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课程论文参考篇一
前言: 随着大学生兼职现象的日益普遍,兼职风险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兼职风险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大学生兼职现状、大学生兼职风险的类型、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不仅能够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兼职风险,还能切实的保护大学生兼职的合法权益。
当前大学生兼职现象日益普遍,但是由于法律、社会、企业、学校以及兼职者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兼职存在巨大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为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兼职风险的类型以及产生兼职风险的原因,我们对在校兼职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且结合社会、学校、企业、政府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兼职风险产生的原因,对切实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 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
1.1大学生参加兼职现状的调查
针对大学生兼职现状与风险防控,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兼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样本覆盖全校十三个学院,回收问卷465份,其中有效问卷448份,有效回收率89.6%。
兼职活动对兼职学生的学业有非常大的影响,51.7%的同学认为兼职会或多少的影响到兼职学生的学业。
二 大学生兼职风险的类型
2.1显性风险
兼职的显性风险是指在兼职活动的过程中,兼职者面临的、具有外在表现并容易识别的对兼职者的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事件。显性风险主要包括兼职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成本风险、安全风险两个方面。
成本风险:在兼职中介市场上,由于目前中介行业混乱,常常出现中介公司在收取中介费后敷衍、搪塞,没能提供相应的工作信息以及中介抽取佣金过高,收取中介费后人去楼空等情况。
收益风险:一些用人单位经常拖欠工资,存在严重克扣工资的现象,或者等到大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将兼职大学生辞退,滥用试用期;更有甚者,用人单位收取培训费、服装费甚至押金等费用后,却不聘用大学生,借此牟利。
安全风险:在兼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患危害兼职者的人身安全。用人单位安排兼职人员从事高危工作,但是由于想要节约成本,而不做相关的保护措施;工作环境标准不达标,在高温、高噪音、高湿度等环境下工作等。对于女大学生兼职,还可能存在性骚扰以及性侵犯等危害人身安全的风险。
2.2隐性风险
大学课程论文参考篇二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很容易受到响应的影响,因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建平安校园,已成为目前各大高校的一项重大课题。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对策
引言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校园也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乐园。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充斥着各种矛盾,大学校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比如打架斗殴、赌博、诈骗、翻爬寝室大门、寝室火灾等等,这已经严重威胁和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高校刑事案件也频发,也让我们意识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逐步成为高校管理的首要工作。
一、安全教育的内容
1.新生入学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从入校伊始,就应该给学生灌输安全常识教育,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教育;其次,由学校保卫处老师或者邀请资深专家为学生开展有关校园治安和消防知识等方面的讲座;然后,每周抽一天晚自习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手册》,并联合保卫处开展有实际意义的安全教育警示活动,比如防盗窃、消防安全和自我保护教育。
2.网络安全教育。
21世纪信息化高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但是这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男生变成了宅男,女生变成了干物女,这无一不跟网络的发展相关。
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家境优越家人宠爱,性格外向、单纯,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近年由于大学生网贷造成的学生自杀、辍学、堕落的事件层出不穷,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就应该在平时将网络安全教育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
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大家一起学习如何识别网络诱惑陷阱,和在受到诈骗后如何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3.交通安全教育。
大学课程论文参考篇三
摘要:服饰礼仪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多是以公共选修的方式开设,与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服饰礼仪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阵地,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提高高校通识课程教育的有效性,为高校学生服饰礼仪教育载体建设拓展新的空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要对“互联网+”背景下服饰礼仪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提出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结合互联网时代潮流下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园互联网平台,构建“互联网+”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服饰
礼仪课程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服饰礼仪作为礼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交往中表达相互尊重和友好,实现交往和谐的行为规范。为主动顺应新常态,结合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度,高校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借助互联网多样性、互动性、广泛性和即时性等特点,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课程的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加速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面临的机遇
首先,传统的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多以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主,即便能够进行面对面交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因为师生关系的影响而存在着交流上的诸多不便。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远远打破了传统教育形式的格局,突破了师生间交流的时空界限,强大的社交功能将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从实体空间转移至互联网平台,这无疑是一种优化。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境下很难去创新,而“互联网+”时代包括了互联网平台的所有优势,教师可通过网络上最新的服装资讯、热点话题、着装规范图片与正能量视频,将抽象的服饰礼仪知识最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并时刻跟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与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平等对话、有效互动,以提升大学生对服饰礼仪教育的接受程度。再次,服饰礼仪教育的传统载体就是课堂,而“互联网+”时代环境下生成了更多的信息传播工具,为高校服饰礼仪教育提供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教育载体也就随之丰富。教师能够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结合日常生活在各类互联网软件平台上传播服饰礼仪规范,以保证相关知识信息时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中,学生具备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对于服饰礼仪教育的接受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形式,这种由自我意识主导的对礼仪知识权威性的挑战将不容忽视。其次,互联网平台下,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各类关于服饰礼仪文化传播的反向信息出现,由此造成的强大舆论影响力势不可挡。过于薄、透、露的流行文化着装,疯狂的追星崇拜着装等诸如此类的文化渗透将直接干扰着当代大学生的着装意识,加大了服饰礼仪教育工作的难度。再次,互联网平台下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字数限制,与着装规范相关的碎片化信息的泛化,使当代大学生所获取的服饰文化信息缺乏全面性,且停留在表层的信息获取中,无疑造成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符合校园规范,有悖于文雅的偏激着装意识,对正确着装规范的养成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对于服饰礼仪教育来说亦是一个巨大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服饰礼仪课程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在“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的指引下,教学资源平台的顺利搭建下,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为代表,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基于云端提供的共享教育资源以及探究性、单对单、游戏化的学习新模式均实现了相应的成效,但大多数网络平台的搭建均集中于一些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而对于如服饰礼仪之类通识公共课程的投入力度较小,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共享、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而针对服饰礼仪课程的“互联网+”教育形式和在线学习,主要是由教师的粉笔黑板转换为讲稿课件的形式,依托于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饰礼仪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举措
1.“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借鉴于各大高校较为成熟的网络开放课程——精品课程体系,将服饰礼仪课程的相关内容以翻转课堂为切入点,实现慕课、微课与传统教育形式相融合,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每周2次的服饰礼仪相关的理论课程,教学进度不再统一安排,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利用网络平台或移动互联设备来实现随时随地不受地域限制的自由学习。采用学生自治的课堂管理方式,分组讨论和交流所学服饰礼仪知识并互相答疑,由学生轮流担当小组负责人,使学生建立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意识,树立主人翁思维和团队意识。教师每天在固定时段登陆平台进行答疑,或从旁协助和聆听学生互相答疑,并引导和解决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构建新的评价机制,学生成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百分制的原则来评价,而是根据微课和慕课的在线学习时长、章节在线考核评分、翻转课堂交流表现、为其他同学答疑次数、期末测试等五大部分组成,五部分的比重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以达到对学习质量的全方位监控。对于教师的授课评价也主要以学生学习成果来评价,而非仅仅看是否迟到、早退等类似的评价依据。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相融合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ar技术支撑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随着ar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vr和ar的虚拟学习环境开发和应用被逐渐应用到现代教育中,其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育形式,但还是可以通过十几分钟的超时空沉浸式的vr/ar体验学习作为课程的补充。利用vr/ar/mr技术构建一种沉浸式、充满想象力及交互性的三维虚拟场景,学生佩戴相应的vr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结合vr场景直观地感受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选择相应的服饰礼仪情境,以不同的角色视角进入到礼仪情境中,深层次地体验并从中获取服饰礼仪的相关内容。也可通过ar技术脱离头显设备,与现实的世界相融合,通过电脑技术将服饰礼仪场景与现实世界相融合,将真实环境与虚拟的不同朝代的人物着装相叠加至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场景中进行实时交互,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观体验感,使学生对服饰礼仪课程产生兴趣引起共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用多种交叉手段如语言、手势、数据手套及触觉等感受服装的材质和视觉呈现效果(+),通过手势动作完成配套服饰的搭配选择,并结合相应场合进行虚拟试衣,在虚拟环境中展示自身的着装效果对学生进行礼仪规范的实时反馈。基于vr/ar技术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并非是取代了课堂和教师,而是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增强课堂体验的工具,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使教师从vr头显设备上了解到学生学习的进度,以便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也可将教室的全景视频传送至任何地区国家的课堂中,与异域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学习,并产生互动。这样将虚拟现实引入教学,让学习游戏化、情景化,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实现人机交流或通过网络进行多人互动的同时,还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逐步开始身边化、生活化、随时随地化,而服饰礼仪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其知识体系的扩展,可借鉴类似于“一站到底”等益智类游戏app,以及近期较为火爆的微信小程序《头脑王者》问答类智力对战游戏,将关于服饰礼仪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编辑成题库,让学生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共同进行对抗,使学生在答题娱乐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并结合游戏所学知识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传授答题经验,教学设计配合app的共同使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可促进学生形成良性竞争,使学生很好地参与其中,增加与教师和同学们的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循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服饰礼仪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高校应当正确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和挑战,并不断深化对互联网平台有效应用的研究,确保其能够成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4]杨宝娟.关于服装服饰礼仪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才智,
大学课程论文参考篇四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思维观念。人的理性思维并非一次完成的,往往要经过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并在实践中认识升华,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探讨人与自然、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农民问题和政治改革五个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含和外延的理解。
关键词:人与自然;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总的题目,其内含和外延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
一、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
人既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又独立于自然界,由此就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威廉・配第说过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所说的土地,应该理解为广泛意义上的自然界。
自然界对人类并不吝啬,广施普渡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是,人类如果失去了科学发展观,就会变成贪婪的掠夺式摄取。无限度的开荒造田,煤矿的野蛮开采,森林的乱砍滥伐、废气、污水的随意排放,野生动物的灭绝性捕猎,已经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灾难。每一次资源掠夺,自然界都残酷地报复了我们。恩格斯曾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然后又感到吃惊的是:为达到上述结果而采取的行动所产生的比较远的影响,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在大多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可惜,我们常常忘记了他的忠告。姜戎先生曾作为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最后奉献给读者一本《狼图腾》,道出了惊人之笔。至于我们到底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这个问题暂可存而不论。但作品告诫我们:大规模的打狼运动和毁除草原造田,必然带来严重后果。狼虽然吃羊,但也捕杀旱獭、野兔和田鼠,而这些生物都破坏草场。这是一个生物链。如果不讲科学一味蛮干,就会造成植被破坏,出现大量流沙。姜戎写的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却说出了深刻道理。不幸的是他人微言轻,并未引起重视,结果使愈演愈烈的沙尘暴直逼京津、辽沈、河北、山东等地。北京居民一觉醒来看到京都的景象,感叹地称谓:“满地尽是黄金甲”。遗憾的是老天赐给我们的不是黄金,而是黄土。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饱受环境污染的苦痛。西方学者把这种现象叫做“环境危机”,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代价”的概念。我们对这个问题也许初有认识,但远没有达到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如果没有科学观念,就会后患无穷。
二、科学地完善市场经济
实现市场经济是我们时代的伟大主题。现在仔细观察透视,我们的市场经济的实现还有诸多的障碍性因素。我们虽已加入wto,但在很多方面还未和国际接轨,计划经济的观念依然顽固。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但既然是市场经济,计划就必须适度,更确切地说,不应占主导地位。计划要站在高处,更广阔的空间应该留给市场。计划总是出自政府的计划,所以,计划还有一个别名,称作政府调节。不言而喻,计划一定是政府的权力和行为。
如果说私有制实现的市场经济: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那么。公有制实现的市场经济,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就是一个社会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改革和开放的过程。
按说,经过理性思维实现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应该更迅速有效,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改革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的传统和偏见,往往比中国古老的社会传统更为顽固。仔细观察,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在很多领域仍处在计划经济观念的统治之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多年来盛行的审批制度,或简称审批经济。审批来自权力,所以,审批经济也就是权力经济。
国家计委虽然几经易名,现在称作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但这并非问题的本质。计划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在于计划度有多大,范围有多广。一般说来,国家计划只能顾及大的方面,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诸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公共目标,国家重大项目。可是,我们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比如项目的审批,可行性研究的下达,企业的破产、转让和上市,都要经过审批。政府行为似乎超出了应管的界限。地方建设的项目,除涉及到自然资源垄断和国防工程之外,原则上应由地方自定。诸如市政建设、公共交通,用不着都到国家去排队审批。须知,审批越少,越能促进市场深化。审批经济还有一个上行下效的效应,也可以说是模仿效应。国家既然要审批,地方政府当然也要审批,结果是层层审批。一项工程要盖30多个图章的事情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掣肘可见。审批是权力的产物,审批遇到障碍往往就要用钱铺垫,产生权钱交易,打通关节,疏通关系,这自然就构成腐败的一个根源。
我们经常说在市场经济中要简化政府行为,要从指挥转向服务,要从主角变成配角,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很多地方,政府行为还在强化。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走出权力经济的桎梏,权力转移的主要问题来自政府不愿意放弃本来不应属于政府的权力。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到如今,在民营经济和企业改造方面已显见成效,但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审批经济,至今并无实质性转变。这是市场深化的最大阻力。
三、科学地实现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与此同时,我们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要素分配论”,并提倡“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年的大锅饭体制的束缚,平均主义的压抑一经释放,就变成了一股改变分配格局的巨大物质力量,收入差别开始形成。收入差距拉开之后,最令人瞩目和令人担忧的是出现了贫富悬殊的两个群体。
1 暴富群体
所谓暴富群体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资本投入或引进外资通过合法渠道和苦心经营,抓住改革开放大好时机而致富的人;一种是通过权钱交易,“炒批文”、“炒贷款”、“炒产权”、“炒地号”,获取巨额财富,利用体制漏洞贪污受贿、走私贩私、侵害公产、买官卖官。前一种情况,原则上属于政策允许的要素分配之列,只能通过经济杠杆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办法去解决。至于后一种情况,则属反腐败的范围,只能靠行政和法律手段去治理和惩治。
2 贫困阶层
与暴富群体相对应,出现了一个贫困阶层。这个阶层主要指企业改革中的冗员、隐性失业人员、下岗职工、退休人员、部分吃财政饭的工薪族,以及在城镇中流动的非城镇人口、无业游民,社会应管一时尚无人管的盲目流动人口。据初步统计,1994年全国城镇已有2000万人生活困难。城乡总和约有近9000万居民处于待救济的贫困状态。截止目前,大约有1.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0%。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
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并不是让一部分富裕让另一部分永远贫困,而是通过先富的人拉动经济增长,积累国民财富,使全社会富裕,增加贫困阶层的收入,在收入差别相对存在的情况下,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这就是邓小平所倡导的――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的自发行为,一定会产生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这是从封建社会末期就已经呈现出的规律性现象。市场经济虽然伟大但并非万能,调节贫富差距,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必然要依赖政府调控。林毅夫教授曾经提出:“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是因为富者太富,而是因为穷者太穷”。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确立一个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最低生活保障线在国外称为“贫困钱”,意指居民收入达到这种贫困程度,社会有义务为其基本生活提供社会援助。生活保障线如何定位,现在尚无统一说法。定得太低,不利于社会安定,定得太高,又不切实际。从理论上说,应定在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生活保障费用之间。在现有物价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的情况下,应定在每月300~400元之间为宜。
四、科学地面对农民问题
早在1927年3月,毛泽东同志就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过中国“农民问题的严重性”。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说,农民问题还是中国的严重问题。
从国民产值的比重上说,我们已不再是一个农业国,但就人口和就业结构上说,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国。中国的人口现在大约有13亿,农民就占有9~10亿,占总人口的70%以上。在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只占不足10%。由于农村人口甚多,中国农户平均占有耕地只有0.42公顷,美国为195.2公顷,西欧为18~65公顷,日本为1.4公顷,韩国为1.2公顷。这里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是不发达的发展;第二,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富裕程度,和城市尚有很大差距,依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
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其基本标志是人均收入为800~1000美元。这个目标可以说在城市早就实现了。现在重要的问题是农村,如果占70%以上的农民收入上不去,这个目标就难以实现。
据调查,1995年的计算结果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30元,共有6500万人处于这条线之下。到1997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为5000万人。这部分人尚不能解决或不能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农村的低收入标准,是一个以农业劳动力为参照系的概念,标准高于贫困线。1995年,农业劳动力人均收入约为3100元,有的学者认为1240元为低收入线,并据此估计大约有1亿农村劳动者,处在这个标准之下。目前的情况也许有所改变,但基本仍在低收入陷阱中徘徊。
“一五”、“二五”时期,我们曾响亮地提出过农业机械化的口号,改革开放年代,我们又把“农业现代化”列为四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之后又相继提出“科技兴农”、“绿色农业”的目标,可惜,至今收效甚微。农业机械化最成功的例证应属我们曾经兴办的一批国营农场,崔嵬主演的《老兵新传》至今还留在历史的记忆中,那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国营农场固然有经营体制的问题,但大农业集约化管理的含义并没有什么错误。伴随着国营农场的解体和联产承包:大农业的问题也随之消失,这是农业经营体制转换中不应该出现的副产品。包产到户、联产承包每户平均只占0.42公顷的土地,在江南只有0.2公顷,拖拉机一开就到了地头,这如何实现农业集约化,如何实现机械化,从而又如何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改革开放之后,城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温州模式”,乡镇企业发展曾经出现了一个“苏南模式”,但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包产到户”为特征的“安徽模式”。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创造性思维在中国向市场过渡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我们必须学会辩证思维,任何一个好的模式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温州模式”确实使温州发迹了,但现在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只好到各地去买企业。“苏南模式”使乡镇富了一阵,但如果总是停留在几口大锅、几把铁锹的水平上,又何以谋求更高的目标?“安徽模式”曾经敲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晨钟,但现在安徽仍属不发达地区,依然很穷。包产到户、联产承包充其量只是一种过渡形式,如何适时改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任务。
农业经营模式究竟路在何方?这是一个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必须走大农业的道路,只有大农业,才能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小农经济,只能造就小农意识。只有大农业,才能造就现代观念,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科学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的体制改革,是从经济领域率先发起的,经济决定政治,按照自然和逻辑的推进,必然引伸出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只有配套,才能产生奇效。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生前曾告诫我们:“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改革一直走的是一条单行道,政治体制改革至今未能走向前台。从历史发展的线索上看,政治改革是由经济改革引发出来的,完全意义上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属于政治学的范畴,但从和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意义上说,则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里从后一种意义上研究政治改革。与政治相关的经济体制,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审批经济
审批来自权力。所以,审批经济也就是权力经济。审批既然表现为权力,在遇到障碍时往往就要用钱铺垫,产生权钱交易,打通关节,疏通关系,这自然就构成腐败的一个根源。反腐败不能只是打击腐败分子,更重要的是杜绝腐败的根源,既治标又治本。批地号、批指标、批项目,完全可以通过竞标会和采购中心去解决,这既有公平,又有效率。须知,审批越少。越能促进市场深化。废止审批经济的最大障碍来自政府不愿意放弃本来不应属于政府的权力,权力转移又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
2 命令经济
命令经济是格留达在《比较经济制度》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后来又被艾登堡在《经济体制》一书中做了发挥。指令经济的突出表现是下达经济指标。在计划经济年代这种经济指标带有强制性,“爱你没商量”,无论是城市企业,还是农村农户都必须按指标完成任务。现在我们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但计划观念依然顽固。即使是指导性计划,对于那些政府任命的董事长、总经理,依然是一种强约束。指令经济的另一表现是政府立项。政府立项不是完全不要,但只能是那些政府投资的项目。现在的问题在于政府立项就象冬天刮的西北风一样,到处都是。甚至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都要排队等待立项批复。现在这种立项制度已经造成了引资障碍,外资机构也学会了看政府批复。市场经济的规则应是企业自行立项,专家审定,这会减少很多麻烦。
3 独占经济
独占就是垄断,但垄断还是不完全意义上的独占,因为它还可以有一二个竞争者,独占则是彻底的独家经营。
在计划经济年代,很多领域都表现为国家垄断。在经济转型时期,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有所改变。但仔细考察,我国经济目前还存在着大量的国家垄断。这些领域包括:邮电通讯;金融体系;新闻出版;事业单位。
严格的经济分析表明,国家垄断即使赚钱用之于民,仍会降低社会经济效益。“因这将政府企业以低效率赚的钱用之于民,还不如取消垄断,发挥竞争使百姓得到好处来得大”。美国航空提供了明显的例证:原来由国家独占的航空,二战以后出现了“人民快运航空公司”,改变了服务方式,降低了服务费用,票价几乎降低了一半,满座率大大上升,结果使国有航空公司也不得不改变运营方式。我国也有类似情况,电讯业就因多了一家“联通”,服务面貌就已大大改观。日本的国铁民营化改造,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例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行为的转变,政府要放弃那些本来不属于自己的权力,则要求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政治改革来得越迅捷、越有效,社会也就越发展、越进步。
大学课程论文参考篇五
摘要:
在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不仅有显性的内容还包括隐性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案例教学,依靠多媒体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此文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对该课程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构建;教学实施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使得大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达到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同步提高以及帮助学生提高防范能力的目标。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作为国家教委颁布的专门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指导全国高校安全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进行开展,《规定》中明确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防火、防盗、防电等高校易发安全隐患问题教育;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注重防特;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作为安全教育理论的直接体现之一,对于大学生安全意识树立,增强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含义,不同的学者认识侧重点不同。
陈明乐认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1],就是大学生安全教育。
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时间比较晚,对于课程设置以及内容的研究资料相应显得比较欠缺。
所以,需要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以全新的视角来研究,通过实践不断进行科学论证,真正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管理层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协调统一。
对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如何认知并解决?主要是将学校日常安全行为规范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有机统一,在实践中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不断地解决问题并加以构建科学评估体系,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体系。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构建
1.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原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秋季开始,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相关规定,在学校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实际的安全教育,并且将此门课程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学期。
课程设置安排主要是集中在寒暑假放假前一周以及放假后第一周进行。
学时安排,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共计36学时,学时安排分散在各个学期完成,修满该课,可以获得1个学分。
师资力量方面,主要是学校保卫处、学工处联合承办,由保卫处专业教师以及经过培训的高校辅导员老师兼职。
课程设置当中规定了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2.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内容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主要使用的教材是由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莫锦荣主编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结合其他高校的安全教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