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方面的论文篇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导致传统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职业院校也是传统高校的一个分支,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是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具备优良的道德素养、较强的管理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健康的身体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帮助职业院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不仅要提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而且需要有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创新;素质
由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致使我们国内高校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此一来,我们国家教育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必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将职业院校办得更好更强,是许多职业院校都在思考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一些有关于职业院校管理的手段与措施,并着重分析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思路与实践。
1职业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的不足
1.1未能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
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都相对比较低,所以在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如果过于宽松并放纵学生,就很容易另一大部分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因散漫而荒废学业;但如果管理工作过于严格,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从而限制了学生能力。如何做到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宽严有度的管理,是一个值得管理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1.2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脱节严重
高校内部都会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如今的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内部的这些活动各自为政,相互脱节。这种脱节现象的存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工作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辅导员工作的合理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约束。说到底,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包括观念上的原因也包括体制上的原因。观念上的原因主要是教育与管理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体制上的原因主要是有关机构的不合理设置,从而导致的部门之间合作不便便。
1.3职业院校的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考核、激励制度,大部分老师认为学生管理只是学生处、班主任的事情。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管理,管理方法没有以引导为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原本是学生们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但是,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学生这些品质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学校内的教育展开了强有力的冲击,都说做人要以诚信为本,所以提高诚信教育的时效性任重而道远。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大都是被家长宠着惯着的。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学生,是非常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及时有效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但具体如何来培养就有待商榷了。
2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创新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2.1结合教育和管理机构的作用观,加强教育与管理的合作
由于很多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自律性都比较欠缺,那么就需要外界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学生的学习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学生的教育管理者以及学校内一些学生会部门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好这一项系统的工程。传统的部门合作方式一般都是确定让某一部门带头,其他部门来协助之一部门,并成立相应的委员会,这种合作形式的合作效果很差。因为在这种合作形式下,学生会的工作人员都比较松散,只能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但学生行为管理与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非常复杂而且非具体的。这种性质的问题就要求各学生会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从而实现部门之间功能的取长补短。此外,还要合理的转变教育管理的侧重点。把以简单管制为主变为以引导为主;把以教师管理为主变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把以管理为主变为以教育为主;把以批评为主变为以激励为主;把以言传说教为主变为身教为主;要把以粗暴管教为主变为以热情服务为主。
2.2推行教育管理学学分制度
有些职业院校虽然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但是许多职校学生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因此,职业院校有必要帮助学生设置目标,引导和督促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管理学分制的具体内容是:以学分计量为方法,以学生必须接受的管理、必须要接受的思想教育以及必须要参加的社会活动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与内容对应的学分比例,根据学生对内容的完成情况来增减学分,并建立相应的学分档案,这种学生档案与学生的毕业条件相挂钩。学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学分,即教育学分和管理学分。教育学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而管理学分则反映了学生配合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情况,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去参加他们必须要参加的教育活动。两种学分制度相辅相成,保证了学生的基本发展目标的实现。
2.3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学校可以根据每学期的教育重点确定主题。在教学内容上,与各学期确定的教学主题一致;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循循善诱,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采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座谈式、情景式、辩论式、调研式等等。增加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这一块,应该把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三者相结合。做到不断深化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2.4充分挖掘社会实践资源
因为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影响的因素太多,且组织过程比较复杂,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这一块都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职校的教学管理者充分利用职校办学特色,走多角度、多层次的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实训环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培养模式。例如,把实训基地也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这不仅有利于体验教育,而且有利于实现教学和育人的综合培养目的。
2.5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并提高其时效性
目前的职校学生将会是未来的技术工作者。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做一名纯粹的技术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社会,为了推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社会技术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就更高了。它们更应该成为人文主义的技术工作者,在做好自己技术工作的同时,还要时刻体现自己为社会和人类负责任的精神。所以,对职业院校学生开设人文素质课和开展相关的素质讲座是非常必要的。
3结语
笔者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职业院校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给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首先分析了目前职业院校内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这些情况和不足进行探讨,并得出了一些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笔者的想法和见解能够被广大职校管理工作者参阅,并给予其一定的启发。帮助职业院校管理工作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在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中学习和生活,这对学生以及对社会的未来都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工程。
参考文献
[1]龙峰.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xx(5):149.
[3]徐菲.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知音励志,20xx(3):65.
管理方面的论文篇二
政教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学生之后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思想层面的支持与保障。政教处需要在工作过程当中,落实学校的每一项管理制度,同时既完成基础管理工作,也需要帮助学校树立起良好的校风校纪。故而,政教处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我国许多初中在政教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才能找到具体的改进方法,进而通过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提升初中政教处工作的整体水平。
1初中政教工作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在当前时代开展初中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学校整体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符合党和国家发展目标与方向的必然举措。在当今,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智力作为支撑,更需要的是全面素质。既包括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包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加强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上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更是社会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做法。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不断发展、生理与心理都还不够成熟的阶段,所以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走弯路,也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所以,加强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教育,是全社会都在不断关注的问题。只有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较为良好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的不断进步提供更为优秀的人才支撑。
2初中政教工作教育的难点
当前,我国初中政教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和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则直接影响了政教工作开展的水平与效果。整体而言,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不吻合。大多数学校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陈旧,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许多学校还选择开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必然无法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要求,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学生内心产生抵触心理。其次,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带来影响。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存在,必然会使得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长此以往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很容易使得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最后,当前独生子女的形式也确实为初中政教工作开展带来困难。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得到了父母以及亲人的无限呵护,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必然会有所不适应。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都容易出现自私、任性、害怕吃苦、喜欢享乐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不断滋生,必然导致政教工作教育开展受阻。
管理方面的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我国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为高职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来看,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想全面提升高职音乐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就必须深入研究分析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从而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一、我国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缺乏目标定位
缺乏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给正常音乐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学校缺乏目标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定位不清晰,现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都是模仿普通高校的,这虽然是显著趋势,但高职院校并没有将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合自己的改革,从而出现教育雷同化现象。第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职业化人才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比较大,如果没有认清这种差异,学校就会走入人才培养的误区。高职院校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仅仅把自身当成是低级本科教育,这对音乐教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职业型音乐人才。总之,缺乏目标定位是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
(二)音乐教育管理的缺失
当今的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创新和变革,需要音乐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定期开展实践活动的意识。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改善音乐教育的效果,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受到束缚,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注重自己的感受,也要将学生的思想变化摆在首要位置,否则学生的创造性就会被禁锢,对其音乐素养的提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音乐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欠缺是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高职院校的局限性,很多高校教师更愿意到普通高等院校就职;第二,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教师的数量并没有跟上,导致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欠缺。
(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问题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有限,其音乐素养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往往更加侧重音乐理论知识,对实践重视不足,导致音乐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匹配。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一)不断创新管理音乐管理思想
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音乐教师要认清音乐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差异之处,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利用分权的管理模式来代替集中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二)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始终保持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音乐知识,探索新的音乐理论和相关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管理方式,形成音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音乐教師要同时兼具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意识,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使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三)加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音乐教师队伍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校外引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学校应该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作为吸引人才的条件,为外来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给他们营造发展平台,提供进修机会,这会是提升现有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从外面聘请音乐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另一方面,选拔优秀骨干脱产或者在职培训,这样能帮助音乐教师掌握更加前沿的音乐理论知识,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完善音乐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音乐教育管理学分制度。学生能否获得音乐这门课程的学分,不仅要看最终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综合考虑他们在平时的课堂表现。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大学生素质拓展报告作为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制度性保障。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学习和生活目标,学分管理制度则是促使学生建立人生目标的有效手段。第二,建立学分档案制度。学分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但它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最终因素。学分档案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各项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五)建立健全音乐教材体系
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还包括完善和创新音乐教材体系,科学合理的音乐教材体系同样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就音乐教材问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自己对音乐课程设计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建议,然后学校要整合各位教师的合理意见形成初步的教材设计方案,最后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外来专家的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细致修改,形成更加科学的教材设计方案。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计划要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教材体系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六)加强学生的音乐人文教育
从某种方面来说,音乐同语言和文字一样是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音乐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同一首乐曲中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来,所传达的情感也是有差异的。音乐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作品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作品的现实意义以及自身的感悟,这样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创作中更加富有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原有的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音乐课程的发展,否则就会对学生的培养和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比如,更新音乐教育管理理念、完善音乐教材体系,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等,这是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管理方面的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我国接受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也是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愈发突出。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从留学生课程设置、留学生教学语言、留学生教育管理等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伴随着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数量的增长速度也是不断加快。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拉动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因素。为此,许多高校审时度势纷纷涉足来华留学生教育这一领域。2014年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分别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炼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收69名尼日利亚留学生,这也是我校创校以来招收的第一批留学生。目前这批留学生已经进校一年,我校首次接受留学生来校学习,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虽初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根据我校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目前我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探讨。
一、留学生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我校目前共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留学生专业,并在留学生进学校之前制定了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五个模块。具体课程设置详见表1、表2。从上表1、表2得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分别是33.74%和21.57%,“实践教学”部分所占总学分比例在27.7%和13.73%左右,由此可见我校“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偏多,且“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未设置选修课程,必修课中社科类课程只有《中国文化概论》,缺乏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部分课程(如汉语精读等)学时学分设置较多,日常行课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为保证能够正常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安排假期行课,加重学生学习任务。从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为保证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笔者认为学校应对现行课程进行评估及筛选,适当控制部分课程的学分学时以减轻学习任务,增设受留学生欢迎的课程。应考虑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中增加“公共选修课”模块,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艺术体育类等课程以丰富留学生学习内容。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安排留学生外出活动,如外出旅游,参观博物馆、组织观看戏曲、武术、杂技表演等,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比较直观的了解。[1]表1显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中缺少选修环节,缺乏社科类课程。表2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岁增设“专业领域”选修课模块,但课程类型及课程门数不多,“专业领域选修课”中虽有《博弈论》、《领导科学》等社科类课程,其他仍属专业课。可见我校留学生课程体系设置在存片面性,倾向“知识本位”弱化了“兴趣本位”。
二、留学生教学语言现状研究
我国留学生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强调“教育国际化”以及强调“教育本土化”两种。“教育国际化”即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主要使用英语授课,包括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均采用英文,旨在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接轨,这种方式针对英语为官方语言的留学生而言可以降低其学习难度;“教育本土化”指主要采用汉语授课,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统一采用汉语,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深入了解和学习,“教育本土化”有利于突出中国留学生教育特色。[2]我校69名尼日利亚留学生在进校学习之前,已有52名已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习过一年的汉语,具有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但另外17名留学生没有汉语基础,为此我校利用假期时间对另外17名学生进行汉语技能集训,并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这批留学生进行汉语技能测试,发现这批留学生汉语水平较高,除个别学生外几乎全部通过测试。为保证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我校留学生教学语言主要采用中英结合的模式,对于专业性不强、课程难度相对较低的“公共基础课”采用中文进行授课;考虑到英语为尼日利亚官方语言。对于“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中部分专业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则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以降低留学生学习难度。这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的形式一方面保证了我校培养的留学生具有中国教育特色,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培养的留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为更好地提高我校留学生汉语水平,笔者建议学校应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汉语实践环节。如由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牵头,定期组织留学生汉语技能大赛、中尼大学生歌唱比赛、中尼大学生朗诵比赛等活动等。此外,还应鼓励我校留学生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以便快速提高其语言能力。
三、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目前我校留学生管理分为学籍管理、签证及居留证管理、生活管理三个方面,由学校相应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签证及居留证管理由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生活管理由学生处、团委负责。目前我校留学生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如各类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滞后,针对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开通,留学生奖励机制尚未开始构建。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国际化竞争力,更好地对留学生进行管理,笔者认为应实现外事交流、留学生教学、日常管理及住宿等后勤管理的“一体化”,具体表现在:(1)相关部门应健全各项留学生相关管理规定及办法,如制定“留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关规定”、“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留学生校外住宿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详细的规章制度;(2)为保证留学生人生安全,学校应加强与茂名市公安局外事部门沟通,定期邀请外事部门专家来校宣讲我国政策法规,使法制教育落到了实处;(3)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和教务处牵头,找专人研发“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使我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3]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历来偏向留学生介重管理与约束,服务意识比较浅薄。笔者认为学校在完善“刚性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柔性管理”,树立“服务意识”,具体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留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应及时了解,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当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生活出现不适应甚至显示有心理问题时,负责管理留学生的辅导员及班主任应及时干预并给予正确疏导;总之,在留学生管理工作应做到“刚柔并济”,更好地为留学生服务,使之轻松愉快地度过美好的留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徐玫.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管理方面的论文篇五
很多幼儿园教育指导思想都存在一个误区,过分注重幼儿园表面的布置,而忽略了玩具的提供。心理医生指出,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幼儿看不懂、不易理解的东西应该少出现,多提供一些能引发孩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材料。
体现孩子探索过程的材料不要过分的硬化和塑胶化,天然的雕饰最好。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很少去体验大自然,孩子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如果连幼儿园都给孩子机械的环境,孩子就真的太可怜了,幼儿园教育者应该从这方面为孩子着想。
我觉得幼儿园要改变现在的模式,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
墙面生动、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以及家长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因为教师在环境墙面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里面蕴含着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真切的情感,同时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在墙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心理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环境变了,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让幼儿自由选择题材,构想内容,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园只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观察、探索、操作、交往、发展的平台,教育活动才能更完美。
谨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因此,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因此,父母要正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因此,一些家长常会说:“当我的孩子进入学校,他就会开始学习……”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人生头几年,孩子会因好奇心的驱使去学习、探索,并反复练习直到成功地掌握某一技能。但后来当孩子进入学校后,由于学校规范的管理,教学内容的限定,孩子可能会发觉学习非常乏味、枯燥而且不自由(不得不遵守规定,还要承受强大的压力)。这时,父母就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了。
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技能的发展状况,为他安排适当的活动,即进行必要的外部刺激,帮助他找到兴趣点,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不能使用太困难或太简单的活动和玩具。不要逼着孩子去追求成功,而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愉快。
孩子需要从小就储存知识信息,构建学习的潜能。未来的学习是建立在早期学习基础之上的。如果你的孩子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他将会发现以后的学习很容易,也很有趣。他将与那些无早期学习经历的孩子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的许多家庭非常注重对幼儿的教育。为此,他们从胎教开始.比如:让幼儿倾听优美的音乐或母亲为胎儿朗诵文学作品。甚至有的母亲在怀孕前一年就开始阅读关于幼儿的早教方面的书,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书有助于幼儿日后的教育。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后可以有所成就。但往往就是因为一些做父母的不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或对幼儿教育的方式不当,而造成幼儿长大后的一些不良的行为。有时幼儿时期的教育也决定着长大后的命运。例如:有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小孩,父母对其又是百般的疼爱,他们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环境和教育环境。但孩子呢?他们不但不好好学习,还到处调皮惹事。而父母们却舍不得责怪他们,任由孩子瞎闹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懒惰、散漫等各种不好的习惯。
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帮助,它可以使幼儿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让幼儿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领悟各种道理。幼儿在幼儿园里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通过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指导,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并通过与幼儿园里许多幼儿的交流,去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
幼儿的早期教育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幼儿的以后懂的教育。
正所谓:“3岁看到老。”
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什么记忆。上不上好的幼儿园不重要,只要将来给孩子选个好的小学……再多花点钱让孩子念个名牌大学就行了。
这种想法的家长为数不少。只要是对心理学有研究的人,都会知道0―6岁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记忆力是超乎人们想像的,相当于成人的200%!人的大脑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也是相当的迅速!幼儿教育不论是从重要性看,还是从劳动量看,都远比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重要和多。感叹为什么幼儿教育者的地位却如此的低,回报就更不用讲了!因此家长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者最善良、最可爱、最勤劳、最无私、最有爱。
[幼儿园教育思想论文]
管理方面的论文篇六
摘要: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小学教育还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阶段,直接决定了小学生以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在近几年来对小学教育都十分重视,而且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教育的投入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小学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还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问题,只有将小学教育管理问题处理好,才能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长足发展,并最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传统的小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对培养学生和管理者的个性不利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应以传道、授业、解惑以及训练、塑造学生为自己的责任,所以在教学中应时刻坚持这一方向,不然就是不合常规,就会引来批评责难。而学生则应该以教材为根本,以学校规章制度等为基础,不允许出现少许偏离。因此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学生、教师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管理者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
2.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不利
应试教育以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就导致教师只重视语数外教学,学生只重视语数外学习,而小学教育需要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发展德育,也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推动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3.对管理者自身全面发展不利
二、树立人本教育管理的模式
1.实施激励教职工的量化管理
当前学校是通过可测评的具体的数量指标来对教师进行评定考核的。这些措施在表面上具备一定科学依据,体现了公平公正,但是却伤害了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为这些数据即便能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直观说明,却不能对教师工作的质量做出全面反馈。也就是说,那些量化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积极性,然后可能在以后工作中不再用心,那么也就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效。而教师的工作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工作质量的量化很难有一个精确标准。当然了,制度的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但如果以民主作为核心,以情感作为基础的话,这些制度就会变得有情有义、合情合理。
2.鼓励教职工来参与管理
以人为本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而教职工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主体性。学校的所有工作的落实,都应以教职工为基础来开展。学校的管理者对这一点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让他们以各种渠道、方式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当中来,这样才能发挥教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提高教师的素质
开展素质教育是以高素质教师为基本保障的。教育的管理者应该尽量为教师提供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界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4.把人本管理应用到学生工作当中
作为发展个体,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定型,而且各个方面也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在教育教学中,学生需要有自己的态度、需求以及思想感情,需要有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个性。学生作为学校人本管理实施的客体,也是创新教育和认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管理者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认识,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来关心爱护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创建人文教育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实施人本文化管理,把管理当作文化过程来开展,以人文机制、方式来实施管理。教育管理者应该鼓励教师去探索研究教学新内容、新方法。不要对教师的想法轻易否定,为教师营造一个想说、能说、有机会说的校园环境。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包容学生的个性。作为学生的宝贵财富,学生的创造力对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需要教师去特别地保护和珍惜。学校和教师应该对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加以重视,营造一个人文教育的文化环境。
6.注重人本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体现
课堂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感受,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富于想象,善于思考,培养他们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提升教育管理水平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管理工作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才能使素质教育更好地开展。
管理方面的论文篇七
教育管理是指管理主体依国家法律法规,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教育参与者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有序过程。教育管理中的思想教育,就是要确保整个教育过程的政治合格,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和落实,确保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合格。从教育管理的基本定义可以看出,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教育管理的客体是教育参与者和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思想教育对于教育管理来说具有方向性、指导性、保障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