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检查存在问题整改计划篇一
通报了检查结果,并作了深刻的自检,又一次明确了各岗责任,强调工作范畴和应履行的责任,要求要整改的内容最快执行落实,指定具体落实后的实施流程,所有工作人员要按指定的要求执行,形成常规工作。
1、餐饮卫生许可证到期,我们马上到卫生局办理,园长督办。
2、幼儿园饭菜坚持留样48小时,留量不低于100克,并根据每餐在留样容器上标注留样的日期、时间、餐名,用保鲜膜封闭,保证食品的原样。
3、粗加工间的蔬菜存放处,要在离地面和墙面上制作隔离板,保证蔬菜不着地、不靠墙,且将蔬菜按类有序存放,隔离板要在每周五进行晾晒,粗加工间要每日通风,以防蔬菜的变质。
4、所有采购的食品类全部都要在验货后上台账,要求按上级表格内容逐项填全,并将采购的发票复印后张贴在相应的台账页码上,进一步健全台账。
食品安全是教育机构重中之重的安全工作,我园将在上级部门的督察和自己的工作反思与实施中大力改进,使食堂工作正规化、合理化、安全化。
检查存在问题整改计划篇二
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市妇幼保健院的业务指导下,根据《广州市社区妇幼保健技术服务操作指南》为规范文中心社区妇幼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给合本中心实际情况,为2011年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制定以下妇幼保健工作管理措施:
一、完善妇幼卫生服务各项管理制度
按照广州市孕产妇管理规范,到民政取得新婚数据,到计生办服务,村妇女干部收集怀孕妇女,要求门诊医生发现早孕及时做好登记,动员建卡建档,提高早孕建档率,每月在新婚班,孕产妇学班习为孕妇建卡建档。要求门诊医生在孕期检查,必须按照广州市围产期技术指引进行检查,发现高危要及时登记,按照高危三级转诊进行管理,要求妇幼人员按16格做好新婚访视,产前访视,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等安排访视,必须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求真务实,做好孕产妇保健工作。三、规范儿童保健工作管理。
首先到防疫组,计生部,本院产科收集儿童数据,与防疫组
制定妇幼保健工作质控内容,每月对本科室各项工作进行质控一次,把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五、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定期举办孕产妇学习班,提高孕期自我保护意识及健康卫生知识水平。每年开展两次儿童家长学习班,提高科学育儿知晓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
2011年2月26曰
检查存在问题整改计划篇三
一、学校领导重视食堂卫生工作,成立领导机构,强化责任意识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事务、教务为副组长,各位教师为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领导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确保了饮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每学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健康体检和业务培训。
三、健全卫生、食品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到人,搞好食品卫生宣传。
四、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把好“消毒”关。所有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汽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4)、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关,杜绝放毒现象发生。
五、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坚持按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规范化管理学校食堂。
六、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校门流动摊点的食品流入学校;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奖惩力度。
(3)、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学生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三是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开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大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监控力度,禁止学生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副食、饮料等商品。
七、存在问题:
(1)、学校因经费原因,学校食堂配套设施标准不高。
(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都是临时工,工资低,不够安心。
总之,要持之以恒做到上述几条,才能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励,把食堂卫生工作做得更好。
检查存在问题整改计划篇四
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市妇幼保健院的业务指导下,根据《广州市社区妇幼保健技术服务操作指南》为规范本中心社区妇幼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给合本中心实际情况,为2011年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制定以下妇幼保健工作管理措施:
一、完善妇幼卫生服务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妇幼卫生服务工作管理范围,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网络化管理分人分村包工负责,把各项妇幼工作分管各人,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按妇幼卫生服务工作要求完成各项指标。
二、规范孕产妇保健工作管理
按照广州市孕产妇管理规范,到民政取得新婚数据,到计生办服务,村妇女干部收集怀孕妇女,要求门诊医生发现早孕及时做好登记,动员建卡建档,提高早孕建档率,每月在新婚班,孕产妇学班习为孕妇建卡建档。要求门诊医生在孕期检查,必须按照广州市围产期技术指引进行检查,发现高危要及时登记,按照高危三级转诊进行管理,要求妇幼人员按16格做好新婚访视,产前访视,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等安排访视,必须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求真务实,做好孕产妇保健工作。
三、规范儿童保健工作管理。
首先到防疫组,计生部,本院产科收集儿童数据,与防疫组
同步进行对儿童体检,对于新生儿访视与产妇防视同时进行,必须面对面访视一次,儿童体检检查以及新生访视服务内容必须按照广州市妇幼儿童服务内容进行检查,重点要抓好高危体弱儿管理。和0-3岁建档管理。提高建档率。
四、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质控
制定妇幼保健工作质控内容,每月对本科室各项工作进行质控一次,把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五、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制定本科室业务学习计划, 利用多煤体教学形式, 同时积板极参与上级组织业务培训,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七、加强妇幼健康教育
定期举办孕产妇学习班,提高孕期自我保护意识及健康卫生知识水平。每年开展两次儿童家长学习班,提高科学育儿知晓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
2011年2月26曰
检查存在问题整改计划篇五
**卫生健康局:
2021年10月29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督查指导组对我院和村卫生室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导,并对存在的问题给我们进行了反馈,在收到反馈后,我院根据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在全院范围和所有村卫生室进行了自查和全面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1、预检分诊制度执行不到位。
2、未设置规范的医疗废物暂存场所,产生的医疗废物与可回收医疗废物均放置于卫生间内,未提供出与医院的医疗废物转运交接登记记录。
3、村卫生室放置于预检分诊点地面的1桶鸿洁日化牌消毒液瓶身标注限用日期为2021年2月1日,已过期。
1、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和首诊负责制度。我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预检分诊点值班人员进行排班值守。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操作表》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对所有来院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检测,查验“三码”(健康码、行程码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记录),并对所有来院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对红黄码人员、发热患者或有流行病学史、接触史、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情况,且有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咽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症状的就诊患者,立即指导患者做好个人防护,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闭环管控”图的要求第一时间报告并严格闭环管理或者转送至定点医院就诊。
2、规范设置医废暂存点。我院将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于一楼门诊卫生间内,相对独立于医疗区和生活区。及时清理了暂存点里的可回收医疗废物和其他杂物,确保暂存点只存放不可回收的医疗废物。暂存点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全部配备了医疗废物黄色垃圾桶和垃圾袋。配备专人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暂存点。定期对暂存点的医疗废物转运至**第二人民医院并进行交接登记。
3、村卫生室规范配备消杀用品。村预检分诊点设置于村委会院内,村卫生室的消杀用品是卫生院统一调配的。督导检查发现的过期消毒液是村委会放置于院内用于村委会院子喷洒消毒的消毒液,不是卫生院配备的消毒液。29日和30日我院组织专人对我辖区所有的村卫生室的消杀用品进行了全面自查整改,确保足量的消杀用品并全部在有效期内。我院给村卫生室配备的84消毒液生产厂家为德州安卫士消毒制品有限公司,有效期为2022年8月1日。
我院将以此次督导检查为契机,高度负责,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进一步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