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
教学目标
5.通过实践,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并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6.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本章知识,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模具
教学过
一、激趣导入
1.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2.老师拼的这个机器人用了哪些物体?
3.这个机器人漂亮吗?你想拼一个吗?板书课题
三、实践活动
1摸一摸,挑图形
2.四个同学为一组,把自己带来的实物放在一起,摸一摸。
3.动手拼摆各种物体,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
5.分一分,数一数。你拼的物体分别用了什么?用了多少个?
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64-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
3.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4.会读11--20各数
5.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一是0
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
复习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0后面的数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读11-20各数。(板书课题)
看图,说说这是哪?有什么?
你知道有几个人跳舞吗?
你是怎么算的?公园里还有什么?
(2)让学生说说数数
2、分别感知计数单位十
摆十根小棒问:老师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把十根小棒捆在一起,说:这一捆是10根,也叫一个十。
5、教学例1
(1)认数11
先数数,在捆一捆,最后填一填。
问:十位是上的1表示什么?个位上的1表示什么?谁能说说11的组成?
(2)认数13
摆13根小棒,怎么摆?十位上摆几捆?是几个十?个位上摆几根?是几个一?
你会写吗?
4.教学例4
(6)认数15
摆出15根小棒,怎么做?学生操作
出示计数器,认识个位、十位。
在计数器上拔出15,说说15的组成。写一写。在读一读
(2)认数17
一个十和七个一组成多少?在计数器上拔朱
(3)认数20
看看有几捆小棒,一共多少根?说说20的组成。
请在计数器上拔珠子表示。学生操作
7.教学例3
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独立完成:边读边写
8.认数11-20各数
让学生在已经学的11-20各数中找一个数作朋友告诉大家,在用这个数说一句话。
三、课堂活动
1.数一数
2.拔一拔,数一数
3.找出书的指定页码
4.第4题,圈一圈
学生独立完成,在订正
5.第5题,打电话
板书设计
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1个十5个一组成15
读作十三读作十五
二个十组成20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教学目标:
1、搜集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写在纸上向同学展示。
2、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日记。
重点难点:
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日记。
教学准备:
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日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班上开一个“交流展示会”,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二、教学过程
1、师宣布:本班“交流展示会”现在开始。
a、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在四人小组内向同学展示、交流。
b、四人小组组长汇总各组员意见后,面向全班汇报。
c、师小结。
2、讨论区:你是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的?
3、体验大行动:a、把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所写出的体验日记在四人小组内汇报。b、四人小组中推选写得最好的同学向全班汇报。c、师小结。
三、师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交流得很好,看来你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有感情地读给妈妈听。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教学目的:
1、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有机渗透、适时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强调过程和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吧。说说这六年来让你记得最深的人、事、物。
同学们从原来刚进学校时的小毛孩,渐渐成长(板书:成长)为一个优秀、懂事的少先队员,在这六年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如果我们能把成长中的故事编写成一本册子,将来回忆往事的时候拿出来翻翻,岂不妙哉!(板书:册)
今天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课,就一起来制作我的成长册。(板书)
二、确定制作板块
2、学生提出建议(随机板书)如:“成长记录”、“我的照片”、“我的爱好”、“优秀作业”、“作品展示”、“我读过得好书”、“老师寄语”、“同学赠言”、“家长留言”等。
3、同学们想的可真周到啊,老师发现同学们提出的建议都很有价值,不过要把这么多千头万绪的内容都放进来,那我们的成长册就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了,要是能把这些内容归归类,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并为各个板块起个有意思的名称,那我们的成长册就更精彩了。如:“成长的足迹”,“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精彩瞬间”、“我真棒”等。
三、资料搜集与整理指导
3、可以从自己的成长袋中搜集,也可以请家长帮忙搜集,有些资料是由学校或老师保管的可以借来复印一下。
4、最好是搜集原始的资料,如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习作,就可以小心地从作文本里裁剪下来。老师的评语、个人的修改都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来的样子。
5、但是有些原始资料时不好放进成长册的,如奖章、小制作、书法绘画作品,怎么办?有的可以画出样子,有的可以复印,当然最好是拍成照片,并在旁边写上一些简要的说明。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制作指导
1、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自己动手做一个材料夹(也可以到文具店里去买)。根据材料夹得大小,对选入的材料试着进行摆放、排版。
2、一切准备就绪后,细心粘贴,并适当美化。每个栏目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如“成长的足迹”可以画上一串小小的脚印。在“我有一双灵巧的手”的栏目上,画一双小手。有条件的也可以用电脑来制作。
3、当然,不要忘了给你的成长册起一个美丽的名字,如“我的儿童时代”、“小河才露尖尖角”、“阳光童年”、“绿色童年”等。
4、还可以请老师或家长、同学为自己的成长册作“序”,也可以自己写“序”。
二、成果展示
1、向同学介绍你的成长册。
你们的成长册都作的非常好,但是能不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呢?那就需要你们对自己的成长册加以介绍,想想该向别人介绍哪些内容,又该怎么说呢?(介绍成长册的各板块的栏目名及内容、、说说成长册的名称和具有的特色、讲讲自己制作过程中的经历和趣闻等)
2、评一评
你认为哪些同学的成长册能凭优秀成长册,为什么?
三、反馈总结,延伸拓展
同学们,你们的成长册制作的很好,介绍的更好,通过成长册的制作,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这次综合性活动课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愿意把它们写下来吗?可以谢谢课堂精彩的瞬间,也可以写写自己制作成长册的感悟。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蔬菜宝宝的秘密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蔬菜的种植过程、生长规律、保鲜方法营养价值。
2、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与人交流;培养观察、实践、想象和人际交往等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决解问题的能力。
3、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知难而退的探索精神。
活动一、自己种菜乐趣多
(1)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哪种蔬菜容易种植、哪种蔬菜生成期短、当今蔬菜有哪些,或与家人交流,分享他们种菜的经验或知识。
(2)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1、确定本小组要种植的蔬菜。
2、收集有关蔬菜种植的资料
3、交流、讨论种植自选蔬菜的工具、条件和方法。
4、设计自选蔬菜的种植方法和步骤。
二、种植行动
1、小组合作开展种植行动。
2、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
3、全班交流讨论种植活动的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分享时刻
举行“小菜农交流会”,把种植过程中的观察日记、照片、获得的经验、教训体验等,与大家交流。
活动二、蔬菜保鲜揭秘
(1)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常见蔬菜。
动过程安排
一、收集信息
1、通过书刊、报纸、网络等收集有关蔬菜保鲜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2、确定自己想验证的保鲜方法。
二、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2、确定实验的时间主地点。
3、准备实验需要的材料。
三、实验
1、开展实验
2、做好实验记录。
四、得出结论
1、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对照实验假设,得出实验结论。
2、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三、蔬菜营养大盘点
(1)活动准备:
通过浏览书刊、报纸、网络或访问营养专家,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
(2)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查找有关蔬菜营养的资料。
二、做调查
召开座谈会,了解某些同学不爱吃蔬菜的原因。
三、点子大会
小组讨论如何帮助不爱吃蔬菜的同学改变不良习惯。
四、宣传小队
1、写宣传材料。
2、组成宣传小队向同学们宣传蔬菜的营养价值。
放风筝去
主题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有关知识,掌握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有条理地叙述以及使作工具的能力。
3、掌握观察、比较、实验等探究的基本方法。
4、培养探究的兴趣、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一、风筝的故事
(1)活动准备:
通过收集资料或请教语文老师,了解讲故事的技巧。
(2)活动过程:
一、收集资料
(1)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2)对收集到的故事进行分类。
二、讲故事练习
a)小组内部进行讲故事排演。
b)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代表讲故事。
三、故事会
1、各组的代表上台讲故事,进行讲故事比赛。
2、进行评比。
活动二、自己放风筝去
(1)活动准备:
有关风筝制做的材料。
(2)活动过程安排
一、交流讨论:
1、通过书刊、网络、采访他人等途径,收集有关风筝和风筝制作的资料。
2、共享资源,交流、总结制作风筝的方法。
二、设计风筝
小组合作,设计自己要做的风筝,并画出设计图。
三、制作风筝
1、小组合作扎风筝骨架。
2、制作风筝面。
3、固定骨架和风筝面。
4、系提绳。
5、美化自己的风筝。
四、试验调整
试飞,改进自己制作的风筝。
活动三、一起去放飞
(1)活动准备:
准备自己制作的风筝
(2)活动过程安排:
一、交流讨论
1、讨论放风筝对天气的要求。
2、交流讨论放风筝的技巧。
3、讨论放风筝的注意事项。
二、放风筝
学生和家长一起,或学生和教师一起放风筝。
三、回顾与总结
1、回顾自己在制作、放非风筝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2、总结放飞风筝的经验和教训。
3、全班交流各自在风筝主题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欢乐校运会
主题教学目标:
1、自主规划,自主解决问题。
2、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体验团结、拼搏、和平等奥运精神。
活动一、我为班级出点力
(1)活动准备:
回忆自己历届校运动会上的所见所闻,并与同学交流。
(2)活动过程
一、分组
1、确定组别。
2、组建小组。
二、制定计划
1、各小组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2、全班交流工作计划。
3、各组修改并完善计划。
三、各组行动
1、各组执行工作计划。
2、总结、评价、反思。
活动二、队列设计
(1)活动准备:
回忆历届校运动会上各班的队列方案。
动过程安排
一、设计队列设计方案
1、向专家询问队列设计的基本要求。
2、设计自己的队列方案。
3、各组交流评选最佳方案。
二、完善队列设计方案
1、利用体育课时间,根据选出的最佳队列方案进行操练。
2、讨论、解决、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
活动三、我们的校运会明星
(1)活动准备:
准备制作小报用的纸、彩色笔、剪刀、双面胶,剪报等。
(2)活动过程
一、选举校运动会明星
1、讨论什么样的人可以当选校运动会明星,制订校运动会明星的评选标准。
2、根据确定的标准,选出班级中的明星。
二、制作小报
1、了解小报。
2、制作小报
三、展览评选
1、展示并推荐自己的小报。
2、观看并评价他人的小报。
服装大观园
主题教学目标:
5、了解服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通过实践,体验、认识服装设计及服装展示的'内涵和意义。
7、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8、提高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合作互助。
10、提高对服装的鉴赏力和审美力。
活动一、民族服装大展示
2、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回忆春节联欢晚会上少数民族的服装,与同伴交流、讨论民族服装的特点。
3、活动过程安排及指导建议:
一、收集资料
(1)自由结合成小组。
(2)制订活动计划。
(3)收集有关民族服装的资料。
二、制作展板
(1)整理资料,确定展示内容。
(2)小组长合作,制作展板。
三、展示与交流
(1)展示自己制作的展板。
(2)参观其他小组制作的展板。
(3)各小组进行自评与互评。
活动二、围裙巧计
1、活动准备:
去商店或上网了解市场上出售的围裙的款式、价格与面料,以及哪种围裙最受欢迎。
2、动过程安排及指导建议:
一、调查需求
3、通过访谈,调查妈妈需要怎样的围裙。
4、收集资料,了解不同面料在防水、防油、耐用、舒适、易洗等方面的特点。
二、设计围裙
4、设计围裙。
5、听取意见,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设计。
6、画设计图。
三、汇报交流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围裙。
四、汇报交流
活动三、服装秀
1、活动准备:
观看电视中的时装表演节目。
2、动过程安排及指导建议:
一、明确任务与分工
1、欣赏时装表演。
2、确定组别(如模特儿组、服装造型组、评委组、场地布置组、音乐灯光组、主持人组、公关组等)及各组工作内容。
3、自愿报名,组建小组。
4、制定小组工作计划。
二、准备
各组根据工作计划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模特组学走台步,服装造型组筹集服装并进行搭配)。
三、彩排与演出
1、多次彩排,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演出成功。
2、收拾表演场所,归还物品。
关注一次性用品
主题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考察、辩论、了解身边一次性用品的种类,使用情况,知道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2、懂得节约资源,知道多使用耐用品是保护大自然的行为。
3、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4、学会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和分享不同见解。
活动一、谁在使用一次性筷子
(1)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以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利和弊。
(2)活动过程
一、制订调查计划
1、组建小组。
2、拟订调查问题。
3、制订调查计划。
二、调查行动
1、实施调查。
2、做好调查记录。
三、撰写调查报告
1、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2、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二、是是非非话一次性用品
(1)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
动过程安排
一、组建小组
1、确定正反和反方的观点。]
2、组建小组。
3、拟订本次辩论赛的程序和规则。
二、收集有关资料
1、通过查阅书籍、上网获取有关资料。
2、通过与家长讨论、向专家咨询获取有关资料。
三、准备辩论卡
1、根据观点筛选、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2、制作辩论卡。
四、进行辩论
开展辩论
活动三、一次性用品再利用
(1)活动准备:
收集一些一次性用品,要洗干净并晾干。
(2)活动过程
一、创意
1、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变废品为宝的制作例子。
2、思考、讨论已有的变废品为宝的制作思路。
3、确定自己的创作思路。
二、制作
1、利用废旧一次性制作新产品。
三、改进与交流
1、找出自己作品的缺点,并进行改进。
2、班级开展交流。
社区我的家
主题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调查、考虑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活动思考: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对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怎样实施研究性学习呢?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用力所能及的办法和简单的实验材料,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办法,对问题加以解决,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检验蔬菜中维生素c的简易方法。
2、使学生在检验蔬菜里含有维生素c的实验中,体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
3、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活动准备
1、实验器材:烧杯、滴管、试管、搅棒、纱布、研钵等;按四人一组配备。
2、实验材料:医用vc药片、稀释的碘酒、淀粉、西红柿、其他蔬菜两三种、清水等。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活动内容与方法
1、做一做:检验维生素c
基本活动安排了三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学生已经比较了解的检验淀粉的实验(将淀粉制成淀粉清液,然后放人稀释的碘酒)。这个实验需要学生明确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同时应该指导学生推理分析:当碘酒滴到某种食物上颜色变为蓝色时,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在上过科学课后,这个实验一般学生都应该知道。
第二个实验,是把维生素c药片研碎后放人淀粉清液中,混合在一起进行观察。这时淀粉清液没有发生颜色变化。
第三个实验,是将碘酒放人维生素c与淀粉的混合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结果也没有发生颜色的变化。
学生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进行推理分析,说明碘酒与淀粉接触会发生颜色变化,而加人了维生素c颜色就不发生变化;没有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是维生素c的作用。如果把三个实验综合在一起,就是一种检验维生素c的方法。
2、研究西红柿里有没有维生素c
拓展与延伸活动,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将掌握的检验方法运用到
实际中,检验食物中的维生素c。选取的典型食物是西红柿。西红柿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这是学生都比较了解的。将西红柿汁做成清液,可以认为是含有维生素c的液体。学生要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思考:需要在清液中加人淀粉,然后再滴入碘酒;如果没有发生颜色的变化,说明是西红柿清液中含有维生素c。学生需要对这个过程进行一系列的联想、推理、分析后,才能设计出检验过程,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