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摘蘑菇活动反思总结篇一
活动意图:
象棋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种体育运动,它简便易学,雅俗共赏,老少皆易,而象棋文化的发源地正是我们的家乡荥阳。我们的家乡荥阳被誉为“中国象棋之都”的称号。棋类游戏活动是我们班的特色活动,在众多的棋类游戏中,孩子们对象棋却特别感兴趣。本次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录象及专家浅显易懂的讲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了解象棋知识并知道象棋与我们的家乡荥阳之间的文化渊源。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初步了解象棋与家乡荥阳之间的文化渊源。(重点)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学会运用简单的象棋知识来初步学下象棋。(难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象棋若干副,关于象棋文化的录像一套。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你们会下棋吗?”“会下什么棋”“你们会下象棋吗?”
“我们班的小朋友可会下象棋了,咱们来看一下他们是怎么下的吧?”
2、幼儿看录像,提问:“象棋是由几个人下的”
3、“象棋和我们家乡荥阳之间还有一段故事呢,请你们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看《荥阳-----中国象棋之都》录象,录象完后把象棋盘放到大屏幕上,供幼儿观看。
(2)他们打到最后划定广武山上的鸿沟为界线,不在打仗了
(3)那你知道鸿沟在象棋上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吗?(楚河汉界)
(4)象棋的棋盘什么样的?(幼儿观看分析)
4、幼儿看棋盘(棋盘上摆有棋子)
咱们认识了象棋的棋盘,可是咱们要下象棋,还得有什么?
来咱们看一下象棋的棋子是怎么摆放的?
幼儿读旗子上的字,并介绍每个旗子代表的意义。
车------战车马------战马象-----丞相,大象
士------保护将军的士兵将(帅)------整个部队的首领
卒(兵)-------打仗最前面的士兵炮------大炮
活动反思:
其实在中国,玩的最多,最常见的还是中国象棋,如果以平常见的最多的中国象棋为重点进行展开,然后再延伸拓展到国外象棋,我相信幼儿会更感兴趣。
大班活动教案及反思二:《我也有长处》
设计意图:
“成龙”、“成凤”是每一个父母道不尽的话题,也是作为教育者谈不完的话题。然而,孩子怎样才算“成龙”“成凤”,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龙”“成凤”呢?我认为无非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适应社会,有益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给我们孩子的生存带来了挑战,一个人要想在未来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自身具备的各种能力外,其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自信心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积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我也有长处》这一活动,就是要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长处。
2、在交流、讲述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别人和自己的长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常见动物的长处及特有的本领。
2、课件《小河马找长处》。
3、有关人们长处的调查表。(事先和父母一起完成)
活动过程:
一、以课件引出故事《小河马找长处》。
(评析:教学导入抓住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回顾,既提出了说话的话题,又起到激发其兴趣的作用,还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作了铺垫,并且一改过去一问一答的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1、欣赏第一段
提问:(1)小动物都得了奖很开心,可小河马哭了为什么?
幼1:小河马没得到奖。
幼2:因为小河马它没有长处。
(2)为什么没得到奖?你觉得它应该参加什么比赛?
幼1:它力气大可以参加举重比赛。
幼2:河马会游泳,可以参加游泳比赛。(.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2、欣赏第二段:小朋友帮忙想了很多办法,森林里的小动物也都想帮助它,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是怎样帮助它的。
(1)分别欣赏第一、二、三小段图像,提问:谁来帮助了小河马?是怎样帮它呢?(幼儿看图像自由讲述)
(2)看课件:那来听听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河马的?
3、小动物的这些本领都不适合小河马,小河马好伤心。它没精打采地来到河边,看见一只小松鼠来了想过河,怎么办呢?(帮助小松鼠过河)那怎么帮?(幼儿讲述:可以让小松鼠坐在河马的背上,河马把它背过河)
小朋友说对了,真的小河马用自己的长处帮助了小松鼠。(欣赏课件第三段)
(评析:通过逐段欣赏和有别于以往欣赏全文提问全文的做法,使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同时让幼儿理解了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线索,有效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组织幼儿讨论。
小河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长处,而且还能帮助别人,真为它高兴。(我们来为它鼓鼓掌吧!)那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长处?可以为别人做什么?(小狗可以看门;小猫可以捉老鼠;啄木鸟会给大树捉虫;蜜蜂会采蜜等等)
(评析:这一环节进一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表面化的灌输,让其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感悟,有效地培养了学习能力。)
三、拓展生活经验。
1、小动物有自己的长处,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谁来说说你有什么长处?
幼1:我会跳拉丁舞。
幼2:我的钢琴弹得很好。
幼3:我会溜冰、唱英文歌------
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与大家一起分享。
2、你还知道哪些人有什么长处?(展示调查表,分别介绍、交流)
幼1:刘翔是跨栏高手。
幼2:我爸爸是电脑专家,什么电脑坏了都能修好。
幼3:警察叔叔能发现坏人的一举一动,很快就能抓到他们-------
教师小结:动物的长处是天生就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人类的许多长处往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就象运动员一样,他们都是通过刻苦努力才得到的),我们要努力哦!使自己的长处更多更强,把别人的长处也变为自己的长处。
3、问问其他小朋友他们还有哪些长处?这些长处是怎么来的?去和小伙伴讲一讲,表演一下。
幼儿分散交流、表演,互相取长补短。
(评析:分组讨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这个环节安排使活动气氛达到了**。幼儿分别表演、介绍自己的长处,表达了不同感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体验、尝试,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幼儿说完整语句的能力。)
4、说说你想把谁的长处也变为自己的长处。
幼1:林林画画得很好,我要把她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
幼2:我想跟菲菲学跳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中小动物的长处来引出人类的长处,幼儿通过找长处的活动,既能欣赏自己,又能欣赏别人。在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尤其是当幼儿将自己绘制的周围生活中人们长处的调查表向大家介绍时,那些图片、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更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让幼儿学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幼儿树立自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搭建一个轻松的平台。这一活动融游戏、语言、绘画等为一体,给幼儿一个发挥创造潜能、大胆表现自我的机会,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大班活动教案及反思三:《我会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能使用文明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与同伴交往,并成为好朋友。
2.尝试用询问、记录的方法,了解和获取朋友的信息。
3.体验与朋友一起合作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偶:狐狸布偶一个
2.事先排练好布偶剧《狐狸贝贝找朋友》
3.记录表、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布偶表演《狐狸贝贝找朋友》引出课题。
提问:你们喜欢这只狐狸贝贝吗?为什么?最后他为什么没有交到朋友?
总结:因为他是一只没有礼貌的小狐狸,它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不会友好地与别人交往,不会等待,所以他最后没有交到好朋友。
2.回忆交朋友的经验。
提问: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
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请几位幼儿说说好朋友的名字。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好朋友的名字的?(询问)
你是怎样和他成为好朋友的?
3.尝试用询问、记录的方法收集好朋友的信息。
(1)学习礼貌的交往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交往。
师:今天呀,坐在这儿的除了大(7)班的小朋友,还有许多其它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互相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吗?要想成为好朋友,必须先要知道对方的姓名(出示表格指出姓名栏)、班级(指班级栏)、电话号码(指电话号码烂)、爱好即他(她)喜欢些什么?(指爱好栏)这样你才方便和他交朋友。
师:那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呢?(询问)
像小狐狸贝贝那样询问吗?(师示范小狐狸贝贝无礼的样子调节气氛)
注:如幼儿出现微笑、点头、友好地牵对方的手等肢体动作及时表扬(如:xxx小朋友还用了xx动作,如果是我我也很愿意和他交朋友)
幼儿集体学习“请”、“你愿意吗”等礼貌交往语言以及礼貌的肢体动作。
(2)学习用询问记录的方法记住朋友的信息。
师出示表格,讲解表格的用途及记录方法
师:那等会儿,我们就用这些友好的方法来交朋友。瞧,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支笔和两张表格(再带领幼儿认识一下表格的内容)。(.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好,现在就请小朋友带上你的表格和笔去找朋友吧,记住要把小朋友的信息记录下来哦。
提醒幼儿可以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如有幼儿主动去找,师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孩子也去找,如:xxx小朋友他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呢,真棒!
(3)介绍自己交到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相关信息。
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班的小朋友?请你介绍一下你今天交到了几位朋友,把你的好朋友一起请过来吧。(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游戏:套圈
我们都找到了朋友,现在就跟好朋友一起手拉手,来玩“套圈”的游戏吧!
教学反思:
我从这几方面来总结和反思本次活动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本着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个活动过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狸布偶一个、记录表、铅笔若干。教具虽简单,但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
2.教育对象的选择:活动的主题是“我会交朋友”,为了拓宽孩子的交友范围,我选择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一开始我还担忧孩子们会不会去与其他班的幼儿交往,后来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与其他班的孩子进行交往非常雀跃,这让我深悟:教学要敢于尝试。
3.游戏的选择:选择“套圈”游戏,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戏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巩固刚刚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时游戏有一个角色的分配,这又让幼儿学会了协商和合作,并且体验了与朋友一起玩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主动交朋友的情感。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都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特别是在交友和游戏这两个环节,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孩子还主动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做到大胆询问、主动邀请、合作协商,不因对方是老师而拘谨。
本次活动由一位幼儿的一句问话:“老师,什么是爱好?”让我看到了活动的不足之处,“爱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太书面化了,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虽然我也有稍作解释,但还不够详细具体,以后在教学中考虑问题还要再全面些,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摘蘑菇活动反思总结篇二
细节描述:
情节一:出示蘑菇,“孩子们,你们认识它吗?”“蘑菇”“对呀,它就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也可以烧成一道美味的菜,它的名字叫蘑菇。”蘑菇有很多种,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都是蘑菇?出示平菇、金针菇等图片让孩子们一一认识蘑菇可以有多种类型。
情节二:即然他们都是蘑菇,但你知道他们这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长得像什么?(像伞)哇,真的很像一把伞,那我们从上到下再来认识一下蘑菇吧。引导幼儿发现伞与蘑菇的结构很相似,基本的部份都可以找到,如:伞面---菌伞、伞柄---菌柄、伞骨---菌褶。
评价分析
蘑菇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菌类,但是对于它的味道导致孩子们都不喜欢它。在本次活动中能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这些可爱的“蘑菇”,从而愿意与之成为好朋友。在情节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基本都认识蘑菇,但对于它的基本构造却是非常的模糊的。所以在第二个情节中让孩子们通过把伞和蘑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与对应,从而能更好地让幼儿认识到蘑菇的基本结构。但是实施下来发现,还有很多小朋友叫不出蘑菇结构上的具体名词。他们只知道这个像伞面、伞柄等等,而叫不出菌伞、菌柄等。
所思所悟
在整个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探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分析和发现,从而了解蘑菇的基本结构。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感到非常的新奇与有趣,从而也慢慢的喜欢上蘑菇。在认识蘑菇的同时,也要让幼儿了解到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的,这样能提高幼儿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摘蘑菇活动反思总结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自己与他人,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同伴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通过制作“朋友树”,发展幼儿观察力、思维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使幼儿懂得,不仅要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活动准备
1.纸、油画棒、镜子、剪刀人手一份。
2.贴在墙上的立体树干,画国画用的墨、毛笔、颜料等。
3.幼儿曾和自己的好朋友进行过谈心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简短交代,引出主题:认识自己(室内进行)
1.师:“请小朋友用眼睛看看自己小椅子下面都有什么。”(镜子)“镜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2.幼儿照镜子,教师提示幼儿进行观察。“看看你的脸型是长是方还是圆?”“再看看,你的头发是长还是短?眼睛是什么样?像什么?……”
3.幼儿放回镜子,教师请幼儿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请3~5名幼儿讲):“你们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说说自己长得什么样吗?”
4.创设条件,让幼儿多讲、互讲。“好,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小声地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
5.请个别讲述较好的幼儿边拿镜子边讲述(请1~2名幼儿讲述)。如“我的脸型是……,头发……。”6.教师进行简短小结。
二、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室外进行)
1.提问:“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讲了自己长得什么样,那你们知道自己和别人长得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比一比(幼儿自由寻找好朋友)。
3.请2~3名幼儿讲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包括身材、头发、性别、脸型、指纹等。
4.提问:“你们都讲了自己和别人长得不一样,那你们每个人的爱好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5.幼儿讲述自己的爱好。
6.幼儿互讲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那你们爱不爱自己呢?爱不爱别的小朋友呢?对了,我们不仅要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三、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好朋友,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树,知道植物之间也有好朋友,教育幼儿要像小树叶一样,相亲相爱,团结在一起(户外观察梧桐树)。
1.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树?(梧桐树)“梧桐树的树干是什么样的?”(树干粗,分的树杈多)“它的树叶怎样?”(又大又多)
2.小结:这种树能给我们乘凉,当树上的叶子很多很多的时候,树下的荫凉就很多,这一片片树叶就像我们这么多的好朋友一样,只有它们团结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才能给人类带来好处。
3.教师同幼儿一起摘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并带入室内。
四、制作朋友树
1.出示立体树干,讲解并启发幼儿:“这是一棵大树的树干,假如说,这棵树的树干就是我们大一班,那你们小朋友就是这棵大树上的.什么呢?”(树叶)
2.介绍制作“朋友树”的材料和方法:
老师准备了两棵树的树干,大家一起来制作两棵朋友树。第一棵树的制作方法是: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梧桐树的树叶,再用印章画法或写生画法画出树叶的轮廓线,而后在树叶里画出你好朋友的半身像,再涂上叶子的颜色,沿着叶子的外形剪下来,抹上浆糊,贴在大树上。这样一棵“朋友树”就制作好了。第二棵树的制作方法是:请小朋友同你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用一张白纸画出好朋友的全身像,用剪刀沿人物外形剪下来,抹上浆糊,贴在大树干和分枝上,然后,再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图画颜料和毛笔,在大树干上添画梧桐树叶和果子,这样又一棵“朋友树”就制作好了。
3.幼儿制作“朋友树”,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看,“朋友树”的叶子多茂盛啊!这是因为他们这么多好朋友,团结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但有时,风吹过来,树叶也会互相碰撞,可是他们一点也不生气。我们也要像小树叶一样,碰撞了不生气,要学会互相原谅,要相亲相爱,团结在一起。
摘蘑菇活动反思总结篇四
活动目标:
1.了解“119”的含义并会大声读出来。
2.增强对消防的认识。
活动准备:
“119”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复习《防火小勇士》。
2.观看图片,了解119的含义。
教师:这张图片上有什么?这个汽车叫什么名字?消防车的身上有什么呀?它们怎么读呢?(引导幼儿发现消防车的颜色、形状、样式和普通的小汽车有什么不同)教师:这3个数字分开的时候怎么读?为什么它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这样读呢?(为了读的`更顺口、好听些,我们读“yaoyaojiu”)。这3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它代表了火灾,哪里有火灾它就会出现在哪里。)
3.讨论防火的方法。
4.幼儿相互间讨论,师幼共同总结。
小结:不能玩火;爸爸的香烟不可以随便乱扔,要熄灭烟头扔在垃圾桶里;不能玩电线,要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幼儿已有基础的事实,对火灾有基本的知识,能够说出很多关于火灾的事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还能说出很多家里能够引发火灾的行为,并能纠正,说出正确的行为。以后可以延续消防活动,更加丰富幼儿关于消防的知识。
摘蘑菇活动反思总结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发现自己到认识自己从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别。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激发幼儿乐意参加集体游戏的积极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选择有一面大镜子的教室内进行,并在教室内构建一个“化妆间”;
2、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和一个玩具娃娃;
3、设计好一段关于认识自己的动画短片;
4、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五官。
活动过程:
1、导入――看动画短片,引导幼儿发现自己。
动画短片内容为:一个小娃娃很开心地边吹泡泡糖边走路,碰到了好几个小动物,大家都劝他走路当心点,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大的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着跑回家,镜子说:“别哭!别哭,好孩子以后要爱惜自己!”娃娃问:“自己是谁呀?”镜子说;“自己嘛,请你对我照一照,就会看到了。”听了这话,娃娃真的对着镜子照了起来。
2、集体活动——玩照镜子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
(1)幼儿在室内寻找镜子,找到后拿着镜子照照,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师介绍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戏,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请幼儿讲讲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颜色……
3、操作练习,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学会区分男孩与女孩。
(1)“交朋友”游戏: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性别后,找一个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带回“家”。
(2)送“朋友”参加化妆舞会:请幼儿将自己的“朋友”按性别的不同送到“化妆间”里。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1、在晨检表、评比栏、毛巾架等上为幼儿贴上照片,让幼儿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2、在一些音乐、体育等活动中,适当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游戏等形式;
3、在幼儿入厕时,强化幼儿对性别的认识。
与家长沟通计划:
1、给孩子看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向孩子讲述小时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2、在今后的活动中,多给孩子照些照片;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记他们的成长日记。
活动反思:
少一半的幼儿对教师的提问能积极反应,大部分幼儿比较被动,需要鼓励和再次引导。大多数幼儿能简单自我介绍,在游戏互动环节里,幼儿都能参与活动,在旦表述时语句单一,缺完整、连贯说话的表达能力。所以,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述还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教学中渗透能力培养,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