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一
扬州是一种念想,兑上黄酒和青梅,古韵悠长。
瘦巷是扬州的肚肠。当我迈进文博馆的那一瞬间,细瘦的长廊便映入眼帘,瘦成一个薄胎鹅颈的青花瓷,这是明清的韵致,而扬州的瘦巷不沾吴侬软语的甜腻,清清爽爽,如一幅枯笔淡墨的小品,这倒是有了一点宋元的气息。我是极爱这南方的格局的,它有底蕴,这层底蕴是扬州人慢条斯理的资本。诚然,扬州不甚发达,可它为什么要发达?中国可能不需要又一个广州或上海,但中国要有一个闲着喝茶闷了听戏的地方,这个地方有细长的瘦巷、悠长的历史。
文人是扬州的招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和无法复制的气味,城市如此,在城市里生活着的人们也理所当然的氤氲了城市的味道。金农是个胖子,大胖子,他穿着布衣长衫,卡在了扬州的瘦肚肠里,令人发笑。同样令人发笑的是冬心先生的画——一个萝卜一个冬瓜,你以为他浅薄,而他只是故作笨拙。你懂扬州八怪吗?反正我不懂。而朱自清先生只一句“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就点出了对扬州的心心念念,他爱这种烟火气的市井生活,这种爱是真实而滚烫的。扬州的招牌如此响如此亮,给这个古老的城市积淀了几分厚重的思想。
起伏是扬州的命数。历史是个严肃的人,他从不偏袒从不掩饰,于是一个城市被宠信和被抛弃的日子总是交相出现。2500年的岁数,如果是树,年轮早已纠缠纷乱,如果是人,连脚趾也会变成化石。书上反用一言来概括:运河两岸的古城扬州没落了。没落以后呢?更多的人会生活了,不是向钱而生,而是为心而活,向“前”不是向“钱”。早上起来可以吃到包子,下午无事可以听听小曲,有时候,一个包子也能提醒你,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坚持和梦想!
文化是扬州的底蕴。终于切入了这一点,当我从落英缤纷的文博馆和华美现代的双博馆出来的时候,我的身体就强烈感知到了这一点。你会感觉这里潜伏隐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每一个人与这座城市都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那种生死不渝的维系,以及坚守下去的那份信心。我想当年的史可法就是最好的例子吧,无所畏惧决不妥协坚守阵地。这便是文化、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它像一双翅膀,承载着扬州人的自尊、自信和自爱。
扬州,请你不要太发达,因为总要有个地方,留给传统和寻常。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二
姜 夔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作者简介:
二、背景简介:
《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三、课文分析鉴赏
冬至这一天 途经扬州 下雪刚放晴 满眼都是荠菜和麦子
自: 独、独自 。 意为天色渐渐晚下来
今昔: 指今昔之变。
少同稍,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左: 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
过 春风十里(12), 尽荠麦青青。
经过(过去的)春风十里的扬州路 全是青青的荠菜和麦子
“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分析:
乔木: 古老的大树。兵: 战争。
分析:
(天色)渐渐 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着 全(塞满)在一座空城
分析:
上阙: 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杜牧善于游赏 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分析: 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分析:
二十四桥(8)仍 在, 波心荡, 冷月 无声。
仍然存在 水波荡漾 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波心: 河心,这里意为水波。
分析:
念 桥边 红 药(9),年年知 为谁生!
想(那) 的红色芍药 不知年年为谁而生
知: 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 一年一年,年复一年。
分析:
下阙: 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四、小结:
(一)、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二)、两首词的比较: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余味无穷。(同)
柳词放笔直书,姜词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柳词: 虚实相生,远近相连,想象丰富,前后呼应。
3、姜词: 随意抒写,音节谐婉,词句精妙。自制曲
柳词: 用前人词调(词牌)填词,线索贯穿,自然流畅。
(三)、作业 :
1、[思考和练习]: 第二题、第三题
2、背诵这首词。
3、自学《虞美人》(教唱《西安事变》插曲)、《鹊桥仙》、《一剪梅》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三
11月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家人去了扬州赛马场。赛马场那天要举行四场常规赛。
主持人先介绍了每匹马的马种。这些马都是1-5岁,年龄非常小。但是,俗话说新摘的辣椒--越小越辣,它们跑得都很快。而且,它们的性格都桀骜不驯,从来不会服服帖帖的。在闸道边,居然有一匹马不愿意进入预备区域,在那儿转了好几圈。还有一匹马,还没开始就放开蹄子跑了!果然像主持人说的那样,马的智力比较高!
等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比赛了。此次比赛可以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在线“下注”。我选了主持人最看好的一号马。它身躯高大,连骑手都没有它的一半高。开闸了!八匹马儿像火箭一样冲了出去。可以明显地看到,一号和五号冲在了前头。在第一个弯道上,四号突然超越了本来稳居第三的'八号。而在第二、第三个弯道,八号又超越了六号。这场比赛正是太精彩了!接着,一号和五号开始互相超越。解说员兴奋地解说道;“五号超过了一号!等等,一号又超过了五号!天啊!它们现在并驾齐驱!这场比赛真是太精彩了!现在四号突然来到了他们身后!现在一号和五号稳稳地保持了第一和第二,而四号保持了第三!”现在,到了最后一个弯道,五号开始了冲刺。在终点线上,一号和五号只差一个鼻子的距离!它们的排名已经定下来了:第一名,一号;第二名,五号;第三名,四号!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最适合赛马的二号居然落在了后面。原来,它受伤了。
在骑师休息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个游戏:说出含有马字的成语。我一下子想出来很多,如龙马精神、马到成功……可惜主持人没有叫我。
第二场比赛一样很精彩。这场比赛出了一匹“黑马”——六号(每场比赛马不一样)。刚开始,二号和八号如离弦之箭般跑了出去。可是到最后一刻冲刺阶段,八号居然减速了!六号赶忙抓住时机,超越了八号!这真是马中的“龟兔赛跑”啊!
第三场和第四场一样好看。这些赛马中都有引人注目的黑马,也有发挥失常的赛马。最后举行颁奖仪式,一个绿衣服骑师摘得桂冠。
赛马比赛真是太好看了!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味着那句广告词:“每个星期六,我们在这里等你!”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四
[教学目标 ]
1. 学习理解宋词婉约派的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格律音调和谐;
2. 重点领会两词情景交融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3. 注意两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前课苏辛词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的区别;
4. 背诵这两首词并熟记雨霖铃和扬州慢两种词牌格式。
[教学难点 ]
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探海导航
二、思路结构
《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杜牧才情再高亦难赋深情
拟想 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三、 疑难指津
四、语言揣摩
1.“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往往诗
画相通,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可配画
画可配诗。该句诗兼
有诗情和画意,请试
为之配画。只要能体
现主要大意 即可。示
例如右:画中有流水
潺潺,扬柳依依,晓
风拂拂,燕子飞飞,
残月隐隐,诗人提壶
独行,似醒似醉。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运用: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仍一如既往的在纵情的茂盛的年复一年的开放,但是又有谁来欣赏与采摘呢?(翻译与扩写)
五、名题讲析
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c.这首词从一般的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念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讲析:本题选用了宛约派李清照的词作名篇,词中亦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四个选择项分别考了词语的含 义、词语的炼字炼意、词作的思路、词作的表现手法,都是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要素。a项是分析“不消”二字的深层含义,从全词立意看a是正确的;b项是对炼字炼意 的分析,这里“绿”“红”“肥”“瘦”都是借代手法,体现作者炼字的新奇,历来颇受称颂把玩,分析 也是正确的;c项是对词作思路的概括,词虽简短,却有叙事过程和抒情层次,分析正确;d项鉴赏的角度是表现手法,作者寓情于事,融情于景,并非“直抒胸臆”,因而d项分析不当,应选d项。
六、风景剪辑
剪辑1:
剪辑2: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宛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宛约派之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 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 李清照是此时的宛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宛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五
杨柳吻,三月春,窗外雨纷纷,烟花泪我再送几缝,四月绣花针;烟雨楼,恋几分,心事有谁问?二十四桥月光亦难留。相信你已经从歌词中知道这是哪儿了吧?是的,这便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之中所描述之地扬州。这次研学之行,我们便来到了扬州镇江。
金山寺是我们研学旅行的第一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寺庙里所供奉的佛像。一进入,便有一股檀香扑鼻而来,紧接着便被一尊尊雕刻得栩栩如生的佛像所吸引,佛像好似被镀上了一层金光,给人以佛光普照的感觉。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之后我们沿着较陡的石阶向上走去,站在观景台眺望,已被惬意的风、亭台楼阁、绿树掩映的景象所征服,手中的相机咔嚓个不停,想要把美好的一刻记录下来。
西津古渡最令我怀古的地方,别具一格的装饰,古香古色的道路和建筑,独自漫步在这青石铺满的小巷中,心中涌起思古之幽情,仿若我便是千年以前走在这古渡上的过客,青石巷悠然的音乐在我的耳旁响起。望着繁华的西津古渡,有一种穿越回明清时期的感觉。别具用心的仿古建筑,古渡的小码头街,琳琅满目的店铺,古朴沧桑的昭关石塔,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难以忘怀,西津古渡的韵味久久挥散不去,之后我们来到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人未到,便已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醋味,之后便是导游精彩的演说,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那一小杯醋的品尝,可谓是让人精神抖擞,据工作人员说它还有不少功效呢。
寄啸山庄晚清第一园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两所园林之一,我也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去形容我眼前所看到的了。四面串楼环水抱,几堆假山叹自然。嵌在墙上数量繁多的花窗,样式精美,时时刻刻给人以美的感受。中西结合的建筑也建得毫无违和之感,仿若他们天生就该配一对一样,在《向氏家训中》中可以学到许多,走进何园,宛如走进一幅历史人文的画卷之中,无处不彰显着那个时期的特色。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瘦西湖的美景美不胜收,杨柳依依,绿水掩映,绣球花开得旺盛,纯洁的让人不敢玷污她,瘦西湖虽不如西湖那么优美、典雅,却也清丽、素雅。窈窕曲折湖,翠绿绕堤柳。五亭桥上的风铃叮叮地响着,让我的心不自觉地静了下来,微风拂过我的面庞,我真想就这么沉醉下去。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领略到了繁花似锦的扬州、古朴悠远的古渡、气势恢宏的金山寺的美。研学之旅,难以忘怀。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六
她携手无数代人走过了2500年,她注定是不凡的,也孕育了我们这些不凡的——扬州人。
遥望两千年之前,刘濞来到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山筑钱”,“煮海为盐”,成就了一段富有的传奇,并为以后的广陵,如今的扬州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为那时西汉国力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虽然扬州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履受惊涛击打,骇浪侵袭,但依旧顽强的屹立。古时,多少帝王将相迷醉于扬州,多少文人墨客挥墨于此。颇有作为的隋炀帝似是读过六一翁的诗吧: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否则他怎会留恋于琼花芍药而最终没有负广陵春呢?他没有负广陵,但广陵却负了天下!
《扬州慢》有云:“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诗人感情跌宕起伏,但终究离不了扬州,他恋着扬州。我漫步于长河之边,看见唐宋时扬州繁盛,看见欧阳修在任上一心为民,看见苏东坡在吟诗作对,又看见五代时扬州惨遭屠城,看见宋时饱受战乱,看见......时光流逝,南明史可法与扬城共亡,康乾二帝数次下扬州……扬州城多年的变化我都瞧见!
思绪被拉回,原来我正坐在书桌前,品读着《扬州历史》,我扔下书,信步走出,虽已入秋,但扬城依旧如此美丽,河边的柳儿发辫随秋风拂过水面,荡起一层层的涟漪,我继续走,原来泥泞的小路早已坚实,旧时路旁的摊位如今早已换成了门店,原来破旧的村庄早已有了高楼耸立。但古色古香的扬州并未消失,你瞧,那河岸两旁立着的不正是亭台楼阁四美人吗?她们在扬州的每一处都留下了脚印。如今的扬州已不是人文能修饰的了,她还是精致的,文明的!
扬州在同祖国一道发展,光光感受变化与发展是不够的,我想,我们青少年也要紧随他们的脚步,不落队,扬州人!加油!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七
我国古代的城市都是邻水而居,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所以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最出名的园子,名叫个园。如果把生活节奏慢的扬州比作世外桃源的话,那个园就是世外桃源中最安详的地方。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他在清朝时期是扬州盐商的私家园林,它的设计理念十分巧妙,尤其是后花园,分为春夏秋冬四大块。这里的竹林遍地,几乎没有大红大紫的鲜花,都是一些像梅花一样清雅的花。如果把个园比作一个人,我认为这一定是个脱离了世俗的人,一个清正廉洁不卑不亢的人。说真的,在我看来,个园是我们扬州之旅最安详的地方。甚至连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只动物,都是很浪漫地、悠闲地面对众多的游客。这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心来,聆听世界的地方。在这里,我邂逅了一种叫雅致的情趣。
扬州最出名的湖,名叫瘦西湖。相传有位书生认为扬州的这个湖可以和杭州的西湖相比美,但清瘦过之,所以取名瘦西湖。同时瘦西湖也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的湖水是淡绿色的,有点像刚抽出的新芽,但并不怎么清。岸边的垂柳把自己的柳枝垂到湖水中连着倒影。树上的长尾山雀在欢快的扑腾着自己的翅膀,阳光洒在上面,像给山雀的羽毛浅浅的镀上了一层金。风吹起来了,水上立刻就泛起了波纹,就像一件被搓揉过的旧衣裳。风还不小呢,黑天鹅都快漂不住了。给我的感觉是,这里和个园大不相同。个园是清雅的,但瘦西湖却是鲜丽的。这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就不说游客了,就连动物的生活节奏都快了起来。黑天鹅们抬起他们高贵的头,在教自己的孩子们的生存技巧,长尾喜鹊在树间来回穿梭,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偶尔有绿头鸭掠过湖面溅起一片水花在瘦西湖,我邂逅了一种叫鲜活的生机。
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而富有生机!可人们,为什么要选择把自己关起来呢?只要用自己的初心去感受和体会世界,这个世界也不会亏欠你的吧。
扬州美食,闻名天下,都说民以食为天嘛!作为一个不折不扣地道的吃货,当然是要说一说吃的。这里的小吃简直是数不胜数,放眼望去,整条关东街,百分之八十都是小吃。这里有什么五仁糕啊,葱油酥饼,桂花糖,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龙须糖。这是一种品相不怎么好看的小吃,看起来有点像霉菌,但它很好玩,细细的,像花针,又比花针细腻温和得多!味道也很不错,吃起来有点像麦芽糖。这种糖还特别容易掉粉,这是吃它们时的麻烦之一,也是它的好玩之处,我们一不小心就满手白花花。调皮的同学们还装作不小心,用白花花的手在别人的脸上摸一把,于是没吃的人满脸白花花,这样一来二去,东关街里多了许多促狭的笑声。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有机会品尝到传说中的早晨皮包水的扬州汤包,但我心里特向往之啊!
早晨皮包水的后一句,是夜晚水包皮,你猜出来是什么了吗?对,泡澡!很久以来,我们习惯了淋浴,泡一个澡,应该很悠闲吧?于是我在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再来一趟扬州吧!相信下一次,我一定会邂逅更多的美好。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八
竹西佳处,淮左名都。
流光轻抛,自创城,扬州这座小城已安然地度过了2500年的如水光阴。小城故事多,所有发生的事都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游弋。所以每一棵树,也有着自己的故事。
我的外公是个老扬州,他的一天往往是以一杯香气清雅,滋味鲜淳的绿扬春茶开始。清晨,晨曦刚刚洒落,他便出了家门,迈着沉稳的步子与好友去打太极。到一家人醒来,他也锻炼完毕,手上握着一份《扬州晚报》进门,笑呵呵地与我们互道“早安”。早餐后,他也闲不住,骑上二轮车,带上外婆为他准备的午饭,在外溜达一天才回家。家的也不问他去干了什么,也没有这个必要,无非是逗逗鸟弄弄花,下棋喝茶或是搓搓麻将呗。
我是一个扬州的土特产,一名17岁的高中生。我的一天常常是忙碌的,说是“朝九晚五”,十分贴切。坐在车里,清晨车辆稀少,我总会伸出头,任头发被子吹得乱糟糟的,感受清风流过我的脸颊,吹动树叶,奏响一曲清晨之乐。
自古至今,广陵之春都呈现出烂漫的样子。扬州的春日散漫悠闲,似烟似尘,又一刹而过,这是品茶茗香的慢生活。一江春水东去,扬州苏醒,春色愈浓,绿杨烟柳外的盛景给人一丝丝眩感——人似在画中。
去年今日,扬州城的热闹最令我惊叹。自出家门,到家住东边的老师家,堵得异常厉害。我坐在车上,边堵边哭,但又有一丝丝的骄傲:我就住在这些游客们慕名前来的地方,这座城的春夏秋冬,我都不会错过。
扬州人天生有一种浪漫的惜春情怀,加上扬州城小巧精致,我便即兴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把脚踏车随意停在大虹桥上方,垂眼看见一波一波人群涌入瘦西湖,在心里祝他们能够享受美丽的风景,又侧过脸看见桥上来往的人群,他们脸上都挂着阳光般温暖的笑容,极具感染力。
烟花三月,一条清丽的湖,满城宫锦如画,琼花芍药,举世无双。
我目送着湖上的画舫,不知船上人会不会在过桥时发出“衣香人影太匆匆”的感叹。
逆着车流来到花鸟市场,这儿不是景点,人极稀少。我回头发现身后喧闹依旧,再向前走,倒有一种踏出红尘之感了。花鸟市场承载了我许多童年的回忆,只是当年卖麦芽糖和脆饼的人,我都未能寻见。
店铺实质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两边放满了葱郁的花草。偶而看见几个提着鸟笼的老人坐在小凳上谈天,平和安乐。时光似乎未曾改变他们的生活。一路走到头,基本不见店家,或许这只是因为午后生意清淡,但也可能是因为一种很美好的感情。
在这里,蹲着看金鱼也是件快乐的事。看金鱼的轻纱般的鳍在透明的水中一点点晕染开,轻轻划过水面,浮躁的心久违地平静下来。
天空渐渐染上黑色,月亮出来了。我推着自行车重又走上街头,抬头,皓月当空——淮扬的月色,漾动二分明月的繁华。
又环视起周围,美丽的街景在月色下更显朦胧之美。
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身边的一切都在我的身后,追赶着我。耳边似乎响起《茉莉花》的曲调,它像一条融汇了岁月与花香的韵律的河,飞花涌浪,随风变奏,让我的眼前幻化出一个芳香四溢,茉莉摇曳多姿的胜境。
现代化的高楼与这极具古典的乐曲竟能如此和谐。我又突然想到,扬州城也是这样的。历史与潮流兼而有之一,交相辉映。如果白天是去东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那晚顺便可以去西区京华城的摩天轮上放松片刻,纵观扬州城的夜景。
我记得有人这样形容扬州——
浮光掠影过扬州。烟雨下帘钩,
看遍盛庭华筵花满瘦,
不见温柔,不见风流。
千人帮千企工作总结篇九
古代的扬州,是安定幸福的鱼米之乡。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人口不断南移,南方的稳定使其成为了当时的经济重心,扬州逐渐发展以致繁荣昌盛,于是思想文化便在这小桥流水之地得以蕴育。文人杜牧,深知扬州景美在于桥,精髓在于月。之后,就有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流传千年的诗词为扬州古城拂上一抹神秘而古朴的色彩。这汉白玉的石桥,也便成为了扬州美景中独树的一帜。
如今的扬州,桥文化更是闻名于世界。二十四桥无疑成为了这其中最具关注的焦点,她在见证扬州那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见证了并见证着扬州人不屈不挠,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