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详案篇一
《口哨与小狗》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一课里的一首欣赏曲。乐曲是由美国作曲家普莱亚创作的一首通俗的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小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由三段组成,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都是由口哨声为主奏乐器。第二段则表现了主人公与小狗开心嬉戏,顽皮打闹的情景。整首乐曲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
本课的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年龄小,爱玩,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一年级小朋友。此时好动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欣赏课,学生更是难以集中注意力了。因此,我在课中设计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音乐,对于他们面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浓厚兴趣、又喜欢模仿的特点,我设计了说、唱、看图形谱、模仿动作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好音乐、表现自我的欲望。
聆听《口哨与小狗》。
1、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并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歌曲的感受。2、通过聆听、律动启发学生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认识并理解图形谱。重点:引导学生渗入角色,去感受音乐的美,去体会乐曲的情绪,并能用语言、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感受。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三段体形式,并且能够听辨乐段中相同的乐句。能看懂并理解简单的图形谱表示方法。
一、导入
3、小狗叫声部分:
(2)用节奏把小狗的叫声拍出来,然后配上狗叫声。
4、吹口哨部分:
(1)师:除了小狗,还有什么声音?生:小朋友吹口哨,小鸟。
(2)师:小鸟的叫声是用什么模仿出来的?(口哨)谁会吹口哨?(学生模仿)
(3)总结:其实,我们人的身体就是一件乐器。那么,吹口哨这种形式大家喜欢吗?它就是用嘴巴吹出来的,但吹口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大家刻苦练习的,对吗?我们这里如果有喜欢吹口哨的同学好好训练一下,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的口哨大王呢!
(4)揭题:《口哨与小狗》师:你们刚才听的这首曲子就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专门为口哨谱曲的,名字就叫《口哨与小狗》。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对吹口哨这种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从而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二、初听乐曲
1、小游戏。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愿意吗?请听好游戏的规则:
(1)当听到乐曲中的口哨声出现的时候,请女同学随着音乐踏步;没有口哨时,请男孩子随着音乐踏步。
(2)乐曲中小鸟叫的地方做飞翔的动作,小狗叫的地方用手拍出节奏。听到口哨声——女同学没有口哨声——男同学小鸟——飞翔小狗——节奏2。播放乐曲,学生随音乐律动。
(3)师:你们听了两遍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开心?)你们都想到了什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家养小狗?平时爱护它吗?我们应该把它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趣味性的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结构段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
三、分段聆听
1、第一乐段:
(2)聆听乐曲,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重复乐句。要求:请你们特别关注一下中间的长音,手势要表达清楚。
2、第二乐段:
(1)师:第二段里面也有重复的乐句,但老师不告诉你,请你们来听一下,准备好小手。
(2)播放第二乐段。
(3)师:重复几次呀?(4次)也用图形来表示,可以设计怎样的图形?老师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图形——竖线。
3、第三乐段:
(1)师:第三段主旋律与第一段是相似的,那老师选择与第一乐段一样的图形,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深层地聆听,使学生能更清楚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图谱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想象,有效地提高了音乐的审美能力。
四、音乐律动
1、师:这三段音乐,哪一段的音色是清脆、明亮的?为什么?生:第一段和第三段。
2、师:那第二段呢?为什么?
4、听音乐做动作。要求:第一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第二乐段——男同学蹲下来踏步,反复时朝反方向走第三乐段——女同学立起来踏步小鸟——飞翔小狗——节奏结束句——定型动作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律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而且通过这个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五、教师总结
2、师生再见。
小学音乐教案详案篇二
教学的时候少不了教案,音乐教案的模板是怎么样的?各位老师,请看下面的教案范文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地听赏乐曲《*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月夜之美,能背唱音乐主题。
2、能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会演唱《萤火虫》,体验在月夜玩耍的乐趣,并在演唱过程中认识下滑音,能正确地运用在演唱中。
教学过程
一、优美的月夜----听赏乐曲《*云追月》
小学音乐教案详案篇三
1、听《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 《俄罗斯舞曲》
2、动《俄罗斯舞曲》
1、视:通过看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听:通过听赏三段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独唱形式,管弦乐演奏形式。
3、动:通过听赏音乐,能根据不同风格作出合适的律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理解音乐美,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现在正是春天,看!外边阳光明媚,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去郊外游玩了。所以老师把快乐王子找来当我们的导游,瞧!他正划着小船来载我们呢!
[播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师:看了这幅画面,小朋友会联想到什么?你想象中小河两边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1、[课件展示:美丽的小岛,播放《进行曲》,小动物敲着鼓的画面]
2、再次播放音乐,老师拿小鼓随节奏敲打,生随音乐踏步。
欢迎来到这美丽美丽的小岛上来
3、学生随老师朗读节奏,让学生按节奏敲鼓,其余学生随音乐律动。
4、师:岛上的小伙伴真是热情啊!瞧!他们还架起了火堆,邀请我们来跳舞呢!
5、听赏音乐
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情绪?它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6、再次听赏: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
师:看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们也参加吧!(学生随老师跳起了拉手舞)
(三)师生总结:
师:和快乐王子出游,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看!月亮都出来了,我们也该回家了,let’s go!(播放《快乐王子的小船》,学生划着小船离开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详案篇四
1、聆听和演出《春晓》。
2、学会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1、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并能根据《春晓》的意境配伴奏。
3、对比感受两首《春晓》的不同(合唱版、齐唱版),学会演唱,在演唱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在学习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三角铁探究学习。
能根据歌曲意境编配伴奏,并能为歌曲进行伴奏。
演唱法、编创法、聆听法。
电子琴、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会背诵很多古诗,其中有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说说看,是哪什么题目?——《春晓》。
2、学生填词。
3、学生有节奏的朗诵《春晓》。
4、小朋友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很多音乐家、作曲家也喜欢这首古诗,他们给这首古诗编创了很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古诗变成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以歌曲形式出现的《春晓》,给这个冬天带来一点春天的气息。
二、聆听《春晓》(合唱版)
1、初听歌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歌声充满热情、活泼流畅)
2、复听歌曲
歌曲中除了古诗的演唱还有“啦”,让我们跟着歌曲来进行表演。古诗演唱的地方请你轻轻地跟着音乐哼唱,“啦”的地方请你跟着音乐来拍一拍手。
三、学唱《春晓》(齐唱版)
1、导入
2、初听歌曲
《春晓》快速度唱起来和慢速度唱起来有什么不一样?(速度平稳,抒情优美)
(1)学唱第一、二乐句
我们一起来唱唱歌曲,你来唱第一、二句,我来唱第三、四句。
(2)学唱第三、四乐句
我们换一换,我来唱第一、二句,你来唱第三、四句。注意“来”,它特别长。
3、复听歌曲
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你觉得要怎么演唱歌曲更好听呢?
4、演唱歌曲
(1)模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歌曲。
(3)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大声喊唱,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四、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1、认识三角铁的声音特点
2、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3、用三角铁为《春晓》伴奏(在歌曲的长音处伴奏效果好、有美感)。
五、完整演唱歌曲(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音乐是一首诗,音乐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又有着诗情画意。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此刻没有诗也没有画,但是我希望你们用歌声唱出你们心中的画卷,唱出你们心中的诗篇,我就是你们的知音,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们歌声中的诗情画意!
六、课堂小结
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每一串音符又是一首诗,诗人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神奇的画笔,音乐家用一串串音符带我们走入了美妙的世界。感谢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小学音乐教案详案篇五
1、感受《波基上校进行曲》幽默风趣的情绪特点及进行曲体裁的特征。
2、通过感受、欣赏、创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回旋曲式”的特征。
重点、难点:了解回旋曲式的特征
教学过程记录:
组织教学:播放《单簧管波尔卡》,学生自由地找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下,并随音乐律动
1、播放军号片段
师:这熟悉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
2、出示旋律《小号手之歌》片段。
3、指导模仿军营中的音响。
4、继续弹奏旋律,用歌声模拟音响
5、师生共同探索、模仿军营中的其他音响
6、揭示回旋曲
7、演绎回旋曲(军号――出操――军号――报数――军号)
8、师生共同为刚才的回旋曲取名
1、播放《波基上校进行曲》片段,学生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
2、揭示进行曲体裁,探索进行曲特点
师:为什么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行进的动作?
3、揭题,用口哨或lu表现旋律
4、从生活经验入手,拓展进行曲体裁(为学校设置出操音乐)
师:你还知道哪些进行曲?
师:这首波基上校进行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出示主题旋律
2、知道用各种方式表现主题旋律,(说说自己认为最佳的表现方式)
2、师生共同发现回旋曲式(帽子的颜色)
3、回旋曲式有什么特点?
1、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的家乡海宁有哪些值得自己骄傲之处
2、创作“观潮回旋曲”
3、尝试用小军鼓表现潮水
4、用肢体语言表现潮水
5、教师朗诵〈酒泉子…〉“长忆观潮……”
6、自选表现形式,合作表演
主部(轻快的音乐)――听潮(鼓、钢琴等)――主部――观潮(学生表演潮水)――主部――咏潮(朗诵“酒泉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