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房价的调查报告篇一
对于商品房的价格,媒体讨论非常热闹,一会儿说房价要崩盘,一会儿说还在上涨。国外专业机构研究报告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看似“接近爆炸”的边沿,据有关政府机构公布的数据,全国商品房的价格一直在上涨。涨、涨、涨,这种涨势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对劲,更多的学者站出来论证我国房地产的泡沫论,甚至国内有学者尖锐提出要防止房地产商要挟经济。政府终于也坐不住了,国务院要求建设部拿出分析报告来。有人开始预感到了不安,政府部门指责房地产开发商,说是他们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恶意炒作致使房价上涨,而开发商也在抱怨政府,说是政府不合理的土地政策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扬。
政府的指责,开发商的抱怨,学者的担忧,媒体的热闹,个中意味,对普通民众来说谁能弄得清楚,在一片涨势中,民众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房产大佬潘石屹说:“……各方言论都陷入不理智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理性分析一下商品房的价格。
商品房合理价格的评判标准
商品房也是商品,任何一个东西要商品化一定有一个购买者可以普遍接受的价格,这个价格我们认为是个合理价格。
那么合理的价格是多少呢?国外有个公认的评判标准,商品房的价格应该是家庭年收入的3到6倍,按这个标准我们来计算一下北京合理的房价,北京普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大概也就是1500元,家庭年收入36000元,那么北京商品房合理的价格我们很容易计算出来。按这个标准来评判北京商品房的价格,现行的市场价格高出了几倍,那么北京现行商品房的价格是不是合理就不用多说了。
商品房的价格构成
商品房的构成到底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任何机构、任何人出来澄清,哪怕是透露任何一点点的信息,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去猜测。为了分析问题方便,我们可以将房屋价格构成分拆成几块:1、建筑成本,2、土地成本,3、政府规费,4、开发商的收益。下面我们逐项来分析。
1、建筑成本
这里说的建筑成本就是从一块地上将房子盖起来的费用,包含人工和材料费用。对于农民而言,向村里要块地,自己就可以盖房子,他们认为盖房子只要花工钱和材料钱,也就是只需要支付建筑成本。
那么建筑成本是多少呢?这个价格是大家想不到的便宜,在北京的行价是每平方米300元的价格就可以让人包工包料将房子盖起来,也就是说自己盖个200平米的“别墅”建筑成本也不过6万元。在城里盖楼,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是一样的,因为其规模效益,建筑成本不会比这高,不过高层的房子,建筑成本要高一些。
这么说在北京真正花在盖房子上的钱一般不到房屋价格的二十分之一。
2、土地成本
房子是盖在地上的,城里土地是要用钱买的。要花多少钱来买,不知道。在相关的报道里我找到了相应的信息,在北京一平方米土地的价格达到元算是非常高的,在这里盖商品房,将来售价将达到10000元/平米,这样说土地成本要占到房屋价格的五分之一。
按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商品房土地使用权是70年,70年后怎么办,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任何机构可以作答。在深圳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有的房屋土地使用权到期了,土地已经没有使用权了,房子成了空中楼阁。
我国土地出让金制度现在也正受诟病,被认为是推动商品房价格上扬的原因之一。有人提出政府不应该收这么高的土地出让金,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认为这笔费用不能由购房人来承担。现行的土地政策是仓促向邻居香港学的,是有问题的,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个政策也应该回归理性。这个政策以后如何改,我们等待政府出台新的规定,但是对土地价格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平拟。
3、政府的规费
政府热衷于房地产开发当然是有道理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搭便车收取各种规费,这个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都是讳莫如深,因为含在房屋价格中,普通民众也无人问起。以前看到的相关资料称这些规费大概有150项以上,占到房屋价格的40%,那个数据是否准确?现在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变,同样是无从知道。
这些规费是不是应该收?应该收多少?收费的是那些项目?收取这些费用是不是应当向民众公示?我们只能说不知道,更无法进行讨论。
4、开发商的收益
开发商的收益应该很好计算,其公式为:开发商的收益=房屋售价―建筑成本―土地成本―政府规费。因为该公式中有两项为未知数x,所以开发商的收益同样是未知数x。我们看到富豪榜上大多数是开发商,他们因为开发房地产而获得了巨额财富,只能由此猜测他们的收益。
仔细分析了商品房的价格构成,因为无从得知相关数据,还是分析不清楚,不公开的市场信息遮蔽了民众理性的双眼。我们有理由相信建设部的指责,开发商利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炒作、抬高商品房价格;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开发商的抱怨,政府不合适的政策促使房屋价格上涨。
买房投资理性分析
人们普遍的印象是房地产是保值的,这应该是建立在规范的市场和合理的价格前提下。这在中国目前恐怕是虚妄,想想房子越来越旧,土地的使用年限越来越少,商品房的价值如何得以保值呢?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虑,买的时候的价格是不是合理,如果比合理价格低,那么房屋将有上涨的空间。如果是高于合理价格,则不仅不保值,反而是要缩水的。
买房子投资无非是两种方式,要么用来出租拿租金,要么等涨价后卖出去,挣差价。
我们先来分析作为出租的投资,任何投资要有一定的收益率才值得投资。一般认为如果房屋靠租金10到能收回全部房款,那么这个投资是值得做的。据说某省会城市的`商铺购买价为100万块,而租金却只有900块一个月,这么算来,不考虑空租时间,将需要1才能把房款收回来,那时房屋的土地使用权早就到期了,靠租金根本不可能把本钱挣回来。再说有谁会有这样的耐心去等待100年,享有100年后的收益。购房时这样的疯狂不知道出于何种驱使。
买房子等涨价后再卖出去,来挣取差价,就象买卖股票只看涨跌,通过低进高出赚取短期的差价,而不问实际价值,作为短期的投机行为温州炒房团就是专职做这种事。人们看到的一个事实是一个小区从开盘就一直往上涨。其实,这是开发商的一个策略,故意制造的涨价现象。涨多少都只是一个数字上的游戏而已,只有能变现才能真正获得涨价带来的实际利益。房屋进入二手房市场一定要降价,很简单的道理,二手房交易要另外交规费和其他交易费用,这两笔费用是很高的。只有这些费用加房价仍然不高于新房子的价格才对购买者有吸引力。有温州炒房团的存在,说明这个涨幅还是很大,大于进入二手房交易损失费用,看来短期的投资还可以去做的。
房价泡沫的影响
不管各方怎么说,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商品房的价格高于合理的价格,那么就含有泡沫成分”。我们感觉房地产业越来越象我国的股市,先是一路走高,其后是暴跌,到现在几度跌破心理价位。股市的泡沫是股民用真金白银填充起来的,挤除股市泡沫,挤掉的却是股民的现金,股民的血汗钱蒸发得连影子都看不到。房地产的泡沫也需要购房人的辛苦钱才能填充起来。
买股票最坏的可能性是持有的股票不值分文,但股票价格永远不会小于0。股市泡沫的挤除,损失由几千万股民来分担,对社会、对经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商品房泡沫的挤除,其结果就不一样了,现在买房子基本靠银行贷款,当房价下跌到房屋的市值低于欠银行的贷款时,买房人一定选择不还贷款,这样的结局是买房子人以前支付的血汗钱化为乌有,银行也面临倒闭,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将是可怕的。东南亚经济危机时,这样的悲剧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房价高低、涨跌本来是市场行为,应该由市场去评说,政府只需要营造一个理性的市场环境,把一切都摊在阳光下,就可以防止任何的暗箱操作,剩下的由让购房者自行去选择。这样政府和开发商不需要相互的指责,也少了公众的质疑。
作者:周郎,电子邮件:68498888@
理性看房价一文由搜集整理,,请注明出处!
房价的调查报告篇二
央行21日发布的三份第二季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银行家、企业家、储户对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对宏观经济信心下降,对经济的感受度偏冷,现代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提高。二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1.8%,比上季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前两年的平均值。其中,59.1%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下降x个百分点。
或许是受到表现欠佳的资本市场的`影响,居民投资意愿降低,
报告显示,二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x.2%,较上季增加1.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8.1%,较上季增加0.2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x5.7%,较上季下降1.9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房地产投资”和“购买债券”,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24.8%、18.x%和1x.8%。
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坚决,居民对房价的感受度好转。调查中,xx.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下降1.x个百分点,比三季度时的最高值下降9个百分点。但是未来x个月内准备出手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4%,较上季下降0.8个百分点。
针对银行家和企业家的两份问卷调查报告均指向一个结论,就是对宏观经济的信心在下降。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二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x4.1%,较上季下降8.1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x5.1%,较上季下降5.1百分点。
房价的调查报告篇三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中国居民对房价感受度的调查
调查对象:中国居民
央行21日发布的三份第二季度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银行家、企业家、储户对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对宏观经济信心下降,对经济的感受度偏冷。现代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提高。二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1.8%,比上季提高1.8个百分点,高于前两年的平均值。其中,59.1%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下降x个百分点。
或许是受到表现欠佳的资本市场的影响,居民投资意愿降低。报告显示,二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x.2%,较上季增加1.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8.1%,较上季增加0.2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x5.7%,较上季下降1.9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房地产投资”和“购买债券”,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24.8%、18.x%和1x.8%。
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坚决,居民对房价的感受度好转。调查中,xx.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比上季下降1.x个百分点,比xx年三季度时的最高值下降9个百分点。但是未来x个月内准备出手购房的居民占比为14%,较上季下降0.8个百分点。
针对银行家和企业家的两份问卷调查报告均指向一个结论,就是对宏观经济的信心在下降。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二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为x4.1%,较上季下降8.1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x5.1%,较上季下降5.1百分点。
房价的调查报告篇四
这样的话就能分散风险,不至于一个倒下了,就倒了一大片。有些关键的局部,决定着整个全局,明显的看到:房地产行业与银行是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经济的血管就崩裂了。
后果二:房产投资者资产缩水,引发社会大动荡
如果房价急剧下跌,房产投资者的资产将会大幅缩水,大部分人是以贷养房,房价下跌幅度深,房产又不能快速套现,跳楼的人将不在少数,而这部分人在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将引发社会的大动荡。
后果三:住房保障体系无法正常实施
房价急剧下跌,必然导致土地价格下跌。政府将为低收入者实施的建设保障型住房与限价房,主要财政支出由地方政府统筹,支出本来就十分困难。而地价的下跌,断了地方政府很大的财政来源,住房保障体系将难以为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又进入僵局。这也形成了一种怪局,就是财政收入与地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地价这么高,还让房价大降,这就是:还想让马儿跑,还想让马儿不吃草,怎么可能呢。
如果一旦房价急剧下跌,引发中国经济的大衰退,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那些收入较低的百姓,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进入失业的大军中。应为房地产行业正常运行可以起到带动相关产业链运行,如金融业、制造业、建筑业,建材业、装饰业、家具业、运输业、咨询业、服务业等等,通过房地产为龙头,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一旦经济萎缩,人们收入也会相应地减少,到那时,再低的房价对低收入人群仍然觉得高不可攀。
房价的调查报告篇五
户型针对目标客户群“量身定做”,周到细致的考虑使用者对实际功能的需求,并满足心理认同感,户型设计侧重住家的舒适性。配套会所、娱乐、购物、休闲、餐饮场所设施齐全,游泳池、健身房、棋牌室、文化娱乐等设施配备恰当。环境规划由绿艺、建筑小品、硬地广场、道路组成社区环境,成为居民获得心理、情感休闲的空间,环境规划以人为本。
2、便利要素
出行与停车方便距交通干道距离合适,有数条公交路线经过项目,有充足的停车位。生活方便购物、医疗、餐饮满足日常需求而且方便。子女教育方便幼儿园、小学、中学距离适中,教育质量较好。
3、健康卫生要素
a、无有害气体、烟尘、噪音污染;
b、有完善的供水、供电、煤气系统;
c、日照充足、通风良好。
4、品牌要素
开发商、建筑商、设计院、物业管理公司的实力及品牌。
5、物业管理要素
安全防火、防盗、交通安全,各项措施周密。服务日常服务、家政服务、酒点式服务。文化氛围特色社区活动,温馨、健康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