站等。这些历史古迹和名胜古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景,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寿光还有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如温泉、高尔夫球场等。无论是文化体验还是娱乐休闲,寿光的旅游资源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综上所述,寿光的旅游心得体会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这里的美食、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人民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寿光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行,品味属于寿光的独特魅力。
旅游心得体会篇五
为了结合当前保先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广大职工的爱国主义情操,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市局(分公司)精心组织和安排了这次红色旅游江西十日行活动。我很荣幸的得到了本次学习与考察的机会。
3月13日晚(为了避免重复,以下日期均为3月)19:03分,带着领导的信任和嘱托,在带领下,我们一行十五人踏上了开往北京南站的2190次列车。14日中午12:52分抵达北京,由于距北京发往江西九江的特快列车还有近半天的时间,所以大家到了北京安排好行李并拿到各自车票之后,到天安门去参观。晚18:07分乘t167次列车赴九江。
火车开入江西地面时,正是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大片开阔的水田和起伏的山峦在淡淡朝霞下泛着一层朦胧的微光,宁静晨曦中,只有仨俩头黄色的水牛一动不动地站在田埂上,线条优美宽阔的脊背给这幅山水画添上了恰到好处的一丝动感。列车缓缓驶过这块浓墨泼就的画布,朝露的清新透过车窗映入了从睡梦中茫然苏醒的人们,虽然漫漫长夜是痛苦难熬的,但毕竟过去了,新一天的开始恬静而美丽。
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些文化名人都曾隐居此山并作诗歌颂她。
车子飞快地绕着盘山道顺势螺旋而上,据导游讲我们走的是当年毛主席上庐山时的路线,盘到山上要转四百多道弯,两边是深得望不到底的沟壑,随着车子螺旋而上,说实话我的心像拧螺丝钉似的越盘越紧,在内心恐慌的同时不仅惊叹于司机师傅的娴熟技艺。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含鄱口。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在那里我平生第一次望见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大家要拍照是免不了的了,驻足在景点边拍快照的小贩们更是精气十足的呼喊着:“一分钟快照,跟主席合影啊?”,自己拍的照片不一定比他们的好,索性“反哺”他们一下了,坐在椅子上拍了一张。接着我们乘车子来到了五老峰,可是很遗憾,当地的人告诉我们峰上前几天下了点小雨,最好不要登五老峰。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悻悻地离开了它北下奔赴著名的三叠泉。到三叠泉要乘坐一段路程的索道车,然后步行下去要走三千六百个台阶才能到达。由于是往下走,大家的脚步(包括几位老同志)似乎变得很轻盈,走这三千六百个台阶大约花去半个多小时才到了三叠泉,“不到三叠泉,一路白花钱”,路上的轿夫这样跟我们说。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游玩了三叠泉,大家心里都憋足了一口气,干什么?按原路攀回呀,来的时候是下坡,可回去的时候大家的脚步当然没那么轻盈了,我算是我们团中比较瘦的一个,就领着大家向上登,不时还要往回走去扶一扶那些老同志。大约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在庐山的故居,里面非常简陋,但似乎仍能追寻到毛主席的影子。
回宾馆吃过晚饭后,我们分几伙出去逛街,庐山上的建筑非常独特,但建筑物似乎多了点,我们期望以后国家要相应的控制建筑占地问题。有意思的是城内的商店、超市、土特产屋门都大开着,有的甚至没有门。
16日早上去参观庐山会址,庐山会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我们还一起观看了长约20分钟的庐山会议录相片,深受教育。接着参观了庐山著名的天桥和仙人洞。
16日下午乘车赴第二个站点 –––井冈山,到井冈山的时候已经是晚上5点多了,大家吃过晚饭就到宾馆休息了。
17日上午开始了井冈山之游。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方圆几百公里。井冈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旅游心得体会a级风景旅游区。被游客称为喝的是矿泉水,吃的绿色食品,呼吸的是负离子。
很快又会在都市流行起来。玻璃橱窗里,落满灰尘的草鞋、褪色的军衣,蜡像一般的巨大南瓜和粗瓷碗中的红米,在灰暗光线下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很远很远的历史的气息,仿佛他们不是跋涉了半个世纪的时光,而是从另一个更遥远的时空掉落在这里,如此陌生、如此辽远和苍老。 根据地的旧址,大多已毁于内战,建国后依原样重建。这些散落于井冈山丛林中的老式江西民居,无论是毛泽东茨坪旧居,造币厂、还是练兵场、红军医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矮。所造成的效果就是,压抑。江西人普遍很矮,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理由。另外,一层楼的矮房,采光已经很差,还不舍得把窗户开的大一些。所有的房子,只有一面开窗,窗户千篇一律狭小之极,一旦失火,只有小孩和狗可以夺窗而逃,每次进屋,眼睛都有几秒瞬间失明.。数千年来,江西地面上的祖祖辈辈都在这样举手碰顶的低矮屋檐下进进出出,父父子子孙孙,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把一座平房造高三十公分,人住在里面会开阔许多,舒服许多。也没有一个人想到要把狭小的窗子开大一些,让多一些阳光扫净空气里的阴翳和霉味,而情愿像基督山伯爵一样坐在黑洞洞的角落里修炼火眼金睛。这是中国人因循守旧的一个绝好案例。中国人固执地遵循某种生活方式,不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好到不需要改变,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喜爱它,而是因为它已经存在了,而这个崇古的民族对所有已经存在的东西,都看作是比尚未出生的东西更加神圣的。
一路走来,我们参观了黄洋界、大井、小井、革命博物馆,大家还饶有兴致的品偿了红军茶,红军妹子那动听的请茶歌更是让我们怀念根据地的生活。中午吃的是红军饭:
红米、南爪汤、笋心。在毛泽东读书石处我和还穿上红军装拍了一照,真正体验一下当红军的感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