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上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一
1.学生通过课前了解有关定向运动方面的知识,知道定向运动是根据地图指示,选择最佳路线,达到目的地的一项运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具备借助地图的指示和识别方向的能力,也是一项智力和体力并存的一项运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了解数学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
2.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知道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还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所要具备的四个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这对于后面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
1.习题的处理上,个别学生出现不会用量角器量角度的现象,不知道0刻度线与哪条坐标轴对齐。
2.练习题量不足,没有完成练习三中1、2题。主要由于在课件的习题处理上用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描述路线,导致时间紧张。
再教设计:
1.要侧重于对量角器放置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学生明白东偏北就是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东对齐,从东向北数30°,也就是从0刻度线向北数出30°。
2.不仅要注重对路线的描述,还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描述简单路线图应具备的四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
六上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二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要让学生多动手。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六上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三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2)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3)3、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厘米。
(4)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5)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6)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同样大小的圆柱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
(10)圆锥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六上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学中,教师常常把重心放在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上,常常更多地关注解题方法的优劣、解题过程的繁简。计算则通常归于一句话:计算要细心,多练自然准确率就高啦。其实不然,某些计算的难度已经影响了思维的训练及效果,譬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圆柱、圆锥”。这部分内容素以计算繁杂而成为教学中的一大令人头疼的章节,相信每一位经历过的教师都有同感。
因为已知了这个教学难点,许多教师和我一样,会有意识地对这个难点进行突破,让学生把3.14×1到3.14×9的得数背下来,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背的结果。还练习了由3.14×1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的结果,拓宽3.14×1到3.14×9计算结果的运用范围。但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时,学生还是错误百出。在订正过程中,有些学生因此对正确的列式产生了怀疑,甚至动摇了对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信心。作为教师,面对这种状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免对自己的“教”进行一番审视,有些方面还真需要改进。
一.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如果用综合算式计算,算式有时很长,特别是半径或直径未知时。
我以前较注重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解答,这样对列式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事实上这样要求不但增加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计算的难度。思维能力上的难度体现在根据公式求圆柱的表面积、体积时,有些条件没有直接告诉,需要先求出中间数。如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这里需要先求出底面周长与半径,再求出侧面积与底面积,最后再求出表面积。教师眼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由于中间问题多而显得思维难度大,如果我们一开始认识不到,不能降低要求,帮助学生用分步列式的方法计算,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难度。教材中的例题就是分步列式,是有良苦用心的。更何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考虑问题求的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中的哪一种,如果求的是表面积,又应该是由哪些面组成的,是一个底,还是两个底,还是没有底。计算上的难度体现在这么长的一个算式中,如果其中一步列式有差错或一个数据算错,整个算式的结果就会算错。而对待错误,一般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很少去对这么长的算式进行整体反思,去改正列式中的一个小错误,或把其中算错的那个数据进行修正,进而用适当微调的方式进行订正,而是全部推倒重算。算的步骤越多,错误的概率就越大,常常越订正错误越多,多次订正得不到正确结论,学生很容易烦燥,并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对3.14的处理要掌握巧妙的方法。
一个问题中,3.14通常要重复计算多次,结果多是几位小数。如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求圆柱的表面积.算式是10×3.14×15+(10÷2)×3.14×2。3.14要分别乘150与50,最后是两积相加。如果我们把3.14看成,在计算时先不与具体的数字进行计算,到最后统一处理,如上面这一题,如果我们这样算:,最后只要算200与相乘,那么只要乘一次3.14,这样就可以减少与3.14相乘的次数,也就减少了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因此,我鼓励学生把带入算式中计算,甚至允许如果题目结果没有提出得数保留的要求,最后的结果可以保留,让学生品尝把带入算式计算的好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自信又回到了学生的身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及能力。
三、关于圆锥的体积计算中三分之一的处理。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计算圆锥的体积有几种公式:,首先看能否与其它数约分,如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20.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体积是×20.5×6,可先把与6约分。如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9厘米,高是5厘米,体积是×3.14×9×9×5,可先与9约分。若无法约分,就先算出其它各数的积,最后再除以3。这样尽量减少小数计算的次数,降低出错的可能性。
从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的教学,我想到了我们教师如何对待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是很正常的。对待学生的计算错误,教师首先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适当提醒学生是应该的,过分从学生身上查找原因,过分责怪学生不认真、不仔细、习惯不好等等,不但不会对解决问题产生丝毫的帮助,反而会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意图,善于观察学生,从学生学的过程寻找适合的教法,找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金钥匙。
六上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五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位置》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所以我设计了“ 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同位各用一种不同的物品摆一摆,然后说出所摆物品的上下或前后位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认知水平,展示自己的认知个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主体性就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建立一种 “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在《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进行过多的、生硬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设计了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同位各用一种不同的物品摆一摆,然后说出所摆物品的上下或前后位置;象老师一样只说出一个同学的前面是谁,他的后面是谁,让大家猜猜他是谁;两位同学出来表演前后位置,并向后转以及三个同学表演前后位置,让同学体验相对性;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相对性;拍手游戏、按要求排队、按要求给动物分房子、看图用上“上、下、前、后”讲故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原本枯燥地“空间与位置”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对“上下、前后”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一切都蕴含在活动中。