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篇一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这也是本课设计和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生明白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质的沉浮,以及懂得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整个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民主、平等、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准备各种实验材料,给学生创设学会学习的条件和氛围。
通过这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上好一堂科学课,必须准备充分。
在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中,我在材料的准备上下了很多功夫。课前我发现刚调制的盐水和清水有一点区别,前面的学生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盐水的杯中有一些漂浮的物质,致使一部分学生通过观察而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判断两个杯中的液体不同,因此我将盐水要在上课前两天把它兑制好,足够长的沉淀时间,可以避免学生能马上区别出两杯水的不同。教材上在这一节中使用的加热材料是:酒精灯、木夹子、铁片,但实验室中的铁片很大,而且数量也不够,这时我参照了网上的做法,将酒精灯换成小蜡烛,将铁片换成了钢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增强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启发他们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可以节省很多讲解使用酒精灯的时间。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出示两杯水: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观察沉浮。学生看到马铃薯在2号杯中浮起来了,马上有很多学生在下面忍不住喊起来:“这杯是盐水!”因此课后我有意识的把2号杯中里溶解味精和食盐,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但当同学们对这两杯液体加热检验后,发现2号杯中的液滴加热后留下了白色的物质,又使得很多同学确定是食盐,这时候老师可以反问他们:“你真的确定它就是食盐吗?”接着就有一部分同学开始动摇自己的观点,紧接着老师就可以告诉他们:“如果我们仅凭白色物质就判定它是食盐,这是不科学的,有可能会是白糖、味精、或者是他们的混合物。”那么就会有很多同学好奇这里面到底是什么,这时候老师不要急着告诉他们,可以把这项研究任务交给学生课后来探索,会让他们更有兴趣。
在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环节中,教科书要求的是100毫升水,但试上之后我发现很多小组在放第二勺食盐的时候已经开始使马铃薯浮起来了,学生实验时间很短,后来我发现是因为我发给每个小组的勺子有点大,每次加盐的量也是比较大,后来我把水换成了200毫升,试上下来,还是觉得这个水量比较合适,学生的实验时间也比较充足。
实验操作精确,好习惯需耳濡目染。在方法指导上,在演示实验的操作上,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平时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细节却往往蕴含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比如,用滴管取液体时,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支滴管,是为了让学生懂得科学实验要谨慎、要精确,一支滴管只能取一种液体,否则会将检验的液体混淆在一起,没法进行检验。同时还要在实验操作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这也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必备要素。在调制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在操作前就解决一些注意问题,比如:为了保证每次的食盐量是相同的,要用尺子刮平,每放一勺食盐都要充分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之后再放第二勺……这些稍不注意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的数据,造成实验的不科学性,其实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实际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就是要较真,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的操作要规范,符合科学的标准,在演示实验中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科学树立榜样,细致地实验指导也将会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堂因细节而精彩。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只有生成的课堂才会精彩而动人。关注细节可能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一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问题,关注细节,使我们的科学教学实践更精致,更严谨。对于不同的班级,课堂生成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素质,应对不同的生成问题,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去探究,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打击。在试上的时候有一个小组在汇报调制的盐水时,这样说:“我们组加第一勺食盐时,马铃薯是沉的,加第三勺时,马铃薯悬浮了,加第四勺时,马铃薯浮起来了。”因此她就认为使马铃薯浮起来要加四勺食盐。这位同学使用了“悬浮”来描述出马铃薯在水中的状态,虽然她不懂悬浮也是属于浮的情况,但她准确地描述出了三勺食盐使马铃薯沉浮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灵动之后,加以鼓励,并作出解释,告诉学生悬浮也是浮的一种情况,因此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使马铃薯浮起来需要三勺食盐”。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如果课堂的生成不被老师重视,不被好好利用,往往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他们知识的成长。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篇二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自己感到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浅谈一下不足之处:
1把教材图中的物品按固体、液体分类,只是先认识,再说出是固体还是液体。教师如果能把图中的这些物品摆在讲桌上就更好了,让学生在判断之前对物品摸一摸、晃一晃、捏一捏,学生的感觉会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感觉,学生会容易做出判断。这一环节没有做出直观演示和学生用手去感受,这样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让学生通过晃动水杯,用眼睛看,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水是液体。让学生通过用力握石头、木棒,捏木板,感觉到它们的体积和形状不易改变。根据这样的感觉,学生很容易判断出它们是固体。对特殊的几种物品(橡皮、棉布、面粉),教师能帮助学生判断是不是固体,并进一步讲述固体的几种形态。固体不一定都是硬的,不一定都是大颗粒的。在这个基础上,固体的共同性质就容易总结出来了:
1、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时,让学生举出的例子少一些,要让学生动脑多举实例,教师加以指导。
3、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时,教师没有使用教具天平和量杯,学生光靠静止观察和思考,对这个知识就不易接受。如果使用教具直观演示,教师不用过多地讲解,学生就明白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出示物品和教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篇三
这一课的内容我把它作为教研课的内容。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小组实验和记录所需时间较长,而且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把教材后边的“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放到了前面,并且省略了“醋在水中的溶解”作为课后作业。教材前面的“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放到了后边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并省略了“洗发液的溶解”作为课后学生实验完成。
由此,这一节课内容较少,因此我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观察,学会归纳描述,深入地生成科学概念。
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我就给学生小组实验准备了两个棕色瓶(分别装酒精和食用油),两根木棒用于搅拌,还有两个装了水的试管。力求让学生在最少的活动中达到最有效的观察效果。二十分钟的学生实验,我引导了学生从多层次的实验和观察操作活动中研究酒精和食用油的溶解现象。通过优化对比观察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的观察。因为学会观察,能在对比中深入的观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学生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现象后,又及时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并进行探究,寻求其中的答案。如:当酒精滴入试管后,浮在上面的红色酒精颜色有何差别?酒精和水溶液搅拌出现的气泡和食用油和水搅拌出现的气泡有何不一样?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同时让学生的描述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在演示实验中,我在往试管中倒入胶水时,胶水沿着试管壁划入了水中。后来学生在描述和记录时很多都用了“滑下去”这个词语,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及时进行了纠正,重新拿了一个试管,在里面加满了水。这样,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倒入的胶水在水中缓缓沉入水底。由此及时纠正了错误的描述。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篇四
这一课的内容我把它作为教研课的内容。在备课时,考虑到同学小组实验和记录所需时间较长,而且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把教材后边的“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放到了前面,并且省略了“醋在水中的溶解”作为课后作业。教材前面的“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放到了后边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并省略了“洗发液的溶解”作为课后同学实验完成。
由此,这一节课内容较少,因此我有富余的时间让同学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引导同学在课堂中学会观察,学会归纳描述,深入地生成科学概念。
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我就给同学小组实验准备了两个棕色瓶(分别装酒精和食用油),两根木棒用于搅拌,还有两个装了水的试管。力求让同学在最少的活动中达到最有效的观察效果。
二十分钟的同学实验,我引导了同学从多层次的实验和观察操作活动中研究酒精和食用油的溶解现象。通过优化对比观察过程,有效地引导同学深入的观察。因为学会观察,能在对比中深入的观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在同学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现象后,又和时引导同学对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并进行探究,寻求其中的答案。如:当酒精滴入试管后,浮在上面的红色酒精颜色有何差异?酒精和水溶液搅拌出现的气泡和食用油和水搅拌出现的气泡有何不一样?针对这些问题的研讨,促使同学更加深入地探究,同时让同学的描述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在演示实验中,我在往试管中倒入胶水时,胶水沿着试管壁划入了水中。后来同学在描述和记录时很多都用了“滑下去”这个词语,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和时进行了纠正,重新拿了一个试管,在里面加满了水。这样,同学很清楚地看到倒入的胶水在水中缓缓沉入水底。由此和时纠正了错误的描述。
应该说,在这节课中,通过同学的实验观察,同学已充沛的认识理解了:酒精能溶解于水中,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篇五
课前材料准备:
1、学生小组:1个马铃薯,半小杯盐(或糖、味精)。
2、教师演示:100毫升的清水和浓盐水各1杯,酒精灯1盏,打火机1个。
3、教师提供:不锈钢小勺若干个,100毫升的清水若干杯。
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摆在桌子上的马铃薯,我笑了,一个马铃薯差不多有一个拳头那么大!于是我用刀切成几小块。在切的过程中,让学生回顾“苹果切割”和“橡皮切割”实验,从而强调同一物体改变它的大小轻重不影响沉浮。
我一手拿清水杯,另一手拿着小块的马铃薯,问:把这块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在得到学生的回复后,我放入水中,是沉了。再放一次,还是沉的。
我把清水杯放在讲台上,故意用身体挡着,拿起另外一个盐水杯,问:把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沉)你确定?说着,我把马铃薯块放入盐水杯,马铃薯浮在上面。
有部分学生眼光中有些诧异的眼神,这是我所希望的。再放一次,还是浮的。
马上有学生叫起来:是盐水!
我再次笑了。现在的学生,不是那样好哄弄的,他们已经通过前期阅读或其他渠道知道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道理。
我拿起另外一杯的100毫升清水,当着学生的面加入一平勺的盐,搅拌至全部溶解。在这个时候,我顺便说明怎样算是一平勺——用不锈钢调羹舀一满勺盐再用直尺在上面刮过,其目的能大致控制食盐量的多少。(用天平几克几克称好当然更精确但是操作太麻烦了,家常课没有时间和精力这样投入。)
然后放入马铃薯,沉。问:能不能说——在水中放入盐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学生知道该修正自己的表达了,提出要放比较多的盐才能让马铃薯浮。好,那我们就做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请大家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实验步骤要求:(1)在100毫升的水放入马铃薯观察沉浮;(2)在杯子里放入一平勺的盐,搅拌至溶解,放入马铃薯观察沉浮;(3)按上一步骤,继续放盐,观察马铃薯的沉浮;(4)分析实验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学生有些迟疑,有个别学生提出要尝尝。我严肃地说:我们在做实验时,一般不允许轻易用尝的方法去辨别物体,主要是从安全和卫生角度考虑。所以我不同意尝。不过我这有盏酒精灯,我们可以取一点水加热看看有什么发现。
点燃酒精灯,用不锈钢调羹舀了点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其实这个实验让学生每个组都参与一下很有好处,只是我没有准备那么多的酒精灯,偷懒了。)学生看到调羹上有许多白色颗粒,嚷着那是盐。
加热后在调羹上出现的白色颗粒一定是盐吗?我告诉学生味精水、尿素水加热也会出现这样的颗粒,不过糖水加热是不会出现白色颗粒,因为糖水在高温会被烧焦。其实,教材设计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意图存在: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但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不一定是盐水;盐水加热会有白色颗粒出现,但是出现白色颗粒的不一定是盐水;老师那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到底是什么,仅仅靠这两个实验还是无法确定。
下课了,把学生制作的盐水收集了一烧杯,这可是下节课要用的材料哦。至于马铃薯因为浸泡在盐水时间长了,会严重缩水,只能丢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