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篇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了以前学过的时间计量单位,再出示春节倒计时的情境图给学生,从生活入手给学生很熟悉的感觉。准备了一个生活中用到的钟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秒是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的。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在学会认识秒的过程中,提出从几到几经过了几秒,为什么或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认识秒的方法。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1、新课开始时,学生对“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秒?”这一问题回答得很不好,只有个别学生说钟面上有秒针,跑步时老师用到秒等,经过启发才说出有限的几个,可见,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关注不够。2、学生带来的小闹钟没有充分利用。3、我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引申,学生说“小朋友每天睡9分钟”可见,他对知识还没完全掌握,我却因为怕影响进度,只让个别学生说说他错在哪,忽视了这个本该是闪光的地方。4.学生课堂的参与还有待加强,说明我对学生的鼓励还不够,今后还有待提高。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篇二
大家都是用下面这样的方式来导入的,我也这样设计了(见下面的教学流程,呵呵,落入了俗套),但中间加了问题:为什么用秒作单位呢?可与时、分作比较,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是如何学习“时”的时间概念的?那么今天我们想想怎样来研究“秒”,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方法。
如果不这样去引入,那么又可以怎样去教呢?可以从哪里去入手?突破口在哪里??
想到的切入点:
出示下面的信息:
(1)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
(2)火车每秒约行55米
(3)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4)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5)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每秒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
(6)装配一台海信电视节约1秒钟,整个公司一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
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时间短、效率高、创造的价值高!
师:秒表示时间短,你说说怎么个短法呢?
继而展开.......
三上《秒的认识》教学流程
一、导入
2.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
二、探知
(一)感知1秒
1.关于秒,你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出示钟表,认识秒针
3.感知1秒,1小格为1秒。
感知1秒能干些什么?
(1)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
(2)火车每秒约行55米
(3)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4)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5)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每秒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
(6)装配一台海信电视节约1秒钟,整个公司一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
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时间是1秒1秒累积起来的,我们要珍惜每1分,每1秒。
(二)感知几秒
1.1大格为5秒。2走到3走了几秒?5走到8呢?
2.感知15秒、30秒。
3.从教室这头走到那一头大约要几秒?系一条红领巾大约要几秒?
(三)认识1分=60秒
1.观察秒针走60小格,分针走多少?1分=60秒
2.感知1分钟能做什么?举例
3.时间格言
三、练习
1.估算1分的活动
学生把头趴在桌子上,老师说开始,大家心里估计1分钟的长度,觉得时间到了,就没有声音坐直。
看钟表秒针走动,拍手数数,感知1分钟。
2.我会填。
我们上一节课要40。
小明跑50米用9()。
妈妈每天工作8()。
3.我会转化。
60秒=()分4分=()秒
70秒=()分()秒90秒=()分()秒
10分=()秒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篇三
通过创设情景,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初步建立时、分、秒时间观念的同时,对时间进行了简单的计算。这里对时间长短的比较还需要进行准对性的练习来加以巩固。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这是学生在初步建立时、分、秒时间观念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从课中情况看,学生对计算经过的时间有较大困难,个别学生书写不规范,还有有部分学生老是把时段与时刻混起来。需进一步加强引导。这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计算经过的时间,对于孩子有些困难,特别要注意强调对于时与小时的区别,个别孩子书写不够规范,容易将时段与时刻混淆,有待加强。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篇四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几秒的认识教学先是让学生静静地体验五秒、二十秒,再让学生说出秒针走了多少秒。学生有的用数数的方法说出了秒针走的时间,也有的利用旧知的迁移用秒针走了几大格几小格来判断秒针走了多少秒。此处教学,再一次让学生体验了时间单位“秒”,加深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同时还尊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也优化了方法。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任何的学习都是一种主动建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本课的另一特点是突显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不仅仅只是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份,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忽视了其作为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只是一些没有生机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强调作为科学的数学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文化的数学的存在。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刘翔夺冠的资料,充分地让学生感受了时间的宝贵,感受到了数学的文化性和教育性,是本课极具人文关怀的体现。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篇五
《认识秒》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的认读以及对几时几分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引导学生对钟面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知道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通过引导学生听时钟工作的声音掌握秒针走一小格的持续时间是一秒。这个环节同学们观察得比较仔细,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取得这样的效果,得益于导入时是以学生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入手,很快就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眼球,把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
教学分与秒的关系时,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钟表学具,以及仔细的观察得出秒针走完一圈走了60个小格,是60秒,秒针走完一圈的同时分针刚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一分,所以1分等于60秒。通过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分与秒的关系,秒与分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认识电子钟面上的时间时,首先是出示一个电子钟面上的时间,然后让2/3名同学说出电子钟面上的时间,再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针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如果没有错误就给予肯定,从而教会学生认识电子钟面上的时间的方法。练习是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必不可少的,没有练习的教学就如同饭才煮熟了一半,因此,本节课我还设计了一些关于秒的认识的练习题,帮助学生达到学懂会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