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计划的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义篇一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为教师的自己一定要学习十二五小继教继续教育精神,以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以建设骨干教师为对象,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认真学习,为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二、学习方式:
全体教师集中学习。
三、学习目标及要求
1、新课程的教学要达到“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
2、新课程的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四、学习内容:
第三章: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单元一、整合性教学能力的研究。
1、整合性教学能力概说。
2、整合的内容。
3、整合性教学的目标要求。
单元二、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学与脑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教学与广义的社会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教学与广义的自然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4、教学与“三大科学”的全面整合。
单元三、案例。
1、高一语文话题作文教学片段。
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单元四、反思与自我评价。
1、反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拓展的程度,自我评价本节课学生全面发展价值。
2、反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水平提高的程度,自我评价本节课学生发展的质量价值。
五、措施
1、以教材为依托,最大限度地与有关知识、技能融合。
2、抓理论学习,促观念更新。
3、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
4、以教学过程为中介,最大限度地实施“人格本位”教育。
5、期末认真总结,认真体会,不断完善自己。
6、让老师们同步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学习笔记。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义篇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各地各校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1.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
2.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3. 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4. 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5. 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三、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
1. 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同。
2. 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强化招生就业环节
1. 推进多元化招生选拔改革。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的比例。加强入校后二次选拔力度,根据本校特点自行组织测试选拔。设立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
2. 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引导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建立完善师范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
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 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采取将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等方式,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
2. 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将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
3. 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实行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建设教育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探索教育实践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新模式。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
5. 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卓越教师培养标准,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准确把握并及时研究分析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供需情况,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增强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六、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
1. 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高校整合优化教师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配足配齐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卓越教师培养工作。
2. 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深入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5年累计不少于1年。通过开展国内专项培训、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岗位职数、评聘条件等方面专门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创造条件。
七、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组织保障
1. 成立组织管理机构。教育部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联合地方政府、中小学就卓越计划相应改革项目提交申报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教育部研究确定计划实施高校。计划实施周期为。专家委员会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计划实施高校动态调整机制。
2. 加强政策保障。支持计划实施高校在招生选拔、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对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安排推免名额时统筹给予支持;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在专业学位授予审核工作中,优先支持计划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高校。鼓励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本校推免名额内重点支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的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包括公派出国留学、实习、交换学生等;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相关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对计划实施高校承担的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关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优先纳入国培计划。各地应对计划实施高校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小学在办学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
各地各有关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教育部
8月18日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义篇三
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与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
二、培养标准
1、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志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以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为行动指南。
2、具有牢固的职业思想。具有牢固的职业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是体育教师重要的品质之一,它体现了合格的体育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3、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全身心地去研究他们,关心他们成长;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营造民主教育、民主教学的氛围,体现体育教师良好的品行修养和人格力量。
4、专业术科理论知识:掌握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等术科基本理论与裁判知识。
5、专业术科实践知识:掌握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健美操等术科实践技能与临场裁判能力。
6、应用心理学知识:掌握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心理咨询经验与技能。 言组织教学和正确优美的动作进行示范。
1)善于在体育教学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步骤、设计与计划。
3)能够运用所搜集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结论。
4)能够撰写各种形式的体育学术文章或论文。
运动能力
1)能熟练、正确地掌握各种运动项目、各种身体练习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2)在“多能”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达到“一专多能”。
六、管理创新
加强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
1、进一步健全体育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立卓越中小学体育教师管理工作委员会,集体研究学院卓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环节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估和调控。
2、制定《体育学院教研室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开展一次教研室评估工作,对优秀教研室给予了一定奖励。
3、从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有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卓越班”,制定《中小学体育教师卓越班学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卓越班学生培养目标贯穿于学生评价过程中。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义篇四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教师〔〕384号),共批准实施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15项,分中学、小学、幼儿园三个学段各5项,我校申报的《以国家级示范项目为依托卓越中学教师“三市百校千导计划”改革与实践》成功入选,成为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的五所高校之一。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周期为,旨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省教育厅启动实施的塑造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我校已先后获批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教师等四类计划项目(除卓越医师外,已涵盖各类计划),这些项目的改革实践将有力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密切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巩固和加强我校省内外人才市场的优势地位奠定更好的基础。
为了弘扬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选树优秀学生典型,6月10日晚,我校在体育中心文体馆隆重举行了第八届“我是自立自强之星”评选颁奖典礼。校长石铁矛、校党委副书记王强出席了颁奖典礼,石铁矛在典礼上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工程11-3班阿吉尼牙则·阿布都卡迪尔颁奖,并对全体同学提出了希望。
石铁矛代表学校对获奖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对辽宁省资助管理中心、辽宁省慈善总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长期以来对我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他鼓励同学们,自立放飞青春梦想,自强书写人生华章。他说,当同学们离开父母,独自踏上新的征程,就是以一种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着自立的意义;同学们用自己的所学、所思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奉献出全部的力量,就是自强的表现。他指出,“自立自强之星”是全校学生的榜样,展示了我校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希望,全校学生以获奖同学为榜样,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将自立自强的精神传递,让校园内涌现出更多的“自立自强之星”。
第八届“我是自立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共设立了道德弘扬、笃志博学、科技创新、勤工创业和感恩奉献5个奖项。经过2个多月的评选,高分子12-1班齐洪岩被评为“道德弘扬之星”、建环12-3班宁鑫被评为“笃志博学之星”、安全12-2班李俊楠被评为“科技创新之星”、电气12-5班孙兵被评为“勤工创业之星”、电气13-4班高铭宇被评为“感恩奉献之星”,另有10名同学分别获得提名奖。
会上,以视频短片的形式播放了15名获奖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奋斗、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向师生展示了他们的优秀品质。“道德弘扬之星”用平凡的行动帮助周围的人,用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德指导、践行人生价值,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笃志博学之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与书香为伴的生活铸就他们的成功;“科技创新之星”利用课余时间搞科研,在大学里实现了他们的科技创新梦想;“勤工创业之星”不畏贫困、敢于拼搏、主动创业,靠自己的劳动挑战生活的艰辛;“感恩奉献之星”感恩祖国、感恩母校、感恩父母,他们在点滴中成长,在成长中播撒爱与希望。视频短片中,每一名同学都用行动展示了当代大学生身上蕴含的无限正能量。
典礼上,与会领导和嘉宾分别为“自立自强之星”的各个奖项开奖、宣读颁奖词并为获奖同学颁奖。5名获得“自立自强之星”的学生现场发表了获奖感言,与师生分享了他们在努力学习、奉献社会、克服困难、勤工助学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历,表达了对学校、父母、老师、同学的感恩和感激之情,树立了对未来生活的坚定信念。
辽宁省慈善总会副会长郭廷建、辽宁天地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左中平、辽宁书画院副院长戴都都、圆点实业集团董事长李鹤、纳川管道设备辽宁区域总经理吕亮等长期支持我校慈善事业的社会爱心人士应邀出席了活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各奖项获奖学生及师生代表等余人参加了典礼。
表奖之后,我校学生还表演了精心编排的诗朗诵、歌曲等节目。
“我是自立自强之星”评选作为我校学生工作的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8年。本届评选活动自4月中旬启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全校106名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参加了竞选,经过奖项申报、分组演讲竞选、事迹宣传,每个奖项的前3名学生入围决赛,全校6000余名学生参与了现场投票。第八届“我是自立自强之星”评选活动,让我校学子在实现建大梦、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章。
6月18日下午,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在结束了4天的进校考察后,在学校第四会议室向学校反馈考察意见。专家组组长、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唐波教授主持反馈会,并代表专家组进行意见反馈。专家组全体成员,我校全体校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反馈会。
唐波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长期以来,聊城大学扎根鲁西办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牢固,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强,教师和教学资源保障度高,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效度高,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实现了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同时,唐波也指出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
校党委书记、校长马春林在表态发言中指出,各位专家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常态进行了全面、如实的考察。评估专家组反馈的意见,肯定了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学校将认真学习和研究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制定措施和办法进行整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义篇五
以三年发展规划为指导纲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以践行儿童立场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努力培养教育理念先进、知识底蕴深厚、教学风格独特、创新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我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储备、培养名优骨干教师奠定基础。特此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二、活动目的
3、通过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推进成熟老师示范带头作用,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三、组织机构
活动领导:蔡静
活动组长:李金权
活动副组长:舒苑
四、参赛对象
教龄在五年以下的所有青年教师。(因为人数较多,经研究决定曾在集团、区级参加教学比武活动的老师不参加此次赛课的上课环节。)
参赛教师名单:
语文组:黄琦、罗彬、李金玉、江婷婷、赵小信、李姝慧、刘娜、万颖、曹婉露、郑琪
数学组:杨超、郑晓琼、陈德全、陈郑小溪、田玲、付晓萍
英语组:刘俐伽、曾瑶
综合组:谭李君妍、毛楷华、郑琦、丁凡、刘涛、杨达、简迪
五、活动时间
3月
六、活动流程
(一)组内磨课
1、由教研组长提前分配好磨课组,并确定磨课组长,磨课分组如下表所示
2、生本绿色课堂将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安全、宽容:对学生足够的宽容,始终怀揣“学校就是孩子犯错的地方”的教育理念,课堂对孩子的宽容、理解和爱护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
赏识、赞扬:对学生要不吝赞扬,始终怀揣“孩子会朝着你赞扬的方向发展”的教育思想,课堂上对孩子真诚的肯定、赞扬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合作、互助: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始终坚持“合作、探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的新课程理念,创造适合的合作内容和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互帮互助的幸福,逐渐形成利他的品质。
质疑、善思:智起于思,思起于疑,我们的课堂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善于思考。教师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思维品质为首要目标”。
由磨课组长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重点围绕生本绿色课堂最突出的一个关键词为研究主题,进行多轮磨课。每次磨课要求所有组员必须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组长做好磨课情况记载。
语文组课堂打磨关键词:合作、互助研究主题:咀嚼文字,共鸣情感
数学组课堂打磨关键词:质疑、善思研究主题:有效反馈
英语组课堂打磨关键词:质疑、善思研究主题:绘本研究
体育组课堂打磨关键词:合作、互助研究主题:重难点突破的有效性
美术组课堂打磨关键词:赏识、赞扬研究主题:创意思维
(二)赛课观看
1、青年教师赛课,其他老师提前调课进行观摩。要求:本学科的赛课必须全程参与,教研组长记录考勤。
2、没有参与磨课的老师可以自由选择赛课进行观摩。要求:每个学科必须都有涉及,至少参与六次课堂教学观摩。
3、鼓励跨学科听课,请评委组长记录好非本学科听课的老师。
(三)评委点评
由学科评委组长负责安排点评嘉宾(学科评委、大众评委或非本学科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现场点评并与赛课老师进行答辩。
六、评比办法
学科评委(60%)+大众评委(40%)。
七、评委组成
语文组:
学科评委:刘强(组长)、向双琼、张丽丽、王小静、徐蜜蜜、邹芸雅
大众评委:语文组所有老师
数学组:
学科评委:潘虹瑛(组长)、蔡静、周攀波、戈萌、赵金宇、章皓
大众评委:数学组所有老师
英语组:
学科评委:商玲(组长)、倪华平、覃煜、王可敬、张倩
大众评委:英语组所有老师
综合组:
学科评委:李金权(组长)、洪圆圆、李b、郑媛、张华
大众评委:综合组所有老师
说明:
评委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有课的提前到课程处调好课,有事的自己提前调整,不得请假。所有评委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给每位参赛选手打分,认真填写评价表,并在课后当堂交给组长,组长收齐后交给武毅欣。
八、奖项设置:
个人奖:以学科组为单位,按30%的比例评出一等奖及若干二等奖。
团体奖:根据个人获奖情况,获得一等奖的磨课组成员将评为优秀团队,并在个人考核中加3分,获得二等奖的磨课组成员将在个人考核中加1分。
九、主要安排
(一)前期准备
认真准备。(负责人:丁凡)
3、2月25日前教研组长上报赛课老师的课题及上课班级,制定赛课登记表。(负责人:李姝慧)
4、2月25日大课间,上课老师进行抽签确定上课时间及节次,制定赛课日程安排表。(负责人:时瑶)
5(负责人:武毅欣)
6、电子屏显示(负责人:刘强)
7、会场布置(总负责人:丁凡3月10日下班前布置完成):
(1)横幅、背景ppt
(2)40套桌椅、移动黑板、投影仪、实物展台、粉笔、黑板擦
(3)无限话筒四个、音响设备调试
(4)评委席布置、评委牌、评分表打印
(二)赛课阶段
5、参赛教师请于赛课前给学科内每位评委递交一份教学设计,赛后将赛课的教学设计电子版发送至丁凡老师邮箱。(发送邮箱的材料格式要求:1.字体:宋体。2.标题为三号字。
3.正文为四号字。4.标题下面一行要注明单位、姓名。)
6、大赛期间,所有教师必须参加任教学科听课,并作好听课记录和担任好大众评委。
(三)活动后续
1、新闻报道宣传(负责人:时瑶)
2、聚焦课堂推送(负责人:李姝慧)
3、4月教师例会,各学科评委组组长进行活动综述(语文低段:向双琼,语文高段:张丽丽,数学:潘红瑛,英语:商玲,美术:洪圆圆,体育:李b)
4、4月份教学反思将围绕本次竞赛主题进行撰写,可以是磨课心理历程、也可以是课堂赏析等。
5、将此次活动的所有资料整理成集。(负责人:丁凡)
十、附表
附表一:金小“青年教师比武”教学评价标准量表
(语文:咀嚼文字,共鸣情感)
授课人:学科: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
授课内容:评课人:课程评价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