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工作总结与心得篇一
岁末回首,叹时光如梭,白驹过隙。
及至此,幸蒙领导、同僚关照,拓吾胸襟,博吾寡陋,弥吾瑕疵,助吾急难,消吾块垒。感激之情,不甚言表。
古人云“学则进,不学则退”。责所在,需与时俱进,思为相融,方可精进。故工作之余,常潜心学习,唯书为友,以籍为伴;兴起,昼夜不辨。寒暑更迭,春夏流转,撰文之术,日渐精进。
以规程束己,恪守律令,立场坚定,依法行政,牢记益害,言而有度,勤勉敬业,坚守岗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遂多思多想,阅历年资料,勾勒问题所在,锯篱为僚,伐树留僚,细心求教,一年之中,收获颇丰。
吾一凡人,自来本局,食药之督查,材料之撰写,诸事之宣传,皆乃吾责矣。本部工作,繁杂难记,然重中之重。至此,偶有拙作见诸报刊。
然躬身自省,自知瑕疵颇多,寡言少语,学习尚浅,撰文功底不强,距优秀者甚远。
然吾深谙“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之理。日后,吾定转变作风,以四勤(手勤、眼勤、脑勤、腿勤)鞭策,大胆实践,细心服务,勇于创新,是为良策。
文言文工作总结与心得篇二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研讨与练习
一、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能够当堂记住这两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养成背诵名篇的好习惯。背诵是学习古文的基本功,它对于牢固掌握古文内容和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默写是为了检查背诵的效果,也要在课堂上完成。
二、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
文言文工作总结与心得篇三
篇一:习主席讲话中引用过的诗词经典(总结)
习主席历来讲话中引用的中国经典诗词、名句和民间谚语:
一.xx年11月22日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引用: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 唐·李绅《悯农二首》)
二.xx年11月21日在斐济媒体发表题为《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出自 春秋·老子《道德经》)三.xx年11月21日在奥克兰出席新西兰各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讲话中引用:
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出自 《诗经·卫风·木瓜》)
四.xx年11月20日在惠灵顿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会谈时引用: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出自 《周易·系辞上》。多次引用)
五.xx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 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演讲中引用:
1.“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出自 宋·欧阳修《朋党论》)
2.“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 战国初期 田和所著《司马法》。多次引用)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多次引用)
4.“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出自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六.xx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媒体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多次引用)
七.xx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媒体发表题为《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中引用:
1.“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出自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八.xx年11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中引用:
1.“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出自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九.xx年11月10日,在北京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及配偶举行欢迎晚宴前致辞引用:
1.“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出自 老子《道德经》)
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 《论语》·雍也篇)
十.xx年11月9日出席xx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作主旨演讲中引用:
1.“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出自 刘禹锡《秋词》)
十一.xx年10月31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用:
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出自 刘禹锡《浪淘沙》)
2.“落一子而活全局”。(民间谚语)
3.“欲治兵者,必先选将”。(出自 唐·张九龄《选卫将》第八章)
4.“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主张选拔官吏的标准)
5.“大帽子底下开小差”。(民间俚语)
6.“宜将剩勇追穷寇”。(出自 xxx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出自 《唐太宗传》)
8.“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未知)
9.“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出自 《尉缭子·制谈》)
10.“执干戈以卫社稷”。(出自 《礼记·檀弓下》)
十二.xx年10月28日受xxx委托,就《xxx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中引用:
1.“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出自 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2.“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出自 唐代王勃《上刘右相书》)十三.xx年10月13日在主持xxxxxx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引用:
1.“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多次引用)
2.“政得其民”。(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多次引用)
3.“礼法合治”。(出自《荀子·修身》。多次引用)
4.“德主刑辅”。(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时期立法的指导思想。多次引用)
十四.xx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
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引用:
1.“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出自 xxx《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九节)
2.“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出自 唐太宗《帝范》卷四)
3.“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出自 汉末魏初 王粲《仿连珠》)
4.“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 王允《论衡》)
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出自 魏徵《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7.“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出自 《新唐书》卷一五《长孙无忌列传》)
8.“温水煮青蛙”。(民间谚语)
9.“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民间谚语)
10.“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出自《尚书旅獒》)
1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出自《韩非子·诡使》)
十五.xx年9月30日在庆祝xxx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 xxx《浣溪沙·和
柳亚子先生》)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
3.“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 战国初期 田和所著《司马法》)
4.“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出自 唐朝末年湖北荆门僧尚颜所写五言律诗《送朴山人归新罗》)
十六.xx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
2.“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
3.“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论语·颜渊》)
5.“远亲不如近邻”。(出自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
6.“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民间谚语)
7.“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学记》)
9.“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 战国初期 田和所著《司马法》。多次引用)
10.“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民间谚语)
11.“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
十七.xx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xxx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
1.“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出自 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五》)
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出自 春秋《管子·牧民》)
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出自《尚书·泰誓》)
4.“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出自 春秋 《管子·九守》)
5.“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出自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6.“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出自 清代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中引用:
1.“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出自《墨子·兼爱中》)
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出自 宋代诗人苏轼的《杂说送张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
6.“国虽大,好战必亡”。(出自 战国初期 田和所著《司马法》。并多次引用)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十九.xx年9月12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
1.“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出自 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2.“民齐者强”。(出自 《荀子》)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二十.xx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话中引用:
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出自《北周书·卢诞传》)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出自《礼记》)
3.“师者,人之模范也”。(出自 汉代学者杨雄《法言·学行》)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 宋代诗人柳永的《蝶恋花》)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出自《荀子·大略》)
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出自庄子《逍遥游》)
7.“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出自 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名篇》)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9.“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未知)二十一.xx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xxx第六次会晤上发表了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讲话中引用: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易·乾》)
2.“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出自 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学问》)二十二.xx年7月9日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引用:
1.“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出自 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2.“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出自 宋·阮阅《诗
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
3.“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多次引用)
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自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
二十三.xx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讲话中引用:
1.“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
2.“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篇二:读书报告怎么写结尾
读书报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用体裁,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复习学过的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概
括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读书报告的写法如下: 首先先按下面的提纲做
一些简单的笔记:
1、书名:书名及其出版年月
2、种类:如小说、传记、学习辅导、专著等
文言文工作总结与心得篇四
一、常见谈名士性格的词、句
1.少有大气,不修家人产业。——从小有远大志向,不治理家庭产业。
2.刚猛沈断,而专肆很愎。——刚毅勇猛沉毅果敢,同事专横恣肆凶狠刚愎自用。3.深自矜伐,不相推伏。——特别自我夸耀,不服气他。4.骄纵滋甚。——更加骄傲放纵。5.陵傲不逊。——桀骜不驯。
6.为政清净,不严而肃。——处理政务清廉不扰百姓,措施不严厉,但能使社会安定。
7.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然自持。——为人刚正,注重自己的道法修养,坚实地保持操守。
8.宽和仁爱,经略高远。——宽厚仁爱,谋略高远。
9.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生性极有孝道,父亲去世时行丧礼非同一般。10.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从此吃着粗劣的食物,穿着粗布衣裳,面容憔悴,骨瘦如柴。
11.性闲木功。——熟悉木工技艺。
12.有识局智度。/沈沉有器席。——有见识、智慧和气度。/深沉刚毅有器量局度。13.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困窘的时候,经不起身心屈辱的不是好汉。14.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经常放下架子,与贤士结交,拿出钱来收养门客。
15.诎己从谏,仁心爱人。——屈折自己,听从劝谏,心地仁厚,爱惜百姓。16.善属文,才命不偶。——很会写文章,才能与命运不相合。
17.居乡恂恂退让。——在家乡居住时,在父老面前温文尔雅,恭敬而有礼貌。18.雅好推贤,数进名士。——一向喜欢推举贤才,多次推荐有名的士人。19.伉侠好交。——刚直仗义喜好交友。20.周穷振乏。——周济穷人,赈救贫困之人。21.怙宠骄横。——依仗宠信,骄傲蛮横。
22.好刺举,无所回容。——喜好揭露检举,一点也不曲法宽容。23.无文字,恭谨无与比。——没有多少才学,恭敬谨慎没人能比得上。24.不治章句,刚鲠有器局。——不研究文章、词句,刚正耿直有器量。25.性严重,明达世务。——性格严谨持重,明白通晓时务。
26.廷诤面折,无所回避。——当廷劝谏,当面批评,一点也不回避。27.未几,下第。——不久,没有考中。
二、官职方面的词、句
3.以能迁贵乡长——因为有才能,调任贵乡县长 4.寻转馆陶长——不久调任馆陶县长
5.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因为双亲年纪大请求到外地做官,离开朝廷担任兴化军知军。
6.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守孝,守孝期满,朝廷任命他为工部员外郎。
7.为燕京都曲院同监。未几,同知金胜军节度使事。改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掌军资。——担任燕京都曲院同监,不久,被任命为同知金胜军节度使事务。改任掌管侍卫亲军的都指挥使,兼管军用物资。
8.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府。——被推举为孝廉,二次升迁,被征召到大司徒幕府。
9.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
10.践历馆阁——任职于馆阁
11.视事三岁,举政尤异……所在称治。/政化大行——任职三年,政绩十分突出……所到处,都有政绩/政令教化大大推行。12.坐……下狱。——因为……被关进xxx。
15.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卷,注意将。——天下太平安定,人们期待好的丞相;天下危难,人们期待好的将帅。16.闻会三法司——上报会集于三法司。
17.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做县长,渐渐迁为功曹。
18.安事阮公——为什么要侍奉阮公呢?
文言文工作总结与心得篇五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全文翻译: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陌上桑对照翻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木兰诗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雄兔静卧时两只脚时时爬搔,雌兔静卧时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贴着地面跑时,怎么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