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科学室活动教案小班篇一
1、知道萤火虫的特征,并用发光物模仿萤火虫。
2、仿照故事结构编故事。
1、"故事":调皮的光光。
2、手电筒。
3、1~10的数字卡数套。
4、萤火虫发光的原因及方式介绍。
1、结合幼儿用书,运用故事大书与幼儿分享故事《调皮的光光》。
2、提示幼儿注意故事画面的变化,猜想故事的内容。
3、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彼此的想法。
4、让幼儿边看书边欣赏故事。
5、与幼儿一起展开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6、故事里有谁?说了什么事情?
7、你喜欢光光吗?为什么?
8、如果你是光光,会把发光的本领用在哪里?
9、见到说明萤火虫发光的特征、原因及方式。
10、谁见过萤火虫?(如果有幼儿看见过,请他讲述他的经验。)
11、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1、将幼儿分为数组,每组6~7人,当雄萤火虫。
2、将数字卡分给各组,每组数字卡的张数、数目相同;同时每组发一只手电筒。
3、拉上窗帘,关上灯,教师持手电筒当雌萤火虫,一明一暗地打光数下。
4、各组幼儿根据教师所打出的次数,找到对应的数字牌后,以自己这一组的手电筒打光响应;动作最快且正确的一组表示找到了朋友,请一名幼儿"飞"到老师身旁。
5、仿照故事《调皮的光光》的结构,创编故事《我的昆虫朋友》。请幼儿结合个人的经验,想象一个自己与昆虫朋友的故事。
6、指导幼儿用画面的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做成一本自己的故事书。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科学室活动教案小班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制作安装说明书及游戏竞赛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盘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圆珠笔。
2、课件(圆珠笔零件图片,安装组装图。)3、幼儿人手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盘子。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们的颜色不同,有红的、黄的、绿的、紫色的,它们的形状也不同,有长短、有圆圆、方方的。它的笔杆、笔芯等部件的材质、形状和色彩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师:圆珠笔里有什么呢?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拆开圆珠笔)提出拆圆珠笔的要求:拆时要轻轻的`,不要太用力,还要注意看拆下来的零件在什么位置,并且把每个零件放在自己的盆子里。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先拆好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大多数小朋友拆好后就让他们会座位。)师: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说一样,教师出示圆珠笔部件名称的图片。
幼:能。
师:那赶快行动吧!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好多小朋友都装成功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教师:看来要把圆珠笔装好要两个条件:1、所有零件要齐全。2、按照正确的顺序来装。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成功,听了人家的介绍,现在会装了吧,成功的小朋友想不想用别人的好办法去试一试。(幼儿再次拆装。)师:先想一想,先装什么,后装什么。
师:这次小朋友都装成功了,但有些小朋友还不会装,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画安装说明书。)四、画一画——制作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四、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五、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让全体幼儿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比赛,然后选出前五名与后面的老师进行比赛。
幼儿园科学室活动教案小班篇三
1、知道种子都藏在果实里,了解种子的用途。
2、通过观察发现种子的丰富多彩。
3、通过品尝种子食品,对种子产生兴趣。
1、ppt:水果的切面
2、ppt课件:种子食品
1.出示水果“杏”图片,引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引导幼儿按水果的名称、生长的.地方、形状、口味等方面进行介绍。
2.说一说哪是杏的种子?
ppt课件:水果的切面
(1)课件演示,幼儿观看。你们吃过这些水果?有没有发现果实里面的小秘密?(有籽、有核、有硬硬的东西)
(2)再次观看水果切面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在果实中发现了什么?
(1)讨论:种子宝宝有什么本领呢?
(2)如果把它放在泥土里,浇水、施肥,它会慢慢地发芽、长叶、开花,最好会结出许多许多的果实。
(1)观察发现种子宝宝都是一样的吗?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对各种种子的颜色、形状、硬度、光滑度等进行观察讲述。
(1)ppt课件:种子食品小朋友看看这些是什么?它们叫什么呢?(花生、黄豆、玉米等)小结:这些都是植物种子。种子种子不仅能长成植物,而且还是我们人体的营养宝库,所以,许多种子也被人们做成了食品。
(2)种子食品你们看看这些种子能做成什么食品呢?幼儿观看课件并讲述种子食品。
1、幼儿品尝种子食品。
2、教师:我们认识了水果的种子,还品尝了一些种子食品,如果以后你还发现了其他植物种子的秘密,再来告诉大家。
幼儿园科学室活动教案小班篇四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是4-6岁,身体发育尚未健全,经常伴有感冒咳嗽、拉肚子等一些小毛病,家长心里非常着急,到医院看病医药费又非常贵。我采用了民间流传的一些小秘方,到田间挖一些中草药,回家熬一些汁,吃了这些病自然而然慢慢地就好,又无副作用。因此设计了这堂课,让幼儿从小就知道我们大自然中有些奇特的花草,它们是中草药,能为人们治病。
1、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
2、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欲望,萌发对大自然的亲近感。
认识六种奇特花草,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
1、师生共同收集感兴趣的、有特殊特征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图书等资料。
2、植物标本、图片若干。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一、导入。
老师先咳嗽几声,提问:小朋友,老师刚才怎么啦?
幼:咳嗽
师:那么咳嗽了怎么办呢?
幼:打针吃药、挂盐水。
二、出示鱼腥草,引起幼儿的兴趣。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草,你们认识它吗?知道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情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幼:是一种草,闻上去有一股味道,好像是鱼的味道。
师:这种草有一股鱼腥味,我们叫它鱼腥草,你们知道鱼腥草有什么用途吗?
2、小结:鱼腥草是一种中草药,如果我们吃了那个汁,咳嗽就会好起来的。
三、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花草。
幼儿拿出事先收集到的奇特的植物图片、照片或相关资料向同伴介绍,每组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1、马兰:手少流血了,把马兰头的叶子揉一揉,敷上几分钟血就不出来了,有止血的作用。
2、枸杞:我们人眼睛模糊看不清,应该多吃点枸杞,吃了眼睛明亮。
3、马齿苋:也叫长寿菜,它主要治拉肚子,如果我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就吃它。
四、出示植物标本、教师介绍奇特的花草。
1、蒲公英:叶子长长的,边缘有锯齿状,开得黄花,籽像一个雪球毛茸茸的,它能抗菌消炎、对糖尿病功效很好。
2、金钱草:叶子小小的,圆圆的,形状像一个圆圆的硬币,晒干泡茶可以治胆结石。
五、图片连线,幼儿操作,哪些草治哪些病。
刚才老师给你们介绍了几种奇特的花草,它们能治哪些病,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有没有掌握,请你们连线一种草治一种病。
鱼腥草拉肚子马兰胆结石
马齿苋眼睛明亮金钱草糖尿病
枸杞感冒咳嗽蒲公英止血
六、作品评价,表现做得对的幼儿。
七、活动延伸
我们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有用的中草药植物。我们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很早就写了《本草纲目》一书,记录了各种中草药的用途,只要用它们放在水里煮一下,喝点汤病就会好。大自然中还有好多奇特的花草有很大的用处,待你们长大后慢慢探索发现,为人们治病。
这堂课还是上的蛮成功的,因为我园地处农村,园内绿化面积较大,花草树木很多,为了让孩子了解园内的花花草草,老师们专门设计了一个个好看的牌子,有:小手形的,笑脸形的,在上面写上了名字。因此,小朋友已掌握了一些花草树木的名字,老师平时带幼儿散步时,小朋友无意中就问:“老师这是什么草呀?”“为什么它没有挂上名字呀?”而这些都是不知名的一颗两颗花草,不是一大片,我就向孩子们一一介绍了它们的名字,其中就有马兰、枸杞、金钱草、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春天我们就带幼儿到户外田埂上摘马兰、枸杞等野菜。夏天我们去找蒲公英,采一朵用嘴一吹飘到四面八方,小朋友们一个个像断了线的风筝欢呼雀跃。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认识自然界中一些奇特的花草并能知道这些花草的奇特之处有药用价值。根据纲要提出的科学教育指导要点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欲望,引导他们爱学习会探索。
整堂课以老师感冒咳嗽为导入,唤醒了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们平时都经历过咳嗽、拉肚子,遇到这种情况只有打针吃药才行。他们都有亲身体验,而这些中草药只要我们周围找一下就能找到,无毒、无副作用。现在孩子们都是家中的小主人,他们在家里自己的爷爷奶奶患上的疾病如:胆结石、糖尿病都是常见病。他们家中也曾吃过这些中草药。在最后的操作连线题时,大班孩子已有初步认识汉字的兴趣,通过老师的范例讲解,因此他们都能正确连线。
总之,这堂课的成功之处要让孩子平时接触并了解一些我们身边奇特花草的名字和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把这堂课上好。
幼儿园科学室活动教案小班篇五
1、能大胆观察蜗牛,学习用多种方法来观察。
2、敢于探索,发展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1、每组观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记录纸笔若干
1、谈话:春天的小动物
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对春天的动物的认识
2、户外:找蜗牛
3、观察蜗牛
a:引导孩子们观察蜗牛。
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各种工具来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记录。
b:分享个自的.经验
4、介绍“我知道的关于蜗牛的知识”
5、讲讲“我对蜗牛一些的问题”
6、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