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篇一
/01---2005/09 于广州旭森涂层材料有限公司任行政人事主管
*熟练操作办公室人力管理流程,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能够独立编写培训教材、负责培训教程的实施;
*熟练应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
*熟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定的.团队组织建设经验;
*工作态度严谨、责任心强,处事果断;
*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强。
主要工作内容:
*制定、完善公司制度并监督执行;
*负责公司宿舍、食堂、保安、车辆等后勤管理工作;
*负责员工的招聘面试工作;
*负责组织公司员工的培训、考核工作;
*公司的日常考勤及绩效考评工作;
*负责员工关系沟通;
*负责员工薪酬的计算;
*负责每月员工社会保险的购买;
*组织公司的各种活动;
*行政公文的草拟及发放;
*公司固定资产及办公设备的管理;
*总经理临时指派的工作。
兴趣及爱好: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篇二
课题名称:大学生就业困难及原因分析——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例
一、课题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国家如何有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又怎样有效的将每年近千万的大学生毕业生有计划的调节到社会所需的各行各业,从国家战略上实现科教新国,人才强国,让作为国之栋梁的大学生成为引领时代进步,民族复兴的主体。社会企业如何有效吸收与利用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各大高校以及即将毕业的我们又该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和办学机构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其中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指导和理性分析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又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例开展开来。
(二)现实意义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大学生培养制度及大学生毕业生工作安排分配制度历史演进过程,了解当前我国社会的就业现状,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以及国外解决就业难题的先进做法,并对我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对策与建议,促进我国就业政策,就业理论以及就业教育指导研究的进步是本文的理论上的意义。
最后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帮助广大大学生学习,就业,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都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当然鉴于能力和水平有限,研究深度和研究范围十分有限,以上促进作用还需各位老师前辈共同努力。
二、文献综述(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
(一)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国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发现,我国研究主要集中在:
1•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或就具体情况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如“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劳动力对工作岗位的需求的扩大等,其中包括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如瞿振元主编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高慧作《上海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康强的《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对策》,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等文章。关于大学“扩招”与大学生就业分析的相关研究,如北科大文东矛的《高等教育规划扩展与大学生就业》就扩招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山东大学刘志业的《相对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北大丁小浩在《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中则表示扩招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2•要么就是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原因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结合分析。另外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策研究,如陈晋锋的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国家行政学院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就业制度的一次创新。再如张楚廷老师从政治,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刘永君从高校自身,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自身等因素研究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学者郎咸平认为解决就业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国家应重新对产业链进行布局。学者傅真认为解决就业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给予就业更大政策优惠等。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研究。
(二)由于就业问题是一项国际难题,各个国家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就业压力,因此各国对就业问题都有一些具体研究,或是理论著作,或是政策法规。其中又以发达欧美国家研究领先。
1•在政策法规方面,如美国的“一站式”就业服务政策,早在美国就颁布了《劳动力投资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以各地的“一站式就业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并以“美国公共就业服务网”为窗口,为美国民众提供整合后的公共就业服务。另外就发达国家的就业服务体系又可以分为三总类型,分别是政府主导型,以日本为典型,其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分别负责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统计分析大学生的考研率,签约率和就业率和负责职业供需信息,就业指导,就业援助等。市场主导型,以美国为典型,在市场条件下,政府倡导,高校,社会组织,用人单位等各个层面相互合作。美国劳工部负责全国公共就业服务,并向社会公布不同时期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以及不同职业的各种不同要求,预测就业环境和就业趋势等。混合主导型,以德国为典型,政府在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协调,促成校企联盟。劳工部和高校联合设立高效服务组,高效服务组是高校学生获得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的主要途径。同时高校设立就业市场学院,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德国政校企合作共赢,发挥各自主体优势,确保了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2•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主要从需求的供给和匹配或收入预期来研究。niall就认为在就业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关系里,大学生就业受宏观和微观的环境变化影响较大。hinge从需求的供给的角度认为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核心因素。而就业能力高低不光是与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水平有关还与在寻求工作时的外部环境有关。betts贝茨在研究大学生就业与收入预期研究中指出,收入预期受到学校,专业,性别,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对自己的收入预期过高,导致就业困难。
以上是我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及成功经验的收集,收集中一定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但我认为国内外的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过多。原因分析中又过于注重宏观层面,笼统的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缺乏详细的深入的具体分析。本文写作目的则在于通过分析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培养政策以及就业政策的发展与改革,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提出可行的具体方法措施。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培养分配方案的变化改革学习。了解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及就业困难原因,以及由此由此造成的各种影响,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具体成功做法。结合我国劳务市场,高校发展与大学生培养实际,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实际困难。为大学生充分就业,高校健康发展,社会合理利用高素质人才,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谐稳定,长足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经验与做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查询,研究相关数据文档资料。并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自己的关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具体经验和方法。同时通过同学交流讨论,实际调查,也运用了访谈法和系统分析法。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下旬学校科研课程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做如何写毕业论文的报告。
20xx年12月初确定指导教师,并组织指导教师、学生拟订毕业论文题目。
20xx年12月上旬组织部分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对论文题目进行筛选。
20xx年12月中旬学生选题审批确立并同时下达任务书,并召开学生、指导教师会议,讲解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20xx年12下旬召开学生和指导教师会议,学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下旬或者20xx年2月上旬组织学生开题。
20xx年2月上旬至4月下旬进行论文写作。
20xx年5月上中旬定稿,教师评阅,并按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要求装订。
20xx年5月中旬组织学生毕业论文答辩。
20xx年5月下旬推选优秀毕业论文。
20xx年6月上旬进行毕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年6月中旬论文材料归档上交教务处。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陈晋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2•赵志伟的《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政策研究》
3•莫荣•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4•赵世奎.文东矛. 三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回顾与现行制度的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j] .,(08)
5•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j] .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7•高慧作.上海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j] . 《中国青年研究 》 期
9•朱国仁. 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 . 现代大学教育 期
11•大学生就业历史回顾 ,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 期
12•袁卫华.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分析[j]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01期
13•徐志鹍. 试谈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变迁与对策[j] . 职业, 05期
14•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15•赵燕,武荣丽.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失业现象[m]. 北京 高教研究. .
16•麦可思研究院.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 社会科学出版社,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篇三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63cm 体 重: 47kg
户 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岭南师范学院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 毕业年份: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政府/事业单位
职位名称: 教师 ;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湛江市赤坎区 ; 湛江市霞山区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大学英语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良好 ;
综合技能: 具有国家教师资格证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二级乙等
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
熟练world,ppt,excel等操作
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曾获校级征文比赛二等奖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6月 岭南师范学院 本科
9月 - 206月 坡头区第一中学 高中
9月 - 206月 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东岸中学 初中
9月 - 206月 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三角小学 小学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10月 - 月 湛江师范学院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湛江市初级实验中学
时间范围: 10月 - 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事业单位
担任职位: 实习班主任,实习政治老师
工作描述: 在初级实验中学担任初一的实习班主任以及政治老师
所在公司: 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时间范围: 年6月 - 2014年6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事业单位
担任职位: 见习班主任以及见习政治老师
所在公司: 家教
时间范围: 5月 - 207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事业单位
担任职位: 家教老师
工作描述: 辅导初一学生的数学
所在公司: 岭南师范学院
时间范围: 2012年5月 - 年5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事业单位
担任职位: 法政学院宣传中心担任政法经纬文字编辑
所在公司: 吴川市塘尾镇塘头小学
时间范围: 2012年7月 - 2012年8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事业单位
担任职位: 四年级语文老师
所在公司: 家教
时间范围: 2011年12月 - 2012年8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事业单位
担任职位: 家庭作业辅导老师
工作描述: 担任六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老师
自我评价: 从事教育事业;
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证;
熟练world,ppt,excel等操作
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曾获校级征文比赛二等奖
属于实干型职员,工作认真负责,充满活力,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敬业高效,精益求精;
追求:尽善尽美
信条:做个善良的人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篇四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我叫xxx,是20xx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最近我在贵校就业指导中心得知贵校要招聘一名政治老师,特来自荐。
我的政治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成绩良好。大学期间,修习了法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具备从事心理学及教育学基础科学研究、教学、心理咨询与测量的基本能力;同时取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和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作为师范生,我还学习了《思想政治教学论》和《教师语言艺术》等师范特色课程。四年的学习,使我的知识面不断拓宽,积累了大量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并在平时学习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开放的环境使我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余时间经常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农民子弟学校义务讲课和家教活动中;另外,于20xx年xx月我还曾有幸参加了三明市xx学校的教学实习,更使我的教学水平得到锻炼与提高。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具有亲和力。喜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解决好。长期在学生会工作,使我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相信有能力组织好各项学生活动。
我深知,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教学科研能力。我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总结,全面提高自己。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评选篇五
论文(设计)题目:对七里箐村居民孝道观念的调查与探析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一) 选题的理论价值
首先,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敬上,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使他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其次,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我们略作考证便可得出结论,古代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了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已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和儿童,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
其三,弘扬孝道文化,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四,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主义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 选题的实践意义
历史上孝道都说明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一定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服务的上层建筑。社会发展了,奴隶制与封建制不存在了,它为其服务的基础与对象没有了,这种思想便不起作用了。具体地说,时至今日,奴隶制的孝道、封建制的孝道已过时了,如果再把当时孝道的标准原封不动地拿来,用于今天,显然不合适。那么,今天看来,孝道在当今社会上,在人际关系中还应该存在吗?孝道在今天是否还有积极作用呢?回答是:我们还应对它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也就是说它在当今社会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列宁曾分析社会上的事物或思想,概括为两种范畴:一是历史的范畴或阶级的范畴,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思想。历史变化了,其所服务的阶级不存在了,这种思想也过时了,无用了。但也有一种思想,属于“永恒的范畴”。即自有人类以来便有这种思想,它不受时代、阶级的局限,在人类社会上永远起着作用。有的思想二者兼有,“孝道”便属于此类。
上面分析孝道的三个特点很明显属于历史的(阶级的)范畴,但它还有“永恒范畴”的一面。例如:
第一,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就要生儿育女。父母对子女生育抚养,付出精力、财力、爱心,使子女成长、成才。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老了,子女理应对父母赡养、照顾,此乃常理。第二,父母抚育子女,不只令其吃饱穿暖,还要教育培养,把其塑造成才。同样,子女对父母应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尊敬、尊重,此乃人之常情。 第三,父母、长辈多年来辛勤工作、经营,具备了许多知识和技能,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这些知识财富,子女应以虚心的态度来学习接受、继承。第四,父母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都有一定的追求,一定的生活目的。他们教育子女继承自己的事业(大的理想,不一定具体某一专业),子女对其志向或遗志应继承与发扬。第五,社会在发展,人往高处走,子女在学习、继承父辈的基础上,做出更光辉的事业,对社会贡献,为父母增光。这不仅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社会的要求。
上述赡养、尊重、学习、继承、发扬几个方面,都体现出子女应孝敬父母,晚辈应尊敬长辈的道理。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孝的观念还有上行下效的意思。一个人孝敬父母,也给子女做出好榜样,自己的子女对自己也会孝。如果自己不孝敬父母,子女也会效法自己,对自己也不会孝,敬人者人恒敬之,孝亲者子恒孝之,亦是之常理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老树发新枝,青草来肥田,利用传统孝道的合理部分推动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1、传统孝文化的评价
关于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地位多数研究者给予比较高的评价。肖群忠的评价具有代表性, 他认为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不仅是一种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 而且它还具有对祖先崇拜、追求永恒的宗法性、人文性宗教意义, 另外, 它还是中国人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哲学意识的体现, 同时, 孝作为人类内发而自然的至诚之爱是中国传统社会与人际关系得以展开的精神基础。可以说,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深层的元意识, 正因为如此, 它成为“百行之首”、“百善之先”、德之根本、政治法律之运作基础、教育教化之核心内容, 甚至连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艺术等都深受影响。
关于传统孝文化的历史作用, 大多数研究者以辩证法为指导, 做两分法的评价, 既对其精华进行肯定, 又对其糟粕进行批判。陈川雄认为孝的一些特殊含义已随着时代的变迁, 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而像“爱亲”、“养亲”、“事亲”、“尊亲”“谏亲”等孝的基本含义将与人类共存, 具有超时空性。肖群忠认为孝对中国国民性的积极影响表现为促使中国人形成了仁爱敦厚、忠恕利群、守礼温顺、爱好和平的优良品质; 消极影响则表现为其权威价值取向导致了国民的因循守旧、保守落后的性格, 其片面义务价值取向导致了国人的权利意识淡漠、忍耐不争的人格特质。罗国杰认为孝在一定时期内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 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氏族关系, 为维系家庭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 在长期等级制度的社会中, 主要是自宋明到五四这段时期, 它被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 把“愚孝”当作道德楷模, 把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作为道德教条,把压抑人性作为“孝”的必然归宿。
总体上看, 研究者多能理性客观地评价传统孝文化, 对其精华与糟粕的分析视角更加广泛和深入, 在揭示传统孝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精神本质上有较大进展。
2、孝文化继承与发展
如何传承孝文化, 探寻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实现孝文化的现代化是学者们研究孝文化的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多从伦理学的视野分析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马宜章提出克服传统忠孝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从五个方面建构其现代伦理价值。谷树新认为“五四”以来对孝道的批判为孝道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为孝道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
余玉花等认为孝亲的伦理问题的存在是实现传统孝道现代转换、赋予孝道现代价值的前提。杨振华指出孝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上具有重要价值。
路丙辉认为道德要求的对应双向性特质决定了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潘剑锋等认为传统孝文化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康颖蕾等提倡建立一种依托“孝”为文化基础的符合中国国民性格的养老保障制度。姚凤民指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应以传统孝文化为依托。
张洪玲认为家庭养老与孝文化之间具有“本原关系”。还有些研究者探讨了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马永庆认为农村孝道德的发展需要构建新的有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和制度建设及法律监督。
潘剑锋等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 农村养老模式应走向社会化。
朱曼等认为弘扬孝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变, 崇老文化的消失, 相关社会规则与规范的淡出, 使传统孝德的现代化陷入了危机。杨昌江认为传统孝文化要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孝与公德、民主、科学和法律的关系。吴锋认为自由、平等、民主是对传统孝道的最大冲击, 并提出孝的本质在于对父母的爱, 而不在于形式。
(二)国外研究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查阅不到相关的资料。
三、我的见解
虽然孝文化如何现代化是当前孝文化研究的焦点问题, 研究成果也比较多, 但部分成果停留在一般性的分析层面, 深入思考不够, 还有一些曲意迎合社会热点, 分析比较臆断。综观上述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近年来不少学者在孝文化的研究方面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对于孝文化的起源、内涵、类型、历史演变、历史地位及作用、现代价值等问题均予以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和有益探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 孝文化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起来了, 并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与此同时, 这一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如, 孝文化的起源与内涵是孝文化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依然存在比较大的分歧,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释、道两家的孝文化及与儒家孝文化的关系研究有待深入; 魏晋以后, 尤其是宋代以后的孝文化研究亟需深入; 少数民族孝文化的研究和孝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还相对薄弱, 有比较大的研究空间; 如何使传统孝文化现代化是孝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 虽然目前倍受关注, 但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强。总之, 孝文化研究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需要学者们继续努力。
四、课题的主要内容:
一、七里箐村居民的孝道观念的现状
二、七里箐村居民的孝道观念存在的问题
(一)孝道观念的淡化
(二)孙子、孙女的尊老敬老态度日趋下降
(三)对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社会环境”的营造力度不够
(四)法律对孝道观念的强化作用不明显
三、七里箐居民孝道观念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孝道观念淡化的原因
(二)不重视孝道观念的教育
(三)不重视对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社会环境”的营造
(四)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的惩罚及执行力度不够
四、解决七里箐村居民孝道观念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
(二)重视对该村青少年的孝道观念教育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村民形成养老尊老敬老观念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对法律的宣传教育,提高法律的惩罚和执行力度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查找相关书籍,了解相关内容,然后根据实际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查阅,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2、网络查询法
利用计算机查询相关信息,获取所需的研究资料
3、实地调查法
深入实地,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供写论文时参考
4、比较分析法
比较有关专家关于孝道观念研究的差异,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六、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一阶段:(20xx年1月开始) 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进行调查活动,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
第二阶段:(20xx年2月底至3月初)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
第三阶段:(20xx年3月中旬至4月初) 论文初稿撰写,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撰写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xx年4月中旬) 4月20日前定稿,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在修改的基础上最终定稿。
第四阶段:(20xx年5月中旬) 参加系上安排的论文答辩会。
七、主要参考资料:
[1]朱有国.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5).
[2]员晓明. 儒家传统“孝”文化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意义[j]. 经济与社会发展,,(8).
[3]郭玲,孙金华.农村养老问题与新型孝文化的倡行[j]. 求索,,(5).
[4]严加银. 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以传统孝道为视角[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5]潘剑锋. 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j]. 湖南社会科学,2006,(6).
[6]郭锐,蔡普民.农村孝道观念的缺失及其构建[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7]张明义.论当前农村的孝文化建设[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8).
[8]苏喜娥.当代传统孝文化缺失原因浅析[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9]钟建华,潘剑锋,雷庆铁.论“孝”与农村养老[j]. 船山学刊,2009,(2).
[10]郭锐,蔡普民. 农村孝道观念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