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知道每个数的组成。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末尾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听说咱们班的同学读数读的很好,我在计数器上拨几个数,看你们能读出来吗?(师拨数,生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读数:
同学们读数读的真棒,现在我要增加点难度,看你们能读出来吗?(师拨一个三位数126)谁能试着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发现什么?
师:大家可以试着读这些数,有不会的可以小组内讨论讨论,也可以求助老师。
师:谁能说说它的.组成,能根据组成来读吗?
2、中间有0和末位有0的数的读法
计数器出示304、580
师:同学们,这两个数你们能试着读出来吗?(生试着读)说说你是怎么读的?
师总结读法
师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都不读。
学生试着写数,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写数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课件出示:有一个粗心的小朋友,在写数时出现了下面的错误,你们能帮他改过来吗?(生改正)
3、师总结写数
谁还能说一个带有零的三位的数字?
同桌互相说数,摆数。
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课件出示,图略)
广场上有330只鸽子。天空中有580个气球。
一共收回326节旧电池。飞机每秒大约飞行250米。
2、写出下面各数。
有八百六十八人跑马拉松。
这片树林有九百五十棵树。
3、你会数钱吗?请你来帮忙!
()元
4、画珠子。
5、填空
(1)一千里面有()个百。
(2)940是由()个百和()个十组成的。
(3)4个百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6、看图填空。
四、拓展游戏。
(教师出示分别写着6、4、0、的三张卡片,教师说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排数。)
请你写出最小的三位数406。请你写出最大的三位数640。他们的差是多少呢?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五、课堂总结
师: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篇二
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教材,分析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否则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另外,分清楚教材的重难点是什么,教材编者意图是什么,例题的教学要逐渐学会放手。
课堂上对于主题图的教学,学会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或找出有用信息,学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问题的培养,如果一味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性,不爱动脑筋。
在写数、读数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动手来写,这样写多了,教师强调的地方多了,学生才会理解写数读数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拨计数器时,可以多让学生上来操作,这样才会显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采用的表扬方式单一,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怎样回应学生的回答。表扬不仅仅可以采用口头的表扬,还可以是眼神、手势的.表示,也能是采用小组竞赛获取星星形式。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篇三
亿以内的数的读写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牢固记忆数位顺序表和记数单位顺序表的同时,学会对数位的分级,以此去掌握亿以内的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在讲授读法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数位顺序表的记忆不够牢固,造成数数位时发生混乱,无法确定最高位的.数位,因此读不正确数。这时就要引导学生从个级起四位为一级,对大数进行分级,有亿级的先从亿级开始读,按照个级的读法在后面加一个亿字,万级同样用这个方法,读完后加个万字。对于末尾带零和中间带零的数我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在特例中去寻找规律。在讲大数的写法时,由于没有经验在课的一开始没有规范写法,所以学生有数字和汉字混写的现象,在练习课上又重新进行了规范。读数时中间有多于一个零时,就只读一个零,但写数时,没有计数单位的数位却要写零占位,让学生去发现这其中的区别。
这是上岗后的第一节课,今后需要更加的努力!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篇四
这一课时,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课本情境设置延续了前面2课时的情境,,引起学生对读数、写数及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兴趣,并且设置了百数表帮助孩子认识百以内数的顺序,同时借助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一课时初始看来,难度应该不大,可是真正上起来去不尽然。
读数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简单,应该说孩子们有相当的知识基础,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是,读是读的很好,把读出来的数写在纸上,却有很多孩子出错,比如:53,应读作五十三,孩子们有些写成五三,有些写成53,虽然我强调了要大写,但是有部分孩子不理解什么是大写,我告诉他们写成语文上的大写的汉字,这样还是有一小部分孩子没有很好的读出来,而且孩子们还容易跟写数混了,把读数写成53,写作写成五十三,我发现吗,单纯让孩子理解大写或者是小写似乎不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这是开始设计备课,我没有预设到的。
写数对于孩子来说很简单,只要不混淆,一般不会出错。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这种事情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这也是这节课中的不足:
一是没有充分预料到孩子们对于读数和写数的不理解,这也是由于自己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造成的,学情分析不够。
二是孩子们对于像一、二等数字,语文上虽然学习过,可是数学上是第一次接触,我想,我应该对这些数字进行一次复习,让孩子先来写一写这些数字,再来学习读数,应该会降低失误。
总之,这一节课就效果来说,只能说是一般,让我不是很满意,从这一节课,我也认识到,课前对孩子们进行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后要特别注意。
千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篇五
学生在写数时写的比较好。但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万以内数的写法掌握不好,因此在写数时出现困难,另外个别学生不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容易掉下0,强调刚开始学必须写上,熟悉以后再不写数位顺序表。
本节课的主要优点在于:能灵活的使用教材,放手让学生思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即将要学完,本单元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说真的,在教学中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尤其是对于1亿这个数,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对于1亿有多大这节综合应用课,我还真是心中无底,不知该怎样来设计?我也上网查阅了不少优秀的教案,我们同年段老师共同讨论了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还听取沈老师的示范课,最终形成共识,即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我觉得这节课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很多的材料准备有些难度,所以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先进行猜想,然后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如: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和学生一起进行推算,让学生初步感受1亿的大小。然后再确定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课堂上重点交流活动方案,而实验过程则让学生自己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家里进行,并且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学生是否会选材,万一思路都聚集在一块怎么办?可事实上,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的方案五花八门:有想研究1亿本数学书叠起来有多高的,也有想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的,还有的想研究一亿个硬币堆放在一起有多高等等。而第二天,当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我看的时候,我又一次在心底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真的是一群善于动脑的孩子!他们不但收获了数学知识,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积少成多,滴水成海保护环境爱惜粮食灵活地思考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完成实验活动后的感慨。
我们教师要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的空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知识,还能明白许多的道理。正所谓是给他一抹蔚蓝,他会还你一色海洋!给他一片绿色,他会还你一季春天!给他一米阳光,他会还你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